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發
原作於 2013年中 國作家莫言默默耕耘二十年,作品不少也不多。縱觀其作品,若說是真的出類拔萃,文采逼人,諾倍爾獎與之讓人心服口服,恐怕同意的和反對的難分伯仲。個人認 為,毫無疑問,莫言寫作有成,國內文壇有一席之地。得到世界文學大獎,算來自國外文學同行的至高榮譽,應該慶賀。但是,這個諾倍兒文學獎是觀賞意義大於實 際意義,錦上添花而已。尤其,它是來自國外,非母語區,隻是少數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作評定,很難講評定結果具有什麽代表性,可信度未必比咱朝廷宣傳部門的話 真實多少。老實說,在國內沒看過莫言的作品的大有人在,看過但沒什麽印象的更是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看過之後沒覺得多出色的肯定也不少。至於國外, 恐怕隻有大學裏漢學係的少數師生知道莫言是作什麽的。不過,國外的文學讀者群知道不知道莫言不是什麽事情。至關重要的是諾倍兒文學評獎委員會知道他,欣賞 他。而這些評論家,裁判員看上的作品更不太可能是作品母語社會讀者喜歡的。
俗 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文學這個領域,沒有絕對的文學優美標準。一部作品“好壞”在讀者個人眼裏大不相同。被大眾欣賞的未必是珍品。珍品未必被大眾欣賞。一部作品能夠得到大部分 讀者群的認可,已是不易,它應該作為反映作家和作品文學水平的主要指標。但是你又沒辦法量化這種指標或者把它作為評比標準。出版物的商業成功不能用來衡量 文學水平,這是肯定的。而文學水平又不是一個標準幾句話所能說清楚的。武無第二, 武功高低,出手一試,立分高低。腦袋掉了,不可能再安上。文無第一,文學作品這東西,看過後讓你激動,引起共鳴,在你眼裏就是作品的成功,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作家若是知道他的作品感動了你,肯定高興的轉圈子不知道怎麽是好了。反過來,若是看完後,你沒有激動,隨手一扔,也不表示這作品啥也不是。文無第一,說的是對作品的欣賞是個人為主,主觀性強的東西。所以,俺一直同意上麵的那句老話。
九 十年代的已故作家王小波作品有不少讀者。看到莫言得諾倍兒文學獎之後,王小波未亡人(老婆)李銀河表態說,莫言作品的文字沒有王小波的美,內涵沒有王小波 的深。她覺得莫言作品還不如王小波的。看到她的評論,俺一吐舌頭。讀者們不要以為俺讚同或者反對李銀河的看法。俺是咱朝廷說的那種“無黨派民主人士,”不 會去比較莫言同王小波的作品的。我就是用李銀河的評論作為一個例子,說明“文無第一”全在讀者個人感覺而已。
值得一談的是國內社會對於海外各種大獎的心態。
諾 倍兒其他科學大獎,一般很少有爭議。那些科學研究領域大都有具體的科研成果,人為的主觀性比較弱,故諾倍兒科學獎含金量相當高。而諾倍兒的和平獎和文學獎 多有分歧的看法。尤其,諾倍爾和平獎,一直是政治意義大於獲獎者的實際貢獻。奧八馬總統上台還沒有幹什麽訥,白宮辦公室的椅子還沒有捂熱就得到一個和平 獎,在我,在很多人看來,算是濫發了。再比如,劉小波得到諾倍兒和平獎也是一筆糊塗帳。不錯,劉小波和其他人提出所謂的“和平憲章,”在中國力促民主,言 論自由等諸多普世價值,其作為本身是必須肯定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提倡這些價值的,從上世紀的五四運動到紅朝統治的所有時期,都有人提倡並身體力行為 之做出犧牲的。不論是創新意識還是首先提倡,還是身體力行,劉小波和其他和平憲章簽名人們都不算有什麽特殊貢獻,最多是繼續參與繼續提倡而已。1989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以其高舉民主愛國大旗,社會各界參與幅度大,結果慘烈而在中國曆史上有最高地位。如果諾倍兒和平獎授予89民 主運動,我想很多人會同意,支持的。自然,也會有不少人不以為然的。在一個高壓的專製裏,劉小波敢於說出真話,這是他最大的貢獻。愚蠢獨裁的朝廷把他抓進 監獄,等於幫助他獲得諾倍兒和平獎,給自己添麻煩,在國內和國外都成了醜惡的化身。對此,我隻能用愚蠢至極形容現今朝廷。但是,我對一直認為劉小波獲得諾 倍爾和平獎是諾倍爾和平獎評委會這幫人出的很多臭棋之一。
回到國內對於海外大獎的心態,我認為一直是處於暴發戶希望體麵,被社會肯定的心態。中國人的攀比之心,世人無出其右。而且,這種攀比之心基本就是虛榮心。我不否認,好的攀比之心,比如改進中國社會的文化科技水平,達到世界先進國家的水準,這是必須,必 要的。國人應該有此攀比之心。這也是國內三十年取得較大進步的一個原因。但是,縱觀國內各界,浮華,急進功利之風橫行。對於海外各種大獎的態度就是一例。 急於讓海外輿論肯定自己,急於讓海外獎賞作為自己價值的表現,把海外獎賞提升到很高的地位,是不是暴發戶心理?起碼,不是沉穩,自信心強的表現。上次劉小 波得諾倍爾和平獎,咱朝廷裝聾作啞,把國內媒體一封了事。這次,莫言得文學獎,朝廷放手讓各種媒體報道,似乎莫言成了中國強盛的文學化身。又有點讓人哭笑 不得。中國自古以來應該講究的是中庸之道。最近這百年上動亂不斷,外擾內憂,讓神州大傷元氣。紅幫更是對中國文化摧殘至大,傳統文化在毛爺時代奄奄一息。
中 國需要諾倍爾文學獎嗎?諾倍兒文學獎實在不能說明什麽。最多是表明個別作家得到海外一小部分精英的認可,更多的是它的象征意義。文學這個東西,必須是本民 族的讀者為主,必須是對社會進步有啟迪,點化,總結,反映的作用。如果作品沒有被大多人讀過,也沒有任何持久的影響,得獎喧嘩一陣子之後就成了過眼煙雲, 那這種大獎隻對作家有點意義,對社會並無任何意義。這就和什麽金馬獎,金雞獎,百花獎之類的鬧劇沒有多大區別了。尤其,對於現今中國社會的狀況,這個挪倍 兒文學獎對於中國社會的意義更是可有可無的。得獎之事不能促進中國文學發展,不能提高中國文學水平,因為,朝廷的鉗製甚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在言論管製 的社會裏能有令社會深思的高水平的文學作品問世麽?文學作品的高水平,不是隻從語言文字上衡量,更需要其對於社會進步的貢獻。說道這裏,看看朝廷對於言論 思想的鉗製,答案不說自明的。簡而言之,現今神州對諾倍爾文學獎和平獎有著太大的期望,幾到把它們捧為神牌的地步了。如果用老祖宗的中庸之道看諾倍兒文學 獎的話,就是別把它當作個事兒。別和神州盛世撤到一起, 也別讓朝廷慶功發賞,比如象北朝鮮那樣,賞賜個“人民藝術家”“黨的好作家”之類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