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莫曉梅:追憶爸爸的摯友,中國著名電影導演謝晉

(2008-10-31 08:08:41) 下一個

        驚悉中國著名電影導演謝晉於2008年10月18日與世長辭之噩耗,我們全家人心情十分悲痛,特別是身在中國的爸爸莫先銓,他同謝晉導演有長達半個多世紀友情,還有我媽媽林琳、我本人、弟弟莫光遠、以及我女兒莫莉(Patricia Ford)無不悲哀痛絕、心情沉重。我和爸爸媽媽不斷地通電話追憶著謝晉導演的點點滴滴以及同他有關的往事,一提起謝晉導演,我本人和女兒莫莉(Patricia Ford)的腦海裏頓時又浮現出了謝伯伯和謝爺爺那和藹可親,雖年邁仍不失大導演風範的慈祥麵容,久久難以抹去。我和莫莉是我們家最後一次見到謝晉導演的人,那是在三個多月前,2008年7月9日,我和莫莉經上海回美國時替我爸爸莫先銓去看望他,在他上海的辦公室裏會麵的,謝伯伯非常親切的侃侃而談,問長問短,對我們關愛倍至,一再熱情地希望我們能在上海多停留幾日以便等到他兒子謝衍回滬能同他見麵,在我們談到暑期回美國的機票較難延期時,謝伯伯說那就春節期間和爸爸媽媽一起再來。萬萬沒想到僅僅3個多月時間,一代傑出英才謝晉導演和兒子謝衍先後去世,那一次的見麵竟是永別。
        謝晉導演和我爸爸莫先銓從1941到1948期間是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係的同學和摯友(該校解放後遷到北京成為中央戲劇學院)。抗日戰爭期間學校遷到四川重慶,為了躲避日機轟炸又遷到了小城江安縣,抗戰勝利後又遷回到南京。當時我爸爸和謝晉的家都在上海,他們於1948年畢業後雙雙回到上海共同在當時的大同電影公司(解放後合並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共事,剛進廠時謝伯伯為他們原來“國立劇專”時的老師吳仞之當付導演,我爸爸搞翻譯片(當時在上海,美國好萊塢文藝片非常受歡迎,“大光明”、“美琪”等大影劇院隻放映美國好萊塢影片,所以翻譯片業務很多)。而後,我爸爸轉戰南北,謝伯伯則一直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付導演、導演,再後來成為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電影導演。謝晉導演比我爸爸大三個月,從大學起我爸爸就常稱他為“謝兄”,記得小時候聽爸爸談到謝兄年青時如何膽大衷情,大學期間一次他們幾位男生一起去隔壁江安女中觀看足球比賽,看到江安女中一位女生非常漂亮,20歲的謝晉便一見鍾情從而展開了大膽的追求,她就是後來成為謝伯伯患難、榮華與共的夫人餘大雯伯母。爸爸和謝伯伯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在轉戰重慶、南京、到上海的八、九年時間裏,不僅是同班同學,同宿舍室友,還是常常一起泡茶館的茶友,他們似乎是從學校和茶館裏讀完了學業。爸爸還說,他和謝晉年青時也是熱血青年,曾一起發誓要把中國的戲劇電影事業蓬勃發展起來。還在學生時期,謝晉就不甘寂寞,出去拍片排戲。抗日戰爭勝利後,受他的影響,爸爸和謝伯伯一起在學校裏排演抗戰活報劇並走上街頭宣傳,成為當時在“劇專”校園內的一段佳話。
        在解放後的十七年期間,謝晉導演曾兩次為拍電影選演員到武漢來找我爸爸敘舊,有一次在我們家住了一個多星期,認識了我媽媽(有趣的是,兩位老同學和朋友有所不同,謝伯伯年輕時是有抱負又懂感情的英俊青年,20歲時就找到了知音,而後接到上海來喜結良緣,而同樣英俊,但相對“迂腐”的我爸爸,26歲才找到了比他小7歲的年輕、漂亮、活潑的上海姑娘,直到30歲時才結婚,她就是我媽媽林琳)。記得爸爸說,謝導那次來武漢時還沒有出名,住在爸爸媽媽在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的宿舍式的家裏(當時的人藝還是歌舞劇院和話劇院合在一起),白天謝伯伯和爸爸一同去武漢人藝幾百號人進餐的食堂吃飯,謝導覺得很好,因為可以有機會看到很多演員以便他挑選,當時謝導正好要為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挑選演員,爸爸便推薦了當時武漢人藝漂亮的青年女演員吳杏華、趙振生等人,謝導在食堂裏見到了她們之後對吳杏華非常滿意,可惜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準備抽調吳杏華時,遭到當時武漢人藝歌劇院的回絕,原因是武漢人藝歌劇院剛剛被崔嵬調走了謝芳去北京電影製片廠拍電影《青春之歌》(謝芳飾演林道靜),而這另一位主要演員則不能再放走了。謝導第二次來武漢時住在我們在湖北省文聯大院的家裏,這樣使我認識了謝伯伯。我隻記得謝伯伯和我爸爸一樣個子高,很有風度。此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文藝界幾乎所有的老前輩們都受到了衝擊,謝晉導演和我爸爸也不能幸免。在當時江青等一夥搞“文攻武衛”、“逼供信”的施壓下,一位原先也是國立劇專的老同學,當時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授經不住拷問,胡亂交代,把謝晉和我爸爸在大學時排演的抗戰活報劇說成是反共活報劇(具體情況好像是,活報劇中有一個標語是“打倒大漢奸XXX”竟被文革群眾組織給那位“中戲”教授的交代材料顛倒成了XXX是某位共產黨人,材料中說此劇的編劇是莫先銓,導演是謝晉,後來證實其“反共”之說純屬不實之詞),但當時使我爸爸和謝晉都深受牽連。從文革起之後的較長一段時間爸爸和謝伯伯聯係較少。時過境遷,老朋友終究不會忘懷,後來,在我成年後,又常常看到爸爸和謝伯伯用豎著書寫、從右到左的繁體字頻繁通信,且又稱呼“謝兄”時,難免忍俊不禁,然而回想過來,可能也正是因為爸爸和謝伯伯的這種共同的文化淵源和長達半個世紀的稀有交情才使得他們的友誼長存。
  係數謝晉導演身上的光環,除了他曆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中國影協理事、中國影協主席團委員, 中國文聯第五屆、第六屆執行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會員,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等等職稱外,由他導演的獲獎的電影真是不計其數,如:影片《女籃五號》,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獎;《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舞台姐妹》,1980年獲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此外,從小到大我還非常喜歡看謝伯伯導演的一些其他影片,如:《大李、小李和老李》、《高山下的花環》、《啊!搖籃》、《林則徐》和《最後的貴族》等等。謝伯伯真是一位傑出的人材,一位優秀的電影導演,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是上世紀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然而,謝伯伯也是一位非常和藹可親,慈祥善良的長輩。他有三子一女,最有成就和愛心的是長子謝衍。謝衍於1983年到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導演,曾執導過電影《女兒紅》等片,他一直不願借父親的光,始終以父親的事業為重,將更多的精力用來照顧父母和弟妹。在得了肝癌病後,他還在排演話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默默地幫助父親完成了一個大心願,在謝衍生命最後的日子裏,他始終不說自己的病情,在安排好家裏的一切後自己去了醫院,這一去便是不歸之路。在上麵我提到的,我和女兒莫莉今年夏天見到謝伯伯時,謝伯伯對謝衍的病情毫不知情,還說自己的影視公司太忙,他在有生之年還準備拍三部電影,都需要兒子謝衍的幫忙,他一再說:“謝衍回來就好了,他大概還有8、9天就要回來了”,還說:“你們在上海再等幾天,你和謝衍都在美國這麽多年,會有很多共同語言的”,細想起來,當時如其說謝伯伯是讓我們母女耐心等待謝衍的到來,不如說是謝伯伯道出了自己對兒子的渴望和深切地期待之情。我們還聊到了我弟弟莫光遠在影視戲劇方麵也有建樹等等。謝伯伯還特別關愛我14歲的女兒莫莉(Patricia),他遞過他的名片給莫莉說:“讀一讀,看看謝爺爺是幹什麽的?”還問莫莉到:“你喜歡中國嗎?願不願意以後來中國拍電影?” 在我問謝伯伯莫莉的長像能否演中國姑娘時,謝伯伯說:“當然可以,因為她有65%像中國人,中國話也說得不錯,化上裝就像中國人了”(我的丈夫、莫莉的爸爸是美國白人,她一直生長在美國),當莫莉說:“我還沒有學表演”時,謝伯伯說:“不要緊,你還小,還可以學習,中文一定要學好”等等,謝伯伯還說到他下次來美國時,爭取來亞特蘭大看看我們。從謝伯伯的辦公室/書房出來時,謝伯伯把我們再次介紹給了謝晉影視公司的張惠芳經理,還介紹給當時在場的一位來自法國的投資人以及一位台灣的合夥人,還說:“真可惜,今天好多人都出去拍外景了,否則,你們都可以認識”。到了下午5點多鍾,為怕影響謝伯伯的下班時間,我主動提出告辭,謝伯伯一直把我們送上電梯。回想起來,在和謝晉導演會麵聊天的幾個小時裏,84歲高齡的謝伯伯/謝爺爺如此這般熱情洋溢、和藹可親,一時間我們隻覺得他是爸爸的老朋友,慈祥的長輩,可他事實上卻是一位何等偉大而著名的大導演啊!
        沒有想到的是謝伯伯期待著的長子謝衍,他的助手和希望,在那次我們見到謝伯伯後的一個多月於2008年8月23日病逝了。謝伯伯不僅沒有盼到期待著的愛子,反而等到的是愛子病逝的噩耗,可憐謝伯伯和謝伯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更讓人悲痛難忍的是,如此一位傑出的人材、中國的電影之父、慈祥和藹的謝晉導演還沒有來得及拍完他所想拍的3部電影以完成他的宿願,也緊跟著與世長辭,同我們永別了。我們全家人心情都難以言狀地沉痛。在我和爸爸媽媽幾次長達幾個小時的國際長途通話中,爸爸在沉痛悼念謝導的同時,提到相比謝晉60年來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和培育了眾多的人材等方麵,自己感到很慚愧,爸爸想起年青時和謝伯伯的誓言,覺得應該化悲痛為力量,從現在起,應該把自己對表、導演和西洋戲劇史的研究,洋為中用的結合等多方麵的知識(爸爸1958-1960年期間,又在中央戲劇學院蘇聯專家列斯裏導演訓練班進修兩年,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導演體係耳熟能詳)無償地傳授給下一代。他感到如今好多青年演員,對斯坦尼的表演體係仍然陌生,便給上級寫信,要求無償的給年青人傳授知識。而從我們晚輩來講,在我們緬懷謝伯伯對中國電影藝術的豐功偉績時,能弘揚他我所了解的慈祥、善良、重友情的另一麵也是我們作為他摯友的女兒以悼念謝伯伯而敬的一份崇敬之情和添上一息心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嶺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家的歡迎和鼓勵﹗ 瀟湘遊子的對聯更令人回味﹐《文學城》的文章趣味橫生﹐
很高興今後有機會向大家學習﹐共享中國燦爛文化之樂趣。
亦是 回複 悄悄話 一代宗師,偉績永存!
在中國,我們幾代人是看著謝導的電影走過來的。
瀟湘遊子 回複 悄悄話 一代宗師、影壇巨星不幸隕落,億萬影迷將永遠懷念!謝晉大師對中國影壇的巨大貢獻舉世公認。謹祝大師走好!

本文敘述流暢、感情真摯。

歡迎曉梅加盟筆會,拙聯一副相贈:

曉嵐深穀詩無字
梅韻淺吟畫有聲
二道橋大巴紮 回複 悄悄話 一直都很喜歡謝晉導演的影片,也很崇仰謝大師。一代名導的去世,令他的影迷們感到悲哀,願先生安息!
羨慕作者有謝晉大師這樣的忘年交,又有一個藝術功底深厚的父親,想作者本人必定藝術細胞多多,望展示你的才華,分享你的快樂。
土豆沙拉 回複 悄悄話 讀到謝晉去世的消息時,感到了震驚和惋惜,他是多麽出色的一位導演,給我們拍出了那麽多優秀的電影。

曉梅的文章又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親切慈祥和藹的謝晉。感謝曉梅。

也對下麵的話很感慨:“然而回想過來,可能也正是因為爸爸和謝伯伯的這種共同的文化淵源和長達半個世紀的稀有交情才使得他們的友誼長存。”

祝友誼常存。
岑嵐 回複 悄悄話 以前看過莫莉和莫光遠先生的不同演出,沒想到你們都是一家人,而且出身於一個藝術之家。謝謝你的情深意切的好文章。
真小姐 回複 悄悄話 歡迎加入筆會!您的文章很有感染力!您的女兒很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