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我們家是個大家庭。說是大家庭並不是因為家業大,而是因為人多。
太爺爺是當時這個家的一家之長。據說太爺爺是一個非常聰明又說一不二的老人,當時在遠近都是有名的。他有六個兒子,當時都已成家,但還是在一起過。有太爺爺在,是沒有人敢提分家的。人丁鼎盛時期,這個家有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
在太爺爺的嚴格治家和苦心經營下,一家人兢兢業業,團結一致,過得還算不錯。至少沒挨過餓。這在當時已經很不容易,很讓人羨慕了。
解放後,社會局麵逐漸安定下來。但太爺爺做了一個家裏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還有點荒唐的決定,這個決定改變了這個家族未來的發展軌跡。後人們,尤其是爺爺和父親那一輩的人,對他老人家不知是感激,還是怨恨。
知道政府要給人們定成份了,太爺爺主動去給自己家報了個讓兩代人(從我們這一代開始就基本沒受什麽衝擊了)十幾年翻不過身的成份——“地主”。
因為是太爺爺自己說的,也就沒有人懷疑。那個時候誰不想自己是根紅苗壯的貧下中農啊?聽爺爺說,當時家裏的情況介於富農和中農之間,無論如何和地主沾不上邊。人們心中睿智的太爺爺怎麽會做這麽糊塗的決定呢?其實太爺爺並不糊塗,隻是聰明過頭了。他算計著,這仗還沒徹底結束,政府肯定還得征兵。聽靈通人士講,有些地方征兵時,不要地主家的子弟。他有這麽多兒子,如果真要征兵哪有不去的道理。打仗是要死人的,子彈是不長眼睛的。他實在舍不得自己的兒子,所以他思前想後做了這麽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真算對了,不久支援前線的征兵活動開始了。政府的政策是兒子多的每家至少要給留一個兒子,也就是說,太爺爺有六個兒子,有可能被征走五個。可因為成份是地主,太爺爺的六個兒子,一個都不用去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光榮的參軍走了,不知道太爺爺當時是不是在心中竊喜,為自己的決定叫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太爺爺無論如何也不會算到十七、八年後會有一個什麽文化大革命。頂著地主的帽子,熬過那漫長的歲月談何容易啊?
太爺爺解放後沒幾年就去世了。聽父親講,太爺爺那幾年一直是鬱鬱寡歡的。兒子們都保住了並沒有讓他輕鬆,也許是因為他為自己說了謊話而耿耿於懷,也許他也有報國之心,但愛子的私心一直占據著他的心,從而蒙住了他的眼睛……
沒有人真正理解太爺爺在想什麽。我試著把自己放到他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我發現在已經知道了所有結果的情況下,我仍然不知道怎麽選擇才是對的。因為我也無法放棄這種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