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阿波羅與愛洛托

(2009-06-13 14:28:05) 下一個
我沒什麽收藏,這個陶製盒子也隻是偶然從舊貨店裏淘來的,加稅一共才九塊錢。

比較吸引我的是這是個臨摹公元前350年古希臘的一件陶器,上麵繪有音樂之神阿波羅和情詩女神愛洛托,後者也是文藝九女神繆斯之一。畫麵上阿波羅坐著彈琴,而愛洛托女神則站在他的身邊全神貫注地采擷樹葉---開始我以為這個動作象征著女神正在靈感之樹上采擷詩句,後來豆瓣上的一位網友向我指出,那棵女神關注的樹應當是桃金娘,理由是在古希臘桃金娘樹是愛情的象征,總是與愛神一起出現,是愛情女神阿佛洛狄忒的信物。

希臘神話當中有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正與桃金娘有關:雅典國王忒修斯晚年娶妻淮德拉(忒修斯前妻米諾斯公主美狄亞之妹),然而新王後卻愛上了忒修斯的兒子希波呂托斯。就在桃金娘樹下,反複掙紮在這份負罪的愛情裏。而當這感情終於表達出來卻被拒絕後,淮德拉自殺於桃金娘樹下。死前留下一份誣陷希波呂托斯與其有染的遺書。而希波呂托斯也字忒休斯的詛咒中死於賽馬場。

這個故事我記得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話說王子希波呂托斯出生之時就有人送來一塊焚香木,說是一旦此木被燃盡,則王子必死。於是這塊焚香木就被秘藏了起來,後來王後淮德拉愛上了王子,苦苦掙紮在這不倫之戀當中,日日徘徊在王宮花園中的桃金娘樹之下,用手撕剝桃金娘的樹皮來排遣內心的痛苦,最終忍受不了愛情的煎熬向王子表白,卻受到粗暴的拒絕,王後羞憤難當,一氣之下找出那塊要人命的焚香木點燃,此時王子正在賽馬場上與人角逐,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心痛,而且愈演愈烈,但還是咬牙堅持到了終點,而此時王宮中的淮德拉王後眼見著焚香木愈燃愈少,心愛的人就將死去,報複的快感與永失愛人的痛苦糾結在一起,當焚香木終於燃盡時,賽馬場上的王子大叫一聲,倒地而亡,而淮德拉王後也自盡於桃金娘樹下。

這是個典型的戲劇性衝突占上鋒的愛情故事,然而如果不知道桃金娘的典故,光從這個盒子的畫麵來看,情調很是悠閑,音樂之神彈奏著最美妙動人的旋律為情詩女神的吟誦伴奏,這個盒子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可能是用來幹什麽用的呢?我猜是貴族女子用來裝首飾的,我的豆瓣朋友也讚同我的猜測。

那麽,就讓我們來浪漫一把吧,想象一位貴族青年愛上了一位小姐,特地去向陶工訂製一個精美的首飾盒子送給心上人,裝飾的圖案必須有愛情的內容,於是陶工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幅場景,讓音樂和情詩結合起來,定格在這樣的一個氛圍裏,首飾盒日日陪伴著它的女主人,讓她仿佛時時都能聽到美妙的音樂和動人的情詩,從而聯想到送禮品的人,那人不能時時刻刻為她彈奏,為她吟詩,隻能以這種方式表達他對她的愛慕。

多麽美妙,浪漫的故事啊~~~~可惜不太可能是真實的,從前看過一本關於古希臘婚姻家庭的書上講,古希臘的女子受的教育很少,而且早早就結了婚,大概十六七歲就成家,而她們的丈夫多半兒年齡要比她們大一倍,也就是三十歲左右,女子不論從生活經驗還是文化教養上都遠遠不能與她們的丈夫相匹配,隻是作為生兒育女的工具和管理家庭奴隸的管家而存在著,丈夫是她的指導者,他是不可能與妻子平等的。

古希臘的女子沒有公民權,不能選舉,更不能被選舉,所以那些古代聖哲----柏拉圖,蘇格拉底,亞裏斯多德等人的學問與她們毫不相幹,故此,男子也很難與文化水平與自己相差甚遠的女人談情說愛,所謂柏拉圖式的愛情原本是指男子之間的同性戀。

唉,想象是浪漫無邊,而現實總是殘酷的,現在我把這個盒子放在床頭櫃上,想象夜夜伴著阿波羅的琴聲和愛洛托的吟誦入睡,也能得個nice dream(今天邪了門兒了,就是打不出dream這個中文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