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禿筆: 北京沒有死---閑談對北京變化的感覺

(2014-10-16 18:32:03) 下一個

(舊文重貼,振興筆會博客)

網絡上有篇轉載的短文,(北京死了),述說了老北京人對北京變化的愛恨情節
: 它 變得不再是記憶中的那個古色古香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北京了。住在北京的也不再是記憶中的講究禮節敦厚的老北京人,而是來自各地操著南腔北調的新北京人了。北 京越來越大,新建築林立,胡同群被拆,老北京人被迫搬出北京。沒有了胡同和老北京居民的北京能是什麽呢? 文中結尾發出哀鳴:北京死了。

 

 這話對嗎?以我看來,有道理也沒有道理。
嘿嘿,我不是在打馬虎眼兒,兩邊說好話,誰都不得罪。這事情嘛,得引用紅朝太祖毛爺的簡單哲學辨證法了:一分為二嘛。
首 先,老北京,對於俺們五六十歲這類老邦子來說,你知我知的那個兒時的北京,那個滿城四合院,大槐樹,走不出去的胡同群,街頭巷尾的京腔問候聲的老北京,真 的被拆,被五馬分屍,被栽上水泥樁子(建築物)。 從城市外觀上看,老北京城幾乎不存在了。哀歎派的確有道理。咱也得跟著陪哀歎派幹嚎幾聲表示一下。 今 日的北京,蒙住你的眼帶你來到任何一處,再睜開眼的話,你肯定不知道你在北京。也許你在上海,你在廣州,你在深圳。這也難怪,現代化建築物大同小異,玻璃 高樓,式樣新穎,幾乎不帶重樣。新潮之餘,自然缺少了地方文化特有的建築特色。在這個意義上,王府井大街和南京路,解放路,中山路,看上去沒有區別。
走動的人群也不再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比如京腔京調兒和吳儂軟語這種地域色彩的語言。這看在所有上歲數的人群眼裏,都是百味交集,感覺不太舒服。打個比方 說,洋妞兒裝扮新潮雖然讓俺們開眼,可是心裏還是認可單眼皮沒曲線上身長下身短的北京大妞兒嘛。現在,全國城鄉都一個麵孔,分不清北京大妞兒,江南水鄉妞 兒,陝西米脂妞兒和高大粗壯的山東大妞兒。
再說,隨著物價和房價上漲,沒有發財的老北京人被迫因為拆遷因為貧窮而搬出破舊的胡同群,遠遠地離開老北京核心區域,在遠郊區棲身,比如房山,門頭溝,延 慶,甚至跑到河北邊上居住。而新北京人群來之神州各地,五花八門的南腔北調。咱不能小心眼兒地說這是雀占鳳巢,可新人群合法合理地把老北京街坊們趕出去也 是事實。時代的進展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來過去隻能想象的北京打拚。新北京人帶來活力也衝淡了老北京的色彩。這是讓人又喜又愁的變化。
接受它,如同清朝的老北京人接受民國時代的北京人,民國時代的老北京人接受紅幫朝廷那代新北京人,紅都時代的老北京人接受改革後的新北京人。以此類推,北 京一直在變化中嘛。城還是那座城,過去的二百年變化幅度不大,哪代新老人群都互相適應著,似乎視覺和感覺上衝擊不太強烈。而新北京過去三十年的變化遠超任 何朝代的總和,讓俺們這些所謂的老北京人在視覺上和感覺上衝擊太強烈了。
這好比晚清和民國時代的老北京人玩蛐蛐兒。一個蛐蛐罐子裏放二,三蛐蛐的,再看蛐蛐們開牙咬鬥,挺有樂的。可是往那罐子裏塞進一群蛐蛐,讓你看著就眼暈,還有心情玩蛐蛐麽? 蛐蛐們倒黴,“人擠人的,”咱就體會不到了,可是一罐子蛐蛐,咱這玩主兒也受不了啊。
即便曆代老北京人多不喜歡變化,變化依然在悄悄地進行著。這是曆史過程,誰也沒法子阻止,隻能接受,聽之任之。這就是為什麽俺前麵說要陪著哀歎派幹嚎幾聲,因為俺根本就沒有真的傷心過嘛。人生輪回,世代交替,看它高樓起,看它亭閣凋,什麽都是曆史一部分麽。

 

其 實,北京失去地方特色,成了四不像的根本原因在於胡同群的消失 平房胡同,使得居住的人群每天總能遇到,互相打個招呼寒暄一下,拉近人群間的距離。一個笑臉,一句問候,溫暖人心嘛。高樓群立,關上門各自為政,割斷人間 聯係。同住一個樓,都不太互相認識來往的。這樣,北京不就成了紐約了嗎? 孩提時代走家串戶遊玩,誰家都不關門,自然混個臉熟。再有禮節,見麵必稱張大媽長李大爺短的,人際關係自然親近多了。俺童年時代在東直門那帶出沒,恨不能 誰家住哪兒都一清二楚的。現在,俺父母家住的那棟十層樓裏,俺就不認識幾家。 這可是已經居住二十年的老樓老鄰居了!!唉,一個平民麽,關上樓門就體驗到“侯門深似海”的境地了。真讓人哭笑不得嘛!關上樓門,有了隱私,也有了紅朝太 祖毛爺那種“住在海裏”的孤獨感了。

 

因 為胡同群消失,新移民們得以保存自己從老家帶來的風俗,語言等地方特色,融入老北京文化的程度減弱很多。 毛爺立都北京之後,從各地帶來大群官宦。這些官宦們一輩子鄉音難改,誇了誇氣的。當年毛爺蹬腿兒咽氣,紅朝庭的華爺粘著口水念悼文,叫全國草民們“一鞠 躬,二鞠躬,三鞠躬”的口音,俺聽了一輩子也沒有忘啊。印象太深了,至今還能學著華爺口音娛樂自己呐。和毛爺那尖聲尖氣的湖南騾子口音比起來,華爺那山西 老醋口音聽起來那麽誇那麽忠厚的,讓俺從此對山西人另眼相看。一般山西人一開口說話,俺就立馬讓他們打住:別掃了俺的興致麽。可是,官二代們,特別是級別 低的走卒馬弁們的子女,上城裏普通學校的話,跟俺們草民孩子一起嚼窩頭鹹菜, 在文化上就貼近草民們很多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新紅北京人很快能融入也認同老北京文化,不至於跟個呆頭鵝似的獨立於俺們北京雞群中。這就是所謂的居住 環境讓你同化的效果。俺親愛的母親當年從湖南過來投奔共軍,滿口鄉音。等老人家在京待二十年,一點鄉音都聽不出來了。所以,俺覺得老北京們不必太悲觀,新 一代的北京移民們能保持各自家鄉特色,但是,熬不過時間,他們的第二代,跟你我一樣,早晚都會融入北京文化的。

 

不過,真正的擔心在於能否保持北京文化的原汁原味,也就是濃度問題。 移民過多,老居民遷出,因為居住環境改變導致居民見彼此間溝通和影響變弱,這才是會導致北京文化變弱變淡乃至沒有特色的根源。這話也要看怎麽說了。比如, 我自己,從南方紅脖子的地盤來到紐約城外居住,馬上感到紐約人的直率,熱情,和俺居住多年的南方不一樣。 即使以紐約這樣大城市,你來我往的人群變化,依然可以感覺到紐約的人情特點。這樣,俺對北京文化保留問題,不太悲觀。沒有必要非要跟乾隆爺時代一個樣子 麽。活在大清時候, 你見到長輩們就得立馬跪下磕頭請安你肯定不願意。 在乾隆爺時代,長輩們就得大嘴巴子伺候你,罵你沒有禮節了。在毛爺時代,見到紅朝官宦們不稱呼“同誌,” 稱呼先生女士的話,你也會被怪罪為“資產階級意識習慣”麽。所以,哪天你在北京大街上見到一個昂著腦袋不理人的,那大概是山西來的煤老板,煤一代,還沒有進化到知禮知俗的地步。 跟當年毛爺帶進來的紅一代一個德行嘛。如果遇到一個笑嘻嘻的來你家蹭飯的,也許是煤三代的輩分了, 該進化到跟老北京人不分彼此的地步了。住北京三代,那自然是北京人麽。

 

長話短說吧,我堅定地認為,北京沒有死!
北京變化了,那是理所當然的。乾隆爺哪天醒來從十三陵過來看到你,他會說,哪裏來的野民在朕的金吾之地晃蕩? 綁起來,送去花市口喀嚓了。毛爺從天安門那座大王八墳裏走出來也得驚詫一會兒,怎麽滿街紅男綠女的,資本主義複辟了麽!

 

 不過,我也感覺,這北京現在有點四不像啊皇城的民居被改造成啥了? 那感覺就像男人被變成太監了麽。這次,俺照樣開罪於紅色朝廷:當年梁思成大師傅建議毛爺另建新都,保留老北京城區,那是多有遠見的奏折啊! 現在北京這個太監樣子,完全是毛爺這廝當年不聽進奏造成的麽。

 

 唉, 再過一百年,北京成了紐約,反正那個時候,俺和一幫老北京人早成了骨灰,也顧不上哀歎了。新北京人們, 早習慣北京的高樓大廈,誰還記得老北京的樣子啊! 對於他們,老北京就是跟紐約一樣麽。如果那時候有人蓋起一片四合院,肯定有人抱怨破壞北京的景觀,四不像啊!其實,這世界,人是過客,城有興衰,一樣是過 客麽。

嘿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eater111 回複 悄悄話 北京原本是個大家閨秀,現在是有點俄國,歐美,港台味道的風塵女。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pletea' 的評論 : 真謝謝了。不聽不知道,一聽心一跳。一是不知老舍還有這麽一篇。這麽沒收到老舍散文集中呢?在老舍博物館也沒看到提這篇。 寫的太好了!!俺是有幸還看到過老舍說到的那樣的北京。現在以不複存在啦!再謝!
24KF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ussie-2' 的評論 :

還是問博學多識的老禿本人吧。
aussie-2 回複 悄悄話 24kFe:滿族人怎麽不算是中國人了?
mapletea 回複 悄悄話 這裏有個“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演員李力宏朗誦的老舍的《想北平》,老北京可能願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p85g54YZU
24KF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雑家1' 的評論 :

既然是親戚那肯定要美化自己家人了,所以就更不靠譜了。
24KF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雑家1' 的評論 :

按毛與梁的身份和地位來講,更應該是梁脖子一梗才對吧。而且這樣的描述也太文藝化了吧?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免得這位網友再質問,我們家和林徽因家是遠房親戚。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脖子一梗"是梁思成的兒子梁從誡說的。
24KFe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脖子一梗????以為然地說:保留下來有什麼用,你梁大教授去找幢漢魏時代的房子給我看看!
===========================================
毛澤東的脖子一梗是你親眼所見嗎?
24KFe 回複 悄悄話 北京的古跡很多也就幾百年,而且這些古跡也是在毀壞更古的古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有5000年文字曆史,如果所有的古跡都要保存,現代人恐怕連站腳之地都沒有了。對於北京的古跡隻能是選擇的保存,這點49年以後做的不錯。頤和園,故宮,天壇不都保護的很好嗎?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建國初期的一次國慶大典在天安門城樓上,梁思成站在毛澤東身邊,毛澤東和梁思成談城市規劃,把手一揮對他說:幾年之後你就會看到現在阻礙交通的牌樓和幾百年的老房子不復存在了,北京城裏到處都是冒煙的煙囪,一派社會主義建設新氣象,梁思成說:古代建築還是保留給後世為好,毛澤東脖子一梗????以為然地說:保留下來有什麼用,你梁大教授去找幢漢魏時代的房子給我看看!
現在基本上還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建設規劃的。
24KFe 回複 悄悄話 老禿的文章一貫如北京的鹵煮火燒,看著不錯,其實就是下水類的大雜燴。談談著文化又扯政治,就是不談自己所謂的老北京的真實身份。老禿,不知你家是第幾代的北京人。49年後的北京,有一半是外地人進京,如眾多各部委,大專院校工作人員。如果老禿的爹媽不屬於這類人,估計也無非就是滿族後裔,這些人也是隨著清王朝進的京,嚴格算起來也不是真正的北京人,甚至其祖先都不是中國人,而是滿清達魯的蠻子。
越吃越蒙山人 回複 悄悄話 乾隆怎麽會從明十三陵跑出來?看來陰世間人也會串門哈。
亞特蘭大筆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雑家1' 的評論 :
老禿筆:
鄙人剛從牛妖城回來。 你能想象二百年前這裏不過是一個漁港,皮毛集散地?
一百三十年前,牛妖城早已成為大都市,但是沒有現在這麽多擁擠的高樓大廈。 那個時候,除去市中心大約二十條街道外,居民區多是小房子,二樓,有樹木。現在你去看看。
曾經跟老牛妖城人聊過,他懷念五六十年代的牛妖城,也說牛妖城變了很多。有些不自在。 這是自然的麽。
牛城地主 回複 悄悄話 對老祖宗的東西那麽不在乎的,世界上還真難找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雑家1 2014-10-17 08:11:38 如果到歐洲和日本去看看那些文明國家的人民是如何保存和愛護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產和數百年建築的,人們就知道現在中國麵臨著的是什麼樣不可逆轉的古文明毀滅了。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到歐洲去看看那些文明國家的人民是如何保存和愛?文化遺產和數百年建築的,人們就知道現在中國麵臨著的是什麼樣不可逆轉的古文明毀滅了。
亞特蘭大筆會 回複 悄悄話 老禿筆: 先謝一聲,感謝閱讀。 再喊一聲,你也在扯淡。 按你的邏輯,這世界上基本所有城市都死了。 大城市尤其如此。 認死理麽,那就沒法對話了。
雑家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你這篇文章的標題再多加一兩個字,我就嚴重同意了。
標題應該改成"北京人還沒死",那就完全正確了。
至於你說北京還沒死?我送您三個字:扯淡吧!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北京原來是什麼樣子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