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Stephan Thome (施益堅)去年在德國出版了小說Pflaumenregen (中文暫譯:梅雨),主角是台灣人,故事發生在台灣。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中國認同在台灣還有市場嗎?都是“台獨教育”惹的禍?》,作者謝達文指出,台灣人的中國認同在這20年來大幅萎縮,從原先將近半數,下降到今日的兩成;而且中國認同的萎縮,並不如一些人所宣稱的隻是近年來(比如318占領立院行動、蔡英文當選後)的現象,也不都是由年輕世代(所謂“天然獨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謂“台獨教育”的一代)驅動;相反地,中國認同的萎縮,在2000至2010年之間就已經相當明顯,尤其對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作者說,現在在台灣,如果還要訴諸中國認同,就隻有“第一、二代外省人”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客群了,這也是中國決策者必須麵對的真實情況。雖然對中國人而言,台灣可能是中國民族複興的最終一塊拚圖,但從現在台灣人的觀點出發,台灣人絕大多數早已不認同中國(何況認同中國的人,甚至又未必真的支持在現狀下統一),所謂的“統一”,必然是違逆台灣人意願的“並吞”──這是否真的是一個可行的政策方向,或許值得再思考。
新加坡“端傳媒”發表文章《中國認同在台灣還有市場嗎?都是“台獨教育”惹的禍?》,作者謝達文指出,台灣人的中國認同在這20年來大幅萎縮,從原先將近半數,下降到今日的兩成;而且中國認同的萎縮,並不如一些人所宣稱的隻是近年來(比如318占領立院行動、蔡英文當選後)的現象,也不都是由年輕世代(所謂“天然獨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謂“台獨教育”的一代)驅動;相反地,中國認同的萎縮,在2000至2010年之間就已經相當明顯,尤其對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作者說,現在在台灣,如果還要訴諸中國認同,就隻有“第一、二代外省人”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客群了,這也是中國決策者必須麵對的真實情況。雖然對中國人而言,台灣可能是中國民族複興的最終一塊拚圖,但從現在台灣人的觀點出發,台灣人絕大多數早已不認同中國(何況認同中國的人,甚至又未必真的支持在現狀下統一),所謂的“統一”,必然是違逆台灣人意願的“並吞”──這是否真的是一個可行的政策方向,或許值得再思考。
施益堅:台灣認同的問題還在發展中,還沒有具體答案。
德國之聲:所以這本書是一個尋找“自我認同”、“台灣認同”的過程嗎? 您想表達什麽? 施益堅:如我剛剛所說,台灣認同的問題還在發展中,還沒有具體答案。如果有人說他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那麽他得先說明什麽是台灣人,什麽是中國人。像您在一開始稱我為十足的德國人,讓我想到那麽十足的台灣人是什麽呢?到底一個祖先從中國來的台灣人是台灣人?還是土著人才是真正的台灣人?
我覺得德國讀者對這個問題無法真正體會,因為很多德國人常常覺得:認同應該是一個單純的東西。目前30%的德國人有移民背景,這些第二代或是第三代移民他們覺得自己是德國人,可是很多原來就住在德國的人並不認同他們是德國人,繼續稱他們是土耳其人或是意大利人。所以我們必須質問“單純認同”的觀點,探討每個國家的認同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其實不隻是移民的後代,以前住在東德的德國人,他們沒有搬家,沒有做什麽特別的事,結果他們的國家一夕間消失了;原本住在西德的德國人他們可能無法了解“東德人”的認同問題以及認同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因此我雖然寫的是台灣小說,我其實也在處理德國人關心的議題。
德國之聲:目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明顯提高,根據您的觀察,德國人對台灣的認識有增加嗎?有沒有對台灣產生更高的興趣?
施益堅:這一兩年來,特別是這一兩個月來,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 訪問台灣之後兩岸情勢緊張急遽升高,西方媒體對此報道的非常多;特別是中國的崛起讓許多人感到害怕不安、對未來感到憂慮,所以這幾年來德國人對台灣的了解的確是增加了些。我最近在德國辦朗讀會,發現有些人不一定對我的小說或我個人感興趣,極可能是對台灣感興趣才來參加我的朗讀會。他們想認識台灣,卻不知道該從哪裏切入。畢竟中國是幅員遼闊、有悠久曆史、豐富文化遺產的國家,一般對中國比較有印象。因此這些人來參加我的朗讀會,想透過我來對台灣有更多的認識。基本上德國人對台灣的興趣好像提升了一些,當然還是很膚淺。但的確有這樣的趨勢。而且東亞在21世紀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德國人自認應該多了解東亞,所以我在朗讀會上也會把握機會向讀者介紹台灣,讓他們多了解台灣。
通常我會強調兩個部分:第一、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第二、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我覺得,雖然德國人沒有完全接受中國的宣傳,但相當程度上受到西方媒體的影響;德國媒體在報道台海局勢時有習用的處理方式,那就是先簡單的幾句話描述台海剛剛發生的重要事件,然後會加上一句“中國視台灣為叛亂的一省”,作為背景資料的補充。這其實傳遞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思維,而且這個說法與事實不符。當然曆史上的台灣和中國有些關聯,但是曆史的連結相當複雜,在台灣有外省人有福佬台灣人等等,關係錯綜複雜,讀者如果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這些縱橫交錯的關係怎麽理也理不清,所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種說法太過粗糙簡略。
另一個重點:台灣是個民主國家。台灣這二、三十年來政治上的發展特別快,這一點讓我很佩服台灣人。我經常引用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發布的《世界自由度報告》,它最高分是100分;台灣這幾年來都得94分,跟德國一樣,名列“自由國家”,比美國的83分還要高,而2021年中國隻得到9分。我經常舉這個例子是要德國人了解,台灣雖然是個遙遠的國家,但是在社會價值觀上不輸於我們西方,我希望德國人通過這個比較可以對台灣有更多的了解,而且支持遵從同樣價值的台灣。
我們沒必要跟著跳舞
以下這段話把台灣任何一個地方換成德國,中國換成德國都可以。如果不是有意攪昏睡,就是讀書讀不通的那種,簡單複雜化,一腦子糨子。
當然曆史上的台灣和中國有些關聯,但是曆史的連結相當複雜,在台灣有外省人有福佬台灣人等等,關係錯綜複雜,讀者如果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這些縱橫交錯的關係怎麽理也理不清,所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種說法太過粗糙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