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峽時報》:中國巨龍崛起唯一可怕的事情!

(2009-07-23 10:04:48) 下一個



《海峽時報》:中國巨龍崛起唯一可怕的事情!



【新加坡《海峽時報》7月17日文章】(作者 南亞問題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伊夫特卡爾·喬杜裏)

中國的世界觀有一條清晰的脈絡。

在最近勢不可擋的崛起過程中,中國一直在對其戰術姿態進行微調。

本世紀初,中國國內曾就是否應將“和平崛起”定為主要官方說法進行過一場辯論。到2004年底,中國經過選擇確定了“和平發展”的說法,因為這種說法所表現出的野心程度較小。

毛澤東曾為此製定過政策框架。他曾提出“三個世界”的說法,即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是第一世界;歐洲、加拿大和日本是第二世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則屬於第三世界。

毛澤東將第一世界定為“各種動蕩”的根源。鄧小平曾在1974年晚些時候宣稱,中國將與“受壓迫人民和國家”一道,對“壓迫者”發動“正義鬥爭”。

此後,中國調低了調門,也改變了策略。盡管如此,中國的所作所為均源自上述這些原則。

毛澤東曾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說,中國在境外沒有部隊,也無意與任何人打仗,除非其邊境地區遭到攻擊。

誠然,中國當時——如今也是——在境外沒有部隊。中國隻有在認為其領土主權受到直接威脅時才會首先采取敵對行動(中國認為,它在1962年受到了印度的直接威脅,此後還在烏蘇裏江地區受到蘇聯的直接威脅)。1965年爆發印巴戰爭,兩國又在1971年因盂加拉問題發生戰端,但由於不存在此類直接威脅,雖然中國在口頭上堅定支持其盟友巴斯坦,但它未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

然而,鑒於漢語多有玄機,是否可按字麵意思去理解毛澤東的話呢?正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所坦言的,漢語之微妙經常讓華盛頓摸不著頭腦。

實際上,隨著中國迅速發展向海外投放軍力的能力,它沒有必要在境外部署軍隊。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列各軍種之首。中國還打算在中期添置四至六艘航空母艦。

中國當前的防務預算高達700億美元,軍費水平位居世界第二。該國還擁有大量導彈,可對世界任何地方的目標實施打擊。

對中國而言,領土遭蠶食可謂是一條紅線——台灣方麵以任何形式宣布獨立也是如此。但這條紅線是否進而包括該國海外利益——如在非洲、中亞及拉美地區的能源及其它資源——受損尚不得而知。

隨著蘇聯解體及歐洲戰略地位的下降,中國和美國成了全球主要大國。此次金融危機期間,世界銀行曾預測,中國將首先實現經濟複蘇。據高盛公司預測,到2041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在當前全球政治發展進程中,中國的行事態度可謂慎之又慎。中國已與印度改善了工作關係,但也做好了行動的準備。中國還一直在潛在對手的周邊地區、與其關係友好的國家建立關係網。

此外,中國還提議用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中國在聯合國的原則立場一直都是“不幹涉內政”。因此,它在安理會上就是否對緬甸、蘇丹和斯裏蘭卡采取行動的問題投了否決票。

但據說,中國在暗地裏壓緬甸實施變革。中國還與新加坡保持著密切關係——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便是明證。這種關係表明,實用主義並未因意識形態而受阻。

鄧小平曾比喻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在很大程度上道明了中國的世界觀。

北京將有意識地根據目標製定並貫徹有關政策,而現實態度將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發揮調節作用。曆史學家安德烈·岡德·弗蘭克曾說,就中國崛起而言,唯一可怕的事情就是美國所作的反應。據報增,布什政府在2002年3月發表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將中國等國定為潛在的核打擊目標。隨著中國開始確立其全球地位——這是其主要戰略目標,它似乎已可理智看待上述現實情況了。

由此可見,中國巨龍的情緒雖時有變化,但有一條脈絡可循。如果世界希望在未來幾十年裏接納中國並與之接觸的話(世界也必須這樣做),那就必須清楚這一點。

中國的對外政策好似一條慢慢且蜿蜒流淌著的河流。因此,它不會突然改變方向。

有人曾問中國前總理周恩來法國革命有何曆史意義。他的回答名揚四海。周恩來當時答道:“目前下結論為時過早。”

時間不一定是問題的關鍵所在。但時間站到了中國的一邊。


--------------------------------------------
轉貼文章,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