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德國女性這樣生活和工作

(2025-05-14 13:28:32) 下一個

德國女性這樣生活和工作

關於德國女性的三個事實:她們占人口的大多數,比男性壽命更長 -- 而且她們受過更好的教育。

德國共有約4300萬女性,大約比男性多100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 78.6 歲,而女性的預期壽命約為 83.4 歲。

女性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為30歲。從統計數據來看,平均每個女性生育1.35個孩子。德國的出生率處於歐盟平均水平。

育兒假、父母津貼和嬰幼兒照管條件的改善,為《基本法》中規定的女性平權的實現創造了更好的前提。年輕女性在教育領域不僅已經趕上了年輕男性,而且已經部分超越了他們(2023 年:54% 的女性擁有高校入學資格;2023 學年的高校新生中女性占 51%),但男女之間薪酬機會與職業前途的差距仍然存在:全職工作的女性平均薪酬僅為男性的 80%。在領導崗位上的女性比例也偏低。根據 AllBright 基金會的一份報告,在德國最大的公司中,每五個董事會職位中僅有一個由女性擔任。

2015 年起,私營經濟和公共服務部門要遵循領導崗位男女平等的法律。該法律還規定,上市企業董事會中 30% 的職位必須由女性擔任。2020 年秋季聯合政府達成了董事會中的女性占比:據此,未來在上市公司和擁有超過三名董事的、實行勞資平等共決的公司中必須有一名董事為女性。第二管理職位法於 2021 年生效。因此,在德國大公司的執行和監督機構、有聯邦參與的公司以及公共部門的某些高層職位中,需要進一步加強性別平等。聯邦議院中的女性比例最近再次上升:目前為 35.3%。然而,直到 1983 年,女性議員的比例還不到 10%。

過去,婚姻市場似乎有一條隱形規則:男性傾向於選擇學曆或地位低於自己的女性。男醫生娶女護士、男老板選女秘書是常見現象,而反過來卻罕見。這種模式在20世紀後半葉逐漸改變,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醫生與醫生、律師與律師的婚姻變得普遍。然而,21世紀的婚姻圖景再次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向下嫁”,即與學曆低於自己的男性結為伴侶。

在德國,醫學院65%的學生是女性,男性僅占35%。人口學家稱之為“性別逆差”。高學曆女性麵臨的選擇範圍縮小,不得不轉向學曆較低的男性。維也納大學社會學家娜迪亞·施泰伯的研究表明,這種選擇並非出於激進的性別觀念,而是現實的無奈:高學曆男性稀缺,女性隻能靈活調整標準。

2025年德國婦女的退休年齡與2024年保持不變,均為66歲。 德國女性退休年齡自2009年至2025年平均為65.49歲,2024年達到曆史最高點66.00歲,2010年達到曆史最低點65.00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