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深 深無怒

如若不愛,請慈悲走開。
正文

一塊說

(2008-11-05 19:27:10) 下一個

1. Atonement-誰人無罪?

 

“在我的書中,我給了他們---幸福。”

她這麽說的時候,孤身一人,滿頭白發。

早在故事的一開始,她就已然打出了殘酷的THE END的字樣。觀眾隻管從那英國南方有如油畫般的盛夏抽身出來,如判官般冷冷審視故事裏的角色,如何被無法預料的一念之差擺弄了各自的人生。

因為這個年少時候的一句謊言,她毀掉了三個人的幸福。

英格蘭明媚的陽光,如詩如夢的花園別墅,純真,夢想,和平,安逸,愛情,一切都好像正欲發生。而事實上,他們卻連一場愛都還沒有來得及做完,就帶領著我們來到了兵荒馬亂橫屍遍野的二戰。(而事實上,我還在回味著她那條漂亮的不像話綠裙子和他淩亂的鬆動的衣衫。。。)

真的仔細問自己的話,誰,又敢說自己無罪呢?贖罪,本是一種可以追溯到心理學和宗教學高度的情感。

 

 

2. The Notebook-誰來喚醒?

 

每天,這個老人的記憶,是靠著另一個老人讀給她的筆記來被短暫喚醒。他就這麽把曾經刻骨銘心的經曆,一段一段讀給這個失憶的,自己愛了一生的女人。

 

愛情多麽稀罕。我所欣賞的項羽和虞姬,或者被人喚做妖精的白素貞,他們愛到可以交換彼此的生命,大概真的隻是傳說。

在這個愛情缺失的時代,起碼,這個故事,能帶給我一個幻覺,那是我一直向往的一場愛戀,比如糾纏癡癲,比如不離不棄,比如地老天荒。

 

影片提出來的一個俗氣的問題,一個人可不可以同時愛上兩個。有人曾斬釘截鐵的說決不能,而顆粒塵埃先生的問答就很有意思,他說會的,但,不可能愛兩個以上。

 

有所遺憾的是結局太過刻意。彼此緊握著彼此的手,一起死在了同一張病床上。

他們終於不用再彼此喚醒。

正如看完影片之後的人們,混沌的再次投入這沸騰粗糙的生活。

 

 

3. Into the Wild-誰都在路上

 

我必須說,這真的是我喜歡的一部片子。喜歡到能夠背過他最後的台詞。他說,what if I just smiling, run into your arms?  Will you see then, what I am seeing now?

 

那個時侯,他透過車窗,看到的是一大片的藍。雲彩在天上的變換應和著他最後的呼吸。在那個時刻裏,死亡變得美輪美奐。

 

我的之所以喜歡,並不是僅僅因為這個孤獨求索的主題或者那些驚鴻一現的景觀,是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曆。盡管它沒有曲折的情節,但它試圖揭開對於理想自由勇氣與膽小退縮或者逃避社會責任和現實世界的模糊界限,這對於仍然活著的我們想要回答殉道究竟是應以歌頌還是質疑的思考,是豪不打折的。

 

他扔掉所有的財產,棄絕讓人豔羨的前途,剪掉一切社會身份證件,剪掉所有的所謂人類文明,把自己堵在阿拉斯加一截荒廢的車廂裏。

 

他痛恨虛偽的家庭模式,痛恨充斥在現代家庭生活中男人和女人喋喋不休的爭吵,他痛恨彼此沒有感情沒有人間溫暖的自己的父母,又無比真誠的熱愛貪戀途中那些淳樸的陌生人的溫情的關懷。他答應那個老兵從阿拉斯加回來做他的養子,老人在看他背影的時候早是老淚縱橫,怕是也已料到,歸來已是太難。

因為誤食有毒土豆,他把自己餓死在了那節無人路過的車廂裏。這究竟是是對理想的追求,還是對現實的不甘?是對自由的向往,還是對生活的逃避?很顯然,這個紀念一個真實的僅僅隻有23歲的年輕戶外旅者的影片,並不欲在這個矛盾裏糾纏,並不欲給予我們任何帶有答案的導向。

 

它隻是簡單的把這個問題,霸道的扔給了,仍然在路上的你和我。

 

4. Righteous Kill 正義殺戮

 

 

一具一具連環被殺的屍體,一首一首懲惡揚善的詩歌。

作案者,是這兩個合作了一輩子就要退休之前的警探中的一個。

Robert De Niro, Al Pacino, 兩個老家夥繼在《教父》和《盜火線》的之後的再攜手,表演勝過劇情。50分的表現,在兩位滄桑,老練的巨星麵前,就明顯已經太一般。

 

5. Death Race 死亡飛車

 

一個遊戲。一份協約。

三個階段下來,所有參賽的Racer,隻有一個會存活下來。如果是他,就可以從被冤枉的殺妻罪中離開監獄。這是最後的陰謀,還是最後的希望?

很少看這種類型的電影,所以難免會驚心動魄一番。這部是1975年由史泰龍主演的《亡命賽車2000》翻拍版。在影院的幾十分鍾,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頭發真的是豎著的。不是恐懼,是手心出汗那種的緊張。

如果你想體驗極速,驚悚,窒息般的感覺,勸你一看。

 

6. PTU及杜琪峰

 

黑暗,暴雨。天亮之前,丟失的槍支。無法控製的雨勢。

在兩部最新西方電影之後,突然提到東方的這部老片子,連我自己都覺得很不靠譜。但剛從玩尿品那裏搞明白PTU的具體含義,POLICE TACTIC UNIT,丫說,就是傳說中的110!這句強大的110,馬上現場發揮了醍醐灌頂石破天驚一語點破夢中人的效果。我以前隻知道他英文好(比如逼急了他就會用英文說Love his mother who who who)真沒想到丫在阿拉伯數字方麵也這麽強的!說遠了。回到杜琪峰。猶記得許多年前也是看杜琪峰的《槍火》,許多年後過去,怪異的氣息一直還停頓在腦子裏,沒有槍聲大作,一切都是以靜表現。速度,聲音,力量,都在悄無聲息的,讓人緊張著。

期待《文雀》。


7.ONCE---做一個, 流浪歌手的情人

電影看過去很久了,突然的就想給它寫一點什麽。僅僅因為那些在依舊在過往裏輕輕飄著的,沒有任何道理甚至任何要求的歌聲。

 

他是一個流浪歌手。她是一個單親媽媽。他們都熱愛並沉醉於音樂,他願高歌,她宜淺唱。

回想了一下,故事中最為曖昧的一幕,也隻是在她哭泣的時刻,GAY拍了拍GIRL的肩頭。而最為曖昧的談話,是GAY問她,你是否愛他。GIRL說我愛你。她是用法文回答的,GAY聽不懂,我們也聽不懂。

並且可以在故事中和故事外一直奢侈的不懂下去。

 

然後,他就這麽走出了視線,走出了故事,走出了結局。

留下一架她夢寐以求的鋼琴,和一段輕描淡寫又讓人沉淪的歌聲。

 

那一段輕輕過往,請陪我一同欣賞。

 

8.Nights in Rodanthe---蒼老是一場誤會

 

Nights in Rodanthe本是一篇小說,作者跟本作者《一塊說》上中提到的The Notebook的作者是同一個---Nicholas Sparks 。(具有無敵忽悠效果的斷句啊)

 

女主角Diane Lane,41歲。之所以把這個41歲強調出來,隻是想說明,對有些人來說,蒼老永遠隻是一場誤會,她們仍然美麗,仍然有讓人心甘情願迷戀她的魅力。

我們多數對於美的定義是有上限的,絕不可以超齡。我們看不懂那些歲月滌蕩後仍然令人驚豔的韻致,隻是看到皺紋和年齡。如果41歲和14歲讓我選,我會很真心的不選擇回到青澀的過去。

 

 

電影中,人到中年的她處在自我忽略的階段,空洞又脆弱。性情被現實中離婚的丈夫和叛逆的兒女所磨礪。所以當她的眼睛裏漸漸隻有他人與繁瑣的生活而沒有了自己的時候,被突然問到,誰來關照你呢?會驚慌的發現已被觸動了那麽多。

 

在這樣一個年齡,如果不追究,不拷問,日子就會按部就班的過下去,可能是什麽都有了,也可能就什麽都沒有。

而他則剛好相反,精湛的醫術,事業的高峰,令人喜悅的成就,讓他常常忽略他人的感受。他的女病人死在了他的手術刀下,那是一個勇敢的為了先生想讓自己變得更加美麗的病人,找了這個著名的外科醫生,決定做這個存在的生命風險的手術。麵對失去愛人的丈夫,醫生用精確的統計數字為作為為自己辯護的理由。先生問了醫生一個問題,“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麽顏色嗎?”

 

盡管美滿的結局終究還是沒有實現。醫生的兒子拿著父親的遺物來看她的時候,滿懷感激的說,謝謝你還給了我一個從前的父親,You saved my father. 她回答說,We saved each other.

 

我們彼此解救,也彼此得救。

 

 

9.Eagle Eye---我在你的眼裏,你在誰的眼中?

 

我的安排你不能拒絕,你必須完成我要求你的動作,你隻有N分鍾的時間。。。

一切試圖的隱瞞和違背都被他能看穿,。這是網絡科技,這是鷹眼。它存在每個角落,讓人無處遁形。(甚至一杯可以發生共振的水中。。。)

 

這時候的空氣,是由正在注視你的眼睛組成的。

 

10.The Lookout---每天大死一番 

 

“我起床,洗澡,早飯,上課。。。”每一天,他隻能靠著翻閱自己隨手記下筆記本,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麽。

是的,他沒有記憶,隻有支離破碎的片段。隻知道此刻,我需要做什麽。一直被負罪感折磨,有時候的毫無緣由的哭泣,生活已是地獄。

他的銀行夜班看守的身份和沒有記憶的兩大特點,被犯罪團夥瞄中,並最終把他作為謀劃一場銀行搶劫的最佳工具。故事歸類於犯罪,卻包含著更多意義上的哲學意味:充分的活著,活在今天,活在此刻。

 

拿“每天都要大死一番”的勇氣活著。

不為過去不停贖罪,不為未來不斷埋單。

 

 

11.The Dark Knight---斷背的騎士,小醜的絕唱

 

你是繼續活著當一個英雄,還是寧願當壞蛋也要繼續生存?

沒有絕對的公正。真正的公正,存在於這個旋轉的硬幣,概率是一半一半。三個人的命運,是否能被它的正反麵注定?他們這時的交鋒,已經無關於炸彈,武器,功力,而僅僅是單純的心理。

電影有著悲情,詩情的幽暗。正邪善惡,各自百辭莫辯。Harvey Dent,是Joker的關於任何人都是可以被腐化而墮落的證明。

 

完全是為了紀念Heath Ledgere而看,而他演繹Joker形象終成絕唱:戲謔, 殘酷,真實,瘋狂,變態,又淒美。

個人認為帥到極致的部分是他穿著護士服,帶著毫不在乎的神情在樓道裏輕輕的按下手中的遙控器,然後在煙霧彌漫的街口帶給我們的那個輕巧,華麗,不屑一顧的轉身。

 

電影被某人單篇寫過了,某人是這麽推薦這部片子的:

“如果你喜歡歌特文化,那一定要看;
如果你喜歡漫畫英雄,也當然要看;
如果你喜歡動作特效電影,那必然要看;
如果你喜歡另類無政府主義視角,那你必須要看;
如果你喜歡犯罪心理,那還是要看;
如果你喜歡《槍火》裏的阿來,《黑金》裏的周朝先,《沉默羔羊》裏的漢尼拔,或者《越獄》裏的T-Bag這種反派及其出色的片子,那你千萬要看;
如果上述你都不喜歡,隻是單純的喜歡看電影,我也勸你要看,就當為希斯萊傑送行,好好欣賞他留給影壇,留給世人的最後驚鴻一瞥。”

 所以我覺得,我再沒什麽要說,有了這樣的推薦,我怎麽說,也超不過。



雨深---秋深,景深,影深


這個就不評了,酸到別人不好。


最後,不用說,除了最後一張,圖片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