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印邊境“874演習”(實拍) 再看青藏鐵路的戰略意義
(2009-06-08 16:39:25)
下一個
揭秘中印邊境“874演習” 再看青藏鐵路的戰略意義
揮向印度的大棒:我軍“874”演習現場實拍!
zt
1986年印度在巴基斯坦邊界實施了直到當時為止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黃銅平頭釘行動——如一位分析家所指出的。其目的是“製造一種巴基斯坦將被迫進行攻擊的局勢”。森達爾吉沒有得到將其計劃付諸實施的機會,因為巴基斯坦政府鎮定自若,不為挑釁左右。於是他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將陸軍的重力轉到在麥克馬洪線地段針對中國。
東段的局勢通過另一次爆發的也許可以被稱作是以第一次邊界武裝衝突的地點命名的“朗久綜合症”而變得再次燃燒起來:印度人堅持有權進入麥克馬洪線以北的那些他們認為當地地形說明麥克馬洪將線畫得太過靠南的地區(他們從來沒有發現他將線畫得太過靠北的地段)。正如自1959年以來所證明的和在1962年10月斬釘截鐵地回答那樣,中國不允許這種單方麵調整,總是勇敢地麵對它們。然而在1985年,當春天冰雪融化,印度人的巡邏季節再次開始時,特別服務局(SSB,1963年成立的一個邊界偵察和情報機構)派出了一個分遣隊。在桑德洛河(The Sumdarong Chu)(編者注:即桑多洛河)上建立了一個觀察哨所。那個地點使哨所對中國人在塔格拉山脊背後的軍事部署一覽無遺;而且這個新哨所不僅是位於地圖上所標明的麥克馬洪線中國一邊,還由於它曾是邊界戰爭的爆發點因而是個具有特別意義和敏感的地區。
1962年人民解放軍單方麵撤軍時提出的條件規定:
在地圖上標明的麥克馬洪線、不丹邊界和塔格拉山脊之間三角地帶的領土要成為非軍事區,並且保留“反擊”的權利,如果印度進入該地區。
然而,中國人對新哨所的建立沒有立即作出反應,直到冬天降臨時特別服務局分遣隊撤離前它未受到挑戰。在察看撤走的地點時,中國人注意到已經開始工作要把這個地變成一個長年性的哨所:他們摧毀了那些結構,並建立了自己的哨所,還開辟出一個直升機場。在1986年7月特別服務局的人員返回要重占陣地時,他們發現中國人已牢牢地把守在那裏。中國人預料到的那些言詞很快地披露給新聞界,官方發言人同往常一樣將它說成是未經挑釁的對印度領土的入侵;8月8日印度政府正式譴責中國故意派出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中國人在桑德洛河地點先發製人和不讓印度占有它一事被森達爾吉將軍利用來作為陸軍必須采取行動的一次挑戰.接著一次新的演習,獵隼行動,在一次例行的地圖演習棋盤行動的基礎上被很快組織起來。後者原來曾計劃大約在那個時候實施。獵隼行動是要同中國對抗以在其邊界顯示巨大的進攻力量,如黃銅平頭釘之對巴基斯坦一樣。
1987年初印度陸軍逐漸收縮黃銅平頭釘,開始從西向東和從南向北部署重兵。作為開端,三個步兵師,盡管由於它們在黃銅平頭釘中擔任的角色弄得緊張而疲勞,還是穿越印度被調往麥克馬洪線地段。到1987年4月,印度軍隊已以巨大的兵力據守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陣地,在那裏其幾個營在邊界戰爭開始時曾被打垮過。印度人在桑德洛河建立了兩個很強的威脅中國哨所的尖兵哨,中國人立即在距其7至10米處部署與其對峙。印度人在七個分得很開的尖兵哨所,都跨過麥克馬洪線向前作了少許移動,這立即引起中國人的反應,形成對立的兩軍之間的緊貼接觸對抗。於是,森達爾吉放棄了交火。
到此時為止,印度陸軍經過幾十年的重新武裝和擴軍,與1962年勉強集中起來要將人民解放軍從其在塔格拉山脊居高臨下的陣地上趕走時的裝備不良、衣著單薄的軍隊大不相同,後來盡管有牢固的防禦陣地,但是由於將領無能,沒有進行戰鬥即告崩潰。現在印軍不僅對在這種地形中作戰很有準備,裝備精良,而且有多條公路通達靠近關鍵的邊境地區,並有大量的運輸機和作戰直升機提供給養和支持地麵攻擊。在演習的高峰時,印度部署了12個師和好幾個附加的獨立旅來反對東北方麵的中國人。印度空軍的地麵支持和戰鬥轟炸機都被調到阿薩姆和北孟加拉的機場:據來自可靠的消息來源說,有5個空軍中隊。
森達爾吉將軍的計算是,如果中國人象他們1962年所幹的那樣被招引作出反應,使用輕裝步兵開展迅速移動,猛烈打擊掃蕩周圍的印軍陣地,他們可以被從準備好的防禦基地進行攻擊的優勢印軍所製止、包圍和消滅——一種被森塔爾吉稱為“圍殲”的策略。如果中國人以武力作出反應,他的戰略還要求對西藏實行有限的反攻,伴隨著印度空軍對步兵起支援作用。必要時擴展到確保製空權,轟作中國在西藏的空軍基地。森達爾吉的戰鬥方案似乎以越南成功地抵抗中國的入侵作為範例:不久前他曾率領一個印度軍事代表團訪問過河內。
然而,中國人並沒有象他們在1962年所幹的那樣作出反應。他們對西藏大大地進行了增援。包括來自成都和蘭州的野戰軍,伴隨著戰鬥轟炸機和適於在高原上行動的戰鬥直升機。北京的領導人無疑知道在新德裏官方圈子裏所表達的觀點——公正地說,是在他們異常偏激的時候——即印度應當將其邊界推到雅魯藏布江,因此慎重行事。5月間,北京正式警告印度它堅持“侵略”的嚴重後果。
當時未經證實的報道說,印度陸軍計劃並準備以一個師的進攻來清除在桑德洛河地區的中國人;但有兩次,據這些報道說。在最後一分鍾撤銷了攻擊令。此種行動無疑會重新點燃一次全麵規模的邊界戰爭,或許有更嚴重的事情;但是在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情況下,北京沒有被一些刺耳的話挑動起來進行報複。
印度政府將這次對抗看作是中國借故生端侵占無可爭辯的印度領土的另一結果的說法淹沒了北京比較真實的陳述,猶如曾經匆忙走向邊界戰爭時發生的那樣。但是考慮到這一對抗的潛在爆炸性,令人吃驚的是在國際上卻很少公開對此予以關注。然而,衛星觀察使華盛頓可以看到所發生的一切,行政當局從大約1987年3月起便密切地注視著局勢的發展。看來美國人在4月間中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尚昆將軍訪美時向他提出了此事,引起的反應是:盡管中國要求和平解決問題,如果印度堅持在邊界沿線進行侵略性的刺探,它將不得不作出反應。這使華盛頓的官員想起鄧小平在去年10月當時的國防部長溫伯格訪問北京期間對印度所進行的激烈批評,據《遠東經濟評論》消息十分靈通的通訊員稱,當時鄧“指責印度不斷蠶食中國領土,並說,如果不停止這種行動.中國將不得不‘教訓一下印度’”。在1987年3月國務卿喬治8226;舒爾茨去北京時,鄧再次就印度行動的潛在後果發出警告.並勸告美國政府考慮美國計劃向印度提供高技術防禦裝備在印度的各鄰國所造成的憂慮。
美國人全然不喜歡看到任何一種情況。在印度與中國發生爭吵中華盛頓的最高希望(和最深遠的計劃?)得到滿足的歡欣鼓舞的日子早已過去了。現在此類衝突不符合美國的政治和戰略利益。可以有把握地設想,印度總理拉吉夫8226;甘地得到過這樣的通知。從莫斯科戈爾巴喬夫在此之前即清楚表明,蘇聯希望看到新德裏和北京之間恢複良好的關係,自己還采取了為開始解決同樣棘手和顯然難以處理的中蘇邊界爭端所需要簡單的——但有預兆性的——步驟。
1987年夏末對抗以驚人的速度緩和了.這一巨大逆反大概反映了印度總理或內閣在回應美國的警告中對權威的一次過時伸張。新德裏在其聲明中把調子放低了;還接著伸出一個橄欖枝:尋求總理拉吉夫8226;甘地訪問北京的邀請。
沿麥克馬洪線對立兩軍的地方司令員之間的會見得以安排。這導致在某些地區的脫離接觸。然而在塔格拉山脊的4個哨所眼對眼的對抗依然如舊。在整個東段,印度陸軍仍將兵力部署在前進陣地上,森達爾吉學派的另一位將軍在1995年發表意見說,這使其部隊“自他們1962年正是在這些山地上受辱以來第一次在鬥誌上勝過了中國人”。此後不久森達爾吉的任期結束。他退了休.但強調說:他曾提出挑戰,而北京對它的反應被動,這恢複了印軍在1962年喪失的鬥誌,“將其尾巴再次翹了起來”。
………………
中方在有爭議的前線地區建立直升機基地,接收剛從美國引進的“黑鷹”直升機,印方不滿聲稱是挑釁,不撤掉就要開打,同時在西藏的間諜開始作種分裂西藏,戰爭中期叫西藏內亂和印度裏應外合。
咱們也不手軟準備隨時開打,貓耳洞都挖好了。巴基斯坦表示一旦有事將調5個坦克師從克什米爾進攻以牽扯印軍主力。
但當時國內形勢是重點發展經濟而不象79年那會兒剛改革開放出生牛犢不怕虎又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越南又剛打完仗實力很弱,再加上當時和越南的衝突並沒結束,腹背受敵兵家之忌,相信印度人也是看中了這點。
美國又決定如果中國將黑鷹直升機部署在中印邊境美國將不負責黑鷹直生機的後續零件維護和購買,當時中美正在蜜月期,中國還想依靠美國獲得軍事技術經濟援助,國內在治理整頓,那時的煤炭電力運輸等基礎設施可不象現在這樣,當時的條件是很差的,大戰略上講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經濟。
當時和越南的戰爭也行將結束,和越南的10年戰爭已使中國疲倦,中國不想再為一個直升機基地打仗,而且這場戰爭的優勢並不明顯。
老鄧最終決定撤消直升機基地計劃重點發展和周遍國家和平友好的關係,中國在國際上受到好評,鄧公肖像也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
但印度阿三並沒罷手,在西藏製造內亂扶持藏獨,藏獨也不甘心,箭以上弦不發不行了,最終在在印度授意下88年製造了拉薩暴亂導致拉薩戒嚴。
從此中印邊界便一年也沒消停過,年年有槍擊事件發生直到2000年中國經濟實力大增而印度遇到經濟危機新領導人上台印度不得不決定調整對華關係。印度在大對決中敗下陣來,而藏獨那些人為此失去了武力鬥爭的條件改變了策略,這也使911後美國沒把藏獨放進恐怖組織,而使藏獨作為政治團體有機會生存下來沒有象東突那樣走向滅亡。
當時的我軍大規模兵力空運的能力及其有限,對氣象條件依賴性很大。那時可以用的機場應該就是日喀則的和平機場吧,其實就是個場站條件很差(說起來很懷念,在那裏服役時我們連長說,一旦開幹我們的任務就是負責和平機場的防護。他開玩笑說:那時在山的正斜麵上作點假目標然後放幾個防空了望哨,反斜麵做點防空火力點,就可以到防空洞裏打牌(紙牌)去了)。而我軍在印度方向上的兵力於了人家數倍,人家從第一次衝突後就在咱們正麵逐漸擴軍,到目前已經有了2個軍,幾個山地師。而咱們還是因為後勤問題把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口、通道都放棄了。
基於那次演習最終能“順利”結束而沒有升級的說法還有(老兵口述):“軍委決定再給阿三點厲害看看後就征詢成都軍區與西藏軍區的意見,說在衝突發生後(那時已經是箭在弦上,隻要出現成規模的衝突就會升級為地區戰爭)是否可以憑借目前在藏的兵力堅持數周(具體時間不祥)?軍委得到的答複是明確的”不可能”,再考慮到後期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等諸多問題後“演習”終於沒有升級。
就連目前我們在中印邊境問題上還是一直忍讓,由於後勤等問題,我們目前的實際控製線和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的臭名昭著的“麥克·馬宏線”是有很多相似點的。而印方目前在我們正麵的部隊可是連飛機、直升機的場站都有了,而我們的一些部隊在下雪封山後就基本與後方斷了地麵聯係,而我們的陸航在那次損失中將的墜機後就“一蹶不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進藏的,而且對氣象條件要求的十分苛刻。
所以我們的青藏鐵路是非常偉大的戰略工程,先不說它多麽的勞民傷財,多麽的破壞環境,也不管他成就了多少貪官汙吏(大家對高原凍土地區施工費用如果沒有什麽概念,我就提供一個數據: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原山地7~9公裏的盤山公路最低標地是2個億,當然是人民幣)。一旦它順利通車那我們的軍用物資就可以及時而廉價的運進西藏,而且老百姓的物資供應量在提高的同時成本也下來了,那可是安定民心的大好事呀。到時如果真要動手估計成都是看不到多少兵了,他們都轉移的青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