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好久沒有更新這裏的博客。原因有幾個,
首先,絕大多數家長配合夠默契,他們的孩子進步很正常。去年冬季,我帶隊去了K
itchener,由於車上隻能坐4位學生,所以隻帶了4個孩子去比賽。費用,嗬嗬,免費,這是我給我的學生的benifit。比賽結果是我們帶走了全部獎金的1/3,包括總共4個組中倆個組的第1名和1個組的第2名,總體等級分上升接近300分。再現Hamilton,我帶隊的結果。(Hamilton的比賽可以看我上篇blog)
其次,新入學的學生,預先要求家長讀我的博客,以免以後配合出現問題,故此,“明知故犯”者大大減少。
沒有更新文章的原因還有就是忙於我女兒的大學申請,加上本人居住10多年北美後開始的過敏小恙。沒有大毛病,就是心略有不安。
今天,寫此文的目的,是借幾次我帶隊比賽取得的成績之成功想和家長們探討一下家長私下自己為孩子尋找比賽的負作用。
首先,家長自己帶孩子參加比賽是北美最最普通的做法,相反,教練帶學生比賽,費用昂貴不說,還有孩子安全的重任,因此,非常的少見。當然,居住在美國東部長島和西部橙縣的有錢人往往習慣於教練帶孩子比賽,原因很顯然,一則是有錢,二來呢,孩子的教練都是全職私人教練,放心!
在加拿大,我就很少看見教練帶比賽了,當然了,加拿大人沒有美國人這麽富有,況且,加拿大的國際象棋相比美國之差距,你拿北電和西科比,拿黑莓與蘋果比,就一清二楚了。
家長帶自己的孩子去比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問題是,有教練的孩子家長,沒有征詢教練的意見,自行決定或道聽途說後決定,讓孩子參加某種不倫不類的像是比賽,又像是casual chess俱樂部的活動,其負麵作用不可小視。
我有個學生,去年在幼兒園開始跟著我學棋,開始時,比較focus我的訓練,進步較快,當年取得全安省的同齡第1名,其實在全加拿大也是第一。即使和1年級的學生比,也鮮有落敗的對手。但是,“居安不思危”性的驕傲不一定會顯露,隻要有潛意識就會發生作用。此後,家長配合度逐漸減弱,並私自開始讓孩子參加那些可以大聲說話,下棋不必記錄,全程可以吃零食的學生比賽。
大凡對chess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大聲說話”,“全程可以吃零食”是和chess作為孩子鍛煉動腦,專心的功能相反的。“下棋不必記錄”則是阻礙孩子成長為一名高水平棋手的“毒藥”。那麽,那位家長沒有頭腦,不知其中之厲害嗎?我相信絕不會是這樣一位沒有頭腦的家長,而是,家長怕孩子認真下棋太辛苦,失去興趣,於是在孩子的教育麵前采用了妥協的策略。因此,我有必要提醒家長其中的負麵作用不能等閑視之。
以此孩子為例,目前一年級,孩子的習慣和行為都在培養階段。妥協和放任自流,將會在孩子的未來付出代價。以chess為考量的話,雖然他目前仍在排名第一的位置,但行為準則開始慢慢作用其中,令其思維能力,毅力,意誌力和堅持及永不言敗的精神慢慢經受侵蝕,其表現,他的棋力將停步不前,直至最近一二年後,後來居上者真正將其打敗,便一蹶不振,從而退出下棋的兒童之列。那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也是宣告妥協策略的失敗,家長將經受“望子成龍”後受挫的痛苦。
所以,此文的警示作用絕非危言,有類似行為的家長應該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