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師的挑戰與機遇zt

(2009-06-12 07:38:19) 下一個

網上經常討論什麽職業越老越吃香,有人說醫生,有人說政客,有人說老板(名字就說明了問題),而會計也往往列於其中。

如果二十年前說會計職業越老越吃香,恐怕沒有人反對。但是現在就需要斟酌斟酌會計師是否越老越吃香了。

問題起源於電腦的發明和Internet的普及。

過去企業財務數據隻存在於紙做的賬本上。老板如果要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隻能依賴於會計統計數據。會計師越老,經驗越豐富,對財務賬目的處理就越老練,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越準確,對稅務的政策就吃得越透,對於財務方向和決策的把握也越有悟性。

可是現在大部分企業的財務數據都存於電腦中,老板隻要打開電腦,各種報表一目了然;稅務政策隻要Google一下,就豁然在目。會計師麵臨淪為數據錄入員的尷尬境地。

而且電腦背景的技術人員和商業管理碩士正以谘詢師的身份大舉入侵傳統會計人員的地盤,他們幫助企業老板實現各種會計和ERP係統,設計各種財務報表,把稅務策劃和薩班斯法案兼容納入企業戰略策劃的領域,會計師麵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試看原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其管理谘詢業務都比會計業務發展的要迅猛得多,以至於不得不從原會計師事務所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經營實體,如原安德森分出的埃森哲,KPMG分離出的畢博,安永分離出的凱捷安永等,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似乎隻有審計是會計師可以固守的金飯碗,其實未然。由於會計電腦軟件的普及,審計師麵對各種會計軟件,需要能夠提取數據進行測試。比如加拿大常用的審計軟件CaseWare就有60多種會計軟件的導入接口(市麵上至少有3000多種會計軟件)。而且會計師也需要掌握如何根據不同的軟件係統實施內部控製和薩班斯法案兼容,這對沒有電腦背景的會計師來說不能說不是一個嚴肅的挑戰。

加拿大對會計師的需求雖然旺盛,但大多是AP/AR初級數據錄入人員,和具有五到十年會計經驗的會計師,而對老會計師的需求卻很萎靡。可能是因為目前的老會計師大都對電腦比較生疏吧。

會計行業的進入門檻越來越低,因為經過會計電腦軟件的培訓和實習就能勝任財務數據的輸入工作,電腦會自動完成以往需要有經驗的財務人員才能完成的任務,如過賬,查錯,生成財務報表,關帳等。隻有調賬和稅務處理需要經驗會計師的手工幹預。這就限製了對有經驗職業會計師的需求。隨著電腦軟件和Internet技術的發展,會計業務的自動化程度和智能程度將會越來越高,企業對會計師的依賴就越來越低。就如工業自動化淘汰了大批工人,財務自動化會給大批會計師帶來生存危機。

許多在職會計師感到職業提升的困難,就像無形的天花板,這是因為對純粹的會計師的需求越來越少。隻有既具備會計專業知識,也熟練掌握電腦技術的雙棲人才才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比如最近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由於業務發展需要,在加拿大招收審計師回中國發展,大多數職位都需要會計及電腦雙重技能。

毋庸置疑,財務核算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所有的ERP係統最終都是為財務係統提供數據。賬房先生是老板的心腹的地位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技能要求。試想如果您能熟練地為經理提供各種經營報表,能夠參與公司財務係統的選型,升級和日常係統管理,老板能不對你刮目相看嗎?

實際上早期的管理谘詢師許多是由會計師轉型而成,這是為什麽大的管理谘詢公司都誕生於會計師事務所。這說明了會計師固有的專業優勢。電腦軟件的普及極大減輕了會計師的勞動強度,這不能不說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但隨著世界的改變,會計師自身也需要改變,到驚歎“誰偷走了我的奶酪”時候,就為時已晚。

照我看,沒有什麽職業是越老越吃香。在Internet時代,對任何行業而言,年齡已不再與資質成正比,重要的是不斷學習的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