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春雨一夜催醒嫩芽片片,洗落一地墨粉纖塵。駛進社區的路是一條兩個山之間的壑穀,從這條路開到家其實就是從這端的山頂掉進山穀然後再爬上去, 坡度大於60度,不踩刹車會有一種要栽下去的感覺。 從山巔的一端可以看到與自己視野同高的樹木宛若一把把張開的傘從路邊伸向中央,夏季密集的樹木將路邊的民宅埋沒在濃鬱的綠茵之中, 而冬季萬木凋零時,透過層層叢林可以隱約看見隱秘垂懸在山上的房屋, 尤其是入夜後燈火依稀猶如星辰閃爍。三月的梨花櫻花, 四月以後的深綠淺綠,直到深秋時節紅黃綠層林盡染,冬天偶爾遇雪結冰, 假如不是四輪驅動的車, 很可能爬不上這道坡。 沒有哪一個季節這裏不是一道風景,幾乎每一個第一次來我家的朋友進門的第一句話都是: You have a beautiful neighborhood !
此時路邊正是櫻花怒放,仰望剛剛放晴的藍天,淡淡的藍和淡淡的粉典雅玲瓏,乍暖尚寒的雨水吹打的落英繽紛, 它們仍然含笑而立,挺而不嬌衰而不敗, 天上的花在空中隨風搖曳, 地上的花含著微笑擁抱陽光, 向車來人往的過客致以, 多少次我經過這裏都會情不自禁地降低車速問自己: 我離天堂到底還有多遠。
後院的涼台夏日裏會被叢林迷葉遮蓋的嚴嚴實實, 無論誰若是犯傻在哪裏翻跟頭, 耍把式,出洋相, 絕不會有人看見讓你難堪, 深秋葉落時候, 遠山裸露在眼前,極目遠眺,青山黛色層疊有致, 多少個象今晚一樣明月出照的夜晚, 偶爾也會喚起思鄉的心緒。
揮別住了快十年的地方真是有些不舍, 感覺自從來了美國就成了遊擊隊,10年已經是裏程碑了。 前院有自己種的玫瑰,月季,百合,金香, 後院的芍藥 還有房子兩側前住戶種的梔子花 , 迎春花…都要留給下家買主去打理, 但願他們也是喜歡耕耘的人。 說到學耕, 是在這裏安家之後我才學會擺花弄草,種菜, 從而體會到農民對天時的敬畏,無論是除草, 施肥或播種,錯過了時節常常會事倍功半,有時甚至顆粒無收。
之前門口有一棵李子樹,雖然病病歪歪的, 但結果的時節還有累累之感, 果實壓垂的樹枝,所有的果子一起熟, 摘都來不及。 隻好招呼鄰居的小朋友自己去摘。 他們常會聚在樹下,人騎著人去夠高處被太陽曬透了的初熟之果。 有一天傍晚他們剛剛打完網球回來, 正拿著網球拍往下打,正好我出門, 瞬間他們有點不好意思, 我說樹上的果子你們隨便夠, 但要記得幫我撿起掉在地上的, 因為爛在地裏的果子不但味道難聞, 而且還會招來各樣喜歡不喜歡的“ 小鄰居”。 先生嫌那科病秧子樹難看,幾次要砍了它都被我攔住, 他不解我為什麽執意留著它, 我說因為它姓李。 他取笑我說原來是怕少一門親戚。 再後來, 一陣雷電狂風把那個李子樹攔腰斬斷,它就此壽終正寢,我們的門前也少了好多喧笑。
最重要的還是精心編製起來的友情, 這一分開,不知何日再有見麵的機會。 雖說網絡微信讓現代生活並沒有距離感, 然而麵對麵的交談之深入和全麵怎是網絡能取代的呢? 今晚看房子回來, 一輪滿月從跳出叢林,初升明亮宛若皎潔玉盤掛在樹梢,我幾次掏出手機想試試,都因車速太快無法對焦。等到了家,月亮已經升上高空,而且顏色已經比初升的時候明亮得多,不想初升那麽大,那麽舉手可得的感覺。
亞城是我來美國生活最長的一個城市, 家裏留著我吃了一周工作餐後拚命想做點好吃的怪癖,長時間通勤後的懶惰,涮鍋洗碗時的矯情,節日裏和親友小聚的快樂和溫馨…… 願這段生活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呈現在我的記憶裏。
再見了, 亞特蘭大。
(原文完成於 3.2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