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2)
2010 (117)
2011 (74)
2012 (80)
2013 (87)
2014 (89)
2015 (57)
2016 (51)
阿爾布列希特.丟勒( 1471 - 1528 )出生在紐倫堡一個首飾匠家庭,自幼表現出極高的繪畫天賦。 13 歲時,他畫了一幅自己的肖像,形象生動、逼真。 19 歲時,他為父親畫的肖像,充分顯示出成熟的素描功力。 15 歲時,他師從紐倫堡藝術大師沃爾格姆特。滿師後,他沿著萊茵河遊曆了德國的法蘭克福、科隆、巴賽 爾 …… 他曾兩次前往意大利。在帕多瓦城的略那教堂,喬托的壁畫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在威尼斯,他拜訪文藝複興的創始人貝裏尼,彼此交流創作經驗,還交換了畫筆。他與拉斐爾會過麵,丟勒送給拉斐爾一幅自畫像,拉斐爾回敬了自己的畫作以此答謝。多年的旅行考察,尤其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造型藝術的成就,對丟勒世界觀的形成和藝術的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
作為自畫像之父,他是歐洲第一位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畫家。《戴手套的自畫像》是丟勒著名的自畫像,也是我頗為欣賞的一幅作品。畫麵上,丟勒一幅瀟灑的騎士模樣。他內襯鑲有花邊的百褶緊身衣,外穿滾著黑邊的緊袖外套,頭戴一頂黑白條相間的軟帽,手握白色手套,肩上披著一襲褐色鬥篷。這是德國當時最時髦的青年裝束。丟勒卷曲的長發,隨意披落在兩肩,一撮稀疏的褐色胡須,使 26 歲的他顯得老成持重。畫麵的背景,是一扇敞開的窗戶,窗外依稀可見夏日中歐美麗的風光。窗外的風光隱喻著丟勒那段翻越阿爾卑斯山,前往意大利的難忘之旅。自畫像在 16 世紀的歐洲並不普遍,丟勒創作的一係列自畫像,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件非常哥德式的舉動。
《四使徒》是丟勒晚年創作中的成功之作。這幅油畫不僅體現了丟勒的人文主義思想,還蘊含著他對宗教改革的鮮明態度。全畫是在兩塊狹長木板上完成的,左邊一塊,畫的是約翰與彼得;右邊一塊,畫的是保羅與馬可。 4 個人都是《聖經》傳說中的著名人物。他們或麵目慈祥,或神情威嚴,或雙目犀利,或舉止收斂,他們代表著 4 種典型的性格。丟勒創作此畫的目的,旨在塑造德國社會改革的推動者和捍衛真理的保衛者,同時通過正麵理想形象,發表自己的政治宣言。大膽奔放的筆觸,沉鬱濃烈的色彩,凝聚著日耳曼人的性格特征,是丟勒晚年在油畫技法上的革新。
丟勒現存的作品有 1000 餘件,包括版畫、油畫、水彩畫和素描。其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還是世界上最早創作水彩畫的畫家之一。丟勒主要的作品除上麵介紹的兩幅外,還有《海怪》、《啟示錄》《念珠節》、《基督大難》、《偉大的命運》、《亞當與夏娃》、《騎士、死亡與惡魔》等。
丟勒博學多才,不僅是畫家,而且是數學家、機械師、建築學家,他發明了一種建築學體係,創立了築城學理論。作為美術家,他刻苦探索新的美學原理,在透視法和人體解剖學方麵卓有成績,著有《繪畫概論》和《人體解剖學原理》。
在德國,丟勒享有很高的聲譽。自 1815 年始,全國每年都要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爾布列希特.丟勒節》。 1840 年,政府在他的故鄉紐倫堡樹立起一座丟勒的雕像。這是德國為藝術家設立的第一座公共紀念碑。德國近年出版的有關丟勒的書籍和畫集高達數十萬冊,並翻譯成多種文字遠銷世界各地。
阿爾布來希特 . 丟勒故居,現為博物館
阿爾布來希特 . 丟勒的簽名標記
謝謝觀看。
版權歸文學城博客安娜晴天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純屬個人意見:你還可以再寫一篇介紹他的版畫,如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