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舊書店

(2008-02-26 14:01:43) 下一個

跟舊書店結緣還得打高中時候說起,我說過我們那個中學裏的老師們一個賽一個地眼高於頂,一腦門子地瞧不上編教科書的人,經常是手裏掂著本教科書,翻兩翻就放下:

 

”咳咳,同學們,今天我們講XXX,這本書編得不好,咱們就不照著書講了,大家注意記下筆記就行了,考試也按筆記考。。。參考書?奧,美國有套中學物理教材編得不錯,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東安市場進門的地方往右一拐有個中國書店,在那兒可以找到。。。“

 

那年月老師的話就是聖旨阿,為了考大學哪兒有不感興趣的阿?下了課半個班的人都撒丫子直奔了王府井。

 

當年東安市場裏還真有個賣舊書的去處,好象就擠在買毛線櫃台邊兒上,對過好象就是賣臉盆的?地方挺隱蔽,不仔細找還真容易錯過了。

 

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再去就熟門熟路了,那年頭新華書店還沒有開架售書,想拿本書瞧瞧,還得提著嗓子勞駕售貨員,看了不買還落人白眼----舊書店就沒有這種顧慮了,敞開看,敞開挑,看上一天也沒人轟你。

 

再者說,那會兒還是窮學生,一個月也沒幾塊零花錢,若是要買教參書,買本兒倒還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家長報銷,可要是買閑書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看上眼的新書都嫌貴,倒是舊書五毛,一塊的還能承受的起,別看便宜,東西都是一點兒不差的,有的書甚至還很新-----其實舊的更好,用不著象新書那樣包個書皮兒,舍不得翻開來看,新書有股好聞的油墨味兒,舊書沒有油墨香,卻有紙香,那些泛了黃的略顯粗糙的紙張用鼻子湊上去細細地聞是有股特別的味道的。

 

新書象是新朋友,要小心翼翼地對待,弄上滴水,折了一個角都要心疼半天,舊書則象老朋友,彼此都摸透了脾氣,就算惹毛了他了,要不了十天半個月就又會和好的,坐著看,躺著看,帶書包裏在車上看,甚至坐馬桶上看,它總是它,用不著擔心弄卷了邊兒,滴上滴墨水也沒關係,那層關係倒反而更親更近了。

 

舊書店,北京有好幾家,好象都是中國書店的分號,想起來的,東城隆福寺那兒有一家,前門外珠市口有一家,西四一家,還有燈市口的那家,正好把著我們學校那條胡同的西口(內務部街)。

 

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活動範圍,除了西四的那家不熟外,其餘的三家我都當過常客。

 

中學裏不必說了,一蹁腿兒就上了胡同口那家,那家中國書店的格局是個奇怪的”U"字形,也就是說,兩扇大門中間還夾著家別人的門臉兒,走進去,開間和深度都挺大,等於兩間大房間中間通了個過道,屋子裏不消說三麵都靠牆擺著書架,中央也不空著,擺著大桌子,桌上堆滿了書。

 

記得在那兒買過本電台裏播過的偵探小說《月亮寶石》,還花了五毛錢買過本《楚辭》,結果借給個同學有去無回,還有一本《漢魏六朝詩選》,現在還留這呢,一本《詩經選譯》,可能還有別的,一時想不起來了。

 

隆福寺那家是假期裏逛衣服灘常去的------其實說不好是逛書店順便逛了灘兒,還是倒過來,那家小眉小臉兒可憐兮兮地擠在光鮮奪目的時裝店裏頭,不是一般的寒饞,不過,這家店連同隔過去幾家門臉兒的隆福寺小吃店一樣,是這裏的元老了,就在隆福大廈還被叫作東四人民市場的時候就在這裏紮了根兒了。

 

前門外珠市口那家我上大學的時候常去,每周末回家要在前門倒車,幹脆提前一站下,跑舊書店裏去逛逛----在學校被人管,在家也被人管,隻能在家和學校中間找個平衡點,一個沒人認得,更沒人管我的地方享受一兩個小時在文字裏自由飛翔的感覺。

 

人生在世,難得有錢有閑,有錢時沒閑,有閑時沒錢,好不容易有了錢和閑又出新問題了。

 

去年休假回國,又去重溫舊夢,前門大街正在改造,整條大街都被封了起來,珠市口那家自然是去不成了,另外兩家還都在原處----看著北京日新月異,這兩家中國書店倒巋然不動,真是令人吃驚阿!

 

好書不少,也不能算太貴----如果跟國外比的話,就是扛不動,要加運費的話就忒不合算了。

 

不過,我還是從燈市口店裏掏了一本九成新的英漢對照《瓦爾登湖》,兩塊,一本教刺繡編織的書,五塊。又從隆福寺店裏掏出了那本清代人畫的全本《紅樓夢》。

 

那天我一心要找的是戴敦邦畫的小人書《紅樓夢》,沒找見就問店員,店員說沒有那套書,拿出了一套別人畫的《紅樓夢》,我翻兩頁,沒要,他又向我推薦一套煙畫《紅樓夢人物》,那套我要了,又問戴老畫的那套小人書哪兒還有賣的,人家可能讓我問得不耐煩了,幹脆說清代人畫的你要不要?

 

拿來一瞧就是這件寶貝了,看了就進眼裏拔不出來了,人家見我真的想買,就說打個九折吧,還能刷卡,可憐我一沒信用卡二沒帶那許多銀子,隻好悻悻然打道回府,後來又去了一趟才買下來。

 

想想還是舊書店好阿,沒有人山人海的窮擠(一點兒不誇張,西單圖書大廈就是人山人海的,到處排隊),還有人給推薦好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