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神秘的部落:阿細人[組圖]

(2008-11-05 23:27:34) 下一個




中國神秘的部落:阿細人





































     “阿細”為彝族的一個支係,阿細人崇尚火,據說遠古的時候人類是吃生食,自從發現火的用途後就學會了吃熟食,阿細的先祖們為了感謝火,就每年定期的舉行祭火儀式,一直流傳至今。阿細人一生都與火結緣,所以阿細人把火尊為神。


     每年農曆二月初三,居住在雲南省彌勒縣彝山懷抱中的紅萬村阿細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火儀式,其回歸自然如癡似狂,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稱得上是東方的狂歡節。


     從昆明出發,轉石林沿326國道南行80公裏,就到了彌勒縣城,再西行22公裏的柏油路,攀行5公裏的土石公路,撲入眼簾的是綠翠纏繞、土牆灰瓦的西一鄉紅萬村。這裏居住著一千多口阿細人,阿細人據說是彝族的一個分支。

    紅萬村彝族阿細人的祭火神節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近千年的曆史。節日的形成,與信仰萬物有靈的阿細人對火的崇拜有密切的關係。

     人們漸漸認識到火的種種好處,於是想辦法把火種保留下來。但由於不能對火加以很好地控製和利用,不是火種被雨淋熄,就是山火肆虐。人們開始對火的功能和威力感到驚奇和神秘,對火又敬又怕,自然想象出有一種神靈在主宰著火。

    相傳,一年冬天,天寒地凍,一個叫“木鄧賽魯”的年輕人受先人用樹枝撬出火的啟發,用兩根堅硬的栗木相鑽,鑽了3天3夜,終於在農曆二月初三這天鑽出了火花,取到了火種。他把鑽火的技術傳授給人們,並教大家保護火種。

    於是,人們把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視為主宰火的神靈,當作“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襲了下來。於每年二月初三,也就是“木鄧賽魯”鑽出火的那天,舉行盛大的祭火儀式祭奠他。

   祭祀當天,在村裏等候的壯年男子和未成年的男童,分成兩組,悄悄地集中到村外事先選定的隱蔽處進行化裝和文麵文身。他們用於化裝的顏料大多以本地土製的紅、黃、白、黑、褐五色為主要顏色,其代表圖案以象征動植物圖案和五色連環圖案為主。

動物圖案表現了村民們的動物崇拜,五色連環圖案則象征著對土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大自然的崇拜,他們把這些五顏六色的顏料,按照各種圖案塗抹在全身上下後,又用棕葉和鬆果樹葉編織成各種近似野獸圖形戴在頭上,有的頭上還插著飛禽羽毛和獸皮等裝飾品。

  腰部用棕葉、棕片、地板藤、麻布等編織的“裙服”圍住下身;也有的摹仿原始人類用樹皮、樹葉遮體,用粗狂的跳動和呐喊,用虔誠的傳統方式,來表現古代先民生產生活過程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同時用各種千奇百怪的不同姿式和體態語言來表達祭火的含意。

   成年男人有的為顯陽剛之氣誇張地裝飾自己的陽具,傳說這樣子的男子漢才能威武地成為火神的忠實衛士。為了顯示自己的陽剛之氣,紅萬村的男子們想出了各種絕招。

   有人用動物的標本裝飾自己的強健體魄,有的用芭蕉花的箭苞暗喻自己的雄壯,也有人則反其道而行之,全身抹了泥巴,還有的人披掛上樹葉衣,故意不露“聲色”,眾人皆露,唯我獨藏的架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