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誰將是2020年台灣總統?
作者:謝盛友
12月25日是台灣各縣市首長正式交接的日子。擔任新北市長8年的朱立倫,在卸任當天旋即宣布投入2020年總統大選。
中央社報導,朱立倫受訪時表示民眾期待他投入總統選舉。他說:“我的目標也很清楚,就是2020為台灣打拚。”他將會成立工作室籌備相關工作。
朱立倫在2016年代表國民黨帶職參選總統,最終以308萬票敗給蔡英文。
朱立倫(Eric Chu Li-lun)1961年6月7日出生於台灣桃園縣八德鄉,籍貫浙江省義烏縣,曾任新北市市長、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曾就讀於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係,美國紐約大學會計學博士;從政後,他與馬英九、胡誌強並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堅世代的中心人物,合稱“馬立強”。
2015年5月4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往北京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麵晤時表示“1992年兩岸雙方達成兩岸同屬一中,但內涵意義有所不同的九二共識。”,也向習近平提出“兩岸是命運共同體,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未來台灣能有更多的國際發展空間,在國際組織或活動上有更多機會”。朱立倫並提到“1912年孫中山推翻帝製,恢複中華,建立中華民國”,詳述台灣因甲午戰爭割讓給日本,抗戰勝利後又遇到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對許多人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與印記。由於兩岸的隔閡、分離,造成幾十年來對抗,直到兩岸開始從對抗交流,過去十年來更從和解走向和平發展。希望習近平了解台灣不同的聲音及曆史背景。
“兩岸同屬一中”的說法,被部分媒體解讀為“支持終極統一”。朱立倫則重申,所謂“同屬一中”,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屬於中華民國,隻是兩岸定義及內容不同,這就是“各自表述”。馬英九認為雖然說法略有不同,但是大方向一致,都是奠基在中華民國憲法上的既定立場,一中就是中華民國,對朱立倫表達高度肯定。
在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的韓國瑜以15萬票之差大勝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替國民黨重掌失落20年的高雄市,結束民進黨在高雄市二十年及原高雄縣三十三年的執政。
韓國瑜1957年6月17日生於眷村,韓國瑜表示其父韓濟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7期裝甲兵科,曾作為中國遠征軍的一員,曾任戰車編練處中尉隊附,二次大戰時在印度對抗日軍,1948年隨軍來台。韓國瑜在家中排行第六,有一弟名韓國瑤。
韓國瑜曾在專訪時自述,他在年少求學階段考試都考第一名,但國二開始因青春期懵懂,成績一落千丈,逃學翹課、打台球、打架也樣樣俱全,最後在父母決定下,18歲時入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修學生班40期,官至上尉,在軍中受一位國立台灣大學醫學係畢業的預官擰魔術方塊的啟發,感到自己的不足,決定重拾課本。退伍前一年考上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係,畢業後又考取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並獲法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名稱為《從中共對台統戰看兩航談判》,指導教授為蘇起。
碩士畢業後,曾任台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講師、世界新聞傳播學院講師、中國文化大學進修推廣中心主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等。
謝盛友觀察分析,韓國瑜在國民黨初選時無法戰勝朱立倫。盛友初步得出結論:最有希望最大可能是柯文哲(Ko Wen-je),因為他比朱立倫更有官相,古人相信“相由心生”,端正的“心”才會有端正的模樣,所以,都認為能做官者必有“官相”。台北市長柯文哲人氣居高不下,不僅藍綠選民接受度高,日前更受到大陸央視高度肯定,被外界認為2020或許將成藍綠、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對此,柯文哲2018年12月19日受訪時盡管未正麵回應,不過卻說,他也是整個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對於台灣人而言,藍綠都擔任過,不妨換個無黨籍總統一試。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出生於台灣新竹市,現任台北市市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曾任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台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人工器官等,是台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為台灣器官標準移植程序的建立者,也是首位將葉克膜(ECMO)技術引進台灣的醫師。
在2006年後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2014年宣布參選台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台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台北市改製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2018年,參選台北市市長連任成功。
柯文哲曾支持蔡英文競選總統,為蔡組織競選後援會與進行募款,也是小英之友會常任理事。但柯文哲也曾批評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內容不夠清楚。
柯文哲曾多次批評中國國民黨,表示與民進黨有共同的戰略目標,就是“台灣人要做台灣這片土地的主人”。
2014年11月7日,台北市長連柯辯論中被問到:“國家的認同立場是什麽?支持台獨嗎?如果當選後會加入民進黨嗎?” 柯文哲回答:“我當選以後不會加入任何政黨”、“台灣政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藍綠惡鬥。”、“來自228家庭,我有我的背景,但是我常常在思考,難道我們要繼續分裂下去嗎?台灣不能是一個繼續分裂的國家。”、“中華民國就是我的底線,我今天選的就是中華民國首都的市長”、“台灣必須要有一個機會重新開機,暫時擺脫藍綠互鬥的泥淖,這種意識型態的對立不斷激起,隻是謀求個人或政黨暫時的政治利益,這不符合台灣的長期發展。”
柯文哲在參選台北市市長期間的說話風格是“有話直說、不假修飾”、“庶民氣息的親和力”、“機智幽默的應答對策”、“爭議性言論”、“回避”等五種風格。
2015年3月30日,柯文哲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和中評社三家媒體聯合采訪專門談兩岸問題,共曆時10分鍾。31日,新華社對采訪內容進行了報道,中評社則發表了采訪全文。采訪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柯文哲表達自己對“九二共識”和“一中”的理解,由於這部分內容成為日後討論的焦點,全文引述如下:
事實上,在當今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所謂一個中國,它的內容是什麽?這才是整個世界比較關心的。以台灣的現況,事實上不少台灣人民對九二共識的內容仍然是不太清楚的,包括過去的我。我想兩岸來往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符號。因此我認為,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以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這是兩岸領導人必須要去做的。我認為不必太去強調某一個詞句或某一個符號,更應當重視實質的內容,這是我目前的一個看法。
2015年8月18日,台北上海城市論壇在中國上海市瑞金賓館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開幕致辭提出“一五新觀點”主張,他說秉持“兩岸一家親”精神及“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原則,達到促進交流、增加善意目標,並與上海市長楊雄達成“民間先行,政府支持”共識。
2018年5月13日,柯文哲表示他的兩岸論述沒變,並提出五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
2018年還沒過,台灣政治人物朱立倫已經表態要參與2020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德國之聲列出6位媒體討論可能出線的候選人,在台北街頭問問民眾如果明天就是選舉,他們會投給誰?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