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諾夫和他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指揮,為二十世紀的音樂史寫下燦爛的一頁。隨著電影《鋼琴師》Shine 的風潮,現在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滿城皆知。其實,還有許多電影以以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為配樂,例如,電影《似曾相似》Somewhere in Time 是採用他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老拉來自俄羅斯北方的新城,四歲時開始學琴,在莫斯科音樂院才開始接受比較正統的音樂教育。一八九一畢業於莫斯科音樂院鋼琴班,次年則得到作曲家班的文憑。
老拉的音樂天分在音樂院發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和歌劇《阿流卡》時就已經顯現。隨後很快又發表交響曲作品《岩石》、第一號交響曲等作品,展現他作品豐富的多變性。進入二十世紀後他的作品日趨成熟,如第二號、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吝嗇的騎士》及交響曲作品《法蘭西斯卡與黎米尼》等。
一九一七年老拉到海外進行巡迴演奏,而後就在美國定居下來。遠離家鄉的他,音樂事業發生危機,在經過十年的空白後,才發表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與《交響舞曲》等作品,這些都是他遠離祖國後的重要代表作。
自從《似曾相似》這部電影將該首《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其中的第十八段變奏取來成為配樂後,這大概已經成為老拉最紅的曲子。不過,就僅止於那段三分鐘左右的旋律。
這是老拉五首鋼琴與管弦樂合奏曲中的最後一首,前四首皆是以協奏曲形式呈現。在創作該曲之前,作曲者其實再一次麵臨了生命中低落的困境,不僅是走下坡的創作力所致使,而第四號鋼琴協奏曲首演的失敗,更是讓老拉足足有好多年的時間無法寫出一個音符。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後,他也僅完成了第三號交響曲與交響舞曲等寥寥數首。
老拉以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綺想曲想曲中之最後一首為主題,進行了二十四次的變奏,而作成了本曲。作曲家在晚年選擇這樣的一個題材是一項大膽的挑戰,除了之前布拉姆斯與李斯特皆已對帕格尼尼的這些曲子予以改編之外,連帕格尼尼本身也曾進行過十一次的改編。然而,演奏該曲所應有的艱深技法與情感的爆發,卻也證明了這的確是老拉晚年作品中精鍊的珠玉。
東雲子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
費城交響樂團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鋼琴Ekaterina Mechetin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0TSd32B74
萬博兄說的對,就是影片“Someone like you”,“時光倒流七十年”是港臺的翻譯。Christopher Reeve和Jane Seymour主演。
謝謝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