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3)
2010 (239)
2011 (277)
2015 (64)
2016 (320)
2017 (153)
——對當前國內文藝齊放異彩的觀感!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生活的不斷發達,老百姓在豐衣足食之餘,對非物質文化的需求不斷地升溫,今夏我攜女兒在回國探親旅遊的將近一個月中對國內這些蓬勃發展的各種專業和群眾文藝活動不禁深有感觸,想抒發一些感慨和同胞們分享一下。
由於女兒對舞蹈有些興趣,我也想給她增添一些藝術熏陶,此外,本人自幼也喜歡蹦蹦跳跳,對文學藝術、影視戲劇、特別是音樂舞蹈都由衷地喜愛,同時也喜歡享受坐在大劇院內觀看演出的那種感受,由此,在今夏回國休假時期有戲便看,樂不思蜀也!我父母親家住武漢市,這樣在江城武漢六月的各大劇院內的首場演出中,均沒少了我和女兒的足跡。使我感到驚喜的是國內各個藝術團體各顯神通、大放異彩,各大劇場好戲連台,高朋滿座,使我和女兒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大飽了眼福。
首先,武漢市在古代著名音樂家愈伯牙遇知音鍾子期之地的“古琴台”新建了一座具國際水準的大劇院“琴台大劇院”,一個月中就有三場大戲公演,我們挑選了每個劇團的首場演出,每場均乘興而去,即興而歸。
第一場看的是由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演出的全場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小時候隻看了“樣板戲”電影,這下可看到了中國最專業的芭蕾舞藝術家們的親臨演出了,我們提前一個小時來到劇場,一裏地遠就有人手握幾百元想買富餘票,幾場演出全爆滿了。有趣的是,演出開始後,聽到那熟悉的音樂,看到中國最高水平的芭蕾舞藝術家門的盡情表演的舞蹈,對“萬泉河水”的似水柔情,“向前進,向前進!……”的鬥誌豪情,均感到無比地享受,以至於對那些“紅色”的“階級鬥爭”情節基本上忽略不計了。
第二場看了由新西蘭皇家芭蕾舞劇院演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飾演男主角的是位中國人(想必也是“中芭”出去的),該劇把“莎士比亞”的曆史原創改編成了近代故事,看了不太習慣,我們對全場演出的感覺沒有對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的好,也沒有我們曾經看過的亞特蘭大芭蕾舞團由魏東升擔演羅密歐的演出好。然而,畢竟是專業芭蕾舞水平,把歐洲的風情盡收眼底也不期然而然矣。
第三場的觀摩演出對我和女兒的印象最深,是由著名中國舞蹈家楊麗萍親自創辦並親自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劇《雲南的響聲》,這是楊麗萍繼她的第一集《雲南印象》之後的又一大作,楊麗萍稱它為“大型衍生態打擊樂舞”,全場演出陣容龐大,氣勢宏偉,不僅有專業的舞蹈家如楊麗萍親自擔任主演,還有眾多訓練有素的業餘演員,有些是來自山區、園林等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民,有上百名演員的陣容。
歌舞劇《雲南的響聲》以其濃鬱的鄉土氣息和原汁原味的雲南原生態“響聲”,把水缸,鐮刀、竹子等等這些來自生活的最本質的器物都奏響了純粹的自然樂章,加之常常伴隨一些神秘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觀眾,特別是楊麗萍本人的三段精彩的演出:“催生”、“牛玲舞”等的表演精彩絕倫!此外,那些勞動人民淳樸地自然唱腔在音響效果極其現代化的劇場迂回蕩漾和那氣勢磅礴的陣陣樂鼓,確實是蕩氣回腸,令人振奮。《雲南的響聲》同任何其它的藝術形式決然不同,她是百花齊放花叢中獨自綻放的一株與眾不同的新花。
其次,第四場演出則是在湖北劇場看到的最普及化的大型音樂舞蹈的文藝演出,所不同的是,不僅舞台上有來自全湖北省各個專業文藝團體近400人的演出陣容,在劇場的外圍還有好幾百人組成的腰鼓隊、秧歌隊、舞龍隊等等助陣,車離湖北劇場還有一裏地遠就看到了鼓樂齊鳴的熱鬧場景,演出中的各個音樂節目均有舞蹈相伴,服裝鮮豔多彩,演員多才多藝,又是美不勝收。
而後的第五、第六場演出都是在武漢電視台的演播廳內觀看的,那些五光十色的燈光布景,群星閃耀的各個節目,像行雲流水般地更來換去,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台”,鶯歌燕舞不夜天呀!樂得女兒和我不得不頻頻地向掃過來的大攝像機拍手,為演出喝彩。
此外,還有遍地開花的中國民族舞蹈、交易舞、國標舞、健美操、廣播操、太極拳、武術等等在各個城市的文化宮、學校、公園以及各居民小區內處處放眼可見,幾乎全國上下工、農、兵、學、商,老、中、青、少、兒,人人有舞跳、個個顯身手!
看到國內繁花似錦的藝術舞台和蓬勃發展的群眾文藝,老百姓視文化藝術生活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感慨之餘想抒發一句感言:藝術起源於生活,又是人們生活的實踐創造了更美、更新、更豐富的藝術!
發表於
2009年7月於亞特蘭大
有空還想看看電影《雞犬不寧》。我想好的藝術作品,特別是人們耳熟能詳或者別樹一幟,有特點的作品,就會受到大眾的喜愛。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引發了我們對童年的記憶,也是喜歡她的原因之一。
莫愁
看來商品大潮之中人們對藝術還是心向往之呢;真高興還有那麽多的人熱愛藝術.看過一個電影,說的是地方戲劇團被商品經濟大潮衝擊得無法生存的故事. 另一方麵,真正的藝術傑作是有生命力的.就拿來說,芭蕾舞美輪美奐,同名電影也很好看.
曉梅歸國月餘,玩得瀟灑,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我覺得你何時也學下一段揚麗萍的“金孔雀”,跳跳你們雲南獨特的傣族舞蹈將是別有風味的!
莫愁
也多謝紅柳的鼓勵!你們的“酒仙協會”越來越興旺發達了。自古文人多貪杯,酒多靈感多嘛!看你們喝酒、寫作、唱歌,名符其實的“樂酒仙”,令人羨慕呢!
莫愁
我回到昆明,都沒有去看“雲南印象”,慚愧呀!一個主要原因是主演楊麗萍外出了,沒想到她是去武漢傳播我們雲南文化了,楊麗萍真是舞蹈的精靈,雲南飛出的金鳳凰!
曾聽陳玨說過你曾和她在北京時是同住在一個文學大院(是《中國文聯》嗎?)的鄰居,羨慕你當年看到了原班人馬的“紅”劇和陳玨本人的演出!
標題中的“抖豔”改成“鬥豔”更貼切。隻是我不知貼上去的文章如何更改?另外我貼得也不好,有些不該分的段落不知何因自動分開了,名字也沒填上,不知會長此次能否幫我更改一下重貼?如果太麻煩就算了。多謝了!
莫愁
高雅的、通俗的、西洋的、中華的,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令人不由的從內心快樂地“嘿嘿”兩聲。
想想俺自己的回國經曆,每天沉浸在四溢的酒香之中,雖然也是興高采烈的,但和幸福的曉梅相比,就覺得不夠高雅。
嘿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