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
2022 (197)
2023 (122)
2024 (82)
2025年7月21日,《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通過“中友圖書”線上訂閱係統發布了中文版停刋通知。稱由於成本上漲使得印刷和出版模式難以為繼,不得不做出停刋決定,而2025年6/7月雙月刋為最後一期。這意味著,在走過了六十年之後,《讀者文摘》再無中文版。這份曾伴隨無數人成長的雜誌,終將走入記憶,留下一段溫暖的閱讀印記。
《讀者文摘》是由德威特-華萊士和妻子於1922年在美國創辦,定位於雜誌精彩文章摘錄,因此大收歡迎。鼎盛時期,《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印成48種版本,在全球各地發行。英文部分便有美國版、英國版、澳州版、加拿大版等不同版本,而中文部分則分為繁體字版與簡體字版。
《讀者文摘》中文版則於1965年由知名翻譯家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籌劃,並出任首位總編輯,在港台兩地正式發行,造成轟動,這本雜誌在當時被譽為“為讀者打開通往世界的一扇窗”。《讀者文摘》於2008年在中國大陸上市。當時它與上海普知雜誌進行版權合作,以“普知”之名在大陸發行。
不過在網路時代,“文摘”式的雜誌隻能黯然退場。《讀者文摘》於2012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但正體中文版仍持續在台灣和香港發行,並從2023年改為雙月刊。今年5月舉辦六十周年創刊活動,立法院長韓國瑜還出席致詞,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就傳出停刊消息。
《讀者文摘》的英國版已於2024年停刊。(泰晤士報)2024年4月30日文章:Reader’sDigest UK faces up to anhappy ending. 它於1938年推出,一直是候診室打發時間的常備,走過了86年,也無法承受“當今嚴酷出版環境下的財務壓力”
《讀者文摘》是百科全書式的存在,它是一本知識性、趣味性兼具的月刊雜誌。它從美國各著名報刊中精選文章並加以縮編,使文章通俗流暢,內容則包含萬象,涵蓋大眾娛樂、運動保健、美食旅遊、國際政治、藝術科學、家居事務等多個方麵,簡直就像是一本迷你百科全書。
這本雜誌還有許多幽默的小故事、笑話、謎語和測試。在閱讀的同時,不僅能學到知識,還會被逗得哈哈大笑,讓人更加輕鬆和愉快。
我記得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二戰紀實名作“最長的一日”的作者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在寫作時陷入財政危機,為了找到親曆諾曼第登陸的各國人物,他不斷往返大西洋兩岸,卻債台高築,幾乎放棄。就在這時,《讀者文摘》創辦人華萊士伸出了援手。他不僅資助了雷恩的計劃,還動員歐美分社的資源,發起全球“尋找參戰者”行動,收到了數千封回函,有些甚至來自原來敵軍的將領。這場浩大的資料搜集與採訪行動,最後收收錄了383人的記敘,完成了這部不朽的作品。
我收藏了一本 《讀者文摘》中文版的精裝本“世界名川大河漫遊”。它是1990年我在舊金山的garage sale中買到的。那天同屋分住的小唐告訴我他剛剛在garage sale中買到了一本好書,我一看愛不釋手,小唐就帶著我走了幾條街找到了那個地方,驚喜地看到他的攤位上還有幾本“世界名川大河漫遊”,是1986年香港出版的。我趕緊買了一本,一直珍藏至今。中間幾次搬家,從美西到美東,又從美東回到美西。多次搬家也捐了不少書到圖書館,但這本我最喜愛的書之一卻一直珍藏。也三十多年了。
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都誕生在大河流域。大河就是生命之源,這本讀者文摘的精裝本“世界名川大河漫遊”也是一本介紹文明曆史和自然地理的相愛相殺史。地理環境就像是幕後推手,悄悄地決定了這些文明的命運走向。這本精裝書,我仍會時不時地閱讀。
今天的讀者,或許有更多的資訊管道與選擇,但那個等一本雜誌的愉悅,翻一頁頁的回憶和讀者文摘中文版一起落幕了。
八十年代,大陸剛開放不久,對版權還不重視。我曾替台灣作家反映版權問題,都不知道找誰。
是的。這本香港讀者文摘編輯的“世界名川大河漫遊”是真好,翻譯的也真好。堪稱精品。
《讀者》原名《讀者文摘》,1981年4月於蘭州創刊,當年為雙月刊,共出5期。因與美國《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發生商標權糾紛,於1993年7月改稱《讀者》。
“ 雖然現在信息在手機都能看到,但讀者文摘的質量更好”
希望它能繼續延續下去。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 完全不知道美國的《讀者文摘》還有中文版,互聯網時代,紙媒不好生存,其實我更喜歡看紙媒,書也是,更喜歡紙質書。”
我也是。更喜歡紙質書。
隨著時代的發展,紙媒生存艱難呀。
現在一機在手,什麽都有了。
我也是從名川大河這本書才知道中文版的。
祝賀你。我還以為它發的都是翻譯文章呢。
不好意思,沒理解你說的是讀者文摘中文版還是中國大陸出的讀者?
我這本“世界名川大海漫遊”就體現了“讀者文摘”的特點,我特別喜歡看,其英文版的這些年看的不多。水星的旅遊文也顯示出了你的淵博知識和品味,應與讀者文摘的閱讀有關聯。
也好想中一次大獎呀,可惜無福呀。
確實,讀者文摘對我們的英文學習幫助極大。
謝謝介紹。“讀者”應是模仿“讀者文摘”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