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巴基斯坦坦言巴導彈技術的提升歸功於中國!zt

(2008-07-12 15:10:18) 下一個


巴基斯坦坦言巴導彈技術的提升歸功於中國!zt


作為發展對印度實施核打擊能力的一部分,巴基斯坦於1980年代開始其彈道導彈計劃。盡管巴基斯坦最初似乎是試驗性的,但是與印度不同的是,伊斯蘭堡目前計劃的規模清楚地反映了以印度為主要假想敵建立多樣化和二次反擊能力的核威懾戰略需求。巴基斯坦基於導彈投送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其不僅僅是對南亞地區安全的擔心,同時關注著來自更遠地區的威脅。
  伊斯蘭堡目前的核力量由能攜帶核彈頭的作戰飛機和固體、液體發動機的短程彈道導彈(SRBM)組成。1980年代從美國購買的F-16作戰飛機也許是巴核武庫中最早的運載係統。從作戰方麵來說作戰飛機比彈道導彈更可靠。與巴基斯坦現有的彈道導彈相比,作戰飛機在載荷和作戰半徑上更具優勢。但是,盡管有這些優勢,陸基彈道導彈現已成為巴基斯坦核打擊力量的主要支柱。

  導彈逐漸成為巴核武庫主要支柱的原因有三。首先,由於美國過去為了阻撓巴基斯坦核武器計劃對巴基斯坦實施軍事和經濟製裁政策,巴基斯坦一直未能擴充其現代化的空中力量。第二,該國整體經濟狀況不佳使得巴基斯坦空軍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飛機擴充和現代化。在1990年代,特別是印度和巴基斯坦1998年5月的試射後,美國的壓力加上對巴基斯坦局勢不穩定的擔心使得國外供應商不願意將高科技的能攜帶核彈頭的作戰飛機賣給伊斯蘭堡。第三,印度在空戰、防空和遠程偵察能力上的優勢,促使巴基斯坦優先發展短程彈道導彈計劃,因為這方麵印度目前還不具備足夠的防禦能力。

  自1980年代後期和199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在中國和北朝鮮的幫助下,分別投資開發固體發動機和液體發動機的彈道導彈項目。巴基斯坦投資開發固體和液體推進技術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分析家猜測這兩個競爭性項目可能是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PAEC)和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KRL)之間的機構間競爭和誰占上風的結果,這兩個機構曆史上在巴基斯坦與核武器相關的事情上一直在爭奪控製權。這種競爭可能也進入了核武器運載係統的開發中。為應對美國限製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技術這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際軍售,巴基斯坦軍方也主動介入彈道導彈項目,並支持彈道導彈項目研發的多樣化。

  盡管巴基斯坦目前的導彈限於短程彈道導彈,國家發展聯合體(NDC)和KRL研究實驗室都在積極尋求開發中程彈道導彈的計劃。大多數分析家認為巴軍方已經實現或接近實現將核彈頭安裝在現有彈道導彈的能力。一些報道稱巴基斯坦會進一步與印度一起走向核戰能力之路。

  對外依賴性

  198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開始實施彈道導彈計劃時,它還缺乏自主開發導彈的技術資源、工業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1980年代開發固體燃料短程彈道導彈暫時失敗後,巴基斯坦轉向中國和北朝鮮尋求幫助。

  1990年代初,國家發展聯合體(NDC)和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PAEC)的下屬單位,從中國獲得了完整的雖然是未組裝的M-11或M-9SRBM導彈。中國還幫助巴基斯坦導彈技術人員進行組裝、保養和模擬發射方麵的訓練。到1990年代中期,中國顯然將M-11以及可能M-9的整個生產線轉讓給了巴基斯坦。

  中國的援助很可能包括固體燃料推進劑、箭身的製造、再進入熱保護材料、分導飛行器(PBV)、製導與控製、導彈計算機、彈頭適配以及導彈運輸發射一體車(TEL)的製造等領域的設備和技術轉讓。盡管中國後來在美國的壓力下同意遵守導彈技術控製協議(MTCR)的規定,但它對這些規定釋義是狹隘的。

  北京顯然同意向巴基斯坦供應I類或整個地對地導彈,它不包括空中發射的巡航導彈。因此,中國並沒有遵守導彈技術控製協議MTCR的關鍵技術附件的規定。確實美國中情局指責中國給予巴基斯坦導彈相關的援助在1993年5月巴核試驗之後有增無減,這種援助對巴成功研製中程固體彈道導彈計劃的成功起了關鍵作用。

  美國情報機構現在對於巴基斯坦是否能夠自主生產短程固體彈道導彈,是否仍然依賴中國的支持意見不一。一些分析家認為1990年代在中國的幫助下建立的NDC下屬Fatehjung導彈工廠是一個“什麽都造”的工廠,它能仿造中國的M-11。但是,另外一些分析家認為盡管NDC的工廠能夠製造出中國SRBM的大部分部件和子係統,但是巴基斯坦仍然依賴中國提供特殊材料、製導係統和其他關鍵的部件。

  同樣,巴基斯坦的固體發動機彈道導彈計劃還大量依賴北朝鮮。北朝鮮被指控向巴提供12-15枚勞動型號的導彈以及TEL一體化發射車。北朝鮮的援助也包括相關的技術援助,如導彈發射和遙測人員。分析家猜測北朝鮮可能還將勞動彈道導彈的整個生產線運送到KRL工廠。美國報紙披露KRL曾經幫助北朝鮮發展離心鈾濃縮以換取勞動導彈。出於種種因素,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稱兩國之間的防務合作已經結束。

  然而,分析家認為巴基斯坦至少還需要10年或更多的時間才能掌握並自主製造出液體發動機彈道導彈。到那時候,巴基斯坦將仍然依賴從北朝鮮進口完整的液體發動機,或者至少主要零部件,以及液體推進劑。

導彈計劃:固體發動機

  哈塔夫Hatf -1、Hatf -1A和Hatf-2型近程彈道導彈

  1980年代初末期哈塔夫Hatf-1導彈的發射標誌著巴基斯坦自主研製彈道導彈的開始。巴基斯坦主要的民用空間機構——航空和外太空研究委員會(SUPARCO)承擔了哈塔夫Hatf導彈計劃的研製工作。該導彈最初由巴陸軍參謀長米爾紮·阿·貝格1989年公開透露的。


Hatf-1導彈為單級固體發動機,某些分析家認為Hatf-1,-IA,和-2導彈在法國“海豚”和“龍”式探空火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導彈全長6.0米,彈徑0.56米,發射重量1500公斤,有效載荷500公斤,最大射程60-80公裏。後來的改進型Hatf-1A,於2000年2月試射,射程延長到100公裏。Hatf-2為兩級固體發動機,是Hatf-1的改進型,在導彈的第一級上增加了新的助推發動機。彈長9.75米,直徑0.56米,全重3000公斤,有效載荷500kg,最大射程290-300km,Hatf-2有時也被稱為Shadoz(王鷹)和“Abdali”(阿布達力),引起了許多混淆。

  Hatf導彈的所有型號-1,-IA,和-2都能攜帶常規高爆彈頭。但是,還不清楚是否已改進能夠攜帶核彈頭。一些分析家猜測Hatf-1,-IA,和-2導彈使用慣性製導係統。美國政府人士宣稱這些導彈基本上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導彈。Hatf導彈為道路機動,裝在經改裝的二次大戰時期的火炮牽引車上以及現代的四輪運載發射一體化車上。

  盡管巴基斯坦宣稱Hatf-1在1992年已具備作戰能力,Hatf-IA於1990年代中期具備作戰能力,但是巴並沒有進行大批量的生產,似乎也沒有在巴基斯坦陸軍服役。軍方在2000年2月和2002年5月巴分別對Hatf-1和-IA型導彈進行了試射,這表明生產的導彈數量有限,暗示了Hatf-1、Hatf-1A,、Hatf--2型號的導彈隻是臨時性的應急計劃,隨後在中國和北朝鮮的幫助下,它們被加納維(Ghaznavi)、沙欣(Shaheen)和高裏(Ghauri)彈道導彈計劃所取代。

  哈塔夫Hatf-3/加納維Ghaznavi/M-11中程彈道導彈

  哈塔夫Hatf-3於1987年開始研製,采用中國的DF-11/M-11(北約稱為CSS-7)技術。該導彈又名加納維(Ghaznavi),采用兩級火箭發動機,是一種短程、固體推進劑、道路機動、單彈頭彈道導彈,可攜帶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各種彈頭。導彈長10米,發射重量6500公斤,其中有效載荷重500公斤,最大射程290公裏。

  巴基斯坦顯然於1980年代末與中國簽訂了購買數量不詳的M-11彈道導彈係統的協議。在1990-1991年之間,美國情報機構發現巴基斯坦出現了M-11訓練導彈,這表明作戰導彈係統會接踵而至。從1992年開始,美國情報機構跟蹤到至少有30枚M-11彈道導彈從中國運到巴基斯坦港口卡拉奇。後來,中國開始將導彈部件和子係統運送到巴基斯坦組裝。據認為中國導彈技術人員還訓練巴方陸軍人員進行導彈的組裝和模擬發射。1995年或1996年這些導彈開始戰鬥服役。公開資料估計巴基斯坦M-11的導彈數量約為30-80枚。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市西部的薩果達空軍基地至少儲存有30枚。並存放在薩果達空軍基地中心軍火倉庫附近的一個地下倉庫裏,位於拉合爾附近的奇拉納山脈中(方位:北緯31-7度,東經72-3度)。該基地的衛星照片顯示有導彈掩體和移動發射車和導彈維護區以及導彈發射人員的營房。

哈塔夫Hatf-4/沙欣Shaheen-1/M-9中程彈道導彈

  盡管公開報道稱中國於1990年代初就向巴基斯坦提供了M-9導彈,並在1990年代中期從中國購買了數量不詳的M-9彈道導彈。而且一些人還認為中國可能將整個M-9的導彈生產線轉讓給了巴基斯坦。

  哈塔夫Hatf-4(沙欣-1)中程彈道導彈於1997年7月進行首次發射試驗,在1999年3月23日的閱兵式上正式向世人展示,並在1999年4月和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又分別進行了試射。

   中國的DF-15/M-9(NATO命名為CSS-6)為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短程彈道導彈,道路機動。能攜帶500kg彈頭,射程600km以上。巴基斯坦政府公告稱哈塔夫Hatf-4/沙欣Shaheen1型導彈最大射程700-800公裏,最小射程150公裏,該彈全長12.0米,彈徑1.0米,發射重量9500公斤,采用慣性製導,圓誤差概率為200米(M-9導彈圓誤差概率為300米),該導彈可攜帶核彈頭。2003年3月6日正式裝備巴基斯坦陸軍。目前巴基斯坦M-9的數量還不清楚。

  哈塔夫Hatf-6/沙欣Shaheen-2/M-18導彈

  哈塔夫-6(沙欣-2)彈道導彈於1996年由國家發展聯合體(NDC)正式開始研發,為兩極固體發動機,道路機動發射,全長17.0米,彈徑1.4米,發射重量25000公斤,導彈第一級長7米,彈徑1.4米,重約14000公斤導彈最小射程500公裏,最大射程2500公裏。由12輪的MAZ-547V運輸/發射車運載。分析家認為這是M-9的兩極型號,或者是M-18的複製品。有關該導彈的信息很少。2003年3月巴基斯坦國慶節上正式展出的導彈原型該導彈。美國情報人士認為巴基斯坦的沙欣Shaheen-2計劃仍然嚴重依賴外國的幫助。中國積極幫助巴基斯坦,並向它提供導彈部件、專門材料以及其他形式的技術援助。


哈塔夫Hatf-7型虎式巡航導彈

  哈塔夫Hatf-7型虎式巡航導彈是巴基斯坦自行研製的具有核能力的巡航導彈,於2005年8月首次試射“哈塔夫-7”成功。目前已具備地麵運輸、安裝、發射能力,並成為12個擁有巡航導彈技術的國家之一。哈塔夫Hatf-7型虎式巡航導彈采用的是慣性導航係統(INS)為亞音速、低空地形匹配巡航導彈,經改進的導彈射程為700公裏,彈長7米,能攜帶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多種彈頭,而且可以避開雷達偵測。

裝有巡航渦輪風扇發動機,使導彈速度達到大約880公裏/小時,可以與美國BGM-109戰斧巡航導彈相媲美。巴基斯坦目前正在研究改進中,使導彈可以從F-16、幻影等空中平台以及182級攻擊潛艇和塔裏克護衛艦等海上平台發射。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說,巴基斯坦將目前正在製訂一個更先進改進計劃,可能命名為Babur-2(巴布爾-2),射程為1000公裏。並從2005年10月開始實施該計劃。2007年3月22日第三次成功試射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哈塔夫-7”型巡航導彈。

  導彈計劃:液體發動機

  哈塔夫Hatf-5/高裏Ghauri-I/Nodong中程彈道導彈

  巴基斯坦的液體彈道導彈由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KRL)與北朝鮮聯合開發。兩國間的合作開始於1990年代。1994年至1997年之間,大約有5-12枚勞動彈道導彈元件被送至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於1998年4月6日進行了被稱為高裏Ghauri的Nodong型號的導彈試射。巴基斯坦又於1999年4月和2002年5月兩次試驗性發射。2004年3月巴基斯坦成功地試射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哈塔夫-5(Hatf-5)地對地彈道導彈,射程可達1500公裏。

  高裏Ghauri-I/Nodong很可能在蘇聯時期的導彈係統基礎上發展而來。一些分析家認為它是蘇聯的R-17導彈。導彈的推進係統是液體火箭發動機導彈的射程估計為800-1500公裏,有效載荷為700-1,300公斤,發射重量為16000公斤。能攜帶核彈頭和高爆常規彈頭。但是還不清楚巴基斯坦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KRL)是否已掌握了在導彈上安裝核彈頭的技術。早些時候的一些聲明曾暗示“Ghauri”也可能用作衛星發射運載工具的基礎。

  美國情報機構發現高裏Ghauri導彈的組裝和儲存地在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KRL)下屬Kahuta工廠。但數目不詳。公開來源的信息稱巴基斯坦從北朝鮮購買了大約12-25枚的導彈。有消息說北朝鮮已經將整個生產線轉讓給了巴方。

  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KRL)已經宣布了Ghauri遠程型號的開發計劃。Ghauri-II或者是Ghauri-III.巴官方的報告表明Ghauri-II的最大射程為1500公裏,有效載荷為700公斤,發射重量為16000公斤。另外一些報告表明Ghauri-III的射程是2,000-3,500km.,《簡氏》稱該彈采用了朝鮮大浦洞-1的部分技術,該計劃的詳細情況還不清楚。也沒有公開原型。


服役狀態

  巴基斯坦彈道導彈的作戰狀態一直令人費解。有時巴政府機構和發言人經常故意為某種或另外一種導彈使用幾個名稱。有時它們發布的公告中有關導彈係統的射程和載荷作戰狀態等情況經常是無法驗證和自相矛盾的。觀察家猜測這是為了製造混亂以防止外國情報機構和獨立分析家獲得巴導彈進展的準確情況。然而美國情報機構認為巴軍方對導彈計劃的控製以及中國和北朝鮮的幫助會使巴基斯坦和印度進一步走向擁有核戰能力的道路。


  盡管Hatf-1/-1A/-2型短程彈道導彈在1990年代初就被宣布具備作戰能力,但巴基斯坦陸軍在2000年2月對Hatf-1A進行了試射後,這兩個導彈計劃很可能就停止了。Hatf-1/-1A/-2為短程導彈係統,大部分印度主要城市和軍事目標都在其射程之外。在危機和戰爭期間靠近印度邊境部署的話,由於印度實時偵察能力的提高,使得導彈容易被發現並摧毀。盡管Hatf導彈係列可用作遠程火炮,但大多數觀察人士懷疑這些導彈缺乏精確的製導係統。還有人認為該係列導彈就沒有製導係統,而且大多數彈道導彈在常規戰場的作用不如作戰飛機經濟。因此,盡管巴基斯坦陸軍在1990年代初就獲得了一定數量的Hatf-1,-1A,and-2s的導彈,但這些導彈不可能發揮核威懾的作用。同樣,盡管巴基斯坦在2002年代5月宣布試射了Hatf-2導彈,但該導彈不可能充當核作戰力量。

  然而,人們認為199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從中國購買的Ghaznavi/M-11和Shaheen-I/(很可能是M-9)彈道導彈現在已經進入作戰服役。而且,中國被指責在1980年代向巴基斯坦轉讓第四代核彈頭設計技術。巴基斯坦1998年5月進行了核試驗。因此許多觀察家認為巴基斯坦已經取得或接近取得在短程彈道導彈上安裝核彈頭的能力。

  然而,與印度不用的是,巴基斯坦並沒有讓其彈道導彈部隊處於作戰戒備狀態。在平時,導彈和核彈頭是分開儲存的,處於安全考慮,彈頭是拆開儲存的。但製定了危機和緊急狀態時彈頭組裝的應急計劃。由軍方人員、核科學家及工程師組成的聯合小組負責這些工作,以確保組織檢查和監督,以及確保核彈使用的安全。但是有關這些小組的具體組成以及危機時刻導彈部隊的彈頭組裝、拆卸和裝配,以及衝突期間核力量的使用授權等情況仍是高度的機密。

發展趨勢

  巴基斯坦核武庫中能攜帶核彈頭的作戰飛機隻占一小部分,陸基彈道導彈仍然是未來巴核打擊力量的主要力量。不景氣的經濟和和捉襟見肘的財政資源使得巴基斯坦不能大幅度提升其空軍的現代化水平,出於對巴國內局勢不穩定的擔憂,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這樣的外國供應商也不願向伊斯蘭堡提供遠程轟炸機。而且,由於印度通過購買高性能作戰飛機和不斷提高飛機遠程偵察能力及防空能力,印度空軍持續的現代化努力使得巴基斯坦未來核力量中的一條腿——空軍的威懾力量不斷削弱。

這些因數會促使巴基斯坦繼續依賴陸基彈道導彈核力量,因為在這方麵印度目前還不具備足夠的防禦力量。

  附:巴基斯坦導彈發展計劃中的重要事件:

  1961年,巴基斯坦成立航空和外太空研究委員會(SUPARCO)以負責該國的導彈計劃;

  1980年,巴基斯坦開始其麵對麵導彈計劃,首枚導彈射程為300~500千米;

  1987年,巴基斯坦開始生產火箭發動機;

  1989年,巴基斯坦試射兩種近程彈道導彈Hatf-1和Hatf-2,前者射程為80千米,後者為300千米;

  1990年,由於巴基斯坦的核技術,美國終止對巴基斯坦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

  1992年,巴基斯坦研製射程為100千米的Hatf-1A導彈;

  1997年1月,巴基斯坦宣布已經研製了射程為1500千米的“高裏”導彈;

  1997年7月,巴基斯坦試射射程為800千米的Hatf-3導彈;

  1998年4月,巴基斯坦試射遠程、可以打擊印度境內任何目標的Hatf-5/高裏I(GhauriI)導彈;

  1998年5月,作為對印度進行核試驗的反應,巴基斯坦進行地下核試驗;

  1999年,巴基斯坦試射第二代“高裏”導彈,可以攜帶1000千克的載荷,射程為1000千米;

  2002年4月,巴基斯坦試射三枚射程不同的導彈,所有導彈都具有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的能力;

  2002年10月,巴基斯坦試射中程麵對麵彈道導彈,射程為750千米。

  2004年3月,巴基斯坦成功地試射了一枚可攜帶核彈頭哈塔夫-5(HatfV)地對地彈道導彈。

  2005年8月首次試射“哈塔夫-7”型巡航導彈

  2007年3月22日第三次成功試射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哈塔夫-7”型巡航導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