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岑嵐:挪威印象——名人尋跡

(2015-08-31 06:59:14) 下一個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挪威的綺麗風光和獨特地貌也孕育了相應的文化藝術和一大批優秀的,甚至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家、藝術家。旅遊不僅看自然風光,文化欣賞也是重要的部分。挪威人很注意保留他們的文化遺產,文學家、藝術家的故居和博物館很多。由於我們這次旅遊的時間有限,所以全家三人隻能每人挑選了一位藝術家去尋訪。

音樂大師格裏格

愛德華•格裏格(Edvard Hagerup Grieg,1843-1907)是挪威著名音樂家。他的創作實踐和風格影響到許多音樂家如柴可夫斯基、西貝柳斯、德彪西等,被公認為浪漫主義音樂流派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挪威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為《A小調鋼琴協奏曲》(1868)和為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Peer Gynt)譜寫的配樂(1875)。

我們家領導曾經說過他對挪威的第一印象來自他80年代看過的電影《挪威之歌》,那是根據描述格裏格生平和創作的同名百老匯歌劇而拍攝的影片,從影片中欣賞到格裏格的優美音樂,挪威的美麗山水和民間傳說,從此他便成為格裏格的鐵杆粉絲。這次挪威之行自然要去尋找格裏格的足跡。

格裏格是卑爾根人,也是卑爾根最著名的人物。市區裏有好幾座他的雕像,還有不少建築和學校等以他命名。卑爾根人以他和他的音樂為驕傲。

我們開車來到離卑爾根市區南八公裏之外的湖濱,格裏格博物館就坐落在一片爛漫的闊葉杜鵑花叢對麵。博物館包括展廳、格裏格故居、音樂廳、創作小木屋和格裏格夫婦安葬地等部分。



走進展廳,有一麵牆上顯示著格裏格的生平年表,從中可以看到他一生的主要軌跡。格裏格的父親是一個富有的商人,母親則是卑爾根最好的鋼琴教師。他6歲隨母學鋼琴,15歲去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1867年與他的表妹、女高音歌唱家尼娜(Nina)結婚。尼娜是他的聲樂作品的最好演繹者。他從民間音樂中吸取養分,借鑒歐洲各國音樂傳統,特別是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音樂發展的成果,以音樂表現了北國挪威壯麗、奇特的自然風貌,鄉村山區的民間生活和童話傳說中的奇幻形象。他的作品得到了歐洲音樂界的認可和聽眾的喜愛。他與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許多著名音樂家都相互欣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874年,格裏格應戲劇家易卜生邀請,為他的幻想詩劇《培爾•金特》譜寫配樂。該劇於1876年2月24日在奧斯陸首演,格裏格親自擔任指揮,演出獲得圓滿成功。易卜生和格裏格的合作珠聯璧合,使得這一劇目得到升華,不管是劇本還是音樂,都成為世界級名作。

格裏格故居是一幢立於湖邊的兩層米黃色小樓,這是格裏格於1885年請他的表弟建築師Schak Bull設計,夫妻倆親自裝飾、布置的住宅。他在這裏生活、工作了22年,主要是夏天住在這裏,其餘時間多是在歐洲旅行、演出。格裏格非常喜愛自己的新家,稱之為自己“最好的作品”,並將之命名為Troldhaugen,意為“山妖之坳”。現在故居一樓開放給遊客參觀,裏麵的一切都保持著格裏格生前的原貌。客廳裏,擺放著格裏格那架Steinway牌三角鋼琴,這是1892年格裏格銀婚紀念時收到的禮物,他用它創作並演奏過許多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



1891年,格裏格在緊靠湖邊的草地上建了一個創作小木屋,裏麵放置了書桌和一架立式鋼琴。格裏格每天都去小木屋工作。當他離開小木屋時,總是在書桌上放一張手寫的字條,上麵風趣地寫著:“如果誰要破門而入,請留下樂譜手稿,因為它隻對格裏格有用,對其他人沒有價值。”



格裏格博物館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可容納200人的階梯式音樂廳。該建築最具特色的是采用挪威傳統的草皮屋頂,現代建築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音樂廳每天都舉行兩次演出,中午和晚上各一次,主要由挪威音樂家演奏格裏格作品。



可惜我們時間緊張,無緣觀賞音樂會。幸而在參觀博物館時,觀賞了格裏格音樂的電影。在《A小調鋼琴協奏曲》飽含挪威民謠風格的清純旋律裏,挪威的崇山峻嶺,茂密森林,向我們迎麵撲來又旋轉延伸而去;《晨曲》如淙淙流淌的甘泉,滋潤著碧草如茵的牧場,繁花盛開的果園,輕唱著令人心醉的田園牧歌;《妖王宮中》狂野的咆哮帶著無數瀑布奔騰飛濺的白浪從天而降,威勢逼人;影片結尾,挪威美麗的峽灣,雪峰、森林相伴著《索爾維格之歌》,晶瑩剔透、純潔溫情、清麗脫俗的樂曲永遠地留在聽眾的心靈之中。

在音樂廳的側麵,立有一座格裏格的銅像。這銅像身高1.52米,完全與格裏格真人一樣大小。他栩栩如生,凝視遠方,仿佛正在構思一段旋律。他永遠與Troldhaugen同在,與挪威同在,與音樂同在。


 

繪畫大師蒙克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是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代表作品《尖叫》(The Scream),是一個係列,有四個版本,最著名的是1893年的粉蠟筆畫。2012年4月2日,愛德華•蒙克代表作《尖叫》之一(1895年粉蠟筆畫)在紐約的蘇富比拍賣行以1.19億美元成交,並創下了當時的世界藝術品拍賣紀錄。

走在奧斯陸的街頭,我瞥見一輛公共汽車上印著一些畫,其中有幅肖像特別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梵高的自畫像。左邊的兩幅畫,可以看出是梵高的,另外4張……女兒辨認出來了,是挪威名畫家蒙克的。最後那張的畫麵:一個人似乎在尖叫……我也有點模糊記憶,忘了是從哪裏來的,後來再一想,也許就是從它當年打破世界藝術品拍賣記錄的新聞而來吧。



不一會兒,我們又注意到大街兩邊的燈柱上懸掛著旗幡“Van Gogh+Munch”。


(奧斯陸大學的大禮堂(University Aula)展示著蒙克親自畫的11幅大型壁畫)

這麽說有一個梵高和蒙克的畫展?!太好了,女兒從小就喜歡美術,她在學歐洲藝術史時知道了蒙克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因此挑選了蒙克作為尋訪的名人。我們都喜歡梵高的畫,曾經在英國國家美術館欣賞過他的名作《向日葵》。雖然對蒙克不了解,但可以跟著女兒去學習學習呀。梵高和蒙克聯合畫展在蒙克博物館(Munch Museum)舉行,隊還不短,都排到室外來了。

(奧斯陸大學的大禮堂(University Aula)展示著蒙克親自畫的11幅大型壁畫)這麽說有一個梵高和蒙克的畫展?!太好了,女兒從小就喜歡美術,她在學歐洲藝術史時知道了蒙克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因此挑選了蒙克作為尋訪的名人。我們都喜歡梵高的畫,曾經在英國國家美術館欣賞過他的名作《向日葵》。雖然對蒙克不了解,但可以跟著女兒去學習學習呀。梵高和蒙克聯合畫展在蒙克博物館(Munch Museum)舉行,隊還不短,都排到室外來了。



該畫展由蒙克博物館和梵高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聯合舉辦,其它一些博物館也提供了部分展品。一共展覽了100多幅畫作,從比較學的角度來切入,在更深層次挖掘兩人的共同點(生活、構思、創新和技巧等)、作品相互之間的聯係,從而更好地揭示他們各具不同的特色藝術創作和成就。集中兩人的這麽多名作,並輔以深刻研究的文字說明來舉辦這樣的展覽還是第一次,引起了世界美術界熱烈的反響,各國重要媒體都有報道。展覽時段為兩部分:2015年5月9日至9月6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9月下旬至2016年1月7日則轉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我們能在挪威旅遊期間趕上如此盛事,還真有些運氣。

梵高和蒙克都是後印象主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他們的創作實踐和藝術風格對後世藝術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僅據我所知,蒙克對加拿大“七人畫派”的形成和風格就有著十分顯著的促成作用和影響。

梵高(1853-1890)大蒙克十歲。1885年,蒙克和梵高先後來到巴黎學習印象畫派和後期印象派的理念和技巧,並運用到他們的創作實踐中去。但他們更注重心靈和內在情感的表現,在1889年蒙克曾寫道:“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些活著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

遺憾的是梵高和蒙克並沒有機會相見。在1890年,梵高去世後,蒙克在一次沙龍上看到梵高的作品,非常震撼和欣賞,並受到深刻的影響。大概是受到梵高的“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1888)的啟發,蒙克也畫了一幅“Starry Night”(1922-24)。從他的“Red Virginia Creeper”(1898-1900)那鮮豔色彩的運用和濃重的畫刷筆觸,在梵高的“The Yellow House”(1888) 也可以找到。

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們兩人都喜歡畫自畫像。

(照片來自網上後合成,因不允許攝影)

梵高的自畫像(1887年)顯示出中年的生活滄桑,但其目光裏卻閃耀著不屈的光芒。梵高到二十多歲才正式學畫,畫賣得不好,生活拮據。但他一直秉承自己的藝術理念堅持作畫。他的創作最高峰是在他生命最後的十年中,畫了二千多幅畫作。他的許多聞名於世的作品幾乎都是最後兩年創作的。他飽受病痛折磨,終於精神崩潰,在37歲時自殺。梵高的名聲是在其身後才有的。

蒙克的自畫像(1886年)是年輕的,下巴微揚起,眼睛斜視,凸顯出他的孤傲和渴望對生活、命運的挑戰。蒙克成長在一個不幸、多病的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早早地離世,這樣接踵而至的打擊使蒙克受到了深深的精神折磨,死亡的陰影長久地留在了他的心靈深處。他敏感、壓抑、悲觀的情緒都傾瀉在畫布上,同時開始了他在藝術上對靈魂,特別是對自己的靈魂的探索和表現。所幸的是他年輕很輕即成名,生活一直優裕。

1895年秋天,蒙克的畫展《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繼在柏林等地展覽後,回到奧斯陸展覽。這個係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鬱等主題。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包括著名劇作家比約恩斯徹納•比昂鬆(Bjørnstjerne Bjørnson)在內,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和負麵的評論。正在這時,著名戲劇大師易卜生出現在畫展中,他興致勃勃地由年輕的畫家陪同著,在展覽廳中瀏覽。他對蒙克說不要怕負麵評論,敵人越多,朋友也越多!易卜生本人對美術並沒有很濃的興趣,他與蒙克也並不熟悉。他隻是對那些因創作觀點不同就要把年輕藝術家一棒打倒的做法很不齒。他的到場,給予了蒙克極大的鼓勵和支持。

易卜生是蒙克從小就敬仰的偶像。他在許多畫作中表現了易卜生及其戲劇。1897年,他為易卜生的劇目“John Gabriel Borkman”上演而畫過海報。1906年,他還為《群鬼》上演親自設計布景。

挪威國家美術館也收藏有蒙克的許多作品,並設有專門展廳。

(照片來自網上)
 

戲劇大師易卜生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使用丹麥語和挪威語寫作,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在十九世紀最重要的劇作家。他也被公認為是世界現代戲劇的創始人和現實主義戲劇之父。在他78年的生涯中共創作26部戲劇。他的代表作有《培爾•金特》(Peer Gynt,1867)、《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1879)和《海達•加布勒》(Hedda Gabler,1890)。一百多年來,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也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中《玩偶之家》是上演最多的劇目。他的劇作影響了許多與他同時代的劇作家及文化人,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易卜生曾經三次(1902, 1903 和1904)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候選人。

易卜生可說是挪威的第一名人,他不僅是挪威的,也是世界的。易卜生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粉絲,他們甚至是由易卜生而知挪威,我就是其中之一。當年我在國內工作時,采訪過許多藝術家,他們都提到年輕時受易卜生的戲劇影響,從而走出封建家庭,投身進步運動,並演過他的戲劇《玩偶之家》、《國民公敵》等。80年代我在北京還觀賞了話劇《培爾•金特》。

奧斯陸的易卜生博物館就在我們的住處附近。穿過王宮花園的西南側麵,是亨裏克•易卜生大道,與其交叉的阿賓斯路1號正是易卜生晚年(1895-1906)居住的地方——現在的易卜生博物館屬於挪威民俗博物館的一個部分。



博物館的門口立著一尊易卜生的雕像,他雙腿交叉坐著,雙手撐在一把雨傘柄上,連腮長胡子,鼻梁上架著眼鏡,頭戴高高的帽子,麵部表情嚴肅,目光深邃前瞻——與我以前讀過的關於易卜生的外貌描述極為相似,但是好像多了點什麽,喜感或幽默?



走進博物館前廳,向櫃台內的工作人員出示我們的奧斯陸通票,得到免費參觀的許可,我們走向了易卜生作品和生平展廳。入口處,迎麵的牆壁上,又是一幅巨大的易卜生肖像,這是他最著名的一張肖像。



使我特別感興趣和高興的是展覽介紹易卜生的世界影響時,專門提到了中國。中國是世界上除挪威之外對易卜生劇作反響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易卜生在中國是最為著名的外國劇作家。他的劇作尤其是其代表作《玩偶之家》以其女主角“娜拉”為劇名,自二十世紀初介紹到中國,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國話劇的形成、創作以及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五四時期新劇的倡導者們特別鍾情於易卜生的戲劇。魯迅於1907年親自撰文推薦易卜生,《新青年》曾出版過“易卜生專號”,胡適推崇並介紹過“易卜生主義”;甚至一些有誌於創造中國現代戲劇的青年,如洪深、田漢等,均把“做中國之易卜生”當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曹禺,作為中國話劇走向成熟的代表性劇作家,也深受易卜生的影響。他在南開中學讀書時甚至還親自上台男扮女裝扮演過娜拉。在他的早期成名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雷雨》、《日出》和《原野》中,可以很容易地感覺到易卜生對他的影響。1935年6月上海的《娜拉》演出,是中國話劇運動中載入史冊的大事。匯聚了當時最著名的演員,其中趙丹飾海爾茂、金山飾尼爾•柯洛克斯泰、魏鶴齡飾阮克醫生,唯有飾娜拉的是當時21歲的藍蘋(江青)。經這場公演後藍蘋從配角演員一舉成名。易卜生的戲劇對社會問題的揭露和思考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發展進程也同樣影響深遠,起到了精神啟蒙的作用。娜拉的出走,影響和改變了無數生活在封建家庭的女性的命運,她們從此明白:女人也有自由發展的權利,要擺脫封建束縛,向往未來,做一個獨立的、自主的、自由的、真正的“人”。在2006年,中國《環球時報》選出了一個“影響近現代中國的50位外國人”名單,其中就有易卜生。

展覽中有不少世界各地演出的海報。有一張1998年由北京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出的《玩偶之家》海報,其中娜拉是由挪威著名影視劇演員Agnete G. Haaland飾演。



參觀完易卜生作品和生平展廳後,我們回到了前廳,等待著一小時一次的去參觀易卜生故居的機會。易卜生故居的參觀必須由導遊帶領,十人一組,隻提供兩種語言挪威語和英語。我們跟隨著導遊進了一個門,順著樓梯上到二樓。進了門廳,被要求套上藍色的塑料鞋套,這是為了保護室內的地板。可惜室內不允許拍照,我們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易卜生故居是一個麵積300多平米的超大豪華公寓,從朝街的窗戶,可以隔街觀賞王宮和王宮花園景色。

室內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布局,地板、地毯和牆壁的圖案、顏色基本是根據原來的花色和圖案重新仿製的,有幾個房間是原來的老家具。易卜生和夫人蘇珊娜(Suzannah)於1858年結婚,唯一的兒子Sigurd出生於1859年。Sigurd娶了著名劇作家比昂鬆的女兒Bergliot為妻。易卜生十分喜愛這個兒媳,他家的鋼琴隻有她才能彈奏,其他人都不允許彈,甚至連曾經為《培爾•金特》譜過曲的鋼琴家格裏格來訪,也同樣不讓彈。Sigurd在1903–1905年之間擔任了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的挪威第二內閣首相。

易卜生的寫作室是全封閉的,觀眾隻能隔著玻璃看。裏麵的家具都是曆史原件,其窗戶正麵對王宮花園,易卜生的寫字台就靠在窗子邊。桌上擺著幾個挪威民間傳說山妖的小雕像,據說閑暇時易卜生時常觀賞山妖,從中取得創作的靈感。他的最後兩部戲劇也是在這裏完成的。

(翻拍照片)
 

另外還有一間閱讀室,裏麵擺放的是易卜生收藏的書籍文獻等。餐廳、正式晚餐廳、客廳、娛樂室,還有蘇珊娜的臥室都很大,但易卜生卻住在一個不大的臥室裏。這間臥室的地板還是原來的,上麵的花紋已經磨得差不多了。令人驚訝的是易卜生睡的床居然是個單人床,那麽小。易卜生1900年中風,長期臥病後於1906年5月23日逝世在這個房間裏。挪威為他舉行了國葬。

我注意到每個房間都有一個斯堪迪納維亞式的高大壁爐,造型各有不同,壁爐外殼是陶瓷,有著華麗的圖案,非常醒目和奢華。

講解員還帶笑地介紹了易卜生的一些逸聞趣事。據說易卜生常常會把自己獲得的獎章掛在胸前,自我欣賞。他對自己1.57米的高度很忌諱,不喜歡別人談論。平時喜歡穿高跟鞋,戴高帽子,以便使自己看起來更高一些。在1899年修建挪威國家大劇院時,要在劇院正前方樹立易卜生和比昂鬆(劇作家、詩人、挪威國歌的作者,也是易卜生的親家)兩人的雕像。易卜生的雕像是真人尺寸,完全與他本人一樣高。由於比昂鬆比易卜生個子高,易卜生要求比昂鬆的雕像要與他自己的雕像一樣高。

我們已經去過國家大劇院,後來又再去了一次。國家大劇院確實氣勢恢弘,不愧為挪威最大的劇院。觀察了一下,易卜生和比昂鬆的雕像看起來果然一樣高。



我轉而一想,如果是在1903年之後再建雕像(比昂鬆於19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許比昂鬆的雕像也是真人尺寸了。

經過這次易卜生博物館之行,我對易卜生的認識有所變化,以前我看到的隻是他的有著許多光環的不清晰的影像,現在我感覺到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個特立獨行,非常有個性、有特色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亞特蘭大筆會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岑嵐姐的介紹,學到不少東西!
岑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LinAA'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支持!我們的行程安排已經在最後一部分《路上風景》後麵附上了。祝你有一個愉快的假期!
LiLinAA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筆下的挪威,能不能麻煩你給一個行程安排,我就可以偷個懶copy一下,多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