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

“蟋蟀哥周遊列國記”是自己寫的旅遊“報告”。裏麵是蟋蟀旅遊過的二十幾個國家的遊記,介紹了各國的風土人情,曆史也展示了大量的照片。
正文

蟋蟀講世界曆史(古代部分)

(2004-06-21 05:02:20) 下一個
如果你喜歡旅遊,不管是去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請先將它的曆史了解清楚,這樣旅遊才更有味道。蟋蟀收集了許多德文版的曆史小知識,將它們串起來變成了下麵的“世界曆史”。蟋蟀版的世界曆史將分為“古代部分”,“中世紀”,和“近代部分”。 古代部分 最早的農民 最早的人類隻會捕獵,網魚和采集果實.終於有一天他們有了一個新想法-耕種.於是農民誕生了,最早農民生活在近東,就是在我們所說的兩河流域一帶.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的時候那裏的氣候潮濕也比現在熱,很適合植物的生長.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一種現象,種子落入土地以後會再長出來.於是人們開始收集種子,並將它們播撒在地裏.小麥和大麥是最早的農產品,幾乎是同一時期人們也學會了放養動物.這樣以來人們可以隨時得到充裕的食物,此外人們還會利用牛為他們耕種. 人們在學會了耕種和放養動物以後,他們就不用再四處捕獵了.於是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村落,同時人們也有時間去從事一些其他的工作,如編織和製造陶罐... 注: 兩河: 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發源於今土耳其的亞美尼亞高原,從西北流向東南的波斯灣. 最早的城市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落的規模越來越大,於是形成了城市. 在我們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城市要算耶裏序了(Jericho).大約是在公元前8000年的時候生活在耶裏序的人們居住在用磚砌成的穹頂屋內.如果誰家死人了就葬在屋子下.耶裏序人通過跟別的地區的通商日漸富裕起來,小小的村落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要求.也是為了防止外來的侵襲,耶裏序人開始用磚石修建了厚厚的城牆,這是耶裏序人建立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到目前為止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城池了. 大約在公元前6250-公元前5650年時,有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叫Catal Huyuk,城市擁有6000名市民,在當時算很了不起了.在那裏考古學家發現了當時人們用陶做成的女人像,被認為是Catal Huyuk市民所祭拜的生育之神. 最早的文明 大約在公元前五千年時,兩河流域的人們在一個叫蘇美(Sumer)的地方建立了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位於兩河流域的南部. 蘇美一馬平川的廣闊土地是農作物生長的理想所在地.但是這裏降雨量極少,土地隻能靠一年一次的洪水來滋潤,於是蘇美人開始挖掘運河來灌溉他們的土地.由於種植了大量的麥子,他們開始不愁吃喝了,於是手工業便開始在這裏發展起來. 最開始蘇美人居住在蘆葦棚內,後來他們開始用泥製成的磚塊建立真正的房屋.於是一個個小小的村落慢慢發展成了一座座城市,每個城市裏都有一個頭領.我們將這種形式稱為"城市國家". 農民必須將自己一部分物品供奉神廟.接收者得一一檢查,檢查是否每人都已經交過貢品了.也許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們發明了文字. 通商和手工業 為了獲取加工原料,蘇美人開始與外界通商.他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棉花,陶罐已及金屬作坊裏的產品與外界交換.蘇美人的商船通過運河和河流進入波斯灣.他們在西方與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們進行交易,東方與印度河穀的商人討價還價. 蘇美人很會加工金屬器,特別是加工金,銀,銅器.蘇美人有豐富的陶泥資源,不過一直到公元前3500年時他們還是隻能用手加工陶器,後來發明了"轉盤",通過轉盤人們可以很輕易地將陶泥製作成形.很快他們也發明了小推車和車輪,用上車輪以後小毛驢兒能拉上比以前多三倍的東西,大大增加了勞動效率. 戰爭與國王 在蘇美地區的每一個城市都是由貴族統治的.在戰爭期間貴族將推選出一位領袖,領袖領導一切直到戰爭結束.由於戰爭不斷,因此領袖的領導時間也就越來越長.最後領袖終於成為了國王,在國王死後由他們的兒子來繼承王位. 早期的國王和王後死後除了有很多的隨葬品以外,還有許多作為護衛和伺女陪葬.他們先被毒死,然後跟他們的國王和王後一起被埋葬. 大約在公元前2350年時,蘇美北部鄰邦居住著阿卡德人,他們個個都英勇善戰並擁有一隻紀律嚴明的軍隊.他們攻占了整個蘇美地區和阿卡德地區,在這裏他們建立了曆史上最早的帝國,阿卡德帝國.這個帝國維持了200年之久,後來被古特爾人滅亡. 蘇美的末日 公元前2100年時蘇美的Ur城裏的國王又收複了失地,並統治了整個蘇美和阿卡德地區.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他們被閃米特人(semit)攻擊.蘇美被分成了許多小的國家,後來成為了巴比倫帝國的一部分. 尼羅河穀的農民 古埃及是沿著尼羅河的一條又細又長的地帶,兩邊是沙漠.村落散落在尼羅河的兩岸,那裏有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春季埃及南部的雪山融化,洪水肆虐著尼羅河兩岸.幾個月後被水浸泡的土地變幹,大片肥沃的土地又出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落之間聯合了起來.後來形成了兩大帝國: 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大帝國之間不斷地發生戰爭,在大約公元前3100年的時候上埃及的國王Menes戰勝了下埃及,將上下埃及統一起來並定都孟菲斯. 埃及人種植豌豆,豆角,洋蔥,大蒜,瓜果,石榴,蘋果,無花果和棗子.他們用葡萄和石榴釀酒.但是最主要的農產品還是小麥和大麥,那是用於做麵包和啤酒的.埃及人最早發明了啤酒釀造法.有時候古埃及人在做麵包時放些蜂蜜和大蒜,我想味道一定很奇妙. 農民也放養牛,羊,豬,鵝,鴨子和鴿子.牛提供給古埃及人牛肉吃,但牛還必須在田裏勞動.在洪水期間人們無法耕種,隻好等洪水退了以後大約在11月時再重返田裏幹活.春季是農忙時節,家裏的所有成員都要到田裏幹農活,農忙以後就等著下一次洪水的到來. 木乃伊和金字塔 曆史學家們把埃及曆史劃分為三部分,即古,中,新.古埃及人希望在死後屍體不腐爛,以便他們能原模原樣地去新世界.因此他們的屍體得被特殊處理,我們把被特殊處理過的屍體稱作木乃伊. 木乃伊的製作是這樣的,死者的腦子和內髒將被取出放入專門的罐子裏.屍體將被碳酸氫鈉鹽覆蓋,這樣可以將屍體的水分吸幹.然後體內將被亞麻布,碳酸氫鈉,木屑已及香料填充.屍體將被布條層層包裹,期間還給死者戴上護身符.頭部被麵具所蓋,死者身邊有一位裝扮成死神Anubis的祭司在現場祈禱. 在古埃及和中古埃及時代的法老會為自己修建金字塔作為自己的今後的陵墓,在埃及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就是吉薩高原的三座金字塔了.其中大金子塔Cheopspyramide 是最大的一個.高147米用了兩百萬塊巨大的石料建成. 後來在新帝國時期法老們不再修建金字塔,而是將自己的陵墓隱藏在山穀之中.我們稱那山穀為帝王穀,雖然隱藏的很詭異.可幾乎所有的陵墓還是被盜了. 印度河穀的城市 跟兩河流域的蘇美和埃及的尼羅河沿岸一樣,印度河穀周圍也有大片肥沃的良田.這裏也被每年一次的洪水滋潤著,這裏的農民每年都能收獲大量的糧食.因此不需要每人都下田幹活,其中一部分人開始修建城池或從事手工業,商品交換也開始了.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時,許多人遷移到此.其中最大的城市要算Mohenjo-daro和Harappa. Mohenjo-daro在Harappa以南,它們在現今的巴基斯坦境內. 人們以一個小山丘為中心,在它上麵築起了堅實的城堡.四周也修建了城牆.在城堡內還修了巨大的浴室,在裏麵統治者和祭司可以從事宗教活動.Mohenjo-daro的農民必須將他們的一部分大麥送交給城市,大麥被儲存在城堡裏的一個巨大倉庫內. 這裏人們製作許多精致的手工製品,如陶罐,鍋子,杯子.珍珠項鏈和金手鏈也做的非常精美. 印度河穀的人們跟兩河流域的蘇美人通商,他們用自己的珍珠首飾,陶罐,木製品,棉花和調料跟蘇美人交易.當時的印度河穀文明光耀一時,可在大約公元前1800年時印度河穀慢慢走向衰退了.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的衰敗,也許是砍伐過多的樹木或者是自然災害導致了印度河穀文明的衰敗.後來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的時候這一片土地來了新的統治者-亞利安人 歐洲的最早村落 好幾千年前的歐洲曾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地帶,北部被冰雪覆蓋.當氣候慢慢變暖後,這裏的土地上長出了綠草,森林裏的動物也多了起來.當時的人們僅僅會狩獵和采集野果,他們總是為了獵物不斷地遷徙著.在有些地區他們能找到足夠一年的食物,於是他們開始定居下來.歐洲最早的村落也就這樣誕生了,那是多瑙河邊上的一個村莊Lepenski Vir.下麵我們就稱它為勒盆斯基村,選擇在多瑙河建村是因為河裏有捕不完的魚,這是在大約公元前6000年的事情. 村落的建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從近東傳來的田地耕種也流行開了.由於這裏四初都是森林,因此人們不得不大量的砍伐森林來換取足夠的用於耕種的土地.人們用砍伐的木材修建了自己的房子,而早一點的時候人們是用石頭修築房子的,甚至連家具都是石頭做的. 農民也用石料將村落圍起來,在馬耳他的居民甚至修建了神廟.在西歐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石墓穴,一個墓穴中最多可以放置40具屍體. 石製紀念碑 公元前3200年,歐洲西北部地區的人們用巨大的石料搭建成圈.這些巨石建築是用於宗教活動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南部的巨石圈,這個巨石圈用了近一千年的時間修成,到公元前1500年才停工. 有些手工製品在6000年前就被這裏的人掌握了,比如加工銅器.後來人們在裏麵參加鋅,這樣一來他們掌握了青銅的煉製法.用青銅製作武器或工具更加堅硬. 宮殿和傳說 大約公元前6000年時,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上來了一群人.他們在這個叫克裏特島的地方建立了歐洲最早期的文明-米諾文明.它的名字來源於一個關於米諾斯國王(Minos)的神話. 傳說眾神之神宙斯愛上了美麗的歐羅巴公主,於是宙斯變成了一隻公牛.歐羅巴公主騎在牛背上渡過大海到了美麗的克裏特島...米諾斯就是歐羅巴公主的兒子. 在克裏特島上的所有城市都是圍著一個巨大的克諾索斯宮殿(Knossos)修建的,宮殿宏偉巨大.農民必須將自己每年收獲的部分大麥送交宮殿,送交的大麥一部分用於宮殿內居住的人食用,其他的將會被賣掉換取其他東西.宮殿的四壁均是彩繪,彩繪多數體現的是植物和動物,也有體現了當時人的生活情況的.在金鑾殿裏有個石頭凳子,那是歐洲最早的禦座了.關於這個宮殿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相傳宮下麵住著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陶魯斯(minotaurus).特蘇斯王子(Theseus)一直想殺掉米諾陶魯斯,米諾斯的女兒給了特蘇斯王子一把魔劍.用這把魔劍特蘇斯王子殺死了米諾陶魯斯. 克裏特島(Kreta)上的生活 克裏特島上的居民大部分是農民,他們擁有牛羊豬,同時他們也種小麥,大麥,蔬菜,李子,葡萄和橄欖.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到海裏捕魚.米諾人擁有強大的船隊,他們經常遠航到地中海北部去經商.用自己的陶罐,大麥,小麥,橄欖油去換取所需的金,銀,首飾,象牙和亞麻布.他們的買賣做得非常成功,於是慢慢富裕了起來. 當米諾人開始要儲藏貨物要跟外界經商的時候,他們需要清算自己的東西.因此文字出現了,起初人們使用象形文字,後來人們發明了被今天人所稱的A線文字.不過A線文字到現在還沒能破譯. 島上的人喜歡用雜技和體育活動來打發無聊的生活.米諾人沒有修建神廟來祭司神靈,他們在自己的家中,宮殿裏或野外祈禱. 大約公元前1450年時克裏特被一次巨大的自然災害所毀滅了.周圍的火山爆發了,火山灰覆蓋了克裏特島,也許火山還引起了地震和海嘯.就這樣,一個擁有歐洲最早文明的克裏特慢慢消失了. 宮殿與陵墓 大約公元前1600年時,現今的希臘是由許多個小王國組成的.每個小王國由一個城市組成,城市的四周被城牆所圍繞.我們把早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稱做邁錫尼人(Mykene),因為邁錫尼城是當時最重要的城市. 邁錫尼時代的國王是住在宏偉的宮殿裏的,宮殿內有市政管理用的房間,也有"車間",糧食儲藏室和私人房間,除此之外還有個叫"馬噶隆"(Magaron)的大廳.在馬噶隆裏國王和貴族每日尋歡作樂.在"車間"裏一些工匠為國王製作鐵器製成的工藝品,陶罐,針織品等,其中一些作品將被拿去賣掉. 宮裏的所有財物都要登記,人們把字刻在陶片上.我們今天稱這些文字為B線文字. 宮殿裏也有一些浴室,浴室沒有下水道係統,因此用過之後的水將被陶罐舀出. 早期的國王和王親要是死了,會被葬在很深的地下陵墓或進道陵墓裏.在陵墓的四周人們用圓形的石牆圍住.陪葬品一般有金銀器皿,刀劍等物.由於井道墓穴很深,對於盜墓者來說要進入墓穴裏非常困難,因此國王陵墓中的許多珍寶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後來的國王被安葬在拱形陵墓內,在拱頂蓋上厚厚的土.遠遠看去就象一個小山丘,我們稱這樣的王陵為托羅斯陵墓(Tholos). 戰爭與通商 戰爭對於邁錫尼來說簡直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國王和貴族時常操練著兵馬,手藝精湛的工匠不停地打製青銅武器,詩人也讚頌勇敢的英雄. 如果一個城市卷入了戰爭,那麽國王將會親自率領軍隊出擊.國王和他的將軍們乘坐戰車,步兵緊緊跟隨. 在和平時期貴族也乘坐自己的戰車去狩獵,他們偽劣野豬並用野豬毛來裝飾他們的頭盔.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時,邁錫尼的戰船駛往克裏特島並攻占了克諾索斯宮殿(Knossos). 從此邁錫尼人接管了米諾人在地中海東部的海上貿易成為了這一帶最重要的海上貿易成員. 邁錫尼的商人乘船前往埃及和意大利.他們在那裏購買象牙和貴重金屬.自己出售給對方酒,橄欖油,武器和陶製品等. 大約在公元前1250年時特洛伊城被毀滅(今土耳其境內),荷馬史詩中是這樣描述的: 特洛伊的王子巴黎(Paris)深深愛上了美麗的邁錫尼國王的王後海倫(Helena).巴黎將海倫劫往特洛伊城,於是惱怒的邁錫尼國王率軍攻打特洛伊城,戰爭持續了整整10年還是功不下特洛伊城.於是有一天邁錫尼士兵將一個巨大的木馬"遺棄"在特洛伊城前,全體士兵乘船離去.特洛伊士兵見敵人走遠後把大木馬拉當戰利品拉進了城. 到了晚上,狂歡過後的特洛伊士兵都進入了夢鄉. 木馬肚子裏藏的邁錫尼士兵順著繩梯爬了下來,他們打開了城門.埋伏在城外的邁錫尼軍隊湧入城內,就這樣特洛伊被攻陷了.美麗的海倫又回到了她丈夫的身邊. 在公元前1250年時邁錫尼歉收,於是他們開始攻擊鄰邦城市,他們掠奪鄰邦城市的牛羊和糧食.後來許多人離開了希臘到別出尋找到了新的家園,就這樣邁錫尼慢慢地走向衰敗. 哈姆拉比帝國 大約公元前2000年時蘇美(Sumer)和阿卡特(Akkad)被來自沙漠的閃米特人(Semit)攻擊, 閃米特人占領了他們許多城市,巴比倫也沒幸免. 公元前1792年的時候一位巴比倫青年當上了國王,他叫哈姆拉比斯(Hammurabi). 哈姆拉比斯打敗了各地的君王統治著整個蘇美和阿卡特,並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哈姆拉比斯製定了嚴格的法律, 並將法律條文刻在石板上. 法律中規定: 如果一個醫生將病人治死, 那麽醫生將被剁去一隻手; 如果一個建築師設計的房屋倒塌並壓死了人, 那麽他將被判死刑; 如果欠債人無法償還欠款, 那麽他的妻子可以被當做奴隸暫時借給對方使用. 巴比倫信仰諸神,其中馬度克(Marduk)是最大的神, 人們相信是這個世界是馬度克在海上的大木筏上創造的. 哈姆拉比斯死後他的帝國開始日漸衰退, 大約在公元前1595年時巴比倫受到海地特人(Hethiter)的進攻. 哈姆拉比斯帝國瓦解了, 在過了許多年以後它有重新強大了起來. 海地特帝國 公元前2000年時海地特人遷居到了安納托利亞(Anatolien, 今土耳其境內), 一直到公元前1650年他們都在自己的帝國中生活, 帝國首都是哈圖拉(Hattulal). 海地特人英勇善戰, 他們使用戰車手持比青銅更為堅硬的鐵製兵器. 海地特最有名的國王是蘇匹魯烏馬(Suppiluliuma), 他占領了敘利亞, 瓦解了米坦尼帝國(Mitanni), 並在那裏建立了強權. 海地特人與埃及人水火不相容, 他們長期發生戰亂. 在喀德什(Kadesch)的戰爭中雙方均無法獲勝, 後來隻好簽訂了和平協議終結了長期的武裝衝突. 海地特人也信仰多神, 其中最大的神是"雷公". 它決定著天氣好壞. 公元前1195年海地特帝國被所謂的"海上民族"侵略, 海地特人輸掉了戰爭. 其中一部分人逃亡敘利亞, 海地特帝國從此不複存在. 埃及帝國 大約在公元前1720年的時候埃及被許克蘇斯人(Hyksos)侵犯,許克蘇斯人使用騎兵和戰車輕易地就擊敗了埃及的步兵. 慢慢地埃及人也學會了使用騎兵和戰車, 並將許克蘇斯人驅趕了出去,同時也攻占了許多其他鄰邦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戰爭期間軍隊是由國王(法老)指揮, 法老自己也是優秀的士兵. 古埃及法老中最能打仗的要算圖特摩西斯三世法老(Thutmosis III), 他指揮過17次戰鬥. 在他的統治時期埃及帝國的疆域最大. 埃及最危險的敵人就是海地特人,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Ramses III)與之進行了30年的戰爭. 雙方都無法徹底打敗對方, 因此戰爭最後是以和平協議的方式結束的. 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娶了海地特的公主做王後. 埃及人擁有自己的金礦, 金子也能做為貨幣使用. 埃及商人很能與外界進行貿易, 他們還經常出海到非洲東部去跟當地人做買賣. 在法老的的宮廷裏來自四麵八方的使者會集於此, 他們向法老進獻貢品. 貢品在當時就算是繳稅了, 有些鄰邦甚至將自己的女兒送給法老做妻子. 當時的法老擁有許多妻子. 在埃及很少有道路, 就算有也會被每年的洪水衝毀. 因此人們常用船隻來帶步, 商船也能在紅海海岸和地中海東岸找到停泊的港口. 古埃及人崇拜多神, 多數的神都有著動物的頭部或身體. 這樣一來人們可以很容易地辨認出它們. 古埃及人在尼羅河邊修建了許多石製神廟, 他們認為神會到神廟內居住. 在神廟內部安放著古埃及人敬養的神, 每天早上祭司叫醒沉睡的神, 給它們擦洗更衣並進獻食物, 在神麵前祭司還將進行祈禱. 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允許進入神廟內部的, 他們隻能在外麵看到雕刻在神廟前的神的巨大雕像. 在神廟邊古埃及人還修建了手工作坊, 圖書館和學校. 許多人在這裏學習和工作. 一些有錢人家裏的孩子到神廟學校去學習, 在那裏他們學會了寫字和認字. 稍大點的孩子開始學習曆史, 地理, 宗教, 外語言, 數學和醫學. 女孩子是不能上學的, 她們隻能在家跟母親學習"婦道". 古埃及人使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他們將文字書寫在紙莎草紙上. 關於紙莎草紙, 蟋蟀在埃及篇裏有介紹. 埃及人的日常生活 古埃及人的房子是用磚石砌成的, 磚頭是用泥和穀草攪拌後用在木盒裏壓製成行的, 在太陽下曬幹後使用. 古埃及人的房屋一般隻有兩間, 富裕的人家當然就不一樣了. 古埃及有錢人經常會舉辦慶典, 客人在慶典上能觀賞舞蹈, 雜技, 也能欣賞音樂和歌唱. 伺女還在客人頭上戴上錐形的小東西, 上麵塗上用香水製作的油脂. 這樣一來, 每個客人都是香氣撲鼻了. 古希臘人非常喜歡娛樂, 他們下棋,也從事體育運動. 可惜許多遊戲的規則我們已無法得知了. 古埃及最後一位偉大的法老應該算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 他有力地抗擊了強大的"海上民族". 在他死後帝國走向衰落, 內戰四起. 後來這片土地被亞述人, 奴比亞人還被後來的波斯人統治. 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亞裏山大大帝納入希臘勢力範圍, 他本人也成為了埃及法老. 在他死後, 曾經是亞裏山大手下將軍的Ptolemiden家族統治著埃及. 公元前32年羅馬和埃及之間發生戰爭. 埃及在戰爭中失敗, Ptolemiden家族的最後一位女統治者(埃及豔後, Kleopatra)自殺, 自此埃及法老時代結束了. 埃及成為了古羅馬的屬地. 卡納(Kanaaniter)人 卡納(Kanaan)位於地中海東部沿岸. 這裏的居民多為農民和商人, 他們生活在一個由多個小王國組成的社會裏. 每個王國都由堅實的城池和村落以及田地組成.北部巨大的雪鬆價值非凡, 它們使卡納人富裕了起來. 埃及和海地特帝國為了爭奪這塊土地頻繁地發生軍事衝突, 公元前1550年後這裏的大部分地區被古埃及人統治. 商人們經常去地中海的東部做海上貿易, 繁榮起來的經濟導致了文字的出現.卡納發明了27個字母, 用這些字母他們拚寫成了文字. 這些文字要比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蘇美文字要簡單方便的多. 卡納人也是信仰多神, 巴爾(Baal)是最大的神, 巴爾是主管雷雨,風暴和戰爭的神. 巴爾神的妻子是阿斯塔特(Astarte), 她是一位愛神. 公元前1195年-公元前1190年期間卡納人被"海上民族"侵犯, 許多侵略者在南部留了下來. 卡納人繼續生活在北方. 來自地中海上的威脅 所謂的"海上民族"也許來自希臘島嶼和現今土耳其的西南部. 公元前1195年由於某種原因那裏的居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去尋找新的家園, 他們開始侵犯地中海東部地區.他們的軍隊打敗了海地特人, 一部分乘船南下進犯卡納城. 公元前1190年時這隻海上民族開始進攻埃及. 他們在海上和陸地上與古埃及人交戰, 但是在一場大的交手中他們被古埃及人趕出了埃及海岸. 在與古埃及人的戰爭中失敗後, 海上民族分散在地中海各地.其中一隻定居在卡納南部, 後來這個地區被稱為巴勒斯坦. 在聖經中這裏的居民被稱為腓力斯人(Philister) 以色列人 最早的以色列人遷居在卡納的沙漠地區,那大約是在公元前1250年的時候. 他們隻信仰一個神, 他們認為當人們向神祈禱時會受到神的保佑. 在舊約裏有一段文字描述了以色列人是怎樣在古埃及法老統治下勞動的, 後來這群人在摩西的帶領下穿過紅海和沙漠又回到了卡納. 大約在公元前1250年時以色列人來到了卡納.在經過了許多戰鬥後, 以色列人得到了一小塊土地並在那裏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也開始了耕種. 以色列人必須抵抗與來自海岸地區的腓力斯人威脅. 以色列人選出了一位年輕人, 讓他作為國王, 他就是Saul. 在Saul的帶領下以色列人與腓力斯人進行戰鬥, 但真正的英雄卻是一位叫大衛(David)的人. 聖經裏也有對這位勇敢的年輕人怎樣戰勝凶猛的腓力斯軍隊的描述. 在Saul死後, 大衛當上了以色列人的國王. 大衛後來戰勝了腓力斯人, 並將其他部落統一了起來. 大衛建立了一個王國, 我們稱它為以色列. 大衛後來占領了耶路撒冷, 並定都在此. 大衛的兒子撒洛摩(Salomo)鼓勵通商, 以色列人與腓尼基人當時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 通過通商, 以色列漸漸富裕和強大起來. 撒洛摩用自己的一部分財產在耶路撒冷為他的臣民修建了一個宏偉的神廟- 撒洛摩神廟 在撒洛摩死後國內發生了衝突, 王國被分為南北兩大塊. 以色列在北部, 南部是猶大(Juda). 公元前772年, 亞述人占領了以色列. 被占領的以色列人組織了一次起義,可是起義被亞述人鎮壓了,許多以色列人成為了奴隸. 猶大城被巴比倫攻陷, 城內居民被當做俘虜. 城裏的居民被當做奴隸送往巴比倫.居住在猶大城裏的居民後來被人們稱為尤太人. 腓尼基商人 腓尼基人是卡納人的一支, 他們生活在地中海東部沿海. 公元前1200年後, 他們成為了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貿易民族. 腓尼基人最大的商業港口是Ryro, Sidon和Byblos. 港口用堅實的城牆圍住, 這裏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國王, 他們都生活在豪華的宮殿裏. 腓尼基人是非常優秀的商人, 他們的商船在整個地中海暢遊, 甚至還出了海峽前往不列顛各島. 他們的商貿遍及整個非洲. 腓尼基商人們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許多商業站點和殖民地.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非城市卡塔格(Karthago), 這座城市是被腓尼基公主迪多(Dido)建立的. 腓尼基人還發明了由22個字母組成的文字, 西方目前所用的文字就是基於腓尼基人的文字上創立的. 盡管腓尼基先後是亞述帝國, 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帝國的一部分, 可他們可以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直到公元前332年. 那一年腓尼基人被偉大的亞裏山大大帝征服. 卡塔格還繼續風光了200年, 在公元前146年時被古羅馬人徹底毀滅. 亞述人的戰爭 最開始時亞述人在底格裏斯河邊的一小片土地上農耕著, 大約是到了公元前2000的時候亞述人建立了王國. 他們成為了一隻驍勇的民族, 經常進犯鄰邦. 但往往又被鄰邦趕了回來, 可亞述人在多位勇敢的國王率領下最後還是如願以償地占領了其他諸多鄰邦, 並將它們統一起來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打仗成癮的亞述人每年都出兵攻打其他鄰邦, 他們想不斷地擴大領土. 在被亞述人占領的地方, 人們必須繳納大量的稅金. 如有不繳者將會受到殘酷的懲罰. 亞述人是攻堅專家, 他們在攻打城市前先將城市圍住,不放過任何人. 然後用巨大的攻城機撞擊城牆, 攻城機外部用野獸皮包裹, 通過攻城機上的小孔裏麵的士兵可以向外施射冷箭. 攻城機前是巨大的柱子, 柱子最前麵套上一個巨大的金屬頭, 用於撞擊城牆. 亞述人一般是無堅不摧, 入城後便開始屠殺或將居民俘虜. 他們用殘暴的手段去恐嚇其他城市的人, 下次輪到他們的時候好讓城裏的人"知趣"一點. 大部分亞述人是農民, 他們平時照看著農田和牲畜. 他們種植大麥, 芝麻,葡萄和蔬菜, 放養牛羊. 亞述人信仰多神, 眾神中阿蘇爾(Assur)是主神, 亞述人也相信有魔鬼. 亞述人的國王認為是神給予了他們統治的地位和戰無不勝的力量, 因此國王們都給自己安上一個響亮的名稱: "宇宙之王". 國王修建神廟,主持宗教儀式以討神的垂愛. 亞述人修建了許多大城池, 裏麵也有豪華的宮殿. 他們第一個首都Assur就是用他們的神的名字命名的. 後來阿蘇爾納斯帕二世國王(Assurnasirpal II)遷都Nimrud. 在阿蘇爾巴尼帕(Assurbanipal)執政期間, 他又將首都遷至Ninive. 阿蘇爾巴尼帕是亞述王國裏最有名的國王. Ninive皇宮裏設有圖書館, 那裏有成百的陶片( 文字記載在陶片上), 那些陶片都是. 阿蘇爾巴尼帕國王在整個帝國裏收集來的. 陶片上記載了許多關於曆史, 宗教, 數學和醫學方麵的知識. 在和平時期國王喜歡狩獵, 最喜歡的是捕獵獅子. 這是國王在臣民麵前顯示勇敢的最好機會, 獅子事先被趕到狩獵場, 以便國王捕獵. 由於亞述帝國的不斷擴張,使得帝國過於龐大甚至無法控製了. 終於在公元前612年時梅德人(Meder)和巴比倫人聯合起來進攻亞述帝國, 阿蘇爾城和ninive遭到了徹底毀滅, 亞述帝國土崩瓦解. 巴比倫 巴比倫最早是被哈姆拉比(Hammurabi)建立, 當他的帝國瓦解後這裏被卡斯藤人(Kassiten)和平統治了400多年. 公元前730年一位巴比倫將軍納波破拉斯(Nabopolasser)宣布自己成為巴比倫國王, 他聯合鄰邦的梅德人(Meder)打敗了亞述人. 他和他的兒子納布卡德納查二世(Nebukadnezar II)又重建了巴比倫, 並將巴比倫建設成為了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納布卡德納查國王經過了多年的征戰終於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其中最有名的戰事是跟猶大城居民的戰鬥. 當猶大城的居民反叛的時候, 納布卡德納查摧毀了耶路撒冷. 居民淪為奴隸. 巴比倫人的主神是馬度克(Marduk), 最喜歡的女神是伊斯塔爾(Ischtar), 她既是愛神也是戰神. 公元前539年巴比倫被波斯攻占, 部分成為波斯帝國的屬地. 強大的波斯人 波斯是現在伊朗的前稱. 公元前1300年時, 兩個民族梅德和波斯建立了兩個帝國. 梅德人在北方, 波斯人在南方. 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國王科羅斯二世(Kyros II)戰勝了梅德人, 在那裏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到了大流士一世(Dareios I)的時候帝國達到了空前的強大. 大流士修建了一條從西邊的薩爾蒂斯(Sardis)到首都蘇薩(Susa)的國王大道, 全程2700公裏. 修築這條路是為了國王方麵出行治理龐大的帝國. 大流士收納整個帝國的稅金, 將巴比倫建設得空前豪華. 統治地區的人們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隻要他們按章納稅. 國王將龐大的帝國劃分成好幾個管理地區, 這些地區由國王指派的人(Satrapen)去管理. 大流士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財富在Persepolis城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宮殿. 到了新年的時候來自各地的行政長官都來此向他們的國王進獻禮物. 波斯人相信查拉圖斯特拉寓言(Zarathustra), 寓言中說溟溟中隻有一個主宰. 火焰是神聖的, 祭司要保護好聖火不能讓它熄滅. 公元前490年-公元前479年波斯不斷地進犯希臘, 波斯贏得了一些戰爭的勝利. 但最後還是被希臘人驅趕了回來. 大流士死後帝國日漸衰落, 在公元前331年的時候波斯帝國被亞裏山大大帝滅亡. 希臘之戰 邁錫尼文明消退之後希臘的生活日益艱辛起來. 人們四處為了生計而奔波, 到了公元前800年希臘人又開始了與外界的貿易, 城市開始日益繁榮起來. 居民們居住在小規模的城市國家中,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統治者. 每個城市周圍有著屬於自己的田地. 這些城市國家中最有名望的應該數雅典和斯巴達了. 每個城市國家都擁有自己的軍隊, 他們之間經常有流血衝突. 在軍隊中重步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們配備了沉重的鎧甲和重武器. 在希臘最善戰的是斯巴達人, 斯巴達城中的每個男子都是士兵. 他們的生活是由戰爭和軍事訓練組成, 男孩到了7歲時便被送進訓練營接收軍事訓練. 女孩必須保持豐滿的身體以便日後能生下艱苦強壯的嬰兒. 公元前490年時波斯進犯希臘, 希臘人非常頑強地抵抗著強大的波斯軍隊. 最後他們在一個叫馬拉鬆的地方擊潰了波斯人. 一個人奔跑著前往42公裏外的雅典, 他要把勝利的消息傳給雅典的每個人. 當他跑到雅典時由於過度疲勞而死, 我們今天的馬拉鬆賽跑就是源於這個典故. 公元前480年, 波斯人又一次進犯希臘. 這次他們準備充分,大有一舉拿下雅典之勢. 波斯人居然在海上用許多連接的船隻搭設了浮橋, 從浮橋上波斯軍隊進軍雅典並毀滅了這個城市. 可這並不代表波斯人戰勝了希臘人. 在撒拉密斯島之戰(Salamis)中希臘人贏得了勝利, 他們包圍了困在狹窄水域裏的波斯艦隊, 並擊沉了敵人200艏戰艦. 接著又在普拉太艾(Plataiai)徹底擊敗了波斯軍隊. 古希臘的生活 盡管希臘人在不停地征戰, 但他們也同時在這個時候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希臘文明. 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50年期間被稱為歐洲劃時代的新紀元. 當男人們外出工作,經商或是訪友的時候, 女人都在家裏料理家事, 照顧孩子和管理家奴. 有錢人家的孩子7歲開始進學校學習, 在學校裏他們學習寫字, 讀書, 計算, 同時也學習音樂, 詩歌, 體育和舞蹈. 女孩子在家又自己母親教育. 在古希臘體育是一種時尚的娛樂活動, 其中奧林匹克運動最為有名, 這是在雅典四年一次為宙斯舉辦的體育盛會. 盛會中重要的項目有賽跑, 跳遠, 拳擊, 摔跤, 賽馬和賽車, 擲鐵餅, 扔標槍. 在賽跑時比賽者必須全副盔甲的上陣. 世界最早的戲劇也出自這個時候的雅典, 戲劇一般體現的是宗教和神話故事. 都是為神歌功頌德的戲劇. 一般在演出這樣的戲劇要持續好幾天, 評選出來的最好劇目還能得到獎勵. 雅典 在與波斯的戰爭勝利結束後, 他們還對敵人再次的進犯心有餘悸. 於是雅典的首領聯合眾多的城市國家一起建立了一隻強大的防衛部隊. 雅典同時建立了一隻強大的海軍艦隊. 雅典在海上貿易上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他們越來越富有. 在雅典首領帕裏克裏斯(Perikles)的率領下, 雅典得到了重建. 在雅典所有自由人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力, 每10天他們便聚集在一起討論新的法律或是投票決定. 這種治理國家的方式我們稱為”民主”, 但是婦女, 外地人和奴隸是不能參加選舉的. 古希臘的思想家們在這個時期也在思考著”如何做人的”問題. 其中兩位最為著名的是哲學家蘇格拉底和伯拉圖. 科學家們在這個時期也在積極研究著植物, 動物, 人體, 太陽和星星. 這個時期的希臘人也開始真正的記錄曆史. 希臘人用白色大理石修建了許多精美無比的神殿, 精美的多立克式,科林斯式和龍尼式的大柱更是被人認為的藝術極品, 一致被其他各國紛紛效仿. 另外的一個國家城市斯巴達看到這一切開始感到害怕了, 他們怕雅典日益強大起來威脅到他們, 因此在公元前431年爆發了雅典與斯巴達之戰. 戰爭進行了27年, 最後雅典被斯巴達人打敗. 其他小城市國家也日漸衰退了, 希臘元氣大傷. 他們隻好等待一位巨人的出現. 亞裏山大大帝 當希臘與斯巴達的戰爭結束後, 希臘各地的城市國家還戰亂不斷. 他們並沒意識到他們的舉動整為北部的馬其頓帝國的興起鋪平了道路. 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二世擁有一隻訓練有素的軍隊, 他占領了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國家終於在公元前338年統治了整個希臘. 但不久便被刺身亡, 菲利普二世年僅20歲的兒子亞裏山大繼承了王位. 亞裏山大不僅是位勇敢的士兵也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指揮員. 他率領他的軍隊途徑3萬2千公裏打下了一大片江山. 今天我們稱亞裏山大為亞裏山大大帝. 亞裏山大征服了埃及, 滅了波斯帝國, 一直打到了印度. 亞裏山大所到之處都修建希臘風格建築, 許多地方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的亞裏山大港, 並在亞裏山大港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塔.這座燈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可惜在一次地震和地震引起的大海嘯中倒塌了. 在打到印度時亞裏山大大帝不得不撤軍, 因為他的軍隊太疲勞了. 人人都懷念遠方的家鄉. 在退回到巴比倫不久亞裏山大突然高燒不止, 病死時年僅33歲. 在亞裏山大死後他的將軍們為了帝國的繼承者爭鬥不休. 最後Antigonos拿走了希臘和馬其頓, Ptolemaios得到了埃及. Ptolemaios家族在埃及統治了300年之久. 來自荒原的騎兵 一隻來自中亞荒原的遊牧民族, 我們稱他們為斯堪特人(Skythen). 大約在公元前700年他們遷徙到黑海以北南俄羅斯草原, 並且在那裏征服了其他的民族. 斯堪特人牧馬放牛, 作為遊牧民族的斯堪特人為了食物和草料不斷地遷移. 他們生活在帳篷裏, 這樣在遷徙的時候可以很方麵的把所有”家當”帶走. 斯堪特騎兵十分機動, 弓箭兵也使用長矛和斧頭. 在一場戰鬥結束後, 他們往往將敵人的頭蓋骨用作喝水的器皿. 是一隻人見人怕的凶殘騎兵. 如果斯堪特首領死了, 人們會將他葬在一座小山丘裏並隨葬許多物品. 在一年的忌日時, 人們將殺死50個男人和馬匹並將他們葬在首領墓地旁. 斯堪特人也同希臘人經商, 從中亞商人的手裏換取到貴重金屬. 如果誰要通過他們的領地, 也必須繳納稅金. 慢慢地他們開始富裕起來. 公元前300年時他們開始走向衰落, 並與公元前110年時被黑海南部的王國滅亡. 日本的早期人類 公元前9000年- 公元前500年時在日本生活的人類是以捕魚,捕獵為生, 他們也采集堅果和水果. 由於有充足的食物, 因此人們根本沒有去考慮土地會給他們帶來什麽. 這個時期我們把它稱為日本的Jomon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時許多亞洲本土的人遷徙到日本, 他們帶來了新的知識: 耕種,金屬加工. Yamato族日漸強盛起來, 他們的首領成為了日本第一為皇帝.在他的統治時期發生許多事情, 比如他們將中國的文字引進了日本. 那是公元後300-500年的時候的事情. 在Yamato時代死去的皇帝將被葬在石陵墓內, 上麵是一個巨大的形狀酷似鎖眼的土丘. 一些小的陶俑作為侍衛跟隨皇帝一起下葬. 日本人認為他們的皇帝是太陽女神的後裔. 阿拉伯 阿拉伯沙漠屬於地球上最炎熱幹燥的地方了, 隻有少數的遊牧民族生活在沙漠裏. 他們得不斷地從一個井眼遷徙到另一個井眼.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時阿拉伯人開始飼養駱駝, 有了駱駝阿拉伯人可以在沙漠裏走更遠的路. 在阿拉伯半島南部海岸降雨十分頻繁, 那裏有許多王國. 其中最著名的是薩巴(Saba)王國, 薩巴王國的首都是馬裏布(Marib). 在那裏有一個大水庫作為儲水隻用. 在南部生長著兩種灌木, 從它們身上人們可以取得價值極高的香精原料. 這種香精製成的香水非常受歡迎. 來自印度的商人來到這裏, 給阿拉伯人帶來了調料, 珠寶. 阿拉伯人將這些東西又繼續運往埃及和地中海地區, 在那裏他們可以將價格抬得很高. 在北部通商要道有個很有名的王國, 叫納巴塔爾(Nabataer),首都是佩特拉(Petra). 那是一個修建在山崖上的城市. 古非洲文明 好幾千年前在今天的撒哈拉大沙漠裏生長著綠草也有湖泊. 那裏也生活著一群以捕獵為生的人, 他們捕獵長頸鹿, 犀牛, 尼羅河河馬和其他一些野獸. 公元前6000年時他們學會了飼養動物, 到了公元前4000年時這裏的氣候越來越幹燥, 草原變成了沙漠. 撒哈拉沙漠將非洲分成了兩部分, 這兩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完全不同的變化. 尼羅河穀的庫什王國(Kush)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埃及人的統治,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時, 不願在埃及人的統治下度日. 這裏的居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 一直到公元前590年庫什王國的國都是在納帕塔(Napata), 後來人們在一個叫梅羅(Moroe)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新國都. 在新國都人們擁有更肥沃的良田, 人們也開始了煉鐵, 並用鐵製作各種工具和武器. 他們也跟印度和地中海沿岸國家經商, 慢慢地他們也富裕了起來. 公元前500年後西非的羅克民族(Nok)也學會了煉鐵, 並掌握了鑄造技術. 他們生產出堅硬的鐵製工具, 在農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區的大多數非洲人是以捕獵,采集野果為生. 隻有班圖民族(Bantu)農耕. 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時班圖族四處尋找著新的家園, 這一找就是1000年. 到了公元後500年他們終於來到了非洲的最南部, 並在那裏定居下來, 大部分人是以耕種為生. 大越在公元後100年時, 紅海沿岸出現了一個叫阿克斯烏姆的王國(Axum). 王國裏的人們與阿拉伯人,印度人和部分羅馬帝國的人通商因而變得富有. 許多路過的海上商人也經常在他們的海港停留休息, 那會兒阿克斯烏姆熱鬧非凡. 阿克斯烏姆製有非常精美的金幣. 阿克斯烏姆的國王為了顯示自己王國的富有下令修建了豪華的皇宮和石製方尖碑. 後來在每一位去世的國王陵墓上都建立起了這樣的放尖碑. 大約在公元後320年時基督教傳教士來到了阿克斯烏姆, 後來厄查納國王成為了非洲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國王. 印度的新理念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Arier)來到了印度河穀(今天的巴基斯坦). 慢慢的他們擴張到了印度北部, 並在那裏定居下來. 雅利安人的祭司唱讚美詩來歌頌保佑他們的眾神, 當時人們還不會文字. 因此讚美詩隻能以歌曲方式流傳, 後來這些讚美詩被記成為”Veden”. Veden 成為了印度教的基石. 雅利安人根據職業的不同給自己劃分了社會等級, 孩子隨父母的等級. 印度佛教是由一個印度王子Siddhartha Gautama(釋迦摩尼, 公元前560-480)創立的. 當他第一次走出皇宮時, 他看到了生, 老, 病, 死. 釋迦摩尼對眼前看到的這一切非常吃驚, 於是他就想找一條路, 一條能解脫人世間疾苦的路, 一條幸福極樂的路. 於是他離開了皇宮, 後來成為了一個聖人. Siddhartha Gautama認為之所以人們會飽受疾苦是因為他們看重財富, 隻為自己考慮. 他的這種觀念被人稱作Buddha(佛), 佛意為大徹大悟. 人們應該聽佛, 佛光普照. 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時印度北部是由許多王國組成, 到了公元前321年一位叫羌德拉古普塔(Tshandragupta)的勇士率軍占領了印度大部分的地區.到了他的孫子阿蘇卡(Asoka)執掌大權的時候帝國的疆域空前的遼闊. 經過11年的擴張戰爭, 疆土擴大了, 可 戰爭中也死去了無數的將士, 以至阿蘇卡感到自己罪孽深重. 因此他決定信奉佛教放棄戰爭, 他便是印度的第一位信仰佛教的皇帝. 阿蘇卡還向自己臣民保證要以仁治國, 為此他下令在全國上下立了許多刻有他保證的大柱子以示天下. 在他執政期間修建了許多佛教寺廟和紀念性建築. 阿蘇卡死後帝國逐漸衰敗, 後來甚至四分五裂了. 一直到了公元後320年才由一位叫古普塔(Gupta)的人重新統一諸國,建立了一個新的帝國. 在古普塔時期繪畫和雕塑達到了藝術高峰, 現今的印度音樂和舞蹈也是源於這個時期. 著名詩人卡裏達撒(Kalidasa)用美麗的詩句描述了當時的生活和壯麗的大自然. 北美最早的居民 一萬五千年或更早的時候亞洲人就蹋上了北美的土地, 那時候北美大部分是被冰雪覆蓋. 美洲和亞洲之間也是被厚厚的冰層連接著, 來自亞洲的人們就是通過了這個巨大的冰橋來到了北美. 剛到北美時, 人們開始以捕獵為生. 主要捕獵對象是猛獁(已絕種, 古代長毛象), 馬, 犛牛等. 在公元前8000年的時候他們捕捉的大部分動物已經絕種, 於是人們開始捕捉小動物同時也開始把野果作為食物. 遷徙者慢慢地分散開來, 有的在平原上生活, 有的進入高山或沙漠, 甚至有的進入了北美冰原. 由於地理和氣候不同, 遷徙者們逐漸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犛牛在當時幸存下來了, 低地平原的居住者為了它們身上的肉和皮四處捕殺著犛牛. 犛牛皮在被他們弄幹淨曬幹後可以製成衣服和帳篷. 在最北部的遷徙者卻要抵抗刺骨的嚴寒, 他們在那裏捕捉魚類和海豹. 在冬季他們用冰塊搭建起原頂冰屋. 在北美沙漠地帶的人則是捕獲一些小動物, 此外他們還采集堅果, 種子和野果. 後來一些部落掌握了種植玉米, 菜豆和南瓜. 生活在森林中的阿德納族(Adena)也捕獵, 打魚和采集野果. 後來他們也會種植菜豆, 南瓜, 向日葵和一些其他的水果. 阿德納族最有名的是他們做的土堆, 有的形狀象金字塔, 有的則象各種動物. 秘魯的早期移民 在公元前2000年後居住在秘魯的人們已經定居在這片土地上並開始種植糧食作物了, 他們種植玉米, 青椒, 海椒, 南瓜和土豆. 漂亮可愛的美洲駝是當地人的好幫手, 它幫助人們馱運東西, 提供給人肉, 奶和駝毛. 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時Chavin人最早在南美創造了文明. 他們修建了許多巨大的神廟和石刻雕像以及眾神的浮雕, 他們也是最早掌握黃金加工技術的. 秘魯南部的帕拉卡斯人(Paracas, 公元前500年-公元後200年)則具有精湛的紡織技術. 如果他們中誰死去了, 死者的身體將被套上許多層的圖案精美的編織品. 納茨卡人(Nazca, 公元前200年-公元後600年)則善於在大地畫上巨大的精美圖案, 圖案大多是動物的形狀. 科學家估計那是用於祭祀他們聖靈用的. 北部的摩赫人(Moche,公元後1-公元後700年)被好戰的祭祀統治, 他們經常攻擊鄰近的部落並將俘虜祭祀神靈. 人形陶俑是他們的拿手活. 歐美肯人(Olmeken) 歐美肯人生活在墨西哥灣邊上的沼澤地帶. 他們不食肉, 因此農作物對歐美肯人尤其重要, 玉米是他們的主要農作物, 此外還有菜豆, 南瓜, 辣椒等. 大約公元前1200年時歐美肯人已經在一個叫聖勞倫茨的地方(San Lorenzo)修建了一排神廟. 後來廟宇拆除了, 是因為他們信仰了另外的宗教. 作為宗教儀式”踢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球用膠製成, 比賽者還帶頭盔. 考古學家猜測很有可能在球賽完了一後, 一些人將被用來祭祀神靈. 歐美肯人最有名的是他們製作的巨型人頭像, 頭像足有3米高, 雕刻非常精美. 人們猜想人頭一定是按照他們首領的模樣雕刻而成的. 大約公元前400年時La Venta神廟廢棄了, 歐美肯人也隨之絕跡了. 但他們的生活方式影響到了後來的民族. 美洲古老的城市文化 今天墨西哥境內的特沃提華坎(Teotihuacan)是當時美洲最大的古城, 此城建於公元前100年, 在公元後500年時它是世界上第六大的城市. 在城市的中心是古城堡, 國王就生活在那裏麵, 過著奢侈的生活. 普通市民居住在巨大的房子裏, 房子裏住著不同的家庭. 特沃提華坎人會用陶泥製作精美的罐子和人像, 他們最拿手的是在陶器和貝殼上雕刻精美的浮雕, 他們用堅硬的火石製作工具和武器. 特沃提華坎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 在市中心的市場上商人們提供陶罐, 石製工具, 香料已經克沙爾鳥漂亮的黑羽毛. 克沙爾鳥的羽毛常被富有的人做服裝的裝飾品. 中美洲雨林中的馬雅石城(公元後250年-900年)聞名於世, 它是由許多錯落有致的建築, 神廟, 宮殿和體育場組成的. 作為裝飾許多牆壁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 浮雕大多體現的是國王們和眾神. 馬雅人也就是印地安人, 他們有許多神. 這些神得用人血來祭祀, “獻血”者用一跟帶刺的繩子穿過舌頭… 各個城市的國王經常為了權力和財富打仗, 他們處理俘虜一般都用於祭祀神靈. 馬雅人用牛毛寫字, 他們的文字現在專家正在破譯. 所有數字隻用三個不同的符號組成. 凱爾特人 凱爾特族其實是由許多語言和生活方式類似的多個部落組成的民族, 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今奧地利境內)在公元前800年時成為了凱爾特人的定居中心. 後來他們分散到了歐洲各地, 最遠的甚至定居到了小亞細亞(今土耳其). 凱爾特人所到之處都修建農莊和小村落. 他們居住的房子一般是由木頭或石頭搭建的, 凱爾特人在唯一的房間裏做飯, 吃飯和睡覺. 他們拿手的是金屬加工. 凱爾特人能用鐵製作武器和工具; 用金,銀,青銅可以製作出各種精美的裝飾品. 凱爾特人的樂趣在於戰爭, 兄弟部落之間也市場發生武裝衝突. 為了防止外侵, 他們在山丘上修築堡壘, 婦女,孩子和牲畜可以安全地不受外來威脅. 每次戰爭勝利結束時, 他們都犒勞自己, 戰鬥英雄的事跡將被記錄甚至做歌傳唱. 凱爾特人也認為保佑他們的神中有的住在水裏,山崖裏或樹上. 因此祭祀常常將很有價值的貢品拋入河裏以祭祀這些神靈, 有的貢品是牲畜甚至是人. 在後來為了土地跟強大的羅馬帝國抗爭的時候, 他們失敗了. 首先是凱撒在公元前58-51年時在今天的法國戰勝了凱爾特人, 後來在公元43年時羅馬人侵入大不列顛. 凱爾特的生活方式隻在愛爾蘭, 蘇格蘭和威爾士保留了下來. 羅馬的崛起 羅馬曾經隻是一個在提貝河邊(Tiber)的小農莊, 後來村落逐漸增多, 後來這些村落聯合起來建立了城市. 傳說羅馬城是由一位叫羅姆魯斯(Romulus)的人建立的. 羅姆魯斯和他的雙胞胎兄弟被遺棄在提貝河邊, 一隻母狼用自己的奶喂養這兩個嬰兒直到被牧羊人抱走. 兩兄弟長大後把提貝河邊的村落聯合了起來建立了城市, 後來兄弟兩發生矛盾. 羅姆魯斯殺死了自己的胞弟, 並將所建的城市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為羅馬. 這應該是公元前753年發生的事情. 一直到公元前509年羅馬都是被國王統治的, 後來最後一位國王被臣民趕走, 羅馬共和了. 從此羅馬不再被國王統治, 而是被元老院的元老們共同治理. 元老們都是城市中望族成員. 在元老們的指揮下, 羅馬很快地占領了整個意大利. 公元前264年羅馬人和在北非的卡塔哥斯人不停地發生戰爭, 雙方為了爭奪地中海的治海權拚力地撕殺. 在公元前146年時戰爭終於以羅馬的獲勝而告終, 卡塔哥斯城被羅馬人焚之一炬. 羅馬人戰後並沒有離開, 而是將這裏囊入了自己的版塊並繼續朝地中海方向擴張. 當羅馬人節節勝利的時候, 元老院的人開始討論了. 討論的議題是如何治理龐大的帝國. 元老們借助軍隊的力量來”說服”對方, 公元前49年尤裏烏斯 . 凱撒帶兵入城奪取了政權. 凱撒的到來平息了喋喋不休的元老之間的爭鬥, 其中一些元老擔心凱撒廢除元老院製自己做皇帝, 因此將凱撒謀殺. 凱薩死後羅馬的權力爭鬥愈演愈烈. 在公元前31年時凱撒的大侄子沃大維(Oktavian)擊敗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安東尼成為了羅馬的主宰. 沃大維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 奧古斯圖斯(Augustus). 名字的意思是至高無上, 不久奧古斯圖斯成為了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 在奧古斯圖斯執政期間羅馬人幾乎控製了整個地中海. 再後來的150年裏羅馬人繼續擴大著自己的帝國, 從大不列顛到近東都在其帝國範圍之內. 在特拉晏斯(Trajans, 公元後117年)皇帝時期帝國版圖最為遼闊. 羅馬軍隊之所以戰無不勝除了因為個個驍勇善戰外還有就是他們擁有嚴明的軍紀和很好的組織係統. 羅馬軍隊中的最小編製是百人隊(其實是有80人組成的), 幾個百人隊又組成千人隊, 好幾個千人隊組成一個軍團. 羅馬共和時代每個羅馬男人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到了羅馬皇帝時代幾乎隻有訓練有素的職業士兵了. 羅馬軍隊是永不知疲倦的軍隊, 他們善於攻尖. 每次攻城時羅馬人先將城市團團圍住, 然後運用他們先進的攻城技術去攻克敵人的城池. 羅馬人在攻打城池時會用上巨大的攻城塔, 塔分好幾層, 士兵們可以排隊蹬上塔頂. 攻城塔被下是輪子, 被推到城牆邊, 然後羅馬士兵可以從塔上躍下… 為了能控製住帝國各地區, 羅馬士兵必須得很快地到達”出事”地點. 因此道路對羅馬人來說顯得異常重要, 羅馬人在各個地區之間修建許多道路, 道路就象一個編織的網一樣四通八達. 這樣一來, 羅馬軍隊可以以每天50公裏的行軍速度趕往出事地點. 在羅馬帝國的邊境一直有羅馬軍隊把守, 士兵們常年的居住在那裏的營地裏. 古羅馬人的日常生活 羅馬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帶到哪兒. 帝國中的每個地區或每個省都有帝國派的行政長官統治, 行政長官的任務就是收納稅金, 保護和維護羅馬的眾神和法律. 退役的羅馬士兵就在駐守的當地成為普通農民, 於是在羅馬軍隊的駐軍地很快就發展起許多的新城. 這些新城建設得非常好, 城內有漂亮的建築, 神廟, 浴室. 商店和旅館也比比皆是. 城市的普通居民一般是租房子居住, 有錢人則擁有自己豪華的別墅. 有些甚至還地下中央供暖係統和供水係統. 羅馬各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來供應日常生活中的洗浴, 噴泉和衛生間之用. 羅馬人有著先進的供水係統, 他們修築管道和導水建築將外地的水引進城來. 古羅馬工程師設計了巨大的橋梁式供水渠道, 這些橋梁式的供水渠道可以翻山越嶺地將遠處的泉水送進城市. 公元後79年意大利南部城市龐貝(Pompeji)遭到滅頂之災, 這座富裕無比的古羅馬城市被附近爆發的火山吞沒. 這就是著名的”沉沒的龐貝城”, 目前考古學家還在龐貝遺址處挖掘. 已挖掘出的藝術珍品給我們展現了當時古羅馬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富裕的羅馬人有許多的空閑時間, 因為他們的奴隸可以替他們所有的活. 當時羅馬的奴隸多得無法想象, 貧窮的羅馬人甚至找不到一點工作. 為了平息羅馬窮人的怨聲, 羅馬皇帝為窮人提供免費的飲食, 並推出一種刺激性趣味濃厚的表演 其中決鬥士是為常人所知的, 決鬥士多數是奴隸和犯人, 他們相互決鬥來為羅馬人消磨時光. 決鬥最後由觀眾來決定是否要勝者殺掉對方, 在這項殘酷的運動中不知道死去了多少奴隸. 決鬥是在露天園形劇場裏舉行, 最大的露天園形劇場要算羅馬的鬥獸場, 那裏能容納5萬名觀眾. 劇場內台下有時還灌滿水舉行水上戰艦格鬥表演. 最讓古羅馬人喜歡的運動還有賽車, 馬戲. 這些也是非常危險的運動, 經常駕駛戰車的人會摔在地上被後麵的馬車碾得粉身碎骨. 羅馬人也喜歡戲劇, 最早都是引用古希臘的劇目. 在羅馬皇帝時代人們更喜歡戲劇劇目,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出現了音樂演出, 舞蹈和特技表演. 一些演員成為了我們今天說的明星. 除了看表演外羅馬人還喜歡戶外活動, 他們常到公園和花園中度假. 當然他們也喜歡賭博遊戲, 孩子們有木偶, 秋千和各種玩具. 有的孩子還有鵝車, 鵝車顧名思義就是用鵝拉的小車, 小孩子們在車上駕駛著大鵝. 基督教的傳播 基督教是從一個叫耶酥的尤太人開始的, 後來他被成作耶酥基督. 在聖經新約裏有關於耶蘇的故事. 耶酥生在羅馬帝國的一個小省-猶大. 在耶酥大約30歲的時候他和他的12個信徒開始了四處布道. 耶酥的神奇事跡很快四處流傳開了. 耶酥教導大家要信主, 要與人為善. 他想改變人們, 讓人們再也不去做惡事, 這樣人們就能在主的國土上幸福的生活. 耶酥的教導讓當地的尤太首領非常不安, 羅馬人也非常擔心耶酥的新理念會引起猶大城居民的暴動. 後來耶酥在耶路撒冷被抓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耶酥死後, 他的教誨被他的信徒四處傳播. 他們說耶酥死後又複活了, 保羅帶著耶酥的教導前往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傳教, 後來又去了希臘甚至到了羅馬. 基督思想在羅馬帝國很快地傳播開來. 一些羅馬皇帝對基督徒施行嚴厲鎮壓, 許多教徒被抓, 其中有些人被殺. 甚至一些基督徒被扔進鬥獸場與獅子搏鬥. 為了不被羅馬人抓, 人們都偷偷地信教祈禱. 教徒們為了相互之間了解對方是教徒, 他們使用了一種特殊符號. 一但對方拿出這樣的符號就表明他是一名基督徒, 符號是一個X, X中間是個P. 符號是組成”基督”一詞的兩個字母組成. 康斯坦丁(也稱君士坦丁)皇帝是羅馬第一位基督教信徒, 他在他的頭盔上安置了一個十字架, 並讓他的士兵在盾牌上做上基督的記號.(X和P組成的符號) 康斯坦丁皇帝允許基督徒公開禱告, 並幫助傳教士前往歐洲傳教. 他還修建了第一座巨大的基督教教堂, 並且給予基督徒特殊的待遇. 公元後391年羅馬皇帝Theodosius正式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國教. 羅馬的末日 大約公元後200年羅馬漸漸開始衰敗了, 各地的行政長官為了選舉皇帝發生了戰爭. 同時帝國受到西北部日爾曼人的攻擊, 這些日爾曼人被羅馬人稱為野蠻民族. 公元後184年羅馬軍事首領蒂歐克勒提安(Diokletian)成為皇帝. 為了保護自己的帝國他開始擴軍. 當時他已經看到帝國太大, 無法整體管理時, 於是他將帝國一分為二. 自己統治東部帝國, 西部帝國交給馬西米連皇帝. 每個皇帝治理各自的帝國. 當蒂歐克勒提安皇帝退位後新的權力鬥爭又開始了. 公元後312年康斯坦丁成為西羅馬帝國的皇帝. 後來康斯坦丁皇帝又統一了東西帝國. 康斯坦丁皇帝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至黑海邊的拜占庭, 在那裏他重新將拜占庭修建一新, 並用幾乎羅馬帝國的所有財富來點綴它. 康斯坦丁將這座城市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君士坦丁堡 公元後370年歐洲東部被來自中亞的匈奴人侵犯. 這些匈奴人將當地的日爾曼人趕到了羅馬的邊境地帶. 其中一些部族如西哥特人(Westgote)被羅馬允許進入帝國領地, 這樣他們可以和羅馬人一起去抗擊其他的野蠻民族. 到了公元395年羅馬帝國被徹底分成了兩塊, 東,西帝國. 從那兒以後許多野蠻民族進入西羅馬帝國. 羅馬於公元410年被日爾曼人攻擊, 公元455年又被其他遷移者攻打. 終於在公元476年的時候西哥特首領Odoaker宣布成為意大利國王. 這樣他統一了整個西部帝國. 而東部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還繼續度過了一千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