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2008-06-12 20:06:37) 下一個
如何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我們的孩子,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歡集體的,很快就和小朋友們玩在一起,不亦樂乎。他的團隊精神比較好培養。
   還有一部分,或者性格孤僻,或者怕生,或者孤傲,總之,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混在集體裏,不願意上幼兒園,這是比較難搞的。萬一父母很忙,也沒人管,長期這樣的人性格會扭曲。我們先講怎樣讓他能夠進入集體。
   孩子與集體形成的紐帶應該是集體活動,或者運動,或者遊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完成整個活動的成就感,滿足感,他就潛意識會明白,集體有這樣的快樂,能在集體裏實現這樣的價值。你讓他呆家他都不呆。那麽,如果一個孩子畏懼集體,孤僻,那怎麽辦。具體方法有很多。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那總能跟父母玩吧。家長可以和他一起玩互動遊戲,比如踢球,至少需要兩個人踢,兩人傳球,配合,他踢出感覺,哦,明白,集體活動有快樂,有跟獨自玩不一樣的快樂。然後有一天爸爸沒空了,叫他試著跟別人踢,慢慢地適應和他人的互動交流,慢慢地讓他喜歡集體活動,慢慢地送到小朋友的活動裏。可以一步步地來,循序漸進,慢慢改變他對小朋友的成見,體會集體的快樂,融入集體。這是對於孤僻,怕生的孩子。
   還有一種是孤傲的,比如上麵讀者提到的,由於孩子課外學的東西挺多,覺得老師講得沒意思,不愛去課堂,不愛聽課。這種思想苗頭對融入團隊也比較危險。覺得自己高,這個團隊不適合自己,這麽小這樣認為,回頭一定要吃虧的。所以家長必須教孩子學會尊重團隊(老師是團隊的骨幹),即便老師講的東西理解了,也可以聽聽與自己的理解有什麽不同。我覺得也許是家長對孩子的優越感影響了孩子的自我感覺,自我良好,覺得老師不行,小朋友們不如自己,很危險這樣,好高騖遠的就是長此以往的孩子。所以你必須讓他尊重團隊,不要高估自己低估老師同學,這樣融入團隊後有可能在是出類拔萃的角色。脫離了團隊,可能除了會孤芳自賞,將來什麽都學不成。因為排斥團隊就意味著你失去了學習諸多能力的機會。
   那麽團隊精神的核心並非隻是混在小朋友堆裏一起玩,混進去隻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貢獻能力、尋找快樂。你必須在孩子在團隊裏活動裏出力,並且去肯定成果,讓他明白,自己的出力幫助團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肯定,自己也感到滿足。比如說,孩子參加了學校的植樹活動,對孩子來說,可能隻是隨大流走過場,去玩一玩。但是如果回來後你問他今天種了幾棵樹,你們班種了多少,告訴他你們班種的這些樹,以後會成為一片樹林,對綠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改變這一地區的風景。他會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和自己團隊做的事情會有這麽大的價值。也許栽以後的集體活動,他會變得非常自覺,也變成活動的積極分子,明白自己所做的價值。如果你責怪他,怎麽參加活動把衣服弄這麽髒呀,一身汗呢,他對集體活動就會困惑,參加什麽事就會出工不出力,這種人很難能夠運用集體的力量來完成事業。一個人能在集體事業中成為佼佼者,必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孩子的教育中,一方麵是自我精神、能力的培養,一方麵是團隊的適應,兩者並不矛盾,相輔相成,自我的個性和能力能在團隊中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團隊精神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要求一朝一夕,而是形成生活習慣。不但在學校團隊,家庭團隊中也是可以,鄰居團隊中也是可以的。時時注意奉獻能力,需找滿足。培養了團隊精神的孩子,有很快融入團隊並適應團隊的能力,走到五湖四海,到處都是朋友,到處都能有所作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不是一種誇大其詞的空談,而是實實在在的能力。而自小有團隊精神的孩子,也會使家長的教育變得更加簡單,因為他在團隊中有學習切磋和自我教育的機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