(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國家利益》文章:《中國照常崛起》

(2010-10-25 12:04:29) 下一個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11-12月號文章,原題《中國照常崛起》,作者皮爾斯·布雷登,北哲譯。文章摘編如下:

  馬嘎爾尼1793年曆史性地出訪北京,試圖為英國商人打開中國的大門。他此行帶去許多禮物,包括一幅世界地圖。但乾隆皇帝頗為不悅,因為“中央王國”在該地圖上看起來太小、且不在中央位置。18世紀時,格林尼治作為零度經線所在地已獲得接受,而且大英帝國的地圖看上去比實際麵積要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有美國作家提出,應重繪世界地圖,將美國置於中心位置,從而認可其在地緣政治中的統治地位。

  今天,我們麵臨一個日益緊迫的問題:中國是不是要準備占據全球版圖的至尊之地,就像眾所周知其在馬可·波羅時代所做的那樣?

  沉睡已久的亞洲巨人蘇醒了,這是現代最驚人的事件之一。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發起“第二次革命”,激發了這個曾經屬於世界上最窮、最不發達國家的巨大潛力。現在,美中這兩個政治和文化迥異的國家,前所未有地被拴在一起,它們經濟上的交織似乎難解難分。這一切會有如何結局?會不會像蜘蛛一樣緊抓不放,接著噴射毒液咬上一口?抑或合作成效顯著,彼此學會善待對方?中國會試圖將經濟實力轉化為軍事力量,挑戰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霸主地位嗎?

  長達一個世紀的民族屈辱令中國人厭惡外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一樣不受歡迎。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龍卷土重來,將要對美國鷹進行報複。中國為挽回麵子,肯定會利用新獲得的資源武裝自身及與美國軍事對抗。因此,這兩個巨人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

  從曆史上看應該如此,但其實不然。必須指出的是,經濟上成功的國家並非自動或立即就“鑄犁為劍”。鄧小平時期的中國將軍隊現代化放在農業、製造業和科學發展之後。沒錯,中國軍費此後再度增加,但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仍遠低於美國。而且,今年中國的軍費增長幅度有所下降,明顯是為了平息外國對其軍事現代化的不安。

  換言之,經濟增長與軍事力量之間沒有必然的相關性。中國領導人似乎致力於擴大繁榮以維持穩定。經曆數代人的內亂之苦,中國顯然不願陷入無政府狀態。正如鄧小平所言,“穩定壓倒一切”。從曆史上看,中國對於外敵入侵往往采取同化吸收、以退為守、以柔克剛的方式。中國往往盡可能地避免進攻。這表明,中國在國際上往往使用“軟實力”和“微笑外交”,當今核時代尤其如此。

  從中國執政者的言行看,他們希望中國成為世界的良好公民。外界往往懷疑,中國仍對西方造成的屈辱百年曆史心存怨恨,並擔心中國隻是在爭取時間,積蓄必要的力量,最終實施報複。但實際上,中國人如今談論的是“以史為鑒,展望未來”。毫無疑問,向前而非向後看對中國很重要,因為他們的未來遠比過去美好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