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東方之聲響亞城>
----獻給亞城<東方之聲合唱團>
(女) 亞城郊外的石頭山嗬, 今天怎麽這樣神舞興歡,
(男) 緩緩而流的恰河嗬, 什麽事使你如此笑容滿麵,
(女) 曲折延伸的BUFORD大道, 你怎麽換上了節日的盛裝,
(男) 掛燈籠披彩帶的中國城嗬, 告訴我,
(合) 今天為什麽掀起喜慶的狂瀾.
(女) “新春福虎送吉祥!”
炎黃子孫, 普天之下, 怎能不大慶特慶!
(男) “金虎迎門富滿堂!”
辭舊迎新, 聽那劃破亞城長空的歡樂合唱.
(合) 聽嗬,
東方合唱迎新曲, 像雪花在起舞, 似春風在飄蕩.
歡樂之聲響亞城, 是老人在問候, 是孩子在歡唱.
(女) 啊, 什麽人駕起長虹直通那金色的雲端,
(男) 什麽人用繽紛的彩帶接來了祥雲一盞.
(合) 看嗬!
(女) 彩虹上那不是我們的祖國同胞,
翹著拇指把我們誇讚,
(男) 祥雲裏, 那不是遠方的親人,朋友,
點頭笑著向我們問好拜年.
(合) 嗬, 明天, 2010年的明天嗬,
讓我們用生命的激情彈響詩歌的琴弦.
(女) 朝思暮想的祖國----就是我心中的琴盤,
(男)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就是我激情的泉源.
(女) 精美的賀卡, 捎來遙遠的祝福
(男) 溫暖的春風, 綻開新年的笑顏
(女) 纖細的琴弦, 奏響東方的美樂
(男) 優美的合唱, 叩開新年的門環
(女) 鮮紅的對聯, 寫滿美好的期盼
(男) 融化的雪花, 流出春水的前沿.
(女) 早醒的小鳥, 唱響第一首春歌
(男) 稚嫩的種子, 萌發第一片嫩綠的春天
(女) 真摯的情誼, 快幫我把詩句鍛打,
(男) 樸實的話語, 快幫我把稿箋裁剪.
(女) 我們的生活, 從沒像今天這樣牽人詩懷,
(男) 我們的明天, 從沒象今天這樣照人心坎.
(合) 來過年吧, 朋友!
(女) 唱起來吧, 讓那東方的歡歌,
溢滿這室內屋簷
(男) 唱起來吧, 讓那雄壯的合唱,
響徹於亞城之巓.
(女) 你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
那晶瑩的雪花,
捎來了多少家鄉對你們的思念
(男) 你們為了求學, 增識. 不遠萬裏,
來到這大洋彼岸,
命運的機緣, 讓你們定居亞城,
陌生了家鄉的語言.
(合) 共同的愛好, 使你們走到一起,
歡聚在這東方之聲合唱團.
(女) 悠揚的歌聲裏,
流露著的是你們久別的鄉戀
(男) 動聽的旋律中,
飄揚的是你們對祖國永恒的思念.
(合) 來過年吧, 朋友!
(女) 那熱騰騰的佳肴, 象征著溢滿團圓的年飯
(男) 那精美的粘糕, 寄寓著年年更高的願望
(女) 嚐一嚐三鮮餡的餃子, 盛滿團聚合歡
(男) 喝一杯濃烈的老白幹, 就是醉倒也把鄉愁呈獻
(合) 唱起來嗬, 朋友!,
(女) 東方合唱譜新曲, 奔騰的豪情,激情的呐喊
(男) 歡樂之聲飄亞城,歡樂的主旋, 憨厚的笑臉
(合) 火紅的太陽啊, 普照著沸騰的2010新年.
2010年2 月21日
謝謝這位朋友的評論. 也謝謝會長和笑主持的誇獎. 這位朋友說的對, 是"應景應時"而寫, 自然會有許多"應景"的文字.
"多少有點驚呀這是雜翁先生的手筆。"-為什麽呢? 我一生中各類文體都寫過啊? 就在這博客裏, 我也貼過古典詩詞, 散文, 政論文, 科普文, 遊記等啊. 朗誦詩曾經也是我最愛寫的文體.不過, 真誠的謝謝你喜歡我的文章和詩詞.以後爭取多提高吧.
老禿啊, 砸的好啊. 哈哈. 當年的"紅色朗誦"是當時的主旋律啊. 不過也不能說所有的朗誦都是"紅色"的了呀! 你藏了好多天, 歡迎歸來啊. 老雙找人唱"牽手", 我看你們兩位"手牽手"合唱"牽手"一定極妙. 嘿嘿.
-一個喜歡你文章和詩詞的讀者。
提高一點說, 詩朗誦作為一種表演藝術, 是中國文化獨有的. 這是中國文字獨有的韻律美的結果. 大家知道, 英文詩我也寫過一些,雖也講壓韻, 但多很勉強. 用韻很難, 因為英文詞中在某個韻腳的詞有時非常有限. 也就是說, 寫一首英文長詩, 若不變韻, 有不想重複, 幾乎不可能. 也就是說, "詩朗誦作為中國文化獨有的一種表演藝術形式, 我們能為它的傳承繼續作一點點貢獻, 也是我們筆會作的好時呀.
難道不是嗎? 嘿嘿.
這詩章寫得大氣蓬勃,激情洋溢,真的非常鼓舞人心啊。
讚美雜翁,也很想聽西虹和小鶴的原版朗誦哦。
豪情壯誌,已剩不多拉. 現在是“老翁伏櫪,誌在釣魚”了.多謝謝了.
因為要在中文學校上課,接著送兒子去排練小提琴合奏。錯過了盛會。
謝謝雜翁讓我們分享到激情奔放的詩。如雜翁所說,火紅的太陽,普照著沸騰的2010新年!
雜翁啊,沒想到今天居然坐了沙發,而且感覺是大會堂的沙發(怎麽覺得你的詩好像是為大會堂這種舞台寫的)嗬嗬。
你不知道,讀完你的詩以後, 好像坐在人民大會堂場子裏,耳邊還廻響著類似革命史詩“東方紅”的宏偉詩篇,心中早已被塵封的紅色時代的印象又被你的舊體新篇翻開。你又讓我們共鳴了一回啊。
好詩,至少這種大氣、寬廣,革命史詩般的豪情壯誌,讓人感到雜翁與生俱來的“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情懷。致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