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飲水之思源
----"偶遇"台灣新竹清華校長
朋友,你知道牛頓嗎?你說,當然知道,牛頓( Sir Isaac Newton)不就是那個英國的著名科學家嗎?他的牛頓三大定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朋友,那你知道牛頓這個中文名字是由什麽人在什麽時候被介紹到中國的嗎?或許你知道,但我原先不知道。這裏原先是指從我出生到我今年四月份的佛羅裏達之行的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
四月,我和朋友相約去佛羅裏達拜會一個多年的老朋友,我們因寫作而相識,而且因為共同喜歡一個作家而有許多共同的話題。可是自從她搬到佛羅裏達後,我們就很少見麵了,但是逢年過節時的一通電話依然讓我們知道彼此的惦記。今年的四月,我和朋友相約去佛羅裏達拜訪她,見麵非常開心。臨別,她給了我們一每人本她編輯的書《陳可忠早年年譜1899-1942》。陳可忠先生是這位朋友最小的叔公,曾是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
回家後在翻看《陳可忠早年年譜1899-1942》這本書時得知,陳可忠先生曾在國立編譯館任職,他召開天文、數學、物理討論會,討論的議題是為這三門課程的設置和這三類相關名詞的修訂。其中對於英國科學家Newton的翻譯存在分歧,天文組主張翻譯成奈瑞,物理組則主張翻譯成牛頓。這樣,如果你和我一樣知道牛頓,那就要歸公於在1933年由陳可忠先生主持的那個討論會和1934年關於物理名詞的發布。
我喜歡物理,因為我的父親教授物理,我的高中班主任是物理老師,我的高考物理成績優異。
從《陳可忠早年年譜1899-1942》書中得知,另一個頗具爭議的名詞翻譯是mathematics,由薑立夫先生為首在專家認為因該翻譯為算學,北大、清華和南開大學均讚同這種譯法;以陳建功先生和蘇步青先生為首的則主張用數學。雙方勢均力敵,後由教育部定奪,決定用數學。這樣,如果你和我一樣知道數學,那就要歸公於在1933年由陳可忠先生主持的那個討論會和1935年關於數學名詞的發布。
我不喜歡數學,所以高考數學考得不好。
陳可忠先生在編譯館成立之初就參加了編譯館的工作,共在編譯館工作了16年,最初是自然組主任,然後於1936年擔任編譯館館長,任職館長12年。在陳可忠先生擔任編譯館館長期間,編譯館經曆了中國曆史最殘酷的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同年9月編譯館奉命由南京遷往廬山;11月又奉命遷往長沙;1938年2月,編譯館遷往重慶,先是租用民房,然後於1939年上半年初遷往白沙古鎮。盡管曆經顛沛流離,編譯館一直沒有停止工作。陳可忠先生說“其實國家設立編譯館,其第一要務,即為編審教科用書。”所以編譯館依然在編輯中小學教課用書,參加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審查會,出席大學課程討論會,討論大學用書編輯辦法和大學課程標準修訂。為了配合教學,編譯館還製造地理模型。
與此同時,編譯館繼續整理各類科學名詞。
與此同時,編譯館編輯了涉及有關人文、政治等社會史料的書籍如《中國文字考源》、《黃河誌》、《全宋詞》、《華東錄類編》、《邊疆史料》和《廣漢調查報告》,《廣漢調查報告》中分政教篇、社會篇、工程篇、美術篇四類。
與此同時,編譯館編輯斷代史十種、專史二十種。
與此同時,編譯館翻譯了英國人所著《新文化》一書。製定了翻譯《大英百科全書》的可行計劃。
與此同事,編譯館整理了三大發現的文獻,這三大發現是敦煌石室藏書之發現、安陽殷墟龜甲之出土和常熟密藏元曲之發現。也整理有關政治史料、社會史料、及太平天國業書等大量文獻。
1940年7月7日,是抗日戰爭整整三年。7月9日,陳可忠先生和編譯館的自然組人員討論名詞和詞典手冊的編輯和史料的翻譯整理。7月也是重慶區大學統一考試的月份,因為空襲,考試時間定為上午五時三十分至十時,下午四時至六時;考試日期是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二十日上午,筆試完畢。午警報,三時解除。下午之口試,如期舉行“。”全部考生960餘人,無一人遲到。”從陳可忠先生的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艱苦的戰爭狀況下,仍然有前輩們的兢兢業業和年輕學子的孜孜以求。
據史料記載在白沙的這段時間,編譯館的人員由80人發展到210人,編譯館先後有人文組、自然組、教科書組、社會組、及教育組,這幾年,是編譯館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館長陳可忠先生功不可沒,他的同仁評價“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度量之寬當世無出其右”。
白沙古鎮曆史悠久,從東漢末年至今已近2000年的曆史,白沙在抗日戰爭期間是文化重鎮,抗戰曆史遺跡有50多處,其中的編譯館為古鎮的文化氛圍加入了濃重的一抹色彩。
1942年,編譯館合並了教育部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和中國教育全書編纂處,由白沙遷往北砬。陳可忠先生的記錄到此結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編譯館搬回南京。
我喜歡物理,我不喜歡數學,可我從未曾想過因為這兩門課的名稱讓一個微小的個人纏繞進曆史的某個時刻中和某個人有所交集,這個人是陳可忠先生,他在曆史的長河中對中國科學的最大貢獻就是致力於對科學名詞的規範化。
網上查詢到陳可忠先生生於1898年10月25日出生,1920年從清華學校畢業,獲得公費資助到美國留學。1924年獲得耶魯大學學士學位,192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化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參加完畢業典禮後,他即可從舊金山搭乘President Jackson號回國。回國後他先在中山大學任教和做研究;他曾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立台灣示範大學理學院院長。1957年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1965年正式擔任新竹清華大學校長,1969年退休。1992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安然瞑逝享年93歲。
我們離開佛羅裏達的第二天,朋友就去紐約照顧她的女兒生孩子,隨後她發來了她寶貝外孫女的照片。
生命生生不息,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