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總理保羅·基廷:這一刻終於到來,不必為中國感到驚慌!
(2009-07-11 21:31:01)
下一個
澳前總理保羅·基廷:這一刻終於到來,不必為中國感到驚慌!
zt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7月3日文章】(作者 前總理保羅·基廷)
盡管在二戰後,印度、中國、非洲和南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流行觀點認為戰爭的勝利者基本上可以控製世界,德國和日本則發揮輔助作用。4月份在倫敦召開的二十國集團會議最終推翻了這種觀點。
如今,中國這樣的盈餘大國與印度和巴西等坐在主桌。世界終於開始轉型。從日本20世紀60年代加速重建以及鄧小平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發動經濟革命開始,我們就說到全球影響力將從西方轉向東方。現在,這一刻終於到來/
中國是除美國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經濟引擎。該國的平均年增長率大約為8% 。美國的經濟規模大約是中國的3倍,但中國創造新則富的速度是美國的兩倍。美國需要花費很大氣力才能在短期內保持2%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而歐洲實現1%或稍高一些的增長都很有難度。
冷戰終結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改變了世界的運行方式,促使擁有豐厚儲蓄和貿易盈餘的國家與儲蓄不足、存在貿易赤字的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和儲蓄失衡狀況得到根本改變。中國、俄羅斯和產油國等盈餘國必須少儲蓄,多消費。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赤字國則必須多儲蓄,少消費。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減少國內的進口,同進擴大國外的出口市場,從而擺脫經常項目赤字。
如果我們從孤立主義和自我保護的角度看待安全問題,那絕對是不明智的。
直到19世紀初,中國還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從中世紀以來始終是如此。
英國比中國小得多,但在工業革命和技術革新創造了大量財富之後,把中國趕下了這個寶座。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德國和美國,也必定會發生在中國。
因此,這個有著強烈自我意識和改善國民生活的必要資金的偉大國家已經輕鬆承擔起了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我認為,對整個世界而言,這是一種積極作用。中國的出現將引發調整,尤其會改變美國在經濟領域的相對地位。最大的戰略強國無一例外地是最大的經濟強國。
我們必須始終如一地采取友善態度。我們必須機警、巧妙而積極。出於這些原因,我不讚同政府2009年國防白皮書中的一些內容。白皮書承認中國將是亞洲的頭號軍事強國,探討了我們和這個強大對手之間“可能性極小卻不能完全排除的對抗局麵”,但沒有說明這個大國會是哪個國家。
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和美國的相對衰落,澳大利亞無法預言可能會出現怎樣的新秩序。對澳大利亞而言,整個地區可能會像以往(也就是越戰結束後)一樣和平繁榮,也有可能出現更多的問題。正因為如此,國防政策是防範不測所必需的應急手段。但是,國防政策必須與該地區的外交政策相一致。每當澳大利亞把國防政策置於外交政策之上,就會給自己製造麻煩;越南和伊拉克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