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文學沙龍散記 (二)

(2011-04-17 20:44:57) 下一個

文學沙龍散記 (二)

新年伊始,今天,一月二十九日下午,我們這個文學沙龍又一次聚會了。

與會者有伊凡,黛絲,康妮,漢湘,鮑勃,和逸寬。今天鮑勃貢獻出他家的客廳作為我們的會議室。在會間休息時我們大家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和熱情參觀了鮑勃兩間工作室兼書房裏的藏書。隻見幾壁落地大書櫃子裏裝滿了書。他的藏書之豐盛和涉獵之廣泛令大家驚歎和羨慕不已。

伊凡首先發言。她總結了我們這個小小的沙龍成立至今已經兩年了,還是感到頗有成效的。現在我們基本上形成了每年兩次討論會的慣例。我們的讀書分成雙軌製:每年大家讀一本諾貝爾文學得獎作品,那麽便於大家討論同一本書。同時每年各自再選讀一本各自喜歡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在開會時與大家分享。我們的近期目標是每年寫兩篇書評文章。今後有機會時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書評匯集成一本書出版。

鮑勃今天介介紹的是德語獲獎作家。他們一共有十三位:

他的題目是“從《魔山》到《蟹行》看德國文學”。鮑勃重點介紹了托馬斯·赫爾曼·黑塞、和君特·格拉斯

他表示,在涉獵一些德國文學作品以後,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德國人在哲學 
(康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等)、文學(歌德、席勒、黑塞)和音樂(巴赫、貝多芬
、勃拉姆斯、門德爾鬆、舒曼、瓦格納、理查
·施特勞斯)方麵對人類思想文化的貢獻
是巨大的,但是德國畫家則不多。其原因可能是原在德國的畫家被迫離開了德國到
其他歐洲國家謀生去了。有人把《魔山》與《紅樓夢》比較,並得出了《魔山》遠比
《紅樓夢》高大的結論。鮑勃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魔山》幾乎就沒有像《紅樓夢》
那樣的家族結構。這兩本書如何比呢?黑塞的小說不受國界限製,可以放在任何其他
國家背景下。而《魔山》則是達沃斯那個地方所特有的。從《魔山》和《蟹行》都
反映出一個主題:西方文明沒落了嗎?

 

西方的沒落》是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1880-1936)的作品。第一卷出版於1918年,第二卷出版於1922

伊凡的讀書心得是關於《魔山》的。她讀了中文譯本,又找來英文譯本讀。她感到還是英文本更流暢,行雲流水,沁人心脾。中文翻譯有的地方似乎令人費解,但文字頗多諷刺意味。她認為最好呢是讀兩遍,中文一遍,英文一遍。

逸寬的題目是《關於赫爾曼。黑塞和他的《荒原狼》》。這是他讀的第二本黑塞的作品。去年他讀的是《悉達求道記》。《荒原狼》有三條主線:人性和狼性在作品主人公身上的體現。主人公哈利的自殺情結。哈利的中產階級氣質和他的心理行為矛盾。

康妮討論的是黑塞的《在輪下》。早年就曾讀過,印象很深。讀這本小說使人聯想到近兩年上演的電影《The Reader》所表達的一種平庸之罪。同時讓讀者感到作者在做這樣的反思:西方文化墮落了嗎?相形之下,東方文化中沒有這種反思和批判。

黛絲講的題目是《生活是忍受》。她將福克納的兩部小說《聖殿》(Sanctuary)(1931)和《闖入墳墓的人》(Intruder in the Dust)(1948)與餘華的小說《活著》做比較。分析了中美兩國文化在哲學、意識形態、固定概念幾方麵不同特點。美國崇尚自由、個人主義、和白人至上。而中國則提倡孝道、家庭和集體、權威。

 

最後大家選擇了索爾·貝婁的《雨王漢德遜》作為下一期的閱讀小說。每人自己再選一本不同作家的作品。

 

-         逸寬於孑孓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花兒朵朵 回複 悄悄話 相互的,可稱是狼狽為奸的兩兄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