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十一年前的十月下旬,上海的天氣陰冷潮濕。為了一個不太簡單的創業計劃,我在上海的西區李健的公司上班。他在天山路購置了一層辦公樓,兩千平方米才花了五十萬人民幣。
是年春天回國,見到曾經的同事李鍵, 他開了一個職業學校,做的不錯。老友相見甚歡,我和他談起了回國創業的想法,他很讚同。鼓勵我回國一起創業,並保證為未來的公司提供辦公空間。
於是九月中旬再次回國,不久和李鍵去了北京科技部,通過關係見到有關方麵的負責人,並就新的創業計劃達成了共識。這是一個關於全國綠色建築材料認證的項目,主要通過網上進行,有點像現在美國的LEED綠色認證。
國家科技部材料局很重視,在政策上予以扶植。不久,張局長率副手來滬考察,我們高規格地接待了他們,他們對下榻的衡山賓館總統套房很滿意。
就這樣,我們在李鍵空置的辦公樓內開設了新公司,以上海為基地開始了籌建全國綠色建築材料認證的建站工作。
李鍵和我原來是某重點大學教設計的同事。每年初夏帶學生去外地寫生,我倆總是住在一個寢室,白天混搭著給同學指導,晚上天南海北地神聊。他大大咧咧,我嘻嘻哈哈,大家處的隨性隨意但互相尊重。
我93年去國外工作留學後,他因故沒有出國,後來就開了與設計和繪畫有關的職校。也許多年的不同經曆,我們在籌建過程中開始出現了分歧。
他的那層辦公樓麵裝修的不錯,充滿了當時國內時髦的鋁合金與玻璃組合的隔斷。他不知從哪裏搞來了據說是戰國時代的古董馬車,在上麵放塊大玻璃當桌麵,周邊擺一圈黑色尼龍會議扶手椅,側牆靠著一塊高大的明清老木門,將曆史和現代和諧在那間碩大會議廳中。
完後,又約我去青浦的家具城,踅摸到一組大體量的老板桌,一萬五千元一桌一椅。回來樂嗬嗬對我說,這是物總的辦公桌。
我就這樣被綁架的每天上班。他白天大部時間在學校忙,下午才過來彎彎。我按照美國SWEETS 的編輯模式,進行大框架的建構。和李鍵討論已久的在辦公室購置因特網的計劃遲遲沒有實現,因為他從來沒有上網的習慣,反而覺得電話聯絡辦事更方便。
在美國習慣了的方便的網上作業,卻在國內的創業公司裏缺席了。我越來越感到極度的不便,對外聯係和查找資料幾乎無法進行,有時不得不到他的學校去上網。
北京那裏每兩個星期都會有電話過來,詢問進展情況。李鍵還是大大咧咧,什麽事都不著急,每晚車我出去吃晚飯或上哪去玩。工作進展緩慢,但他對我不薄,麵對他的中國式工作文化,我將我的不滿壓了下去。
上海的十一月,天黑的越來越早。三天兩頭的下冷雨,我每天從我母親家出發去公司,為了同時鍛煉身體,自行車往往騎得很快,導致後背汗濕了,冷風進去,扛了幾天,還是感冒了,渾身發冷,有熱度。
在美國十幾年沒有感冒過,回國日子稍長就感冒了。上海人的家中是不開暖氣的,每夜回到母親家,偌大的客廳,冷白色的日光燈有些暗,母親躺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問我飯吃了嗎諸如此類的話,和母親聊會天我就去睡覺了。
臥室裏的單人木床很窄,兩疊泛黃的棉花絮上鋪著舊綠色的床單,蓋著帶花的的棉被,有些濕漉漉的潮氣,感冒後的身體凍凍地發抖。睡慣了美國的國王大床和席夢思,木板床的堅硬,讓我的各個突出的關節隱隱作痛。
每天都在吃感冒藥,卻也不見好轉,相反感冒症狀更重了。我聽了親友的勸告,去了地段醫院吊鹽水,兩天下來好了一半,但身子依舊軟軟地不得勁。我繼續在母親家休息,和美國的家中通通電話。上海的燈紅酒綠觥籌交錯,已對我失去吸引力。滿城都在搞建設,到處塵土飛揚,霧霾環繞。
十一月下旬,妻子來電話。兒子高中畢業已被全美排名靠前的喬治亞理工錄取,催我早日返回美國,並說已買好了十二月上旬去巴哈馬群島旅遊的郵輪船票。
在國內呆了兩個月,剛開始的新鮮勁早已蕩然無存。環境、交通和吃住等等問題與我在美國的生活條件產生著巨大的反差,我歸心似箭。李鍵知道我要回美度假,不便阻攔,期待我度假完了回滬繼續創業。
十二月初,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後,我回到了亞特蘭大。出了機場,晴空萬裏,豔陽高照,感覺好極了。下午躺在起居室的地毯上,斜陽由西射入,暖暖地將我的身體包裹著,窗外的紅雀在樹梢上跳躍,嘰嘰喳喳讓人身心愉悅。
一掃陰濕沉悶的上海冬季印象,亞城常年高掛的太陽將整個城市普照的生氣盎然。夜晚室內的暖氣和軟床墊讓我的夢鄉持續到第二天中午。
接下來的巴哈馬的七日遊,一夜之間我們從冬季跨入了夏季。短褲短袖,草帽墨鏡,白雲暖日,海天一色。
沒有比坐郵輪更輕鬆的旅遊形式了。不像趕飛機趕火車,不用你自己開車,你的包房每天按日程開往下一站。每天的晚餐,你像貴賓一樣接受著服務生的殷勤,任意挑選各種美味佳肴,哪怕雙份。到了每個港口,你可以下船,也可在上層甲板靠在躺椅上環顧美景。
日日豔陽,夜夜美酒,七天的海闊天空,白船綠島。我的胃被洗淨了,肺被濾清了,人也曬黑了,滬城氣候遺留在體內的濕冷感被一掃而空。
回到亞特蘭大,冬季的暖日似乎延續著巴哈馬群島的溫熱氣候,一套兩冊的“哈佛MBA教材案例”成了我在冬季最後兩個月的讀物。
邊讀邊想,我在幾個方案裏選擇了最終的創業方案,這裏麵有很多考量,而且是反複考量,理性再理性,數據再數據。。。其實,創業還是不創業並不重要,當時美國每年平均有五十多萬個公司創立,但一般會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會在兩年之內倒閉。所以創業隻是一個殼,而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和公司發展前景才是內容。當然,產品入門門檻不能低,且專業性較強,少了模仿者,公司的存在和壯大就有可能。
按照創業計劃的既定線路,我在三個月內,找到了客戶,做了杜魯斯某高中的建築遊曆動畫,薩凡那某豪宅的效果圖。無論是質量還是周期,客戶滿意。我的老朋友克瑞斯早就知道我的想法,當他看到了實際成果時,他有信心了,作為合夥人選擇了加入。
下半年我們公司在州政府注冊了。而後一發不可收拾,公司迅速壯大起來,客戶越來越多,項目越做越大。從佛羅裏達的綜合旅遊度假大型地產項目,到迪拜奢華的CBD中心區和法拉利世界等。。。項目遍及北美和中東。與HOK、SOM、PERKINS WILL、GENSLER、HEERY、TVS等著名設計公司合作,為頂端的美國和世界級建築設計和房地產公司服務,公司的業務和信譽蒸蒸日上。。。
十年過去了。創業,發展,壯大,公司項目的裏程碑留在運營之路上,令人矚目。未來十年,我期待著運營之路上更多的裏程碑。。。
(此文寫於2014年4月,2023年8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