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

“蟋蟀哥周遊列國記”是自己寫的旅遊“報告”。裏麵是蟋蟀旅遊過的二十幾個國家的遊記,介紹了各國的風土人情,曆史也展示了大量的照片。
正文

紀念保羅二世---梵蒂岡

(2005-04-19 14:52:47) 下一個

 

 

前往機場

飛往羅馬

羅馬

梵蒂岡彼得大教堂正麵

2004年夏,我驅車前往科隆機場。大清早太陽初升,田野還一片霧氣茫茫,一曲悠揚的“太陽”伴著我奔馳在高速路上。我喜歡歐洲古典音樂,它總能將你帶進一個時代,帶進另一個世界...

飛往羅馬的班機上我俯身下望,科隆大教堂的尖頂從身邊劃過,萊茵河無盡地延伸著,朵朵白雲懶洋洋地躺在天上曬太陽。飛機靜靜地飛翔,前方便是我要去的目的地,意大利羅馬和梵蒂岡。在這篇網頁裏蟋蟀將向大家介紹那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世界天主教中心,教皇所在地梵蒂岡-VATICANO。

遠看彼得教堂穹頂

彼得廣場的方尖碑

傳統的瑞士衛兵

貝爾尼尼的華蓋

2005年4月3日,一代教宗保羅二世與世長辭,世界各國重要首腦都雲集梵蒂岡悼念這位來自波蘭的教皇。教皇一詞拉丁語為“父親”的意思,德語Papst聽上去也象兒語Papi,教皇可以說是脫離世俗的最高權力者。剛去世的第264位教皇他的名字已為人熟知,“約翰保羅二世”。從某種角度來說,羅馬帝國是被羅馬天主教所瓦解。當最後一位羅馬皇帝將大權交給教皇後,整個歐洲都“屬於”教皇了。而從中世紀時便有了教皇一詞,當紅衣大主教推出一位新教皇後,他將一直任職到升天,除非自己提出辭職。

約翰保羅二世的俗名為“羅爾·沃伊蒂瓦”,是波蘭的紅衣大主教。他的年輕時代是在波蘭克拉科夫度過的,經曆了德國納粹恐怖時代,在大學裏他熱衷戲劇。在後來的社會主義波蘭中,他堅信自己的信仰。1978年8月,在他之前的一位新教皇被推選了出來,這位教皇破天荒的給自己取了兩個名字,即“約翰保羅一世”。在聖經中,約翰和保羅都是耶穌的信徒,教皇任職後都會為自己取一個名字,酷似佛教中的法號,而羅馬天主教皇起的名字多為傑出先輩的名字,以表達自己胸中的抱負。可是,約翰保羅一世剛任教皇一個月便與世長辭了。羅爾·沃伊蒂瓦紅衣大主教被推選繼任,他成為了羅馬天主教好幾百年來的第一位不是羅馬人的教皇,也是波蘭人的榮譽。

彼得大教堂穹頂

梵蒂岡西斯汀教堂

梵蒂岡辦公大樓

彼得教堂頂上俯瞰彼得廣場

占地僅為44萬平方米的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它有900個居民,其中女性200名。在各部門工作和服務人員大約1300人,其中大部分不住在梵蒂岡。梵蒂岡有著自己的瑞士衛隊,衛隊成員當然都是瑞士人,他們入選後都要得到教皇的召見。該衛隊有著悠久的傳統,法國皇帝也曾擁有過瑞士衛隊,衛兵非常忠勇,而梵蒂岡的瑞士衛隊始建於1506年,目前衛隊成員不足百名,他們還保持古老的服裝和武器,據說服裝是米開朗基諾設計的。

梵蒂岡的形成曆史悠久,經曆了18個世紀。然而在1309年至1377年間,由於一個法國人當上了教皇,他便把天主教原駐遷往了法國的雅維農,這也是曆史上所稱的一次教廷分裂。在此之前,羅馬天主教原駐是拉特朗教堂。因此也有人稱梵蒂岡作為天主教原駐始於14世紀,距今才六個世紀之久。自那以後的曆屆教皇無一不為增進梵蒂岡的宏偉和體麵添磚加瓦。梵蒂岡也是一部歐洲史,其內容包羅萬象,那些曆史的風塵漸去,而彼得大教堂風光依舊。

從1929年2月21日起,梵蒂岡宣布為獨立國家,名叫梵蒂岡城(Città del Vaticano),這是因為梵蒂岡與意大利簽訂了拉特朗協約,條約是在拉特朗的聖喬萬尼大教堂簽訂的,因此得名拉特朗協約。協約的簽訂意味著徹底澄清了曆史遺留的“羅馬問題”。在同年6月頒布的國家基本法中,授予了教皇立法,執法和司法全權。教皇通過他5年一任命的紅衣主教團來實施立法和執法職能。紅衣主教團下設有管理國家的各行政部門。

也許西斯汀教堂對一些人來說並不陌生,就是在這個外觀看極不起眼的教堂裏會產生出新的教皇。樞機大主教們在這裏選新教皇,如果新教皇誕生,那教堂的煙囪會冒出白煙,如果沒有選出來則冒黑煙。在新教皇還沒有被選舉出來前,樞機大主教是不能與外界有任何信息溝通的。

這是西斯汀教堂內部,新教皇也將在這裏產生。西斯汀教堂內可說無一處不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其中米開朗基諾(Michelangelo)的繪畫作品占了很大部分,這位以雕塑聞名於世的藝術家對繪畫也十分通曉。

進入教堂後四壁,天花板上到處能看到米開朗基諾,波提契裏等文藝複興時期大牌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米開朗基諾的“創造亞當”,“原罪和逐出伊甸園”,“大洪水”,“男先知以賽亞”,“男先知達涅雷”,“女先知利比卡”,“末日的審判”等經典繪畫都出自這裏。左牆波提契裏的“摩西生活形跡考”和右牆吉爾郎達堯的“神招宗徒”均為曠世之作。從這些以宗教題材的繪畫中不難看出,舊約中的內容占了大幅篇章。

1475年教皇德拉.羅維裏.西斯托四世(1471-1484)頒大赦令,並修建這座西斯汀教堂。1483年教堂竣工,同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那天教皇舉行了盛大而莊重的落成儀式,並把教堂奉獻給純潔的聖母。教堂的設計師是巴喬.彭泰利,負責施工的是米諾.達.費耶索萊。這兩位均來自弗羅倫薩。在1481年主體建設竣工後,教皇廣招賢才為教堂作畫 ,來自弗羅倫薩的藝術家最多。其中裝飾教堂穹頂的工作異常艱辛,藝術家們整整用了四年時間繪製了這些作品,作品體現的是基督到來前的人類史。正麵是“末日的審判”,作品右側是關於舊約的描繪,介紹了猶太民族的救世主摩西的故事;左側則體現的是新約,介紹了救世主基督的故事。

 

梵蒂岡內

梵蒂岡博物館

花園

國務院

從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外觀看是明顯的文藝複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這與基督教早期教堂風格迥異,不再是高聳入雲的尖塔狀的哥特式了,因此從建築格調上就能判斷它的曆史並不很古老,但是關於彼得的傳說卻很古老。

據傳,彼得在公元64年至67年間死於絞刑,隨後被葬在梵蒂岡尼祿賽馬場以北的墓地。直到2世紀中葉,人們在他的墓上修建了一個小禮拜堂,它成為了後來四世紀所建教堂的基點。君士坦丁皇帝在公元313年頒布“米蘭赦令”後,基督教成為了人們可以自由信仰的宗教。君士坦丁本人也信奉基督,他決定要修建一座巨大神聖的教堂。這個教堂帶5個側堂, 這樣的設計以便使彼得的陵墓能位居半圓形後殿的中央。在此之後又修建了四麵圍廊,其中有個噴泉。新入教者便可在此處受洗。當曆史走到公元799年聖誕夜的時候,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德語稱卡爾大帝)在此被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自1300年起,彼得 ,這位基督的信徒,這位被譽為“使徒之王”的墓地成為了整個基督世界的朝拜聖地。

在十四世紀經曆了近一個世紀的教廷分裂後,到了十六世紀初,教皇德拉.羅維裏.朱利奧二世決定整修或者幹脆說徹底重建聖彼得大教堂。著名的“早期基督教建築摧毀者”,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唐納多.布拉芒特受命於朱利奧二世,著手修建彼得大教堂。修建教堂所需花費極大,教會為此在整個歐洲瘋狂搜刮民脂民膏,並兜售“赦罪符”,激起了各方諸侯和民眾的不滿,後來終於導致了以馬丁.路德和加爾文領導的宗教改革。

好景不長,朱利奧二世和建築師唐納多.布拉芒特在教堂重修階段就相繼去世。1547年,米開朗基諾受新教皇保羅三世委任負責設計教堂以及周邊設施。不過這位大師也沒有最後完成這巨大的工程便撒手歸西了,他的弟子賈科莫.德拉.波爾達按照師傅的建設思路最後完成了米氏的偉業。

花園

彼得教堂內

彼得教堂和方尖碑

梵蒂岡庭院

蹬上彼得大教堂穹頂俯瞰四周,整個梵蒂岡城盡收眼底。進入教堂內,那豪華的巴洛克試樣的大理石裝飾讓人看的眼花繚亂。進入教堂不能隨便,女士不能露出胳膊,也不能穿短裙進入。這是世界上最大,最豪華的天主教大教堂了。它長187米,至側殿寬58米,到十字側堂寬為140米,穹頂高46米,相當於一座16層高的大樓。

大教堂內部的前庭是卡爾羅.馬德爾諾之作。他想保留早期基督教的古教堂結構,也就是在教堂內,外之間設計了一個巧奪天工的過道。教堂正門為弗羅倫薩雕塑家安東尼.阿維魯利諾之作。該門完成於1455年,門上人物體現的是聖彼得和聖保羅,下麵是他們殉道的場麵。正右側為聖門,此門在每屆大赦年之際在教皇麵前開啟,裏麵的左側有尊18世紀的雕像,那就是偉大的查理大帝;右側有貝爾尼尼1670年製作的君士坦丁皇帝騎馬雕像。

大教堂內部除了精美的大理石裝飾,塗金的泥灰天花板裝飾外,雕塑作品是最值得一睹的。貝爾尼尼的華蓋;米開朗基諾年輕時代的傑作“母愛”;格裏高裏十三世(1572-1585)的陵墓;聖彼得祝福雕像;各聖徒的雕像;貝爾尼尼的大教堂祭壇;懺悔台;卡諾瓦.克萊蒙特十三世陵墓;貝爾尼尼的亞曆山大七世陵墓以及西斯托四世陵墓;摩西雕像等均為驚世之作。在教堂之下還有梵蒂岡墓穴,裏麵有小教堂和十世紀以來國王,王後和教皇的陵墓。當然其中最神聖的是聖彼得陵墓。

 

對於彼得教堂內的細節有很多可說,如果你有機會去羅馬參觀彼得大教堂你可細細體味“人在其中”的感受。除了彼得大教堂內能看到眾多大腕藝術家的作品外,在梵蒂岡博物館內你也同樣能十足地體味一下藝術的氣息。

盡管因戰禍,破壞和盜竊使得梵蒂岡博物館內的珍藏大量流失,但經過後來文藝複興後曆屆教皇的收藏,梵蒂岡博物館內的珍品逐漸增多,到今天它已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了。其中畫廊,庇護-克萊蒙特博物館和拉斐爾室,當然還有西斯汀教堂是最精華的部分。

八角庭院:拉奧孔

雕塑長廊

雕塑群

抱鵝的小孩

由教皇克萊蒙特十四世(1769-1774)和庇護六世(1775-1799)授意而建,在這裏收藏了大量的古希臘,古羅馬的珍品。在八角庭院中的“拉奧孔“群雕為人熟知,它是公元前二世紀古希臘青銅原作的摹品,是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的作品。後來於1506年在羅馬的埃斯奎林山被發現,米開朗基諾一眼相中,隨之朱利奧二世教皇將其購買收藏於院中。拉奧孔是特洛伊的祭司,故事源於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拉奧孔提醒特洛伊人,說希臘人留下的木馬中有詐。因此他被希臘的保護神懲罰,神靈派出兩條巨蟒從海中突然冒出將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纏住,最後他們都被巨蟒纏身窒息而亡。

在眾多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像中你都能讀到一段神話或曆史故事,因此要真正體會到古希臘,古羅馬雕塑藝術的精髓,就不能不對古羅馬的曆史和希臘神話有所了解。在德國柏林的佩迦蒙博物館中也能欣賞到古希臘傑出的雕刻巨作,佩迦蒙神壇

通道

地圖長廊

雅典學校

博物館內螺旋樓梯

在博物館中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長廊,那就是地圖長廊。這是一個擁有四十幅壁畫式巨大地圖的精美長廊。這些標有教會屬地和意大利各重要城市的地圖是1580年至1585年在當時著名的地理學家伊尼亞奇奧.但丁負責下繪製的。特別要注意的是入口附近頭兩幅地圖,它們分別顯示了羅馬國家的實際版圖和羅馬鼎盛時期的疆域。盡管威尼斯和梵蒂岡有衝突,甚至沒有一位教皇踏上過威尼斯的土地,但盡頭的牆上還是有威尼斯全圖。

教皇朱利奧二世想將自己的寓所重新“布置”一下,於是招來藝術家拉斐爾.桑奇奧(1483-1520)。讓他自主的設計裝飾壁畫,拉斐爾於是去掉了所有老的成飾,將教皇寓所布置一新。在拉斐爾室中我們可以看到眾多著名的壁畫,如:雅典學校;聖事辯論;巴那斯山;奧斯提亞戰役等名作。

如果你參觀過梵蒂岡博物館,相信你會終身難忘,也會引起你對雕塑和繪畫藝術的興趣,更能增加你的曆史知識。象這樣的博物館不是去一次兩次便能讓人滿足的,相信你每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獲也有不同的感概。

教皇接見大廳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教皇和他的紅衣主教們

為新娘賜福

如果來梵蒂岡,希望你能至少呆到周三,那樣你便能見到教皇。他每周三要對信徒講話,如果你有幸進入教皇的接見大廳(也稱朱利奧二世大廳),那你更能體會到教皇的慈愛和人們對他的熱愛。

當教皇出現在前台時,你會感覺到他的慈愛。曾經宗教對我來說感覺很神秘,然而教廷在歐洲已然不再是中世紀的教廷了,教廷的任務也改變很多,多為世界爭取和平,扶弱濟貧。因此越來越受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民的愛戴,保羅二世開創了世界青年日,更使得羅馬天主教廷受到年輕人的愛戴。在小布什冒與世界責難之大不為而公然入侵伊拉克後,教皇保羅二世立即發表反對講話。

特別是在保羅二世的領導下,羅馬天主教教廷勇於承認教會在曆史上曾犯下的錯誤,積極尋求各宗教間的和平共處。這一切都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讚譽,當我看到那位已患帕金森綜合症的老人抖動著雙手被人推出接見我們時,真是為之感動!在這一天也總有成百的新婚夫婦排隊接受教皇的賜福,這一刻對他們來說既幸福又神聖。

一代教皇保羅二世與世長辭了,他去世的這一天在梵蒂岡匯集了來自世界各界的知名人物,其場麵之大乃史無前例。從個人感情上來說是一種悲哀,但從基督精神角度來講,這是喜事。在此我祝願這位老人終於如願以償的回到了他主的身邊,得到了永生!

保羅二世走了。今天,2005年4月19日,羅馬時間18點,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的煙囪冒出了白煙。這意味著梵蒂岡迎來了第265位教皇,18點45分新任教皇Benedikt XVI走向陽台向教徒們說話。

新教皇曾是紅衣主教團首席大主教,是德國慕尼黑大主教,俗名Joseph Ratzinger,出生於德國巴法伐利亞州雷根斯堡附近的馬克特鎮(Marktl),24歲便當了神甫,32歲已經是德國神學和哲學教授教授。1977年被教皇任命為慕尼黑大主教,1981年被教皇保羅二世招入梵蒂岡,成為了保羅二世最親密的助手,他們每周有一次兩人的會晤,這足以可見Joseph Ratzinger在紅衣大主教團中的地位。

這一天是具有曆史意義的一天,因此蟋蟀趕做了這篇網頁。一是紀念去世的保羅二世教皇,二是恭喜德國有了近五百年以來的又一位來自德國的教皇。

 

2005年4月19日
蟋蟀哥於德國

 


返回首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