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 Tu Bi: 寫作還有樂趣嗎?
(2010-05-27 19:14:47)
下一個
Lao Tu Bi
好久沒有寫東西了。總有朋友問怎麽回事兒。一次二次也就罷了,這麽多次詢問就讓我感覺有必要認真考據一下了。好像我露出些黔驢技窮,筆禿墨幹的樣子。
其實,我還是常常有念頭動筆寫點什麽過過癮,重拾觀看讀者跟帖的樂趣。等每次坐在電腦前的時候,就突然興趣索然,懶得再寫了。幾次類似的嚐試後,倒讓我好奇,為什麽從前這麽喜歡寫東西侃山,現在突然沒有寫作的興趣了呢?按說,人還是那個傻人,筆還是那隻禿筆,頭腦也還沒有糊塗到言語不利索的地步。找了半天原因,從生理到心理,各個可能全想到了,結果就是沒有一個原因是決定性的。
從表麵看來,似乎用毛爺時代的術語說就是“革命意誌衰退了。”
這幾天突然悟出點什麽,覺得這個大人寫作,就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樣,新鮮勁兒就三天。等玩膩了,沒有任何新鮮感了, 就把那玩具扔在一邊不再玩了。再細想一下,還真的是這麽個道理。人類不論年紀多大,也不論幹什麽的, 全是轟轟烈烈地幹點什麽,差不離就不幹了。政治家們尤其喜歡這一套。要上台的,在台上的,總有些新花樣出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拉選票,爭支持率。等輿論,民意差不多了,熱乎勁兒過去,就不再提起,恍如什麽也沒有發生。 大人如此虎頭蛇尾,敲完開場鑼就不管後麵大戲如何了, 其實就是小孩子的本性延長到成年之後。
沒有寫東西原因在於寫作沒有新鮮感了。
也就是說,網絡寫作的樂趣不再,覺得反正這輩子也成不了氣候,作不了作家,還何必在電腦前麵浪費時間呢?有那功夫還不如去學老楊泡個嫩妞兒,學老江上天安門城樓在小胡身邊擠擠看閱兵式。再不行,學斑竹哢嚓別人文章,也是樂事一樁嘛。
剛開始寫作時候,興趣十足,打字霹靂啪啦的,隨便揀個題目就碼出一篇。 那勁頭兒, 如果毛爺還活著的話,就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境地, 套用到我這碼字上,就是“揮筆就寫” 反正總能倒騰出一堆磚頭瓦塊來放在網上。再庸俗直接點兒, 就象小夫妻新婚燕爾,巫山雲雨,沒完沒了,樂此不疲. 不用說,“樂在其中”嘛。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寫作新鮮感下降,興趣逐漸淡薄,大概就象中年夫妻,水到渠成,按部就班,例行公事了。等碼字到我這幾年的情況, 就基本象退休的老幹部開組織生活會,一月一次,有一搭無一搭的了。
興趣嘛,就象性趣,不能當飯吃。玩久了,也有點膩崴了。
所以,各位可以理解我現在對碼字沒有多大興趣的原因了吧? 碼了5年多了,啥也沒有撈到: 優秀黨員咱沒份兒,著名作家咱差的遠. 最多就是個網上寫手,也就是我黨宣傳常說的基層積極分子這種令人尷尬的情況。黨把你當塊磚,墊腳砸人用。你自己也不知道該是把自己當塊料呢,還是不當塊料。當群眾不甘心,作幹部黨不認賬。隻好封個“積極分子,”表示自己下可作群眾,上可作幹部。這把小命的運氣就看黨中央怎麽指示下一步了。碼字連經濟效益也沒有,白賠時間和精力。自己瞎忙,給版主旺壇, 攢人氣。 這幾年網上活動,"革命一生,辛苦半輩子," 就落個這地步. 早知道的話,那怕去麥當勞烤漢堡包也能賺不少錢了。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唯一能夠自我安慰一把的就是這摸不著,看不見的碼字快樂感覺。這感覺,沒法兒衡量,就跟性快感一樣,自己知道多強烈,多刺激. 別人幹著急, 體會不到你的“喜怒哀樂。”
碼字, 跟寫字一樣,也能夠自娛,從中得到快樂舒暢的感覺。 這就是支撐我這麽多年碼字不倦的原因. 網上碼字這事兒,用我們北京話說,就是賠本賺吆喝。如果你是非北京土著,我還得解釋一下這個賠本賺吆喝. 就是說這人想作買賣賺錢,結果一分錢也沒賺,就是喊半天。 你說,誰這麽作買賣啊?嘿嘿,網上碼字就是這樣子嘛 .不過,要說網絡碼字隻賠不賺,似乎也不太公平。不管怎麽說,常來常往的,這筆名可是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是說,碼字多了,能夠賺個知名度。有人索性筆名都起了個“知名度比較高。”
自然了,這個知名度也是虛擬的,現實中,沒法兒賣錢換酒喝。
至於我這個筆名則更是有苦說不出。整天在網上被朋友們叫“老禿”. 現在,不少朋友們見麵也不再稱呼我本名,開口閉口也是“老禿”的。真把我叫得是“又老又禿”的。這自尊心,這信心,真的是受打擊啊。弄的我幾乎每天對著鏡子照照,自己對自己說,“嗯,不老不禿。” 我真是後悔莫及啊。這筆名起得實在不怎麽樣。讓人家網上一眾美女粉似想說點什麽好聽的也不好開口啊。我總是想,當初要是起個“親愛的”作筆名,那麽,今天在網上網下被美女們追著叫“親愛的,”那多提氣提神啊。
那天,我參加亞城華人美食大會. 好幾個美女過來說,啊,老禿,忙啊。你說,要是換成 “啊,親愛的, 忙訥,” 該有多溫情啊。大會結束之後,一個美女說,老禿,我等著你啊。人家這是要幫我開車回去。可是,如果換成 “親愛的,我等著你啊。” 雖然都是開車帶我回去,可是這後者的意境就讓人飄飄然了。
其實,真正造成我最近寫字不勤快的原因是我的老電腦死掉了。
原來裏麵安裝的中文軟件我用習慣了,打字非常快捷。基本上是邊想邊打,手下就流出一段段文字。劈裏啪啦,一個小時就砌出一堆磚頭。那才符合毛爺早年常念叨的“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原則嘛。現在,換個手提電腦,沒有中文軟件。必須去網上找一個網站,現打現拚,一個字一個字地蘑菇,幾乎比女人生孩子還麻煩。這麽費勁地打字,不但失去了網上碼字的樂趣,把一件業餘愛好變成專業工作了,也讓我的腦子裏的靈感不能快速記錄下來,失去很多精彩部分。所以,換個新電腦,就扼殺了我寫字的樂趣,活生生地把一個現代牛倍耳文學獎候選人的可能性給埋沒了。
還有,這網上碼字就象老北京天橋的雜要場。裏麵有人玩手藝,蹬車,拿大頂,翻跟頭,唱京劇,周圍觀眾們一定要人山人海地圍著,還要不停地叫好。這樣,裏麵的玩家子才能心情舒暢,越玩越有勁兒。老北京戲院裏,過去台上唱的響亮,台下叫好的比台上的還聲大。越鬧烘烘的越好。如果觀眾們悶頭看,不言語,就沒有人氣了。裏麵的玩家子玩幾下就泄氣不想再玩了。要是邊上再有個叫倒好的,那就能把玩家子活活氣死了。老北京戲院過去就有這種爺們,專門叫倒好,氣演員, 攪場子。
說到這裏,您就肯定會笑出來了。那網上不就是這模樣嘛。
是啊,你得替我們網上寫手著想啊。我們容易嗎?犧牲了跟老婆,小蜜親熱醞量感情的時間,放棄了賺錢發財的美夢,對著一台破電腦,腦子裏緊張地思索,想碼出點什麽來。好不容易推敲出幾句精彩台詞,就先被電腦打字給麻煩住,再被幾個鬧場的筆名奚落一通,你說,誰會高興啊?這碼字的積極性肯定就被砸沒了。好的寫手,走到哪兒,版主都會悄悄地保護寫手免受騷擾。這樣作,一是為了創造一個”和諧社會“,讓眾人皆大歡喜。二是留住好寫手,給自己的論壇添人氣。於公於私,皆有好處。
在保護寫手,讀者們互相尊重這方麵,文學城這個地方作的很好。,基本上,很少見罵人帖子。不是沒有,而是版主刀快手快。見勢不好就哢嚓掉。而且,版主們很有分寸。真正辯論不同意見的帖子得到保留,我不論寫什麽題目,論點多有爭議,在文學城裏可以看到不同意見和批評的帖子,但很少看到人身攻擊的。我甚至認為,文學城的讀者群有很高的素質,起碼,不亂罵寫手,就使得我個人感覺好。而從前我常出沒的一個論壇,現在基本不去了。在那裏看多了互相人身攻擊,覺得跟這種人群不要混在一起玩為好。
總而言之嘛,這網上寫作就是一個興趣所在的問題。要是我把它當做”性趣,“ 那我肯定每天筆耕不綴,持之以恒。用毛爺時代的話說,革命到底,為黨為人民發最後一絲光。” 毛爺這老家夥一屁股坐進中南海,就再也不肯讓位,直到被摟鑼們抬出來。明明一個封建皇帝,偏偏往自己臉上貼金,說成為人民服務。我要是有毛爺這點固執到死勁頭拿去練寫作的話,我肯定早就把文學牛背爾獎成口袋背回來了。
寫作有什麽樂趣啊? 此樂趣非彼樂趣。 現在,應該抓緊青春燥動期的最後幾小時,追求性趣。性趣所在, 興趣所在。 等過段時間,我老得沒有性趣了,我再回頭重拾興趣吧。
嘿嘿,文責自負,讀責自負啊。
希望看到您更多的專業評論!
謝二宇鼓勵!
這位讀者太專業了!長篇評論信手拈來,且麵麵俱到,尤其點睛之筆“最後成功者可能就是能在寫作中找到樂趣的人了”, 讚同!
換了俺,還真找不著話說,不知從何評起呢,嘿嘿!
一方土地養一方人, 一支筆娛樂一群讀者.願老禿寫作火花常在.我覺著, 你的"包袱",也就是笑料, 就是能把紅色笑話隨手撚來,讓讀者忍俊不禁.所以, 你的讀者群,可能和你的年齡相仿,或比你小十歲, 或和你一般大, 或比你大十歲的這群人中.要想有人跟帖, 又跟到點子上,並且千秋萬代地跟下去,可能還是得琢磨琢磨讀者.
另外網上寫作, 就得經得起評論.很多網上寫手或受不了批評, 或受不了沉默.寫東西的人大多敏感, 否則無話可說. 有些作者,聽了幾句評論, 甚至表揚話沒說到"萬歲, 萬歲, 萬萬歲"的等級,都有可能不開心.還有些作者, 在自己精心琢磨出的大作貼出後, 讀者悄不作聲,也會心有戚戚然. 其實大可不必.所以, 最後成功者可能就是能在寫作中找到樂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