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印度阿瓊坦克看中印軍事的可怕差距

(2009-09-05 07:05:22) 下一個
七十年代開始設計,八十年代才初步生產幾輛, 九十年代才交給軍方實驗性能, 二十一世紀,研發了三十年的"阿窮"差點流產報廢了,三十五億美元差點打水漂。這絕對是印度人無能的表現。。。。。。如果我說印度的阿瓊坦克是印度軍事工業的羞恥,相信沒人有意見。


  關於阿瓊坦克的實戰能力,設計缺陷等,由於網上資料甚多,暫且不提。


  阿瓊坦克被稱為"世界坦克研製周期之最"最主要的原因我想還是因為印度自主軍工體係太過薄弱。


  看資料顯示,阿瓊坦克雖名為自研(原型車自製部件的比例為73%)但到實際生產中,進口部件比例高達60%,例如,120毫米炮和發動機要買德國成品,火控係統則購自英國。這說明了印度國內的機械製造水平根本不完全具備生產先進坦克零部件的能力。


  相比中國,從毛澤東時代開始,便強調建立獨立自主的工業體係,50年代從蘇聯引進了四十多項軍工企業,保證了主戰裝備每個零件都能國內自產,同時還建立了科技機構實行自研。雖然六十年代以後,國外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八十年代末又有禁運,使得中國的常規裝備發展出現了滯後,卻也逼出了一個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促成了自主研發的成果,如殲一10這類新戰機問世,神舟飛船,洲際導彈,核潛艇,萬噸驅逐艦等。


  回過頭來在看印度,印度自獨立後,其國際環境一直較好,冷戰時期,由於中立,西方和蘇聯都競相向其推銷較先進的武器。現在的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技術水準也要高於中國。


  就是在這麽好的環境下,印度的軍工體係卻始終落後,落後到連條坦克履帶都無法製造合格的地步--"阿瓊"坦克千裏大試車,結果開動沒兩小時,履帶鏈條就斷了,換上新的後接著開,沒多久又斷了!然後就是發動機四處漏油、車內空調全部失靈。。。。(中國七十年代就解決的問題)


  落後到連步兵輕武器都不能實現完全的國產化,其陸軍裝備的進口步槍有好幾種,子彈有7.7毫米、北約7.62毫米、俄製7.62毫米和5.56毫米等多種標準,極難管理,其中多數都要靠外購。(中國的輕武器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全部實現了國產化了,如今還行銷全世界,嗬嗬)


  落後到大型火炮一直靠進口,上次印度軍隊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卻要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說明其陸軍軍工保障能力何等的低下啊。(中國的火炮全靠自主研發)


  我們就更不要提什麽烈火三試射失敗,LCA戰機快流產了,潛艇計劃了。
很感慨於印度的太空計劃,怎麽讓我想起大躍進來著?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