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2011/3/5 林黛
玉舟,
你的詩詞功底很深,你的有些詞很有李清照的味道,我要好好欣賞和學習(不是玩笑)。
我想如果把你郵件中對詩詞的解析附在詩詞作品的後麵, 是不是會有利於象我這樣的讀者對詩詞的理解呢? 我想會的。
另外,在讀你的詩詞的時候,也注意到你好象並沒有遵從一些"規則", 比如說韻腳啊什麽的, 但讀起來仍然那麽過癮, 如你的"父親":
父親的身影
似乎永遠不會老去
父親的腳步
似乎從來不曾遠離
一條歲月的河流
載著我希望的風帆
父親是風
吹動小船的勇敢
父親是浪
推著我向前
如果回首的一天
有些什麽
會令曆經滄桑的心酸楚
不再易感的眼睛含淚
那是當我
看到父親漸漸老去
我知道筆會裏有很多筆友喜歡寫詩,各自的特點和特長不同。我想請問玉舟可不可以總結一下自己寫詩詞的體會, 和我們大家分享一下。當一個題目出現在你腦中的時候,你是怎樣決定用哪一種體裁來寫以完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等等。我想大家一定會有收獲的。
謝謝玉舟。
2011/3/5 玉舟
林會長這一封E回起來滋味百般。筆會人才濟濟,我拋磚在先,如今又要再弄斧,隻盼淺談自己一點學習體會,不至聒噪大家周末聽雨的情致。
會長提到帖注解,怕會貽笑大方,也怕破壞人讀詩的心情,留餘地想像是寫詩之趣也更是讀詩之趣。(不是有詩解大家,將詩解得作者都自歎弗如麽。一首詩百人百解挺正常的)。
我學寫詩自讀詩起,想來大多這樣。初高中都沉迷古今詩詞小說,以至誤了正業,這是後話。《紅樓夢》中香菱黛玉的詩論可謂淺顯但準確,讀詩象嚼橄欖,味道是苦的,回味是清的;味道是澀的,回味是重的。品讀出來的具有“說不出”的妙處。學寫當然從畫瓢始。現代詩亦然。
如果人的思想是一條河,詩是其中的瞬間花浪,撲捉需要等待和抓住,思想可以是連貫的,詩句卻可以跳動。(可能文章更象舀一瓢水,更真實地傳達思想)。如果那稍縱即逝的靈感久候不來怎麽辦,我就給河裏置幾塊石頭,把浪花逼出來交差了事~~~
補充:寫詩反映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信仰,文化和生存環境,它們都決定寫的人對事物的觀察角度。最近讀到的最感動的詩作恰是我們筆會的青竹寫的那首媽媽的愛從未離開,點點滴滴投注女性的細膩和媽媽的感懷,借助緩慢憂傷的語言作童話般表達。一個人思想蒼白恐難寫震撼之詩。
至於語言的琢磨,的確有些詞或字入文容易,入詩難。
學詩有規章,但寫詩全照規則就怕被禁錮了。
2011/3/6 上午9:41 林黛小結
親愛的玉舟, 謝謝你拋了"磚"又"弄斧",不是想讓你如此勞作, 實是因為品完你的"詠梅"之後又去讀你發在筆會博客的其它詩詞, 就又有了問題。不過你的郵件字字珠璣, 讓我受益匪淺。先讓我來小結一下你的要點:
1. 發表詩詞時貼注解不合適, 因為對一首詩可以百人百解。(我的本意是在博客上讓大家學習) 。
2. 讀詩象嚼橄欖,味道是苦的,回味是清的;味道是澀的,回味是重的。品讀出那“說不出”的妙處 (非常喜歡這裏的"妙"字) 。
3.學寫詩詞從"畫瓢"開始。有些詞或字入文容易入詩難。
4.寫詩詞要有靈感, 如果靈感不來, 要逼出"靈感"。(這蠻難的吆, 大概要有一定的造詣之後才可以做到
吧) 。
5.寫詩反映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信仰,文化和生存環境。
玉舟, 其實我們的談話也還是個開頭, 期待更多的詩人加入討論。
謝謝玉舟。不打擾了。請詩人去聽雨吧。
2011/3/6 老鮑
春雨瀟瀟梨花開。聽筆會才女們網上談詩,一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