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蓮

人生在世,以誠相待足矣。 我對人生充滿希望,但隨遇而安
個人資料
正文

1980 我的西雙版納之旅 (一)

(2021-02-26 09:10:04) 下一個

1980 我的西雙版納之旅(一)

北京-昆明-思茅-景洪

 

1980年,我在北京的一個研究所工作。那時的研究課題是某些豆科植物的種子內胚乳中多糖成分的研究。組長的先生是另一科室的付主任。他組裏的一人要去西雙版納考察野生熱帶蘭花,組長希望他帶我去,去採集一些豆科植物的種子。那人姓吉,說不願意帶女生去野外。我說我插過隊,上山下鄉一點問題沒有。於是吉老師同意帶上我,但說女生一人不方便,又加上了一位高姓女生。我們一行三人於春節過後出發,因為想趕在雨季之前考察。

因為要去原始森林,我們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從所裏借了粗布高腰襪子:襪子是粗白布的,很結實,穿上像部隊戰士行軍用的綁腿,主要是防止蛇咬;還有防小咬的頭罩:細細的鐵絲,包上細蚊帳布,套在頭上;以及橡膠雨衣,還借了一個大背包,後來到了美國,參加backpacking,想起那個背包原來和packpacking的背包很像。

吉老師從所裏借了相機和膠卷,還有二卷彩色膠卷。

我裝了三雙鞋:大學時打籃球穿的回力;一雙黑布鞋,那年頭最平常的;還裝了一雙小皮鞋。我很想帶著自己的相機,猶豫再三,放下了,爸爸留給我的相機,非常好,六十年代產的日本佳能,我怕損壞和丟失,還是沒舍得帶。

我還換了幾十斤全國通用糧票,帶上。

我們是坐北京到昆明的列車,途徑石家莊,鄭州,西安,過秦嶺,經成都,貴陽到昆明,二天三夜。秦嶺那段,過了許多長隧道,一個接一個的隧道,黑色的煙塵顆粒還是會鑽進車箱裏。貴陽到昆明段,風景秀麗,也是穿山過嶺,在橋上和隧道中穿行。

到了昆明,我們住在昆明植物所。昆明植物所位於黑龍潭,旁邊就是黑龍潭公園。我很喜歡去那兒走走,看宋柏唐梅,看盛開的山茶花。

從昆明到思茅,有飛機和長途汽車。飛機並不是每天都有,我們買的長途汽車票。這段旅程是三天。

三天的長途汽車,現在想起來,也是辛苦的。

汽車灰塵撲撲,車上頂個大包,裝著大大小小的行李,每到一地,司機要爬上車頂取行李。車上抽煙吐痰的,大聲吆喝的,各種氣味混在一起。因為一直在爬山,下山,為安全起見,司機在二點左右就停車宿營了。第一天宿在玉溪,在縣城附近的旅舍,是大通鋪,好像是每人五元,記不清楚了。第二天宿在元江,山頂上的一家大車店,也是大通鋪,每人好像隻一,二元。車店的衛生條件當然無法想象,我估計不足,也沒帶自用的床上用品,隻好用圍巾做枕巾,和衣而臥。晚上小孩哭大人罵,幾乎無眠。一路上的廁所自不必說,飯堂裏也是蒼蠅亂飛,隻有忍了又忍。路經墨江和普洱,第三天下午到了思茅,我們憑所裏的介紹信,住在了地委招待所。招待所環境優美,路邊是高大的合歡樹,院裏扶桑花紅豔豔。我趕緊洗澡洗衣服,夜裏躺在幹淨的床上,舒服透了。

三天的長途汽車,雖然辛苦,但我卻自享其中。我在車上根本不睡覺,一直是目不轉睛地看窗外景色。車在山路上上下盤旋,車外迎踵而來的各種綠色。我貪婪地看著這一波波的綠,濃綠,翠綠,鬱綠,淡綠,其間點綴著豔豔的杜鵑花。車子下到穀底,沿著清清的河水,又是一叢叢的鳳尾竹,上上下下之間,是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還有竹木林,真是太美了。我那時讀過艾蕪寫的南行記,深深被他筆下的滇緬邊境風光風情所吸引,這次出門,我特地找出這本書,帶在身上。這一路上,開始了我自己的南行記

我們在思茅隻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坐上了開往景洪的汽車。這一路平坦,下午就到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住在州招待所。

州招待所座落在瀾滄江邊,大小好幾座院落。我們住在一個大院落。三棟平房。我們住在小棟平房,對麵和斜對麵是二棟大平房。大平房前麵是木製陽台。院落裏遍植花草,散發出陣陣幽香,院落後麵是波光粼粼的江水,江對麵是一座座竹樓,掩映在叢叢竹林中。從北國風光,駐在了秀麗南國,好似到了天堂一般。

我們後來出出近近景洪兩三次,都是住在這棟房子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