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世界

“蟋蟀哥周遊列國記”是自己寫的旅遊“報告”。裏麵是蟋蟀旅遊過的二十幾個國家的遊記,介紹了各國的風土人情,曆史也展示了大量的照片。
正文

中歐5國遊-波蘭古都克拉科夫

(2004-03-23 15:37:44) 下一個

波蘭古都 - 克拉科夫

Krakau

 

 

從斯洛伐克到克拉科夫這一路蟋蟀要越過山脈,穿越村莊。途中經常把車停靠在路邊,有時觀望山峰上的堡壘,有時站在吊橋上看下麵清清的溪流。那天天上飄著小雨,幾天的陽光旅途在這裏結束了。雨刮器不停地擺動,蟋蟀心中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抑。也許是這塊土地太苦難深重,也許是奧斯威辛的指路牌已經出現。。。

上圖一,這是一進入波蘭隨處都可見的路邊小棚子。大家猜猜這是什麽?原來這是鄉村汽車站,每個車站修的都一樣。蟋蟀一直沒有搞清楚,為什麽要在小屋的旁邊搭一個頂?在後來看到的波蘭鄉村住房後也發現了這個現象。

到克拉科夫的時候天放晴了,蟋蟀找了個小旅店住下。旅店不大,像個小別墅,是個兩星的Hotel。前台和服務員是一個人,飯店前有塊綠地供客人享受陽光。房間小得像船艙,但非常幹淨。

曾經一位波蘭同學告訴過我,去波蘭可以不去華沙但一定要去克拉科夫。克拉科夫這個名字對蟋蟀很陌生,後來看了教皇保羅二世的故事後,才對這個城市有了了解。今天大家就可以跟蟋蟀一起好好的看看這座美麗的城市,它曾是波蘭的首都,是個充滿文化和藝術氣息的名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克拉科夫,位於首都華沙以南300公裏的維斯瓦河畔,人口有70萬。城市擁有11所高等學府,其中當然是雅蓋隆大學最為有名。克拉科夫也是波蘭古跡最集中的地方,這裏每年迎接2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公元10世紀末,克拉科夫還不屬於波蘭版圖,維斯瓦公爵在這裏建立了公國的首都。11世紀後這裏成為了波蘭的首都,14世紀開始克拉科夫為國王的加冕地。18世紀末期,克拉科夫一度歸屬奧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因為沒有抵抗德國法西斯,因此克拉科夫未被納粹“在地球上抹掉”,而是變成了德國“總督轄區”。但是就是在這個總督轄區內活躍著許許多多地下抵抗組織的英雄們。。。

 

 

蟋蟀離開飯店乘坐有軌電車來到市中區,首先被"Wawel Castel"所吸引。上圖和下圖都是華威城堡上的建築。城堡是波蘭曆代國王的皇宮,裏麵的大教堂是他們加冕和下葬的場所(上圖四)。經常能在好萊塢的故事片裏見到這裏的鏡頭,每次看到它都能喚起對這次旅行的回憶。堡上的大教堂雖然沒有象科隆大教堂那麽宏偉,可裏麵的裝飾卻十分精美。大教堂始建於1020年,從大教堂的外觀來看非常獨特。象是搭的積木一樣,教堂分了好多塊。這些部分都是不同時間修建起來的。我們看到的鍾塔叫銀鍾塔,它是1320年才開始修建的,到了1364年的時候教堂地位被推至最高。從1320年起,所有的波蘭國王都在此加冕(除波蘭最後一位國王 Stanislaw August Poniatowski)。1895年-1910年間,教堂最後一次被整修。在教堂的下層安放著波蘭國王,波蘭著名詩人以及民族英雄的棺木。

這樣的教堂在世間真是獨一無二,因為從建築風格上我們可以找到從羅馬,哥特風格,一直到現代風格。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這裏一定要上銀鍾樓去摸摸那口大鍾,據說能帶來好運。我們再仔細看看那兩個小禮拜堂(上圖四,金色穹頂和旁邊那個),兩個禮拜堂從外觀看是屬於一樣的建築風格,然而內部卻大相徑庭。金頂禮拜堂曆史比旁邊的華沙禮拜堂(Wasa) 要早100年,一個是文藝複興風格的建築式樣,一個是巴洛克的風格。在兩個禮拜堂裏都安放著波蘭國王的棺木。

下圖二,這是華威堡裏的另一側,就是所謂的“華威小城”。下圖四,這是大教堂門前懸掛的骨頭,關於這個還有一個典故。是什麽典故呢,這個。。。這個這個。。。,居然給忘記了:(

 

 

下圖1-3,是華威堡通往市中心的小道,紅牆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白轉。上麵是刻著那些曾經捐款修複堡壘人的名字。從華威堡壘看下去,整個克拉科夫城盡收眼底。可惜我們中國的皇宮都修建在平地上,且被高牆所隔。在皇城內無法欣賞外麵的景致,對曆代君王來說多少也算的上是一種遺憾了吧。

在這裏我要說明一下,因為照片有橫有豎,為了排版整齊因此出現了相同的地方不在同一處的局麵。下圖四是克拉科夫街頭建築。

 

 

下圖二是華威堡上大教堂內部。從華威堡走下來,看看地圖就會發現。到處都有教堂的標記,在克拉科夫城到底有多少教堂蟋蟀沒有數過,不過我們一會可以挨個看。古城廣場四周彌漫著中世紀的風情,四周的古建築都是曆史的見證。特別是擁有雙塔的瑪麗恩教堂(下圖5),中世紀的“博覽會館”(下圖3),老市政府塔等等。。。

波蘭的氣候是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雖然到了夏末可以經感到了秋天的來臨。當日天空晴朗,可8月的克拉科夫已經有點涼意了。蟋蟀身上隻穿了件襯衫,後來不得不在廣場附近找了家服裝店買了件衣服禦寒。廣場上的人們顯得都神色匆匆,好像都在忙著什麽,全沒有意大利那種散漫休閑的氣氛。

 

 

漫步在克拉科夫街頭有種異樣的感覺,這裏的遊人不是像布拉格,弗羅倫薩或是巴黎那麽多。老城的建築賞心悅目,這裏的街頭巷尾都布置了精美的鮮花。看克拉科夫不僅僅看她的整體美,你要去欣賞她的每一處細節,這座城市被克拉科夫的市民精心打扮著。從街道,建築到細微的裝飾都能體現出人們對藝術完美的追求。當人在其間,清風送來大提琴優美的旋律時,你就能體會到什麽是真正的陶醉:)

 

在廣場中央人們能看到一尊站立的銅像,他就是波蘭著名的羅曼提克詩人阿達姆.米士維奇(ADAM MICHIEWICZ)。這位出生於立陶宛,後卒於伊斯坦布爾的偉大詩人被波蘭人們所敬仰。因此人們在城市最顯著的位置為他安放了銅像。上圖二是著名的瑪麗亞教堂,這是廣場周圍最矚目的建築。是為紀念瑪麗亞升天所建,幾個世紀以來瑪麗亞教堂一直作為城市中最主要的大教堂,教堂具有典型的基督教早期教堂的建築格調。瑪麗亞教堂是用手工製作的紅磚修建的,教堂的主體是14世紀中葉到14世紀末完成的。內部裝飾,塔樓以及教堂頂部的修建則花費了整整一個世紀。那哥特試的塔尖是1478年完成的,大家注意塔尖上的金冠,那是1666年時加上去的,它代表當時波蘭女王瑪麗亞的王權。塔樓也做鍾樓,內有五口巨鍾,雖然不比莫斯科的鍾王之巨,但也不失巨鍾之名。一到整點五鍾齊名,甚至在很遠的郊區都能聽到那悅耳的鍾聲。教堂內部更是裝飾豪華,最值得看的是那個非常有名氣的祭壇。那是一個用菩提樹木雕琢出的祭壇,中間的人像為彩色石像,瑪麗亞的神情被藝術家刻畫的維妙維肖。。。

 

 

在克拉科夫街頭彌漫著中世紀的風情,甚至許多大門如今還保留著中世紀的原貌,上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大門上方的彩色壁畫。如果不是行人穿著著當今的服飾,真的以為自己又回到了中世紀那個時代了。上圖2是老市政鍾樓,這也是老市政廳建築所殘存的唯一部分了。老市政廳在19世紀初被拆除了,這個老市政鍾樓豎立在廣場邊角處,似乎想告訴人們它以前的輝煌。市政鍾樓為四角基座的哥特式建築,塔高70米。如今鍾塔已經傾斜了55厘米,用於外牆裝飾的石灰石更把鍾樓顯得滄桑。上圖3是世界最古老大學“Collegium Maius”裏的智慧泉,圖4也是校園中的建築風格。這個古老大學蟋蟀稍後會給大家講解。

 

 

15世紀的克拉科夫城被壕溝和兩道城牆所圍,城市有八個城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當時最大的城門“弗洛裏安城門”,也是主門(上圖1,2)。人們用克拉科夫的守護神的名字為它命名,這座城門修建於1307年。城門兩側還有兩個小城塔,讓蟋蟀感到不解的是城門上的那個金色雕像(上圖1)。這個雕像看上去像印度佛教中的人物,但按照曆史推斷他因該是克拉科夫的守護神才對。問題在於此守護神為何酷似佛教中人物? 上圖1是城門內側,上圖2是城外側。如今弗洛裏安城門內側是藝術品商業區,人們在那裏可以買到克拉科夫藝術家們的作品。接下來我們就去看看。。。

 

 

在克拉科夫城內有很多非常有名的教堂,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瑪麗亞教堂外,還有諸如“彼得和保羅教堂”,“安德裏亞教堂”,“弗朗西斯科教堂”,“多美尼加教堂”等。上圖1-3展示的是彼得和保羅教堂,這是始建於17世紀初期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教堂,它並不象哥特式的教堂那樣高聳入雲,但顯得更雍容華貴。在教堂前的圍牆上豎立著12位聖像,他們是耶穌的12門徒。雕像是采用了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藝術風格,服飾的線條和刻畫細微的麵部表情使得作品更具動感。彼得和保羅教堂是克拉科夫的第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隨著1583年耶穌會的傳教士進入波蘭,人們才對開始關注巴洛克式的教堂建築風格。上圖4為多美尼加教堂,教堂前豎立的雕像為約瑟夫.迪特教授。

 

 

 

我們轉回話題,再回到城市廣場來看看當年的“世博會”。在中世紀的歐洲就產生了“行會”,所謂行會顧名思義就是每一行都有自己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來製定有關質量和價格的事宜。行會還製定一些規矩,這些規矩製約著行內人士。要入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手工業者必須作為學徒學7年手藝,然後可以自己做個作品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如果作品得到了認可,這時候才能有資格入行開業。這也就是為什麽在歐洲找不到“偽劣產品”的根源,在當時起到了穩定市場的巨大作用。在一些“大都市”每年都組織博覽會,屆時來自各地的商人們都來采購和推銷自己的商品。能主辦博覽會的城市在當時就算很了不起的城市了,也是最富有的城市。在中世紀這些富有的城市中,克拉科夫占有一席之地。上圖4就是當年的博覽會館,如今是手工品商業區。在這篇裏大家可以跟著蟋蟀看個夠:)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古博覽會館裏麵的場麵,在長長“甬道”兩旁都是一個個小櫃台。櫃台裏稱列著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有鮮豔的民族服飾,各種木雕,玩偶,畫像。。圖1,幾位穿著民族服裝的老人在廣場與遊客合影留念。那時他們的“富業”,當然是收費的:)

 

 

在館內還可以看到許多反應猶太人的木刻,其表情,動作十分生動。有的臉表現出沮喪,呆滯,也有歡樂的笑臉。要知道在二戰前波蘭是猶太人最大的聚居地,因此反應猶太人的各種藝術作品非常多。

 

 

擺放著的各式玩偶也非常可愛,玩偶大多身穿各色的民族服裝。各種的玩偶擺放在一起,顯得活潑可愛,到了晚上人們熟睡以後他們一定會一起歡快地舞蹈:)

這裏還能找到做工精細的啤酒杯,啤酒杯還帶有壓泡的小蓋子。這種啤酒杯在德國隨處可見,大家知道啤酒雖然發源於埃及,但德國啤酒最為有名。

 

 

上圖2,是古博覽會館的側麵,也是入口處。會館始建於16世紀中期,最早是布匹“經銷點”。會館建築從一開始到現代,經曆了多次修建。因此能在它身上發現許多不同的建築風格,這也是克拉科夫最有名的建築風格混合體。上圖2便是文藝複興式樓梯,這樣的樓梯人們在弗羅倫薩隨處可見。

上圖三,是我們前麵所提及的世界最古老大學之一的Maius大學的大門。圖四為大學內院,這所大學建立於15世紀,這座建築如今成為了博物館供遊人參觀。校園雖小,但不論是從建築外觀和房內裝飾都非常精美,極具藝術價值。

 

 

從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出來,幾個小孩看著蟋蟀顯得十分開心,於是就給他們留下了這張照片:) 在克拉科夫除了教堂外還有許多著名的修道院,其中以弗朗西絲卡,多美尼加和修道院最為著名。在修女作彌撒時,蟋蟀偷偷給她們拍了張照片。。。

 

 

雖然克拉科夫是波蘭第二大城市,但在市中心還是隨出能見狹窄的街道,上圖1中的停車方式會讓蟋蟀頭痛的:) 前麵我們談到過老城的弗洛裏安主城門,也講到過在門內兩側目前是藝術品市場。現在大家就跟蟋蟀從圖3走向城門,去看看都有什麽東西好看:)

老城牆根下掛著數不清的畫,都是反映各種人物,自然的水彩畫,油畫,素描。。。喜歡歐洲風味的朋友可以在這裏大肆采購,這裏是可以講價,雖然不比莫斯科跳蚤市場便宜,但也算得上是價廉物美了。在這裏滿足一下購買欲是很有理由的^__________________^

 

 

走出弗洛裏安城門不遠便是我們前麵講過的另一道城牆,如今城牆沒有了,但城樓依舊在。上圖三我們看到的就是當年克拉科夫老城的第一道城牆的城樓,這個哥特式的小堡壘是1498年-1499年間修建的。它的作用是保護老城的北大門,如今它孤零零的象座牌坊一樣立於城北,多少顯得有些滄桑。。。上圖4,是“Juliusy SLowacki 大劇院”,也是國家大劇院。劇院修建於十九世紀末,是克拉科夫既古典又現代的建築典範。

 

 

Czartoryski博物館是遊客不能錯過的地方,可偏偏那天它不開門:( 在那裏珍藏了眾多繪畫大師的經典之作,著名的“懷抱白鼬的婦人”就珍藏在館內。克拉科夫的參觀要結束了,蟋蟀在老市政鍾樓下的露天咖啡座慢慢品著香濃的咖啡,品著克拉科夫的風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