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苦澀檳榔】
苦澀檳榔(3):學中文(為什麽記不住? )
作者:謝盛友
兒子出生以後,我根本不擔心他的德文,而是怕他不會說普通話,不會寫中文字。兒子的成長曆程,證實了我早期的擔憂。我和我太太都是日耳曼語言文學工作者,而兒子的德文不僅比我們的好,甚至比他班裏的德國同學還要強,他曾任德語課代表、班長,到了十一十二年級的時候,他真了不起,幫忙修改德國同學的作文。
1993年,兒子才四歲,我讓妻子帶他回中國,小住三個月。到家後第二個星期,我給妻子打電話,兒子媽媽在電話裏說:“謝於驊還是滿口德語。……”
在法蘭克福接機時,重新看到兒子,我感到非常驚訝,他的普通話口音,竟然比我還標準。
看來我還是高興太早。高興之下,1993年秋天與幾個朋友成立紐倫堡中文學校,希望我們的孩子在中文方麵,不再“墮落”,其實他們的中文一直在墮落,這有他們本身的原因,更有社會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文畢竟是方塊字。
中文屬於漢藏語係。說中文難,寫中文更難,因為中文是方塊字,寫漢字,要“留二代”的命。還有中文的音調,他們也很難掌握,弄不好就把中文弄成“兩麵派”(說的和寫的不一樣),我明明說“校花”,他卻寫成“笑話”。
我在家裏也經常教兒子學中文,並且規定,在家裏不許講德語。兒子說中國話還可以,但寫中文字,真要命。今天會寫,明天忘記,剛剛會寫,現在忘記。怎麽辦?沒有學習掌握中文的環境,“英雄無用武之地!”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海外華人父母心!
“我是中國人”那五個中國字,“我”字他今天會寫,明天忘記,不是漏掉一撇,就是少了一點,可謂“我”中無“我”。“國”字更可怕,經常少了底下一橫,我看了說:“糟糕,國無邊界,於驊,你還是很有地球村概念的嘛!以你這樣下去,定會國將不國,虧你還是一個中國人!”
父親:“您是劉青老師吧!我是謝於驊的爸爸。”
老師:“久仰!久仰!”
父親:“不敢當!不敢當!”
兒子:“久仰,不敢當,那我敢當!”
父親:“兒子,你堂姐很厲害,學醫!”
兒子:“我更厲害,我學二!”
父親:“兒子,你真了不起!”
兒子:“爸爸,你真了得起!”
父親:“兒子,你隨手收拾一下玩具嘛,房子亂得很,收拾一下玩具,舉手之勞!”
兒子:“對!我一舉手,就勞,就勞累!”
“留二代”學中文,真的勞累,“勞民傷財”。
為了不讓孩子忘掉自己的中國根,當地華人家長一般都把子女送到中文學校,我們隻有星期六上課。
寫中文作業,是最讓孩子和家長頭痛的事。有時候,如果孩子的狀態不好,家長統統“弄虛作假”,他們的作業幾乎是家長完成的。
有一個問題,我至今還是沒有想明白,為什麽我們當年在中國,學英語就記得住,英語國家也是在中國之外,現在對於我們的“留二代”,他們在德國,中國在德國之外,為什麽他們學中文,就記不住?
想領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一定要懂方塊字
當然,如果對文化沒興趣, 那就徹底白搭.方塊字不學也罷.
學語言依賴環境,把孩子送到中國讀暑期班,一、兩個月就有成效。我的孩子到丹麥時已經十三歲了,我們夫妻當時不會說丹麥語,在家隻說中文,語言上對孩子沒什麽幫助。孩子從八年級讀起。開始時有一名專職教師授丹麥語課,三個月後就進入普通班學習。九年級畢業上了高中。上高中時當過漢語口語翻譯,丹麥人還以為她出生在丹麥,問她如何學習漢語的。
我們在她上大學後還為她找了一個為一家翻譯公司做一些丹-中、 英-中文章的校對和筆頭翻譯的工作。
現在她已研究生畢業,平常經常上中文網站讀小說,和國內的網友討論問題。
使用語言是最重要學習。
感謝評論。你的意見對我思考,寫書很有意義。再次感謝!
盛友 敬上
在海外承傳中華文化,必須要建立類似教會的係統-以我們的老子孔子為核心.每周日聚會,從小教我們孩子學習老子孔子,司馬光等等的故事,以我們自己文化來團結我們,才是承傳文化的唯一途徑.
如果語言文字無法承傳,我們至少要把我們的文化承傳下去,至少我們的後代應該了解老子孔子超過了解耶穌,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祖先和別人的祖先一樣出色和輝煌.否則,語言文字都無法承傳.
你是一個成功的媽媽,謝謝分享寶貴經驗!
免費學習漢字,搜索"一刻中文"即可.
有環境,自然會堅持。興趣和動力至關重要,人一生,什麽都可以再學,唯有學習的樂趣,失去了就很難再找回來。我以前同學現在在台大給第二代中國人上中文課,父母都是中國人,基本上中文不會說不會寫不會讀,問她為什麽,她說問那些孩子,回答都是:父母總是周末送我們去中文學校,看著小朋友都在玩,作其他事情,自己卻被逼著學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故意不學,等到長大了,才想學中文。
為什麽中國人都能學好英文,因為在中文,英文的教學幾乎是全民性的,整個大環境都在講英文的重要性,無論學校還是家長,都把這當成重點抓,整個班,整個學校,整個國家都在學。中文在國外,不具備這樣的大環境,全班就那麽一個孩子學中文,因此家庭的教育對中文的學習就至關重要。
現在在歐洲中文教學越來越成為熱門,在巴黎很多學校都開中文課,很多三語學校,除開英語法語,第三門語言就是中文。加上法國人不斷強調中文的地位,電視台動畫片教中文,對現在的孩子保持中文的熱情更有利。有時候在公園,有對中文有興趣的大人和小孩子就請我女兒教他們,她就給人家開中文課,特驕傲。
但從使用上說,中文始終處於一個或平等或更低一級的位置的,這無可避免,因為能跟她說中文的人少。她上學之後,很明顯的到了後麵就主動法語說得多,要我提醒講中文。假期過去,在家呆兩周,又中文講得多。所幸法國假期多,平均每兩個月就有兩周假期,加上寒暑假,我也不上班,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彌補中文。說起來是孩子堅持,其實也是父母堅持。
謝謝謝友、沉魚分享體會~~~
如果你女兒能堅持,那就更好!
謝謝你!
我女兒的中文完全是在一個環境裏學習的,所有的語言學習都要以感情為基礎。所以她的中文完全是依托在和母親的感情聯係上的。認中文很簡單,家裏所有的書,我都翻譯成中文,寫在法文部分的下麵,小的時候她不會太注意,長大了有一天就會開始感興趣,問我這是什麽。國內朋友有從國內帶書過來,她在裏麵發現了識字大卡,從此天天纏著我們要認字。現在她自己開始感興趣寫字,自己拿著筆模仿。現在講故事,她需要我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念,然後遇到她認識的,我讓她自己認。我女兒現在4歲半,一切都是在以她興趣為主的方式下學習,我在這裏,僅僅是回答她的問題。現在她喜歡看小學一年級語文書,晚上睡前故事時間,她經常拿出來要我講。
語言是需要環境和感情交流的。這兩點,對上班父母來說,最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