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關切

判天下之美,析萬物之理。行萬裏路已在腳下,喜歡用兩種文化背景對人文、哲學宗教、社會道德倫理價值思辯。人生仍需要解讀,紅酒、閱讀、古典音樂、現代頂級天籟音樂是至愛。雖說人生解讀是荒謬和虛空,此心依舊感恩與關切。
正文

中國人啊---請你不要變成了“威脅論”的製造者

(2008-03-14 05:14:12) 下一個

中國人啊---請你不要變成了威脅論的製造者

終極關懷

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幕,當我們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我在香港看到一個本地香港老頭如何教化我們一位遊客如何吐痰時,他那憋腳的普通話依然在耳邊響起:“同誌,吐痰是用紙包著扔進垃圾桶的”。老頭做一個很正規示範。轉眼,十幾年來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的富裕,人們開始尋求一種於世界接軌和了解。人們開始更注重對生活質量、對人精神生活的追求。徒步、旅行、出國旅遊、留學、旅居國外成了人們的多種選項。在國外旅行和旅居經曆讓我常常感受到國人有些陋習影響之深遠,甚至讓人憂慮中國-----我的祖國如何才能變成一個文明國家? 埋怨、不滿是徒勞無益,當你在國外旅行、生活、或是在寫類似這篇博客這件小小事情上,最重要的是------無論多少、大小,每一國民怎樣才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麽!

中國啊!你大膽往前走,世界需要中國,中國需要融入世界。中國人啊----你大膽地往前走,可千萬別走到走到哪兒就嚷到哪兒。我親眼所見中國人出了不少“國際洋像”!諸如:

*公共場所高談闊論,大聲喧嘩

*中國人不派隊、插隊

*甚至一部分人用完洗手間不衝水,

*隨便脫鞋襪,衣冠不整,

*在不準照相的地方照相,在室內抽煙,在教堂或寺廟肆意嬉戲,不管理很好管理自己小孩行為,影響公共秩序。

*吃飯時發出很大的響聲,讓老外驚呼他一定餓極了。酒足飯飽之後不加掩飾地剔牙,就餐後拒付小費以及貪小便宜等等。

*隨地吐痰等等

 

不僅是在歐洲、美洲、南亞的旅行團,走到哪兒嚷到哪兒,而且在國外的旅居國人、甚至多年的華僑、留學生、訪問學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也依然形象鮮明。筆者聯想在國外某個城市生活的一段生活經曆使我看到這種現象的危害性。感歎!中國人什麽時候你才意識到我們(你我他)無意識的做了:中國威脅論的製造者。大批大批在國外旅居多年的學者、移民、留學生們在公共場合的表現依然是:

*在地鐵說話大聲;一步分人著裝不太講究

*有些人在超市撥開一棵菜的葉子在一邊(看到一小部分人);

*開店的人如酒樓餐館、洗衣店、自助餐廳等等在節假日總是比西人店關門晚的多;西人店如果不用信用卡用代幣卡時,普遍上來看,西人店就是5元限額為最低限,為什麽中國店要7元以上;*還有很多中國店在雇傭人時,培訓不給錢,在西人店無論如何,他也要一定給錢。你做就給錢,這是天理。要不就是義工......

*甚至在華人的某個主流網站上爭論個人地鐵票---月票是否能在網上租或是承租。其實,地鐵公司規定地鐵月票和周票是個人購買的是僅供個人使用的,規定不能作為他人使用,但很多移民、留學生就利用月票和周票放租出去給他人一天或幾天的。再者,過地鐵的閘時是磁條的沒有姓名和照片,換言之任何人都有這樣的票都可以過。而恰恰很多移民、留學生在自己不用時,以這種放租方式節約家用。其統計結果:可接受:173 52 .11%, 無法接受:89 26.81 %, 無所謂:7021.08%。由此,很多人就展開討論並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

*甚至有些中國人把撿來的家具再賣給中國人。

上述的種種醜陋現象很多中國人認為由於中外文化差異而導致。更可悲的是國內影響公眾的主流新聞媒體也歸因於中外文化風俗習慣不同。無可置疑,可能極小部分是這樣原因。追根內因-----它其實存在著人的劣根性之源。為了自己舒適、個人所好甚至那點點經濟利益,我們真的破壞了整個社會的遊戲規程,也許我們同胞可能無意識也沒有留意到:我們才真正的中國威脅論的製造者!我們嚐試分析一下:

人所共知,人類社會文明----最相關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體現在你每日的衣食住行-----交通-過馬路、坐地鐵公車,陌生朋友相處一瞬間,和政府事物的聯係,你公司同事、你學校的同學、去洗手間、甚至一個友善笑臉、一份小小幫助,或者是孩子到年齡那一天堅定為他(她)買上一張地鐵票出行。等等,這些事情伴隨你每日生活。文明社會就在這些事中具體並有效地體現出來。相反!文明社會並不是體現我們談天論地、海闊天空,憂國憂民,齊身救國。也不體現在我們有多少朋友人生知己,誠然,一個人一生就僅有一兩知己已是奢華幸福。陌生朋友相互的良好感覺體現在出行的公車、地鐵、旅行、居住上,每天的感覺也決定每個人快樂質量。文明就在每天瑣事中具體實現!
可很多我們的同胞無意識的做了一件破壞了整個社會的遊戲規程事情。或許每個人人生意義見解不一,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但我們從上述觀點去試想,這很可能是一個人靈魂領域的意識問題。
1
)為什麽我們沒有留意到大多數老外一旦在公共場所說話會壓低聲音去交談。而我們就可 肆無忌憚大聲高唱。是我們缺少觀察意識還是無意識,如果沒有觀察意識就更無意識了。我們會說民族性傳統性不一樣自我解脫。我們的喧鬧破壞了一個陌生社會或是一個旅遊小鎮的寧靜,這種寧靜是千百年來形成一種舒適氛圍,我們肆無忌憚地打破它,破壞了別人的幸福。同時寧靜也是人性的自然需求之一。無論是西方人和國人都一樣所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

 

2)不排隊結果我們破壞了一個人共享社會機會、時間、權利的公平和公正,無論我們是在排隊買票還是排隊領取一份禮物。

3)老外該關店就一定關店,該享受就放鬆,難道我們的民族性一定造就人一世耕耘辛苦,要做金錢奴隸。已經用第三隻眼睛在親臨異國感受世界之大,我們是否需要吸收不同民族性的優越性豐富自己人生。我們旅居國外移民們充耳不聞活在他鄉這難道也是人性自私的一種本源嗎?
4
)在國外的移民也許有一部分人在國內從來沒有實現過原始積累,這本身沒有錯。來到異國他鄉因為生活所迫選擇開了一個店。有一部分人驕傲得真的不知道腦袋長到哪裏去了,某某國外城市的餐館裏安裝了數不清的攝像頭監視員工。新員工來培訓要求楊白勞。在來國外前也許人格修養尚未完成,到國外卻無知創造中國威脅論。這破壞了一個社會公平公正的原則。
5
)我們再看那些追求勤儉節約的很大一部分移民,為了小小的地鐵票,難道我們海外精英們就缺少那幾塊錢要每個星期天到網上去放租或是去租嗎,我們國人常說的:人窮誌不窮中變成了人窮誌短的俘虜。的確,可能是不少新移民來的確有些困難,可要知道在西方國家很多地方隻要勤奮:你的生活平台是很高的。(可能是國內比較好白領水準)並且,政府給人們學語言的補助、到大選學習的貸款、補助金是世界級的,如果我們有些人在享受著這些福利時,我們仍然這樣去租、放租就更不應該了。從人性罪惡來看,人的良善是可測度,人的罪惡可是超出人的想象的。如果說我們這樣做是一個勤儉節約的意識而為的話,這就可能帶來比較嚴重誠信問題。並且,從社區氣氛來說,社區主流不這樣,我們要這樣。從自身角度是經濟了,但影響了周圍,如果更甚之還誤導了周圍。從實踐管理---企業管理、社區管理而言,這可能是非常可怕。諸葛亮失街亭為什麽要斬馬謖原因說在。甚至,我見證到的一些國外旅居的人高呼:“存在就是合理的”! 有些名人的話也許會讓我們缺少對這個時代正義的批評精神。難道法西斯發動二次大戰殺人無數, 我們才知道是合理的。山西奴童事件後我們才知道什麽叫人權嗎?存在不一定合理!在這個現象背後,我們很大一部分中國人仍然理解 -----省吃儉用乃是中國傳統美德雲雲。
語言平緩行文謹慎是理性之一,但有些責備也是正義、愛人之心。的確,作為國人的一員,我們要相互提醒提點、相互促進。的確,我們國人人性上某些陋性是不自覺、無意識的。
上述無論是我們國人旅行者還是國外旅居者製造出的種種現象,也許社會沒有法律條款去約束強力實行。但它是一個社會的潛在默契的遊戲規程。這種遊戲規程一打破,它破壞了人的一種良好感覺。每日這些活動中:坐地鐵、去衛生間、和陌生人短暫接觸、購物等等,一種良好的感覺代表一種幸福。人們都傳說------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

在朋友間聊天經常談及一個話題:很多文章包括曆史研究指出,上個世紀有李小龍和中國抗美援朝深刻地改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初步、東亞病夫印象、。事過境遷、曆史潮流也在不斷地向更深更闊的文明發展、祖國也在大步向前。理應這身在國外旅行的國人、身在異國的優秀移民們素養會更高、教育會更好、國際意識更強,但為什麽很大一部分人仍舊無意識做了中國威脅論第一線的製造者???我們仍然要把這類問題簡單歸結於是教育問題、意識的問題、素質的問題嗎?可能未必!我們一起思考的同時依然要麵對一個問題------無論你是瀟灑海外、或是拚搏在國內,在全球都倡導和平主流下,我們每日幸福生活真正威脅是什麽?



附轉載

 

禮儀之邦的教養問題-朱大可


中國人的禮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議題。據媒體報道,最近一項在1500名歐洲酒店經理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日本人當選世界最佳遊客,中國人則在世界最差遊客中名列第三。與此同時,外交部也公開發布《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2007年版)》,其間列舉了19種尋求領事保護的常見問題,提醒本公民出國時要在公共場合表現平靜,不要大聲說話,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場所參與他人的爭吵,如此等等。

關於中國人教養的海外指責,正在演變為一種喜劇式的笑聲。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鑽石專賣店盥洗室裏,貼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請不要站在馬桶上!這與其說是對中國遊客的諷刺,不如說是對整個民族的勸諭。盡管法國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為世界最差遊客,但隻是因為他們拒絕說英語而已,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教養,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樣。這是文藝複興和啟蒙運動的偉大成果。歐洲耗費了三百年的時間,完成了關於國民教養的塑造。後發民族俄羅斯,耗費一百多年向法國學習禮儀和音樂,日本人則先後向中國和歐洲學習技術、製度和教養,於是,這兩個民族最終都脫胎換骨,搖身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個號稱禮儀之邦的文明古國,卻逐漸喪失文明優勢,成為教養指數低下的負麵樣板。問題的要害在於,究竟從什麽時候開始,中國人把粗鄙當豪情,把無知當樸素,把暴力當革命,把失禮當率真,把低俗當可愛,把仇恨當愛國,又把無恥當成了反叛?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難以啟齒的,因為它指涉了現代製度的劇烈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說,粗鄙就是政治轉型的直接遺產。領袖放屁,百官罵娘,民眾 *”,這種所謂無產階級的話語方式,不僅意味著思想清洗,而且是個人教養的全麵廢棄。政治正確代替了個人教養。1960年代影片《霓虹燈下哨兵》裏,排長陳喜揮手道別的姿態,被定義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並成為教育人民的反麵教材。這種價值的顛倒,以及文明的自我摧毀,正是教養淪喪的主要原因。經過反複的政治清洗,到1976年底,中國人的教養已經蕩然無存。

長期以來,在中國人的政治生涯,隻有一項跟教養真正相關的事務,那就是勞動教養,但它跟真正的教養無關,在許多法學家看來,它隻是一種不當授權的衙門私刑而已。在我們的道德事務中,教養仍然毫無蹤影。甚至在80年代的人道主義思潮中,它也沒有被納入核心價值的範疇。

作為種族文明的個人表達,教養是禮貌、風度、修養、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體。教養要求我們展開內省,明辨自身的社會角色,在捍衛主體自由的同時,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權利和感受。教養是所有財富中最昂貴的一種。做一個有教養的中國人,比做一個有錢的中國人遠為重要。教養應當與獨立、自由、民主、正義、誠信和個人尊嚴一起,成為國民的核心價值。

毫無疑問,教養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專利,更與所謂資產階級思想無關,而是人類文明的普世標準。教養和國家發達程度呈正比關係。它是文明的旗幟,並據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隻有教養指數高漲的民族,才具備區域和全球領導力,並承擔維係國際秩序的使命。而對於無教養的國度,任何華麗的盛世敘,都隻能是自我陶醉的幻夢而已。

作為一種優美的意識形態,教養不是政治規訓和德育美育課程的結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現了五講四美的口號,此後,以政治正確方式展開精神文明教育,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資源,結果卻收效甚微,相反,由於互聯網的無名氏效應,粗鄙化正在變本加厲。近年以來,第三代儒家崇尚恢複禮教,民俗學家號召保衛民俗,企圖用磕頭之類的禮儀來改造國民,提升國民的文明禮貌程度,卻還是緣木求魚,舍本逐末之舉。政治灌輸方式,易於引發民眾的逆反心理,而恢複磕頭禮節,則隻能滋養新的奴性。此外,舉止談吐固然是靈魂的顯現,但終究是教養的表皮,猶如那些華麗的衣物,可以脫卸和偽飾。隻有教養本身才能直達靈魂,從內部解決文明的危機。

GDP指數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養指數卻在繼續跌落,並有歸零的危險,而我們竟然對此毫無警覺。應當感謝西方人,他們發現並警告了我們的疾病。但沒有任何一種現成藥方,能夠挽救這瀕死的教養。西方人費了三百年才養成的事物,我們要耗費更多的年份去重構。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事實。時間,也許是擺脫這場文明噩夢的唯一道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