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塞小說走進黑塞城
2002.11.22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黑塞故居
ZT
今年是黑塞年,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的家鄉-德國南部黑森林裏的卡爾夫迎來了它最偉大的兒子的125歲生日。假如你讀過黑塞的小說,到這裏,你根本就不需要導遊。
赫爾曼.黑塞的作品在世界上翻譯成了60多種語言,出售了1億多冊。在60年代,黑塞成了嬉皮士一代的偶像。卡爾夫這個黑森林裏幽靜的小城,從此不得安寧。
隻要你讀幾本黑塞小說,到了卡爾夫,便會有故地重遊的感覺。值得一提的“導遊資料”有:黑塞的短篇小說“製革穀”,“泛筏”,“旋風”。而最美的“導遊書”是黑塞早期的長篇小說“輪下”。
“輪下”(一譯“在輪下”)描述了年輕人吉本拉特從一個模範學生變成差生和家長心病的過程,是一本十分感人的青年命運小說。它被文學評論家封為德語三大“青年經曆小說”之一(另外兩本是瑞士凱勒爾“綠亨利”和歌德的“威廉.麥斯特”)。如果你在前往卡爾夫之前重溫或首次閱讀一遍這本小說,你會對這個城市產生一種興奮的憧憬。
讓人深深感受到卡爾夫氛圍的,還有那嬉皮士的偶像小說“荒原狼”。其實,在黑塞許多小說裏,都有黑森林和卡爾夫的影子,就連“玻璃球遊戲”裏的竹林,其實還不如說是黑森林。
循著黑塞小說的字跡,讓我們走進卡爾夫吧。
這個約23000人口的小城,市中心保存得很好,古老的德國黑木框架房比比皆是。黑塞故居就是市中心的“市場廣場”(Marktplatz)6號,也就是這麽一幢黑木框架房。今天,這幢房子是一個時裝商店。1877年7月2日,赫爾曼.黑塞在這裏出生。
市場廣場此外還有一係列曆史性建築:市政廳-始建於1454年,幾經毀建,現在的市政廳樓是1726至1730年間建成的。當年,市政廳裏是卡爾夫的市場所在地,是賣麵包的和賣肉的天下。黑塞在“秋季徒步遊”和“青春是美麗的”裏提到過這個市政廳;城市教堂(Stadtkirche),建於1262年,黑塞在他的一些小說中提到過這個教堂,比如“回憶童年時代”,“秋季徒步遊”,“青春是美麗的”,“訂婚”,“童年魂”;市場廣場30號:建於1813年,從1990年開始是黑塞博物館所在地。
附近的許多建築都跟黑塞有關:教堂廣場(Kirchplatz 3號),原來實業呂策烏姆學校的校長樓。黑塞於1886年至1890年在這裏讀書。黑塞的長篇小說“德米安”、“玻璃球遊戲”和“輪下”裏都提到過這個學校;主教路70號的“巴登院”,這個房子的大廳曆來是卡爾夫各種集會的去處,黑塞小說“秋季徒步遊”、“回家”裏都提到過這個地方;麥茨格街(Metzgergasse),這裏餐館裏的活動在黑塞的“昔日太陽”裏得到描述,這條街還“化名”“約瑟夫.克內西特街”出現在“玻璃球遊戲”裏。
尼古拉橋和赫爾曼.黑塞廣場,尼古拉橋是納果爾河上現存最古老的橋,橋的中柱上是尼古拉小教堂。這是卡爾夫的標誌性建築。橋與小教堂建於1400年。西麵的小廣場被黑塞稱為“小城裏他最喜愛的廣場”,“不亞於佛羅倫薩的大教堂廣場”。現在,不僅這個廣場,而且廣場中的噴泉都以黑塞名之。
當然,以上隻是蜻蜓點水。這個城市裏,古老的建築多得很,跟黑塞掛得上得同樣多得很。
即使你不是黑塞迷,卡爾夫也是一個美好的去處。這個城市今天已經突破了河穀的範圍,向兩邊山上延伸出去。城市周圍,那鮮花盛開的草地,森森的樹林,給散步者提供著最美好的空氣。
這樣美的地方,也難怪作家對它是這樣的驕傲。黑塞這樣寫道:“在不萊梅和那不勒斯之間,在維也納和新加坡之間,我見過一些漂亮的城市,座落在海邊的城市,座落在高山上的城市。在那兒的一些泉水中,我作為朝聖者往往喝上一口,給後來留下一種甜美的思念苦。但我所見過的最美的城市,是納果爾河畔的卡爾夫,一個小而古老的施瓦本的黑森林小城。”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6806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