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習書旖: 起風了,我們放風箏去

(2008-12-17 11:11:03) 下一個

夫帶著一身海的氣息“衝浪”回來的時候,我剛把女兒安頓睡下。我躡手躡腳走出裏屋,輕輕帶上房門,示意不要驚動了她。

夫走近我,壓低嗓門說:“起風了,我們放風箏去吧!”

我看了一眼旅館窗外誘人的藍天,把征詢的目光投向母親。

“去吧!你也該自己玩玩了,孩子有我呢。”母親說。

這是女兒出生九個月來我們第一次外出渡假,地點是一家人已來過數次的南卡州莫特海灘(Myrtle Beach)。因是故地重遊,省卻了遊覽的“任務”,又加之寶寶尚年幼,我們約定好,這次渡假純粹隻為放鬆。

風箏是幾天前在一個海邊小店買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我驚異地發現,這個很中國的它,收著翅膀,靜靜泊在一大堆熱鬧的衝浪板、遊泳圈和沙灘拖鞋中間。

長到這麽大,隻在小學時無比羨慕地看過高年級的同學在操場上放風箏,一根細線在手,風箏飛得又高又輕盈,卻從來沒有機會親自試過。問起跟我當年的“高年級同學”年紀相仿的夫,也沒放過。想不到,多年以後竟會在異國的海邊再見到。

我不假思索便把它領回了家。

回來看說明書,裝好骨架,便躍躍欲試想去試飛。可海灘上不是人太多,就是風向不對,後來兩天更是少有的風平浪靜,加上還得照顧女兒,一周的假期眼看要結束,竟一直都沒成行。

機會終於來了。

興衝衝下樓的時候,碰到住我們旅館隔壁的白人老頭。我順便問:“你會放風箏嗎?”他搖頭笑道:“嘿,這是從你們國家來的,你問我?”

我衝他笑笑,朝海灘跑去,心想,無論如何得讓它飛起來。

來到海灘,風果然不大不小,從海上送來;陽光的勁道小了許多,沙灘上日光浴的人們隻剩下零星的幾個。

於是,兩個三十好幾的“大孩子”,在海灘上雀躍著,摸索著第一次放風箏。

我們買的風箏是雙線控製的,比單線的難度大。按說明書指示,我們放長線,一人負責在地上擺好風箏,一人遠遠拿著線軸,迎風用力往後拽。可無論怎麽拽,每次風箏眼看要飛起來了,卻又轉幾下,象引擎出了故障的戰鬥機,一頭栽到沙裏。兩人跑來跑去,忙得滿頭大汗,風箏還是沒飛起來。這與我印象中放風箏的輕鬆優雅,實在相去太遠。

怎麽這麽難呢?我幾乎都要泄氣了。

這麽想著,隨便一拉,風箏竟然低低飛了起來。夫激動地大叫:“穩住,穩住!”我興奮地一邊拉線一邊往後退,不留神腳下一空,仰麵朝天倒在沙裏──風箏當然也掉了下去。我懊喪地爬起來,夫卻哈哈大笑著跑過來。我低頭一看,忍不住也樂了──不知是誰壘的沙城堡,“防禦工事”做得漂亮,我隻顧看天上的風箏,腳卻踏進深深的“護城河”裏了。

練習一會兒,我們便都收放自如了。這才體會到,放風箏關鍵是要掌握好方向,並不需要太大力氣的,調整方向也隻需輕輕抖動手中的線即可──一開始總放不起來,就是心太急、力氣使得過大的緣故。原來,放風箏也象人生許多事一樣,過於執著,反不可求。

有著數千年曆史的風箏,曾寄托古人對於藍天、對於飛翔最初的夢想。我不禁想,千年前的某個春日,是不是也有幾個少年,象這樣在草地或海邊,為一隻飛空的風箏雀躍、歡欣不已呢?或曾有個病重的孩童,透過床前的小窗,看同伴們在戶外放紙鳶,聽上麵拴的竹笛在風中嗚嗚作響?

太陽又照得斜了些,海灘更寧靜了,遠處三三兩兩的遊人,沿著海岸散步。我們小小的風箏,在空中輕盈地飄浮、翻飛,如一隻七色海鷗,舒展翅羽,映著金色的霞光,襯著碧藍的天幕翱翔。風箏越飛越高,仿佛靜止在風中,從容自在,氣定神閑。我雙手握著線軸,慢慢放著線,看得如癡如醉。想象著自己也跟隨它,一起乘風而上,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隻有風的聲音掠過耳畔,和眼前廣闊無垠的一色海天。

我們不停地在為生活奔忙,或太刻意去追求夢想,卻時常忘了停下腳步,放飛心靈,讓心情吹吹風、曬曬太陽。我們這些懷著“美國夢”,遠離故土和親人的第一代移民,為我們將在異國成長的孩子,又將留下些什麽呢?

天色漸晚,我們還在海灘上流連,拽著夕陽最後一抹餘暉,不舍放手。

終於不得不收風箏,準備離開了。可我總象還差點什麽,不甘心這一天就這樣結束似的。這時,暮色裏走來一對母女。

“謝謝你們的風箏秀,我女兒好喜歡!”那母親說。

待她們走近,我才發現,這位頭發金黃、膚色白晰的美國媽媽,牽著的卻是個黑發、單眼皮的亞洲女孩,隻兩、三歲模樣。小女孩很害羞,到我們麵前時,直往她母親懷裏爬。那女人很嫻熟地伸手摟住她,一邊跟我們打招呼,一邊鼓勵她說:“你看,剛才天上飛的便是這風箏。我們從中國也帶回來過一隻,是絲綢的,對嗎?”女孩點點頭。

那母親似乎看出我眼神中的猜測,落落大方地告訴我們,這孩子是她半年前從中國領養的。

“才半年嗎?你們的感情已經建立得這麽深了!”也許因為自己也剛有孩子,對於他們的肢體語言有一種本能的敏感,我看著那舒舒服服倚在媽媽懷裏的小女孩,不禁脫口驚歎。

“是啊,我們都覺得是個奇跡!”女人侃侃談起他們夫婦領養這女孩的故事。

她叫當娜,一直想領養一個孤兒,丈夫不但支持,其實早在與前妻的婚姻中就有兩個從哥倫比亞領養的孩子。當娜通過中介看到這小女孩的照片和錄像,認定這就是她想領養的孩子──雖然事先已得知孩子有先天心髒病,需要做手術。(後來他們才知道,正是因為孩子貧困的生父母無力承擔醫療費用,才把她遺棄在醫院的。)當娜夫婦作好了一切準備,甚至事先打聽好了心髒專科的醫生,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們的領養申請不被批準。當娜說,中國的孤兒院把孩子們照顧得很好,而他們對於養父母的核查也很嚴格,在領養前還有一個24小時的“考查期”。他們按規定與小女孩單獨相處了一天一夜後,由工作人員來接。令她喜出望外的是,盡管隻相處了短短24個小時,盡管那時他們言語完全不通,這小女孩竟然不肯離開她的“準新媽媽”的懷抱了──就連孤兒院的工作人員也嘖嘖稱奇。

辦妥一切手續,把女兒接到美國,他們便立即帶她去看醫生,得到的診斷卻是:孩子的心髒病已經不治自愈了──又一個讓他們驚喜的奇跡!

從一個從被貧困家庭拋棄的有病孤兒,到被美國媽媽疼愛有加、衣食無憂的小公主,我由衷地感歎:“她真幸運!”

“不,有了她,我們才真是幸運呢!”當娜真誠地說。

當娜說:“除了英語名,我們給女兒登記的名字中,還保留了孤兒院給她起的中文名‘立娟’。希望立娟以後知道自己從哪裏來,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真遺憾我們都不懂中文,等她長大一點,我打算讓她學中文。”

愛,沒有國界;愛,不需要語言。我的心被深深觸動了。暮色深沉,當娜看不見我眼眶裏閃爍的淚光。

我用中文輕輕對小女孩說:“你好,立娟!你的媽媽很愛你!”

一直靜靜聽我們說話的小立娟,這時抬起頭,定定地看著我,她清澈的眼眸裏閃過一絲光芒。

我想,這熟悉的鄉音一定勾起了她腦海中某些遙遠的回憶。我有點哽咽了。

這隻小小的風箏,剛起飛就險些折了翅膀,卻乘著愛的羽翼,飛到地球的另一邊。可是,不論飛離多遠、多久,她的血脈是永遠不斷的線,甚至連她的養父母都在精心幫她照看、維係著那一線牽掛。有一天,這個被千裏迢迢放飛到異國的孩子,會回到那個曾生養過她的地方尋根。也許,那時她會理解,她親生父母當年的無奈;也會更感恩,在她人生路上,那些本素不相識,卻照顧她、幫助她和給她家的溫暖的一個個善良的靈魂。

“真高興遇見你們!”當娜說。

“謝謝你為立娟做的一切!也謝謝你們動人的故事,帶給我們一個美好的夜晚!”我說。

我們在海風裏擁抱告別。

“我們來賽跑。準備好了嗎?預備,跑!”

我們目送著這對幸福的母女遠去,聽著小女孩銀鈴般的笑聲越飄越遠。

風刮得更緊了。據說明天有台風。
   
我和夫緊緊挽著手往回走去。

http://blog.sina.com.cn/yonglixi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書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ailin的評論:
謝謝林才女的共鳴和過獎。節日快樂!
書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戈壁紅柳的評論:
謝謝戈壁紅柳的精準解讀。節日快樂!
dailin 回複 悄悄話 "我們不停地在為生活奔忙,或太刻意去追求夢想,卻時常忘了停下腳步,放飛心靈,讓心情吹吹風、曬曬太陽。"非常喜歡這個句子,激勵我把“給心留一份空白”放到了博客上。很高興我們對生活有相同的感悟。

你的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溫情親情愛情,非常感人。才女。
戈壁紅柳 回複 悄悄話 書旖女士三個風箏的故事,寓意深遠。
第一個是真實的風箏,放飛它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第二個風箏是“我們這些懷著“美國夢”遠離故土和親人的第一代移民”,把自己升到高空,飄揚過海到了大洋彼岸,快樂乎滿足乎?
第三個風箏是小女孩立娟,幼小的生命剛剛啟航,已經曆大悲大喜,希望善心的洋媽媽能精心地飛好這個小風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