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2)
2010 (117)
2011 (74)
2012 (80)
2013 (87)
2014 (89)
2015 (57)
2016 (51)
1月5號,周四。早上9:30 是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大葬彌撒。全世界幾乎實況。
我因為過一條馬路就是廣場,所以打算7點出門去排隊。但是一夜睡不好,醒得早,6點半就出門了。半個小時後順利進入廣場。這次有兩個安檢,非常嚴格。
清晨很冷,前一天我還說,不下雨,氣溫大約16攝氏度。但一早隻有5,6 攝氏度。而且天氣反常,突然一下子起霧。羅馬很少有霧。
還沒日出,聖誕樹依舊亮著燈。我坐在右邊第二方陣,第一方陣是各國代表團。我還怪瑞士禁衛軍不放我去左邊的方陣(想退場後,能及時回家)看照片,左邊的兩個方陣全部都是來自全世界的神職人員。
我故意選擇一個靠後的離走道比較近的位置,前後都是不同團體的修女們,一則安全,二則一旦有意外,可以立即離場。第一張照片是新聞照片,原照非常清晰,我竟然在照片上找到了自己。
罕見的濃霧,整個Michelangelo 設計的圓頂都消失了。
德國國旗在飄揚,德國教宗去世,德國,巴伐利亞都降半旗,梵蒂岡沒有。他是我們的皇,巴伐利亞的兒子。
8點半時,Papa Benedetto 的棺木抬出來時,全場起立鼓掌,如果不看現場,隻聽聲音,仿佛他又回到我們中間。8點三刻,全場開始念玫瑰經。我拿起教母給我的紅色玫瑰經念珠,仿佛又回到我的教母身邊,我是那個年輕的孩子,不需要承擔人生的風雨。(事後,我給教母曾經生活過的修道院電話,告訴她們,我在聖彼得廣場。院長嬤嬤說,她們看實況,她看到滿滿的廣場,就想到,晴一定在那裏。我隻是怕她們擔心,事後才告訴她們的)我雖然帶了兩件羽絨衣,一件穿著,一件包裹著,兩條圍巾,但還是感到刻骨的濕冷。
這是一場非常簡單的大葬彌撒,教宗的大葬彌撒。以往的教宗大葬彌撒,隻有一個教宗,謝世的教宗。而這次史無前例,兩位教宗,活著的和走的。不好掌握分寸。
阿根廷教宗沒有主持彌撒,因為健康緣故,而是由紅衣主教團的首領主持。教宗主持布道,應該是回憶謝世教宗的一生,生平和緬懷。但整篇隻是宣傳理解和包容,隻有最後一句才提到我們這麽多群眾走過千山萬水,如此早就出席紀念的逝者。我對教宗的布道非常失望。新聞界也都寫,隻有最後一句才提到謝世的教宗。
我記得18年前波蘭教宗去世,當年的Ratzinger 主教(後來的德國教宗)在聖彼得廣場主持的葬禮彌撒是如此的動情真摯,那一場彌撒把整個教會和信仰都團結起來。經曆過的,真的不能比。不僅僅是文化水平的問題。記得有一位中文作家寫過一篇文章棺木,通過葬禮,回顧波蘭教宗的一生。這次也要表揚一下波蘭的信友們,他們來了很多人,非常團結真摯,包括他們的總統。也說明波蘭人感恩,德國教宗還是大主教時,是最堅信的波蘭教宗的跟隨者。等待的時候,和別人聊天,才知道,有人半夜就等在外麵了,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5點來等的。
領聖餐,因為廣場太大,陪著神父的人都打一把黃白色(梵蒂岡國旗顏色)的傘,這樣我們知道去哪個方向。
儀式結束,突然出現一束陽光,大霧褪去,圓頂露了出來。我反對迷信,但這一天的天氣,真的不得不讓你相信神跡。我們用掌聲送走老人家的棺木,我的手都拍紅,拍疼了,身體仿佛也一下子不再冷了。
來自巴伐利亞的藍白州旗,樂隊。德國教宗是巴伐利亞人。退場時,遇到了巴伐利亞的樂隊。
我帶回來的報紙和彌撒本子。這次的彌撒全程用拉丁文。從前的教宗彌撒一直是使用拉丁文,直到阿根廷教宗登基,才使用意大利語。這次尊重逝者吧,一台非常簡單的拉丁語彌撒送走了Papa Benedetto.
我隻是記錄自己的經曆,寫下自己的感受。僅此。
下麵的照片來自新聞圖片
12位抬棺者,象征耶穌的12使徒
兩位教宗, 從此隻有一位
德國政府派出最高陣容,總理總統議長最高檢察官, 但看前麵坐的那一排,政客們和真正失去親人之痛的神情,一看就知道了。除了我們州長,後麵站著戴圍巾的
巴伐利亞陣容, 感謝教宗
後記,今天是1月6日,意大利節日,聖彼得有教宗彌撒,我們在梵蒂岡深處的德國教堂有自己的彌撒 (前一天周四,因為大葬彌撒,所以推遲一天)。慣例每周四,都是一台紅衣主教主持的彌撒,今天是來自瑞士的考赫紅衣主教。他布道的時候說,今天也是他的紀念日,27年前,被封為紫衣主教。他還說到傳統,這個每周四紅衣主教主持彌撒,來自於當年的Ratzinger 主教開始的傳統,大家不要忘記他。彌撒結束後,大家聊天,德國勢力比較氣憤,彌撒書,寫的是榮休教宗,這是錯誤的,一位死了的教宗,就是教宗,而不是榮休了。如果阿根廷教宗年紀大了,不太清楚,他身邊那麽多人,為什麽不提醒他一下。關於教宗的布道,對前任的評價,我隻是說我比較失望。而神學界的看法,認為是阿根廷教宗對德國教宗的輕視和不尊重,有一位神職人員說的比較直接,那麽,從此不再會有榮休教宗了,如果這麽作踐你,那麽要把權力帶到死。他們還批評教宗,忘記一個傳統,最後要親吻一下逝者的棺木。他們說,教宗親了那麽多孩子們祝福,包括小狗也親吻一下祝福,那麽他的前任,這麽謙卑的前任,就忘記這個規矩了嗎。
我個人對於德國教宗的看法,他是公認的,自聖人Augustin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無論敬仰他的人,還是他的敵人,都是這個觀點,他是神學界的大師。
他極其聰明,所以比較敏感,這樣容易受到傷害。他是謙卑的教宗。
最後一張照片,是親吻棺木的照片,教宗忘記了,有人還記得。
謝謝閱讀,珍重。
我這一年上班,微旅行,覺得有些累的,所以上網時間少了,回複慢。
祝您和家人,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有機會來老歐洲玩!
深深感動,你為我寫了這麽多,費心了。Papa Benedetto 的耶穌三部曲我一定會設法找來閱讀。一些年以前我讀過波蘭教宗的一本,他對宗教和科學之間關係的闡述讓我茅塞頓開。他立足在神學的地界內,在我看來,他對科學的思考遠較他麾下的一些神職人員開闊而超前,雖然那些人比他年輕很多。神學如何映照科學自從福音書編成年代以來的發展,我靜靜旁觀。要堅持恒定的信仰,可也需與時共進。前年我在本地的待降月曆中看到一段話,講解福音書裏耶穌的家譜是神學意義的,不是DNA譜係。我當時想,若是在中世紀此君要被燒死了也。Papa Benedetto的思想有待我去探求,希望他也有關於科學的解答。
教廷也是人的團體組織,有黨爭毫無奇怪。願Don Georg安然度過接下來的一段身份更替期,專注追隨心中的天主,置紛爭於度外。
安娜是我們大家的寶貝,你把她教養的這樣好。在她的成長中,我看到你的付出,和神的垂愛。她是一朵柔弱的花,秀外慧中,讓我們大家都見證愛的神力。
再次感謝你,祝好。
謝謝如斯姐的關心,
感謝你的信任,選擇了天主教會的聖經班,來了解宗教的曆史和教義。我幫你問過,如果你願意,可以看Papa Benedetto 的耶穌三部曲,從這裏開始,不需要一口氣讀下來,而反複閱讀,跟著四季而閱讀,一起經曆。這不是一本關於曆史的書,而是跟著時代一起閱讀的書籍。
Papa Benedetto 最喜歡的聖人是Josef,Augustin; Teresa de Avila; 最後十年,他想安靜寫作的,作品等去世後再發表,但是,受到一些幹擾。
不管有哪些負麵新聞,波蘭教宗是最勇敢的教宗,80年代末的冷戰結束,有他的功勞。但他也專製,那個教宗不專製。關於德國教宗處理性侵不當的傳聞,是對他的侮辱,他是曆史上第一位公開處理這係列事件的教宗,也是第一位公開道歉的教宗,他開啟了處理這個係列的大門,也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極大的阻力。阿根廷教宗是帶著改革和希望上台的,10年了,看到有什麽改變嗎。
他和北京的妥協,是對中國信友的出賣。
Don Georg的書出版了。我其實是一直反對的。去世的德國教宗不需要任何人為他辯解。為了教會的統一和和解,必須有人犧牲自己的利益。但是因為這本書,教宗在1月6日的彌撒,脫離事先準備的稿子,警告不要散布謠言,然後的Angelust又警告,我當時就在廣場。周一約見Don Georg,教廷又和出版社聯係,希望推遲出書。其實,書的內容沒有多少爆炸消息,也不可能有什麽重大的新聞。我覺得反而是教宗有些太著急了。Don Georg也不懂事,沉不住氣。
一個真實的故事,不會發表在新聞裏,但絕對是真事。
1月5日大葬,我們都還在廣場。Don Georg一席剛剛把三層棺木安葬在地窖,還沒出聖彼得大殿,就收到教宗特使的一封信,請他在2月1日完全撤離德國教宗最後居住的地方,還鑰匙。
德國教宗,在這裏住了10年,一個房客退房還有三個月的期限,何況一位教宗的遺物和圖書館。這個通知是阿根廷教宗的親筆簽字。
我隻能說,阿根廷教宗年紀大了,不知道自己簽字的傷害力,但他身邊的人,良心太壞了。
盡管有這樣的人在教會高層,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信仰,愛天主,他讓我等待,有足夠的耐心,他愛我們。
如斯姐,謝謝你,祝你在聖經路上,得到更多的體驗和愛。
晴天好,這些年來,我從讀你的博文對天主教會有了一點了解,尤其看懂了一點神秘的教廷。也因此,在我決定讀《聖經》時,我選擇了進天主教會。你對我具有權威性,我相信你說的,不用新聞界或者神學界背書 :))。但那是一個結論,我想對支持論斷的論據有所了解。我讀了本《教會的曆史》,美國新教教會學校的一個課本,書中專有一章節講Augustin對基督教的哲學論證,我得到一個粗淺的理解。德國教宗被評價為與Augustin比肩,所以同樣希望知道他的思想要點。教宗最後十年沒有建樹也挺好的,既然榮休,就好好休息。一個老人最後安詳歇息了十年,想想也替他感欣慰。
波蘭教宗承認了千年來天主教會對猶太人的歧視,我以為有非凡的意義。研究戰前社會的人,會聽見背景裏傳來一聲警鍾。電影《兩個教宗》說德國教宗的辭職是700年來第一人,我便去查網(我這個人愛打破砂鍋問到底哈,壞習慣),見曆史上幾番有教宗辭職,有一位先立規矩允許教宗辭職,緊接著自己辭職,很好玩。德國教宗打破700年的慣例,他陳述給教廷的引經據典,可以想象有多精彩。我倒希望GG的書能出版並且英譯,聽聽他那一麵的一麵之詞。在教會聽到一些老人對德國教宗處理性侵兒童的神職人員的做法委婉表示欠妥,在這一點上他們讚許阿根廷教宗;而阿根廷教宗對北京的態度又讓聖經班老師明確表示不滿。本都屬於教廷操作,無奈是這兩個老人擔責。
你這樣忙,不用回答我關於德國教宗思想的提問。神若是有這個意願,會另安排機緣讓我接觸到;看我還差得遠,那我就慢慢地去接近,像你說的,要耐心。
你的第四天我也讀了,一並留言在這裏。謝謝你分享這一個送別。安娜已經進入職場了吧,祝她的前途光明美好。願你照顧好自己,這樣老天就不覺得該要收走你了。新的一周快樂。
我第一時間知道他走了,盡然有些欣慰,說,他終於回家了。
這些天真的很忙,趕緊請假,你知道在德國,這樣的假臨時請,是請不來的。我隻能休事假,晚上還工作。然後就是機票,住宿。。。但都解決了。我很欣慰,能親自和他老人家告別。那兩天,我一共去了四次。很多德國神職人員都去不了,請我帶他們向聖父告別。
很欣慰,有這樣的儀式,正式告別。死亡不可怕,回到天國。
祝你們全家,新年快樂,健康如意,寶貝們健康成長。作為人,我認為以後是否優秀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他有一顆良善的心,心的質地最重要。
我這一年在文學城活動很少,就記錄一下自己的旅行,還沒寫完,也可能年紀大了,覺得工作一天下來,周末很多事情,顧不上文學城的三分地了,很久沒串門,抱歉。
Papa Benedetto 總歸有一天要走的,他自己都沒想到,退位後,等了10年。他退位有種種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想讓新的教宗,推動教會的改革,你看這10年有變化嗎,可惜了。如果早知道這樣的結局,還不如繼續在位,而成立一個7人委員會推動正常的運轉。都是馬後炮。
德國教宗是聖人Augustin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不是我的評價,而是梵蒂岡和新聞界的評論,在他退位的0年前就是這樣的評論。可惜這十年,他沒有再建樹,包括2年前被正式封言,就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了。他從2次Konzil 開始的文章和書籍,他一生的文字都是瑰寶。這都不是我說的。
就這麽說吧,一位新聞人把他的成就用大俗話說,"Josef Ratzinger 的每一本書都是Bestseller,每聽到他在寫作,整個世界都迫不及待了。" 對他的這個評論,是他的敵人都承認的。我不研究神學,也不會在文學城探討的。我個人覺得,因為當代的兩位教宗的爭論,要等待下一代,他的著作和思想才能探討。不過,文字留下來,就是寶貴的精神遺產。教廷都稱他為教會的大師,但是這個正式的稱呼要封真人,封聖。我估計,我這輩子都等不到了,需要兩三代人吧。
新聞界說,Josef Ratzinger在曆史上的印記,一個是退位,打破傳統。第二就是他的書籍和思想,是Augustin以來最偉大的神學家。
謝謝如斯姐,這個世界值得活著,我的命,老天覺得要收走了,就隨命,對於死亡,我也很坦然的。
新的一年,就祝你健康吧。這個世界值得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