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湖南人,她說的故事讓我瞠目。
在中國家裏,她排行第四,上有一哥兩姐。作為父母的幺女,她從生下來,得到的就是母親無盡的哀怨和責難。
在她母親心裏,一個兒子是不夠的。無論如何要再有一個,於是又生,又生。都是女的。到了阿花這裏,也許已經是最後的希望了。結果又是女的。希望破滅,幺女遂成了敵人。
見過山東很多這樣的家庭,頭幾個孩子一色兒的,父母想換換樣。有時候連生幾個,運氣不好,還是一樣。也就算了。但是老幺那個,遂不遂心願都是最受寵愛,倒是應了我爹那句“天下父母向小兒”的話。
她的母親很是奇葩,對三個女兒的態度依次遞減。對大姐不錯,對二姐一般,對最小的她,最冷淡。從阿花不多的言語裏,聽得出她的落寞和受傷。
以前在國內賣衣服經商的阿花,不算窮人,供兒子留學出國,都是自掏腰包。一般這樣的人,初來美國都不是十分習慣,有落差感,會懷念國內掙錢容易消費痛快的日子。可是她不。初識不久,她就說今後絕不回國,那是個傷心的地方。身後死都死在美國,不論混到什麽程度,絕不會回去。
唯一讓她牽掛的是她的婆母,一個沒給她生命,卻給了她溫暖的母親。她說,等過幾年穩定下來,就把婆母接到美國安度晚年。——誰說婆媳是天敵?也有融洽的不是?融洽的關鍵是雙方的付出。特別對阿花這種生來少愛的人,一點點的溫暖,就足夠融化內心的冰霜。
許多女孩兒年輕時的失足跌跤,就是由於急於尋找一份需要的溫暖。父母太冷漠了,家庭太疏遠,青春期的少女渴望愛和關懷。
其實阿花算不得真正不幸的女人,她年輕時候睜大眼睛嫁到一個知她疼她的好老公。婆婆家裏,並沒有因為娘家輕蔑她嫌棄她而落井下石,反而接納她像真正的家人。
她早早就嫁了,鄰居有個大姐指點她,“父母對你不好,一定要找個對你好的男人。”男人一路守護著她,現在兩人都在我這兒做工。
不可思議的還是她的母親。阿花說,她生小孩的時候,兩個姐姐告訴母親,希望她去醫院看一看。母親竟然不去。當時兩個姐姐煮了一鍋豬腳湯,送去醫院,假稱是母親煮的。阿花還體貼地想,母親家裏正裝修房屋,一定抽不出空親自來。吃到豬腳湯,已經心滿意足了。多年之後,才知道真相。她的心也早就冰冷透了,哭不出來。
此次來美,心意決絕,但行前,還是去探望了母親。老母親八十多歲了,一輩子都不在乎她,麵對幺女的遠行,依然冷漠。 倒是她的大哥,請妹妹妹夫吃了一餐飯,酒後無比傷感,落下眼淚。
大哥是母親的心肝啊。阿花說,每到哥哥回家,母親忙前跑後張羅飯菜。哥哥吃飯的時候,母親喜歡坐在身邊,一副有兒萬事足的神態。而對她這個女兒,視為無物。——在這樣一個家庭長大,不反叛,不學壞,不出走都不容易嗬!
家裏的房產積蓄,都是哥哥的。姐姐們也沒份兒。母親送終,當然也是哥哥的事了。“那就不管了,隨他們去吧。”阿花淡淡地說。
是啊,原本就沒拿這個人當自家人,原本就拿這個人當多餘的人,現在走遠,漂洋過海,永生不見,又怎麽樣呢?
通常人們認為,生了你的人,就是世上最親愛最疼愛你的人。血液濃於水。錯了吧?生你的人有她的目的,如果你剛巧滿足了她的目的,她自然最親最愛。但如果恰好不是呢?那不僅是她倒黴,你無辜的這個小命兒,就更倒黴。由此亦可知,為什麽中國是世界上遺棄女嬰最猖獗的國家。唯一要感謝她的,是她帶你來世界走一趟。
聽著阿花的故事,比聽我自己的還心酸。寫著的時候,眼角幾次濕潤。湖南的女兒,不比山東的命好啊。這個國家,從南到北,怎麽就沒一處好地兒呢?人的私性啊,從一到十之間,怎麽就不能停留在恰當的位置?
孩子,不論兒女,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愛孩子,最終是愛自己的生命。
往寬處想,就說自己沒這個福報
在國外也是能看到父母對孩子薄情寡義的。
小孩子長大挺不容易的,沒有父母嗬護著就更難了。
看著我可愛的寶兒,我一再提醒自己要對他好。有這個緣分, 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