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基甸:特立獨行的美國人

(2010-11-11 17:57:58) 下一個

美國人崇尚個性,大多喜歡“我有你沒有”,喜歡特立獨行。

在美國住了十幾年,我對身邊的“老美”的認識慢慢多起來,越了解他們,這一點給我的印象越深。很多老美八小時以內是專業人士,八小時以外卻有自己醉心的愛好(hobbies),這些業餘愛好跟他們自己養家糊口的的職業可能毫無關係,但他們可能在其中“玩物”有誌而且“玩物”有成,“玩”出個性、“玩”出名堂來。我認識的美國人,有八小時以內做化工研發谘詢、八小時以外寫曆史小說而且已經出版了好幾本的;也有職業是高分子加工教授、而業餘喜歡研究考古學、對古代中東的銅器和金屬的研究水平高到可以到著名的賓州大學考古博物館兼職的。

大多數美國人對工作是積極進取的。就工作的勤奮而言,美國人可能比不過亞洲人,但超過歐洲人。這些愛好獨特的美國人在自己的八小時以內的“本職”工作中也並不偷懶,甚至頗有成就。但是大多數美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都比較現實而不極端,大多數的人既盡自己的努力,又不做“工作狂”。美國人知道,人生在世,還有很多比職業、比工作更重要、更寶貴的東西,比如家庭,比如信仰。說到底,一個人最看重什麽,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正因為如此,美國人不喜歡、也看不起隻知道追求職業成功、隻知道爬公司“升遷梯子”的人。對這類人美國人最常用的評語是“Get a life!”——“有點生活情趣好不好?”另外美國人似乎特別青睞具有創造性的活動。上班掙錢養家糊口做的“正業”當然不是沒有價值,但是就創造性而言,則往往是“不務正業”的業餘愛好更具創造性和張揚個性的獨特性。美國人願意在業餘愛好上投入很多的時間和金錢,在美國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因為共同的業餘愛好招聚在一起的社團也很多。美國人不願意當幹燥無味的工作狂,而要做富於生活情趣的人。

美國人在自己的孩子選擇專業上也教育及尊重孩子的與眾不同。美國人通常也欣賞中國人父母注重孩子教育。注重教育固然很好,但中國深受儒家影響的教育製度很多時候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即使是在美國的華人,也把兒女能進名牌大學或者“成名成家”當成至上、終極的“偶像”,或者逼孩子選擇醫生、律師等能掙大錢的職業,就連孩子學棋琴書畫也帶著父母強烈的逼迫。這樣逼出來的孩子,多半是“高分低能”、高IQEQ、有知識技能而無生活情趣和為人處事能力的書呆子和工作機器。這樣的教育其實是有點摧殘人性的。孩子即使按照父母的期望“成功”了,也會記恨父母。

而美國人懂得人生的“成功”並不僅僅是以學校裏的分數或公司裏的業績來衡量。美國人對“成功”有更多元化的定義。而同時美國人對獨特個性的看重在其教育製度中就有很多體現。從幼兒園開始,美國的孩子就被教導“你是獨特的。上帝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用對美國孩子和大人影響都很深的漫畫詩人蘇斯博士(Dr. Suess)的詩來說,"There is no one alive who is You-er than You"(“世上活著的人,沒有一個比你更像你”)。所以美國人不願意隨撥逐流跟著別人後麵去追求“成功”,而寧願有自己獨特的專長,而且自己能在其中陶醉享受自己的創造。美國孩子考試可能考不過中國孩子,但他們可能比中國孩子快樂;美國人在公司幹活也許中國人會覺得沒有自己出色,但他們可能比我們更懂生活、更有“文化”。美國人在選擇職業上也更注重精神追求而對物質上的獲取有更瀟灑的態度。

我認識的一個美國小夥子卡勒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我第一次見到卡勒是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校園查經班。唱詩(歌)的時候我發現坐在我旁邊這位濃眉大眼藍眼睛的“老外”小夥子也在跟大家一起唱——中文!後來發現卡勒不但能用中文唱詩,而且能用中文參加查經、分享自己讀聖經的心得、讀中文書籍、甚至朗讀有點半文半白的合和本中文聖經。跟很多懂中文的美國人一樣,卡勒在中國住過幾年,邊教英文邊學中文。回到美國後,他在新澤西的一家中學教西班牙語——可見他的西班牙語也很好。比起歐洲人來,美國人會外語的很少(美國人也常常以此自嘲),中文對他們來說就更難了。所以卡勒的語言天賦真的很了不起。在廿一世全球化的今天,精通一門以上的外語對於求職和自我發展無疑是一種優勢。

但是這位靦腆的小夥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隻是他的語言天賦。他更以自己的謙卑、善良和平和令人產生好感。僅僅這一點已經跟大多數顯得不大懂事的美國年輕人很不一樣了。而他的人生追求更是令人感歎。今年夏天,卡勒跟我們告別,去賓州農村門諾派(Mennonite)基督徒的老鄉家幫人幹活了。這一去就是幾個月,還沒有計劃好什麽時候回來。門諾派類似阿米緒人(Amish),雖然沒有阿米緒那麽排斥現代技術,但同樣崇尚簡樸生活。卡勒在那邊,每天早晨四點鍾就起床,到牛棚擠奶。白天還要在農田和雞圈等裏麵幹很多農活。他住在老鄉家,跟他們一起吃飯(全部食物都是自己種或自己養的“有機”食品),一起讀聖經、禱告、敬拜上帝。卡勒自己並不是門諾派信徒,但他覺得門諾派那樣的簡樸生活值得現代人體驗,那樣的單純、返璞歸真的生活可能幫助現代人淨化心靈、追求上帝。臨別的時候卡勒跟我們談起他對將來的打算。他說自己一直對到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去扶貧有感動,曾經特別想去新疆,但他希望這一切不是出於自己的熱心,而是出於上帝的旨意,他還在尋求。卡勒還沒有結婚,也在禱告上帝賜給他誌同道合的人生伴侶。我在心裏為他默默祝福,也為這個年輕人的獨特誌向感動。如果對他不夠了解,也許我們會為他惋惜,以他的語言天賦和能力,照一般人的想法,本來應該會有很多自我發展的機會的。但是他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活法。因為他相信,人生的成功,並不隻是要用財富和“事業”來衡量。他更願意讓上帝使用自己的天賦,讓自己成為把愛帶給他人的一個管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若敏思文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基甸好文分享!觀察的很仔細。
土豆沙拉 回複 悄悄話 基甸把從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總結成了文章,讀後很有感觸.期待更多的好文分享.

戈壁紅柳 回複 悄悄話 並非每個活著的人都懂得生活。
不僅活著,還要活快活了,是一門藝術。
基甸從獨特的視角,生動揭示了生活的藝術。叫一聲好!
笑微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想過這樣簡單的生活,沒有太多壓力又能自由自在地發展個性, 可是不容易啊,下輩子吧!
歡迎基甸! 謝謝好文分享!
專業讀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基甸好文分享!自由自在地發展個性, 確實是美國生活的精華。
玉舟 回複 悄悄話 感恩節前的繁忙使園地裏地廣人稀了. 謝謝基甸的分享, 對身邊的人觀察仔細,“我有你沒有”真是很多美國人頭上的標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