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差雜記 9
(2005-03-07 20:11:20)
下一個
郵差雜記 9
--------------------------------------------------------------------------------
作者: 郵電(馮.縣.夢.葉) [126130:8618], 18:41:15 02/21/2005:
- 論劍談棋 豪傑盡聚 - 華嶽論壇 - http://washeng.net/
楊泰芳時代
1982年4月 楊泰芳、朱高峰任郵電部副部長。
楊泰芳和後來的宋直元、吳基傳都是由副局級越級提拔提拔的。而朱高峰則創造
了連升四級的奇跡,該紀錄至今無人能破。當時郵電科學研究院所屬各所尚未升
格,郵電部第六研究所總工程師僅僅是副處級。朱高峰越過了處級,副局級,局
級,直升副部級。郵電部第六研究所的很多人都跌破眼鏡。當時,副部長侯德原
到下麵考察工作,朱高峰和楊泰芳分別陪同一段。侯德原對二人印象極佳,特別
在部長們麵前擊節讚賞朱高峰。
楊泰芳也是第一個具有大學學曆而且擔負實際責任的郵電部長(朱學範,上海法
學院畢業,美國哈佛大學肄業,但是並不具體負責工作),他在解放前夕的中山
大學就讀時還參加過地下工作。而朱高峰則是郵電係統第一個建國以後培養的大
學生部長。楊泰芳,廣東梅縣人,與葉劍英元帥是同鄉。1927年生,中山大學理
工學院機電係本科畢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47年5月參加地下工作,中共黨員
,僑眷。1953年至1958年在廣東省郵電管理局工作。 1958年7月,廣東省郵電管理
局(以下簡稱省局)決定成立廣東省郵電科學研究所,楊泰芳擔任所領導。 60年
代初期,為了生存,楊泰芳和郵科所領導班子審時度勢,將廣東郵科所的定位調
整為承擔國家亞熱帶通信設備的防護研究。六七十年代(除文革撤所時期外),
通信設備防潮、防黴、防腐蝕和防雷領域的研究試驗,成為郵科所的國家級項目
。取得的科研成果被生產部門廣泛應用。1978年,郵電部將廣東郵科所的通信設
備氣候防護技術研究部分,命名為“郵電部廣州通信設備防護研究中心”,並指
定為郵電部唯一的雷擊試驗認證單位,從而確定了廣東郵科所在國內通信防護試
驗研究領域的權威地位。 1968年郵電部軍管會將大多數省郵電管理局轄郵電科學
研究所撤銷。地下工作的經曆把楊泰芳直接送進牛棚。1970年,經多方審查,證
明楊泰芳曆史清白。他得以走出牛棚,恢複原職。 70年代末郵電部將廣東郵科所
在內的四個省管局轄所和部分郵電設備廠劃歸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領導。這一
決定,為楊泰芳的迅速提升特設了一個綠色通道。1978年任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
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找遍郵電部係統,竟然隻有楊泰芳符
合條件。這也就難怪朱高峰的連升四級可以在中組部過關了。楊泰芳上台後倒是
提拔了不少年輕幹部,卻為持續至今的接班卡位戰埋下了伏筆。侯德原甚至表示
寧願退位讓給朱高峰。郵電科學研究院所和郵電部第六研究所都是在朱高峰任職
即將宣布時,才被告知。 1982年十二大上,楊泰芳由於剛剛擔任副部級半年,資
曆尚淺,未能直接當中央委員會委員。不過在138人的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名單中
,楊泰芳得票第一,成了候補狀元。一年以後,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二中全會1983年
10月11~1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會議遞
補候補中央委員楊泰芳、郎大忠(藏族)為中央委員。候補中名列第三的尉健行是
文敏生在哈爾濱長政時的部下,因是探花沒能補上,尉健行要等到十三大時。值
得一提的是,候補榜上孫山是汪東興,當然汪候補自己也沒有指望會有補上的一
天。楊泰芳出任中央委員,也就意味著接任郵電部長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1983年1月5日子~14日 郵電部召開全國省、市、區郵電管理局局長會議。會議研
究製定了郵電部門到2000年的奮鬥目標,總結了“六五”計劃前兩年的執行情況
。會議指出:實現到2000年的發展目標重要的是在於實現“六五“計劃,而關鍵
又在於做好1983年的工作。會議提出,改革要堅決,經濟要抓緊,努力通信服務
、主要通信能力,業務收入和利潤3個新水平。
6月25日 楊泰芳任郵電部部長,文敏生任顧問。10月 宋直元、吳基傳任郵電部副
部長。學而優則仕,商而優則仕,從此,漫長的部長接力賽鳴槍開跑了。朱高峰
、宋直元、吳基傳再加上88年底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謝高覺,90年吳基傳“犯
規”被罰出局,替補上場的楊賢足。
宋直元曾經長期在部科研及設計部門任職,75年參加6401二次會戰,宋當時是三
大隊的成員。宋直元參與研製成果項目名稱有導頻集中控製的新1800路八管
中同軸電纜載波增音係統(圓機箱)(郵電五一九廠, 郵電部第六研究所,郵電
部基建局林厚康 ; 宋直元 ; 楊其幹)
所以宋直元分管科研時,底下雜音也較少。不像林周時代,科技司常常傳出領導
懂郵不懂電的抱怨。
宋直元卸任副部長後,先後任郵電部,信息產業部科技委主任委員,並當選為全
國政協委員。其副部長遺缺由劉平源填補。
宋直元委員是北郵的兼職教授,待人寬厚。俏麗的高足-鄒彤女士35 歲即出任副
局級的北京市信息辦副主任,將來或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現任的鄒彤女士(副
局級)係宋直元委員高足之一。
吳基傳1982年剛剛從郵電部物資設備處處長上提為郵電部物資局副局長。1
982年至1983年在中央黨校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1983年任郵電部計
劃局副局長。此時除郵電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外還兼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吳基
傳不僅是第一個北郵畢業的郵電部副部長,也是第一個郵電院校畢業的副部長。
1937年9月生,湖南常寧人。196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
程師。吳基傳是級別最高的常寧籍官員。
1956年考入北京郵電學院有線電通信工程係,1959年畢業。195
9年至1960年任北京郵電學院助教。1960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學無
線電係電子計算機訓練班學習。1962年至1965年在北京郵電學院有線電
通信工程係調幹班學習。1965年後任郵電部供應局技術員,郵電部物資設備
處副處長、處長。1982年任郵電部物資局副局長。1982年至1983年
在中央黨校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1983年任郵電部計劃局副局長。1984
年任郵電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兼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1990年任中共河南省
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兼河南省委黨校校長。1993年任郵電部黨組副書記、
副部長、黨組書記。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郵電部部長、黨組書記
,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96年5月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
小組副組長。1998年3月任信息產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是中共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夫人:龔雙瑾是通信傳輸專家,全國勞動模範。是中共十二、十三、十四大
代表。他們有兩個女兒。
1988年,政府換屆,李鵬組閣,楊泰芳得以連任。楊泰芳此時已經61歲,勉強可
以幹完此任期。中央開始考慮楊泰芳的接班人問題。在朱高峰、宋直元、吳基傳
之間反複權衡後,仍然難以取舍。於是,決定調前電子工業部副部長謝高覺任郵
電部副部長。
謝高覺以北郵出身做到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實屬不易。主管科研和工業部門,也
屬於專業對口。
外一篇
近日,筆者采訪了中國第5任郵電部部長楊泰芳(注:梅州籍),他向記者講述了
他與闊別了53年之久的"情侶"的故事。
中山大學是楊泰芳部長的母校。在那裏,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成長為
,中國共產黨的一名黨員。 20世紀40年代末的廣州,尚處在一片黑暗之中。楊泰
芳至今還懷念當年冒死幫助過他的一位少女,一位扮成他的"情侶"擺脫國民黨荷
強實彈憲兵追捕的不知姓名的少女。
那是1949年一天的深夜,數千名憲兵包圍了中山大學。淩晨4時,住在第四宿
舍的楊泰芳,被地下學聯成員告知,憲兵已悄悄包圍了宿舍樓。作為中山大學理
工學院中共地下黨負責人的他,一方麵立即燒毀有關文件,一方麵通知其他人迅
速撤離隱蔽。5時許,完成了全麵包圍的憲兵和手持黑名單的便衣特務破門而入,
逮捕了住在第四宿舍的一批同學,楊泰芳也在其中。憲警把學生們押往某教工宿
舍樓下的一個大廳裏。
一進教工宿舍,楊泰芳就開始觀察地形,考慮脫身之路。他當時想,無論如
何也要出去,就是犧牲,也要出去。因為根據當時地下工作的紀律,如果他不能
脫險,為預防萬一,作為"線頭",他以下的近100人都必須轉移。倘若這樣,中山
理工學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地下黨組織就會被破壞殆盡。
中午時分,校內一些師生給被捕學生送飯。楊泰芳趁大家紛紛站起身拿飯碗
的機會,立刻溜到通往二樓的樓梯口,並迅速掏出兩塊銀元塞進了看守樓梯口的
一個憲兵衣袋中,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上樓去。
那持槍的憲兵沒有喊叫。
楊泰芳跑進二樓的一個房間,那房間是他的一個同班同學臨時借住的。可是
不巧,同學不在,隻有一位不認識的少女在房間裏。她馬上明白怎麽回事,因為
她看見一大批人被押進樓來。楊泰芳讓她找出她表哥的西服,化了裝,便與她扮
成"情侶",挽著手從教工宿舍門悄悄走出。是夜,他躲進一位教授家中。第二天
早晨,他找到了他單線聯絡人,脫了險。情急之中,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奮不顧身
就他的少女姓甚名誰。
解放後,楊泰芳曾多方尋找當年救過他的那位少女,可是,人海茫茫,難以
找尋。巧的是,為了證實楊泰芳確實是"叛徒和特務","文革"中,造反派們千方
百計地找到了那位少女。這時的她,已是一位母親。在上海某無線電廠當工人。
雖然當年分手後,雙方從來沒有聯係過;雖然麵對花言巧語的誘供和聲色俱厲的
逼供,她總是按照事實講。事實上,她再一次救了楊泰芳!"我非常、非常感謝她
,她是那樣堅強,能在白色恐怖和'文革'中堅持真理。"楊泰芳激動地這樣對我說
。
1970年,經多方審查,證明楊泰芳曆史清白。他得以走出牛棚,恢複原職。
等到粉碎"四人幫"後,那位當年的"情侶"卻再一次消失在人海中。
1988年,楊泰芳率團出訪法國。回國後他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來自法國的中文
信,筆跡十分陌生。他打開後竟情不自禁地讀了許多遍,而且每讀一遍,他都激
動不已。
那封信是這樣寫的:
"楊泰芳先生:十分冒昧地給您寫這封信,意欲證實一下先生是否是當年在廣
州解放前夕曾被國民黨憲兵特務逮捕過的那位中山大學機電係學生。若是的話,
您可還記得當初和您扮成情侶通過守衛森嚴的教職工宿舍的後門,從荷槍實彈的
的憲兵眼皮下脫離虎口,為您銷毀學生證的那個姑娘?""前些日子在巴黎閱報時
,無意中看到您的名字,啊,多麽熟悉的3個字!它頃刻喚醒了我一連串的回憶…
…想當年我們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如今都已白發蒼蒼了……"
信中還夾寄了3張照片,一張是年輕時的她,兩張是現在的她。楊泰芳一看到
那那因月流逝而微微泛黃的黑白照片,就一眼認出:是她!他從信中第一次知道
了當年的救命恩人叫曾誌文。
不久,楊泰芳給曾誌文回了信。楊泰芳在信末留下了"謝謝您"3個字 。這3個
字的分量,也許隻有那些風雨同舟的人才能掂量得出來。
後來,楊泰芳曾委托去法國的朋友給曾女士帶過禮物,可是她搬家了。他們
又失去了聯係。楊泰芳非常相信生活本身比傳奇故事更富有戲劇性,他們總有一
天會迎麵相逢,共話當年。。(摘自《北京法製報》吳啟釗/文)
*** 回應主帖
*** 返回論壇
--------------------------------------------------------------------------------
跟帖目錄:
--------------------------------------------------------------------------------
- 論劍談棋 豪傑盡聚 - 華嶽論壇 - http://washeng.net/
--------------------------------------------------------------------------------
聲 明: 文 責 自 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