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Beautiful

今天、昨天、明天,生活始終是美麗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韓流襲來之時

(2005-02-24 06:06:40) 下一個

    今年日本舉國上下被一股由韓劇而引發的韓流包圍著,韓劇中的俊男美女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韓劇主題音樂飄蕩街頭巷尾,追逐劇中人物足跡的韓國觀光大受歡迎,連NHK韓語講座的書也都能大賣……我感受著這股韓流,疑惑著這股韓流,但又不可否認這股韓流似乎是給死氣沉沉的日本增添一個令人興奮的話題。

    缺乏文藝細胞的我對什麽星都不追,對電視劇也不是很感興趣,平時看的電視無非就是一些NHK的新聞節目和特別節目,身處日本卻對日本電視劇幾乎一無所知,倒是不在日本的友人卻擁有一大堆的日劇VCD,還極力向我推薦日劇的可看之處。在免費得到一大堆VCD後,我開始看起了日劇,看著看著我確實感受到了日劇的可看之處,明白了友人對我說的“日劇總是想告訴你一些什麽,總是需要你去回味、品嚐。”

    日本的電影不怎麽賣座,但日本的電視劇可以說是在日本的電影之上,能製造出那麽多優秀日劇的日本為什麽會盛行韓劇,韓劇真的有那麽大的魔力嗎? 究竟是什麽吸引住了日本人? 於是我想辦法弄來了《冬日戀情》、《美麗的日子》,在NHK還沒播完之前,就一口氣把它們看完了。看《冬日戀情》的時候,越看覺得越不好看,到後麵簡直是很明顯的編造和拖遝,唯一可以稱道的是它的主題音樂;看《美麗的日子》的時候,覺得它的故事情節略勝於《冬日戀情》,但與日劇相比還是覺得缺少了一些內涵。我問和我同年代的日本人,為什麽這樣的韓劇會大受歡迎? “哦,那不是我們這個年代的日本人喜歡看的東西,是50歲的中年人用來懷舊的東西喲。它們與日本很久以前的電視劇相似,但現在日本已經不會拍這樣的東西了。”是呀,女主角長得是日本人喜歡的那種臉型,而且善良柔弱的樣子,時不時的幾行淚水豈不能受到中年男性的寵愛? 男主角呢,高高大大的、光英俊的臉膛就可以傾倒一大批女性觀眾,於是情節就不怎麽重要了。我的韓國鄰居都驚訝在韓國都沒有那麽轟動過的電視劇竟然會橫行日本,真看不懂!

    細細想想日本的現狀,再看看這股韓流,我不得不佩服決定引進《冬日戀情》來日本播放的製作人對市場的敏銳眼光。當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和40歲的中年人忙於工作、生活,根本沒有功夫沉於回憶與幻想之中,他們最需要的是怎樣麵對經濟不景氣的現實社會,而50歲以上的中年人屬於日本社會中的“團塊”一代,誕生在日本的生育高峰,為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做出過貢獻之後,現在卻成了被迫退出曆史舞台的一代,企業把他們作為精簡的首要對象,《冬日戀情》令他們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使他們能暫時逃離一下現實,沉靜於美好的夢中,得到一絲的安慰。

    一部電視劇要使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喜歡是很難的,但要抓住一個年齡層的人確是可能的,隻要抓住一個年齡層的人,媒體做一些宣傳,炒作一下,就有可能產生極大的波及效應。由於韓劇的關係,據說韓國現在到處都是成群的日本女性觀光客人,由此給日本及韓國旅遊業帶來的利益是可想而知的。看著這股洶湧的韓流,日本朋友對我說,其實中國也有很多俊男美女,電視劇也很有意思,如果也能弄一兩部電視劇在日本播放並引起轟動的話,既能產生經濟效益,還說不定能進一步促進日中友好呢,其實現在的韓劇劇情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喜歡的那種類型。說實在的,受過瓊瑤影視劇和金庸武打片薰陶的我們絕對會認為瓊瑤片和金庸片遠遠好於《冬日戀情》呀《美麗的日子》,但真的要把它們翻成日語時,那些中文獨有的韻味與意境能很好地被傳遞嗎? 就拿近日我看過的台灣電視劇《戀香》來說,從構思到音樂到人物,我覺得都好於韓劇,可是以狗鼻子著稱的男主人公的昵稱“狗狗”,要翻成日語會是怎麽樣? 我想不出合適的詞來。是不是語言的意境與文化背景會阻礙華語文化在日本的流傳呢? 兩岸三地的華語片有很多優秀之作,能在華語圈盛行的片子是否真的能被日本市場所接受? 我們應該往日本推什麽? 日本又需要什麽?

    看著韓流,我想每個華人一定都會希望有一天能刮起我們的華流、漢流。我知道最近幾年韓國的東西在國內知名度劇增,但在久居日本的我看來,韓國製的東西與日本製的東西還是有差距的,但為什麽以製造而立於世界的日本企業會在中國市場上受到韓國企業的猛烈衝擊,我困惑,這是不是說明日本企業的中國策略有問題呢? 策略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沒有認清中國市場的潛在發展可能性使一部分日本企業隻是把中國當作廉價勞動力市場,沒有在真正的投入上花過很多功夫,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盡管與中國已經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但好像至今都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市場是公司要維持下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要使日本刮起華流的話,就該像引進韓劇的製作人那樣,首先應該真正地認知日本的人和事,然後我們才有可能找到一個好的突破口。我們每個在中日兩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在日華人都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知日派,在把華語文化乃至中國商品、中國企業推介給日本上,我們應該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韓流襲來的時候,也是我們再一次了解日本、認知日本的一個機會,在準確把握日本之後,說不定我們也可以刮起一股華流,讓日本舉國上下比今天的韓流更為有豔星可追、有美景可看、有美物可嚐……

                                                                                                                       (寫於 2004年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