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棉襖

(2009-01-31 11:45:16) 下一個
小的時候還沒羽絨衣,不分男女老少,冬天大家都穿棉襖。

立領,對襟,連袖,紐襻,很傳統,也很中國。

棉襖芯子多是棉絮,更有江南地方講究些的老頭老太還有絲棉做的棉襖。

雖說人人都用得著,可商店裏就是沒有賣現成的,要買來布麵子,裏子和棉絮自己做。

棉襖不容易拆洗,所以都要有罩衫罩在外頭,小男孩多是藍布罩衫,小女孩花布罩衫,稍微年長些的姑娘少婦們都穿素色小花罩衫,中年以上的不分男女多穿灰色蘭色罩衫。

我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穿一件藍印花布罩衫,但紐襻用的是暗紅色的琵琶結,印象極深。

除了罩衫還要有袖套,做活兒寫字的時候好保護衣服的袖子不被弄髒,多數人用的都是藍布袖套,少數年輕的女孩子穿素色罩衫時會用到花布袖套。

上海冬天沒暖氣,最冷的時候,要穿兩件毛衣外頭再加棉襖,寫字的時候胳膊打不了彎,寫一會兒就會手發麻胳膊發酸,晚上還得把棉襖蓋在腳後頭的被子上,省得腳冷睡不著覺。

現在幾乎人人都有了羽絨衣,再也沒人穿棉襖過冬,可不知為啥,竟然又想起了棉襖來了。

立領,對襟,連袖,紐襻,很傳統,也很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平沙落雁 回複 悄悄話 我隻記得過年你穿一件綠呢子大衣,你妹妹穿紅大衣
tingkeguo 回複 悄悄話 前幾天和朋友還在說起那時上海的棉襖來,想來也算得上冬天馬路上的一道時尚風景線.記得素色的棉襖罩衫,用圍脖或圍巾來點綴,還有那排有機玻璃紐扣也是可以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那時的上海人不會老去換衣服,用的袖罩也就是可以保持清潔不用常洗,一出門作客,隻要兩手相互一拉把一副袖罩抽出來就出門了。還記得那時我為了別出心裁,打了一條白色的兔毛小圍巾,不知是問了你爸還是你媽,在圍巾兩頭繡上我的英語名字速寫T和K,然後出去把個T 和K顯在前胸,非常創意,很自我得意。現在想來如同貼了自己的名字在街上遊行。好一個花樣的季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