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南奧衝突:格魯吉亞進攻部隊傷亡達1/3
(2008-09-03 18:36:16)
下一個
達1/3南奧衝突:格魯吉亞進攻部隊傷亡
格魯吉亞軍隊為陣亡軍人舉行葬禮
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在南奧塞梯地區的衝突,是繼伊拉克戰爭之後世界上少有的大規模作戰行動,也是俄在“冷戰”結束後首次在國境以外與其他國家作戰。因此,有專業人士說,這次衝突的具體情況,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雙方參戰力量
由於戰爭剛剛結束,參戰雙方投入兵力的具體情況尚不十分清楚。綜合分析雙方公布的消息以及前線的媒體報道,雙方參戰部隊大致情況如下:
格魯吉亞:全軍共有5個旅,均在美國幫助下按照美國標準開展訓練,其中第1、4旅較為精銳。8月8日和9日,格方向南奧境內投入了一個加強的步兵旅,包括其第4步兵旅和另外2個步兵營,並有相當於一個坦克團(約100輛)的坦克部隊支持,總兵力可能達到5000人,但後續投入部隊情況不明。格在開戰後從伊拉克撤回了約半個旅的部隊,但不清楚是否送上了前線。
南奧塞梯:地方武裝據稱約有3000人,但對此外界很難確認。此次在衝突中發揮的作用有限。
俄羅斯:在南奧塞梯方向投入了58集團軍的一個摩托化步兵師,並有58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在阿布哈茲方向投入了76和98傘兵師的部隊共計約9000人。而空軍的前線航空兵、遠程航空兵以及海軍的黑海艦隊也參加了戰鬥。此外,有新聞圖片還拍到了俄軍戰術導彈的身影。
根據8月20日的消息,俄羅斯在軍事行動中傷亡387人,其中死亡64人。格魯吉亞則傷亡約1700人,其中死亡215人。從這一數字判斷,格方參與進攻的主要部隊傷亡超過了三分之一,可以認為已失去戰鬥力。
在海空軍方麵,俄軍損失了一架圖-22M轟炸機和3架蘇-25攻擊機;格方原本微弱的空軍(約10架蘇-25和若幹教練機)和海軍主力(2艘導彈艇和部分巡邏艇)被基本摧毀。
格軍在8月8日首先開始進攻,中午時分已經攻入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市的市中心,但俄軍隨即進入南奧塞梯。其後格軍的情況被有的媒體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從媒體發布的圖片來看,從茨欣瓦利到哥裏的道路沿線,有大批被擊毀和丟棄的格軍重型裝備,包括坦克、火炮等。格軍發起進攻前將距離茨欣瓦利約30公裏的哥裏作為前進基地,這裏扼守連接格魯吉亞東西部的重要通道,也是斯大林的故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9日以後,從茨欣瓦利前線潰退的格軍放棄了哥裏,俄軍進入哥裏時幾乎未遇到有效的抵抗。
目前,哥裏仍在俄軍控製中,俄軍說將在“清除格軍留下的彈藥和地雷”後再撤出哥裏等地區。
專業的四項評估
投入現場的“實力對比”有時還不能解釋戰爭的結果。俄軍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總兵力,沒有超過格軍,格軍原本還應享有“先發製人”的優勢,可格軍近乎崩潰地敗下陣。一些專家從觀察到的情況,做了多角度的評估:
首先是戰備工作與戰略目標。格軍此次進攻應當是經過長期組織和策劃的,自2000年以來,格軍就多次試圖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南奧問題。但格軍似乎並沒有與俄軍全麵作戰的打算。
格總統薩卡什維利上台後,引入了美國等北約國家提供的大量裝備,此次進攻中就出現了以色列製造的無人機,以及由烏克蘭或以色列改進的防空係統,所以才能擊落圖-22M這樣的俄羅斯高速戰略轟炸機。格軍隊也都接受了美軍的培訓。可是,格軍一直沒有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如何應對裝甲部隊。而這正是俄軍的拿手好戲。格軍在大規模裝甲部隊的衝擊麵前缺乏有效的防禦手段,壓製火力顯得不足。前往茨欣瓦利前線的一些格軍部隊,雖然看起來使用的是美製裝備,但在機動時卻以皮卡而非裝甲車輛代步,這與打大仗是不匹配的。有評論說,被美國改造後的格魯吉亞軍隊,看起來更適合於鎮壓騷亂、維持治安。
其次是軍隊組織和韌性。看一支軍隊的素質,重要的指標之一是這支軍隊撤退時的表現。“撤退”與“逃散”的區別,就表現在軍隊的組織和韌性上,這是一支軍隊的內在氣質,是“精、氣、神”範疇的東西。
格軍在茨欣瓦利前線的轉折十分顯眼:順風順水時一切都好,一旦形勢出現變化就立即“崩盤”。格軍撤退時似乎沒有組織也沒有計劃,沒有布置防空力量,也沒有有效的後衛部隊,因此在撤退路上造成了大量損失。原本就缺乏重裝備的格軍,在後撤路上將大量完好的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牽引式火炮等任意丟棄。
三是戰術。從8月8日的情況看,格軍原本可能想打一個時間差,在俄軍援軍到來之前,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南奧地方武裝,占領茨欣瓦利,迫使俄羅斯承認既成事實。完成這一計劃的要點有兩條:首先,要盡快占領茨欣瓦利;其次,要盡量拖延俄軍進入南奧的時間。格軍攻占茨欣瓦利的動作非常迅速,可俄軍反應很快,同樣迅速進入了南奧,這隻能說明格軍的速度還不夠快。
位於高加索山口的羅克斯基隧道異常重要。大規模車隊要從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進入南奧塞梯,必須經過這裏。格軍並沒有能事先破壞或控製這一要害。據俄方宣布,他們先後破獲了多起企圖破壞這一隧道的“格魯吉亞特工小組”。這可以看出,格方不是不知道這裏的重要性,而是無法達到目的。當然,即使格方破壞了羅克斯基隧道,使俄軍在一兩個月內都無法從這裏進入南奧地區,後者也同樣可以通過近在咫尺的阿布哈茲方向橫掃而來。根據已有戰況判斷,格軍同樣很難抵擋一個傘兵師300多輛傘兵戰車的進攻。
最後是戰略判斷。從宏觀上說,在現有實力對比之下,隻要俄羅斯還手,格魯吉亞的進攻就必然會麵臨失敗,區別隻在於失敗的速度和程度。格魯吉亞之所以敢於主動發起進攻,可能正是判斷俄羅斯不會做出反應,或者起碼會猶豫是否做出反應。這可能是格方基於以往十幾年俄羅斯的表現而得出的判斷。但恰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戰略判斷上,格方忽略了對手的變化。
俄羅斯的戰鬥能力
反觀俄軍,反應速度極快,說明其當地部隊戰備程度較高,且有完備的預案。有分析說,7月中旬俄軍剛剛在高加索地區進行了8000人規模的演習,俄軍對這次衝突很可能早已做好了精神和物質上的準備。
俄軍在戰術和裝備上稱不上十分先進,其強項仍在於“合成”與“協同”,由坦克、步戰車和自行火炮形成的步坦、步裝與步炮協同,再輔以航空兵支援,在野戰條件下是輕裝部隊難以抵抗的。俄軍隊原本是為了打一場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世界大戰,即便20年過去,其餘威也足以輕易解決任何中小對手。
俄軍存在的問題當然也不少,比如裝備仍顯老舊,派往一線的部隊還裝備有T-62這樣研製於上世紀60年代的坦克。另外,俄空軍和防空軍合並後,其指揮和體製似乎仍存在問題,圖-22M轟炸機這樣高價值的裝備以往都是執行戰略任務的,原本應當用來打航母或是攻擊高價值的地麵目標,執行任務時也應該有電子戰和防空壓製力量的保護,而如今圖-22M卻被用來空中打擊格魯吉亞且被擊落,引起了外界幾分不解和疑惑。
總的來說,南奧衝突雖規模不大,但一方麵能夠看到俄羅斯軍事力量的現狀,另一方麵也可供觀察美國對外軍援在其盟國的效果。因此專業人士對衝突詳情細加研究,頗有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