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兒大學申請過程中父母的心路曆程 zt

(2008-05-29 11:40:12) 下一個
(終於陪女兒走完了她人生的重要一步--大學申請。生活中和網上的朋友催了好一陣子,讓俺寫一個體會和總結,讓他們有機會了解一些這個看似“神秘”的過程。好吧,俺就把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寫出來,希望朋友們從我們失敗的經驗裏吸取一些教訓。如果有錯誤,千萬不要以為我誤導你們,俺也就摸著石頭過了一回河呢。這裏要特別感謝事事隨緣和Weston的對處理waiting list的不少建議和其他網友的鼓勵。)

女兒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文靜,有很多自己的小主意。如果說她功課還過得去的話,很大程度上是她比美國孩子用功的原因,而不是她天賦過人。女兒就讀的高中是一所隻有300名學生,每個年級60個孩子的公立小型高中。這所高中是所謂的大學附中,強調學習(Academic performance)。和許多私立高中一樣, 學生是從附近六年級和七年級的孩子裏通過考試挑選出來的。從曆年學生錄取的情況看,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就讀本大學的工程學院,一半孩子會去私立大學就讀。和許多中國父母一樣,我們在孩子上高中時,也是把孩子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學校成績上。所以,我們讓女兒進了這所中學。現在回頭看,有得有失。得到的是很好的教育--孩子學會了思考,在人文方麵的教育比一般的高中要好得多,老師認真負責,學校的環境不錯,家長相對要省心得多。失去的當然是小學校的不足,孩子沒有真正地與社會接觸,而是生活在象牙塔裏;由於孩子普遍成績好,天賦一般的女兒隻能混個中等,沒有辦法“拔尖”。女兒四年的GPA就在3。6-3。7之間徘徊。
女兒是我們家的大孩子,在高中選課上,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犯了不少錯。回想起來,兩門拿C的課程,都與老爸的幹預和把關不嚴有關。女兒剛進高中,在選修外語課時,老爸把從老美同事那裏聽來的主意強加給了女兒,選修了拉丁文。枯糙而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的拉丁文,女兒本來就沒有多少興趣,而老師極為古板和嚴格,更是雪上加霜。女兒十分努力,學校的競賽,拿回金質獎和銀質獎,還是難逃C的命運。隻是老師過分的嚴格,終於導致了家長的忍無可忍,孩子家長“起義”把他終於趕走了。女兒也放棄了兩年的拉丁文,換成了她喜歡的法文。從此一帆風順--全A,外加三年學完了四年的課程。第二個C是在微積分上。女兒的數學雖然在代數的開始有一些困難,但邁過這一關口後,一直相當平穩。到了junior 時,數學老師建議她直接跳過Pre-Calculus,上微積分。老爸實際上該知道女兒在抽象思維方麵還有些欠缺,但沒有把關。而第一學期的老師又是沒有經驗的新老師。好在第二學期的老師是全國級別的優秀老師,耐心而細致,讓女兒趕了上來。這兩個C估計給女兒的大學申請帶來了負麵影響。
女兒的學校是一所沒有AP課的學校,所以,女兒在申請前唯一的AP就是微積分A/B。今年的另一個AP是統計,成績到現在還沒有出來呢。但學校的所有課程都算honor class。
女兒高中四年沒拿什麽大獎。唯一有點意義的是高中第一年的State Student Historian。其它都是一些地區性的team獎,沒多少意義,估計對錄取沒有什麽幫助。
選校
挑選學校是我在女兒junior year開始的。FISKE的College Guide是我的“啟蒙老師”。這本書上對幾百所大學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有好幾個不同的“排名”, 包括學校讀書的難度(未來的GPA),孩子生活狀況等等。這本書對學校校園生活的介紹相當詳細和有用,當家長要花點心思去琢磨。當時,女兒對girls-only的學校感興趣,我就調了三所著名的女校,Wellesley, Mount Holyoke和Smith學院,詳細看了它們的介紹,但沒有琢磨出它們之間的差別。但從介紹看,差別應該很大。最後和女兒一起去找她學校的counselor, 才恍然大悟:“Smith is more liberal, and Mount Holyoke is more conservative, and Wellesley is in the middle.”所以,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用的信息,建議家長從這麽書開始入門。
有了FISKE的基本介紹,加上地理位置上的選擇,我們就提出了一個interesting list。這份名單在我們的campus visit上起了重要作用。2006年我們決定全家去波士頓度假,就是因為這份名單上的學校集中在東北地區。我們參觀了Harvard, MIT, Wellesley, Amherst 和Williams, 這些感性的走馬觀花似的campus visit多多少少促動了孩子的學習欲望。
在最後決定的那些學校去申請時,Collegeboard(www.collegeboard.com)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用的信息。根據女兒學校counselor的建議,我們選擇了兩所學校作墊底,3所學校為衝刺的目標(targeting)和三所學校作為碰運氣的(reachable)。根據collegeboard提供的每所大學錄取學生的middle 50% (從25%--75%)的成績(在collegeboard的website,在“College QuickFinder”裏把感興趣的學校名字打進去,你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統計和錄取情況。),再參考女兒的成績,我們進行了如下歸類:如果女兒的考試成績在一所大學的top25%,而且這所大學不是特別出名,我們就把它看成墊底的大學;如果該大學名氣不錯,我們就把這所學校看成targeting;如果女兒的成績隻在一所大學的middle 50%,我們就拿它試試運氣。由於大學在錄取時,對地理位置近的學校也有一些照顧,所以,即使女兒的成績隻在一所大學的middle 50%, 如果它以前在女兒學校錄取學生比較多,我們也把它列為 targeting 學校。按照這個辦法,參考這些學校在女兒學校過去五年錄取的學生的GPA和考試分數(學校的counselor辦公室有全部資料),我們挑選了8所大學:墊底的大學:州立大學和Claremont Mckenna;targeting: Wellesley, Washington和Northwestern; reachable: Amherst, UChicago和Pomona。
從這個名單上,你可以看出女兒是對liberal art college(LAC)情有獨鍾的,這和她所在的高中有關:小學校,小班上課。在這個list上,隻有Pomona和Claremont Mckenna沒有去看過,而是女兒從朋友那裏打聽來,取代了原先有興趣的Smith和Mount Holyoke。
(我希望孩子能去一所她的成績在該校的top 25%。這樣,在大學裏她可能不用在學習上太費勁,比較好地應付大學的四年。一個好的GPA也對她以後申請graduate program有好處。)
考試
和所有的teenager孩子一樣,女兒對考試也一樣打不起精神。考試前,我們就定了一個Reasonable的目標:SATI:2100,ACT: 32。這兩個分數都接近top 1%,和女兒學校的平均成績。Collegeboard和每所學校的website都提供了大學接受什麽成績(SATI/II或者ACT)。對照這個,女兒偏向考ACT--所有她感興趣的學校都接受。而考SAT I, 她得準備2-3門SAT II, 這是她不願意的。好在她PSAT考得不好,刺激了一下,決定趁熱打鐵複習一下,就去考了一下SAT I。兩個月的複習,居然還考得不錯,2180。得意之餘,把下麵的ACT沒當回事,考ACT時就焦頭爛額了,才30分。清醒過來後,女兒才自己在從沒有用過功的Science section上花了點時間,再次考試終於達到了32分。俺是一個得過且過的老爸,看她ACT32分,也就沒催她考SAT II了。結果她報名考了一個SAT II/Math, 也就不了了之了。
女兒沒有上什麽SAT/ACT補習班。高中第二年暑假上了一個星期美國人辦的ACT補習班,收獲不大。自己的體會,讓孩子作幾套題,前麵幾套讓孩子自己安排,後麵2-3套題掐鍾點,會對提高考試成績有相當的幫助。
申請
這個過程比較繁瑣,所以要照顧孩子的情緒,父母不要操之過急。俺是建議父母和孩子商量,列一個時間表,讓孩子有彈性地安排時間。先從essay開始。因為我們州大的申請可以提前的,所以,女兒學校要求學生都提前申請,這是一個練兵的好機會:州立大學基本都會接受,但孩子得走完申請全程。這個安排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
孩子都是喜歡拖到最後一分鍾的。無論父母如何操心,也沒有多少用處。我多少是聽之任之。由於沒有太多的push, 這個過程還算順利,女兒也或多或少地和我交流一些想法。總起來講,我們犯了如下錯誤:
1。沒有申請early decision。女兒有她中意的學校:Amherst和Wellesley。但女兒學校的counselor考慮到我們需要經濟資助的現實,讓我們不要提早申請,以免萬一出錯,又沒有辦法申請別的學校。如果女兒申請Wellesley的early decision, 估計希望還是蠻大的。建議父母在孩子有特別中意的學校時,一定不要放棄這個機會。一般情況下,early decision的挑選條件比regular decision容易一些。early decision的結果在一月一日之前出來(大多數大學regular decision的截止日期是一月初。),所以,一旦錄取,可以免去孩子父母不少麻煩。
2。女兒在申請裏沒有對任何一所學校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她是孩子心態,說:“Dad, I am not 100% sure where I want to go for my college. All 8 schools are good for me. So I will let them kill each other and help me to make the final decision.”
許多大學其實都在乎它的enrollment rate (就是接受錄取的學生的比例)。學校越好,名氣越大,enrollment rate也越高。所以,在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大學一定會優先錄取對該校有強烈興趣的學生。表現強烈興趣的方法很多。芝加哥大學招生辦的人來女兒學校給講座,就提到他們曾經錄取了一個孩子,就因為那個孩子在申請裏提到芝加哥大學的一個很特殊的program。介紹人說,這表明該學生花了許多功夫作research, 是對芝加哥大學真正有興趣。
如何讓孩子對每一所他/她申請的學校表示出“你是我唯一的選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裏的孩子還是蠻誠實的。至少我沒有說通女兒。:(。
3。申請中,essay是最難把握的。這個與孩子的社會經曆有很大關係。經曆多的孩子,毫無疑問會有很多的選擇。對女兒來講,就不容易了。小了一歲,就等於少一年的經曆。最後是拿她去年夏天工作經曆來寫的。真的,在高中四年,如果給孩子多一些機會,寫起essay來,會容易的多。我們老中父母,夏天一定要把孩子趕出門,讓他/她們吃點苦,各方麵都不是壞事。
waiting list的應對
七所私立大學,女兒“全軍覆沒”。最後隻上了Washington U(St. Louis)和Wellesley的waiting list。女兒到這時才有點後悔。所以,在收到Waiting list通知後,我們決定立刻給兩所學校去信,表達自己對學校的強烈興趣,並匯報送申請後的一些進展(包括最新成績單)。簽於女兒對Washington U.的興趣沒有對Wellesley大,女兒在對Wellesley的措辭上比較用心。這是女兒第一封信的初稿:
Dear Ms. D.,
Hello! I am AAA BBB, a senior from CCC High School in DDD, Illinois. I applied to Wellesley College this past winter and was put on your wait list. Thus,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desires to attend your school for the four years.
Having visited Wellesley over the summer, I was enchanted by the campus. I couldn't believe that such a serene place could exist just miles from Boston! What also appealed to me was the strong sense of sisterhood – as an all women’s school,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to learn, bond, and grow, ultimately into passionate and dedicated women who can hold their own in our ever-shifting world.
If I were to attend Wellesley, I would bring a focused and creative aspect to your community. I am hardworking and dedicated, but also open to new ideas and opportunities. In addition, my inquisitive nature allows me to find unique solutions to a wide spectrum of problems.
I have also made several positive advancements in my high school career since December. Not only have I kept my grades up, but I was recently promoted to the temporary status of editorship and substituted as a group leader on my school’s online newspaper staff. Briefly, I was able to experience revising other student’s works, even though this is my first year in the class. In fact, I was chosen to write headlines in the upcoming Illinois High School Association journalism competition! Additionally, our journalism team was one of nine finalists in the National Scholastic Press Association Pacemaker competition.
I would really like to spend my next four years at Wellesley College. The only difficulty would be the cost of attending your school. However, I believe that studying at your college will make me a better and more successful person, a great investment for the both of us. Please consider me as you reevaluate each of your candidates for admission.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這封信經學校的counselor過目後再送出去的。Counselor對這封信評價不錯,說要保留給明年的學生用。我就放在這裏,也許對大家有用。女兒在5月初又送了一封信給Wellesley, 再次把她參加州裏競賽的情況update了一下。
在和這兩所學校的聯係過程中,我們始終聽取女兒學校的counselor的意見。在第一次給Wellesley的信件裏,counselor還建議女兒“send something personal”。女兒就送了一張自己作的卡片。第二次的update, 也是讓counselor過目後才送的。我的感覺是,在孩子去什麽學校的問題上,counselor和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據說女兒學校的counselor是全校工資最高的,她對申請過程的了解,她和大學招生辦的私人關係肯定是她的強項。多送孩子去好的學校就是她工作能力的體現。所以,看得出來,她是very helpful,也願意提供幫助。
姍姍來遲的“末班車”
五月中旬終於等來了Wellesley的錄取通知。今年由於Harvard和其它幾所名牌大學取消early decision, 加上使用common application方便孩子同時申請多所學校,各校都難以估計它們的Enrollment rate。最後連Harvard也得從waiting list要150多人。所以,今年的waiting list可能要折騰到7-8月份呢。我們至今沒有等來Washington U的通知。但知道該校也在從Waiting list上找人。女兒的一個同學也在它的waiting list上,但後來拒絕了Washington U.的Offer。
生命在於折騰
昨天和女兒開玩笑:You cost me 700 dollars more because you could not make up your mind about Wellesley's early decision。女兒衝俺吐舌頭: I know, I know, dad.
但這個過程讓孩子學到了不少東西,知道每一步都得認認真真對待。許多老爸以前的羅嗦,今天她回頭看,還是覺得有道理。所以,這700塊的學費還是值得的。
就讓我們在這種折騰中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吧。
後記
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就不讓孩子上私立學校。我們的家庭收入也不高。但Wellesley給的Financial Aid Package還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不考慮私立學校的一些隱形開銷,我們從自己口袋裏掏的錢,比上州立大學每年要少5千塊。州立大學窮,一般難拿到資助。我們從州立大學拿到的就是每年3500的貸款。我在博客裏關於Expected Family Contribution(EFC)的計算,以及我在孩子大學費用安排上的一些規劃都沒有大錯。女兒去私立學校,我和太太估計把我們以前每年放入退休賬戶的錢轉過來,就能支持女兒這四年了。我雖然不反對孩子借點錢上學,女兒也說我是最“美國化”的老爸,但我還是希望在這件事上,以中國式父母的方式來幫女兒走完她這大學四年。
從另一個方向來看,父母也最好事先對孩子的大學費用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見過幾個孩子被排名很高的學校錄取,但父母因為費用太昂貴而不讓孩子上的情形。這種情形對孩子往往有負作用。孩子在父母的督促下,努力用功,爭取到了好學校,最後卻因為父母的經濟考慮而不上,讓孩子情何以堪?父母如果事先知道上私立的費用,就可以在孩子申請的學校上和孩子事先溝通。這個網站可以幫你計算一下你可能要從口袋裏掏的錢:
http://www.finaid.org/calculators/finaidestimate.phtml。
許多中國父母不太了解美國的LAC係統。這是一個隻有本科的大學係統,比較重視人文方麵的教育。由於都是私立,往往是人數少,上課每班的人數也少。沒有研究生,也就沒有研究生的TA。教授的職責也是教書,而不是作研究。所以,教授和學生間的關係和互動比較近。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大學的最後兩年要作research, 會比較難一些。在 University係統,學生可以在相關的教授的實驗室直接參與research, 而LAC的教授很少或沒有自己的research, 學生往往會去別的university作。
LAC的另一個令比較實際的中國父母頭痛的事就是它專業設置。專業不多,還往往是文科居多 (都有science相關的專業),這會引起父母對孩子大學畢業後的工作機會產生擔憂。我女兒也是這種情形。如果她上州立大學的會計專業,由於該專業在全美排名極高,五年畢業後飯碗是鐵的。去LAC, 我們也發愁孩子今後的飯碗。在女兒申請的LAC裏,隻有Claremont Mckenna有會計專業)。我們也知道孩子一進大學,在專業的選擇上我們不會有多少發言權。所以,我是采取了“放任”的態度。隻告訴女兒無論如何要考慮到自己今後的工作問題。好在這些年我對女兒在個人財經上的一些教育讓她對工作機會的考慮比較成熟,相信她會在專業的選擇上會有比較全麵的考慮。

(5/28/200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