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城大地震如此預報的-- 六年輕人靠土儀器成功測出地震

(2008-03-29 23:05:44) 下一個
海城大地震如此預報 ZT


1975年:世界上第一個被準確預報的大地震

海城大地震如此預報

六年輕人靠土儀器成功測出地震

編者按

在接近“7·28”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時候,有關地震的新聞格外引人注意。我們在這裏拂去塵封,走入曆史的深處,去探尋那些與地震有關的故事。我們首先找到了海城地震,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被準確預報的大地震,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發生的——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農曆臘月二十三,正是中國傳統的“小年”。海城發生裏氏7.3級大地震,震中在當時岔溝公社西南北廟子一帶,覆蓋海城全境,附近有100多萬人。地震主要波及鞍山、遼陽、營口三大城市。遠至大連、錦州、黑龍江、安徽、陝西,甚至日本也有感應,方圓達2000餘公裏。

在國家和遼寧省發出“遼南地區有地震”的預報之後,海城地震觀測站臨震前6個小時成功發出震前預報。海城大地震,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準確預報的大地震。國際地震界專家現場觀測認為: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發生,摧毀了當時海城90%的建築,如果這次地震沒有被準確預報,群眾未能從住處盡快撤出,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至少在10萬人以上,而實際死亡人數隻有1000多人。

1.土儀器測出大災難

時間緊迫,觀測員王力華騎車到縣裏送報告

“裏氏7.3級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預報,多虧了海城地震觀測站臨震前6個小時的準確觀測。”今年61歲的薑成田當時在該地震觀測站做技術觀測。

據介紹,1969年渤海地區發生地震後,華北地區又發生強震,國家地震局加強了東北南部的測報。因此1972年10月,海城建立了地震觀測站,1973年1月1日正式投入觀測。當時,地震觀測站在海城縣東部郊區的玉皇山腳下,4間瓦房,全站6人,其中包括5個臨時工,最大的25歲,最小的才16歲。據說,測量海城大地震的儀器設備極其簡陋,隻有一台六四型煙熏式地震儀,一台水氡分析儀,還有4種自己安裝的測震設備。

當時,好學的薑成田還記下筆記:1975年1月8日晚,天陰沉沉,對麵不見人,而且還有硫磺味……1975年1月15日,海城首次出現小震活動。2月1日至2月4日,先後發生20餘次小震,地震觀測站的土地電(用來觀測岩石電阻率變化的儀器)可記錄實跳信號,經觀測,2月3日晚和2月4日一早分別發生4.3級和4.7級的有感地震。人們從夢中驚醒,個別百姓家倒了煙囪,房掉瓦。縣地震辦也在當天接到群眾反映,有黃鼠狼搬家、大牲畜跳圈逃跑、老鼠發呆不怕人及井水上漲、變味、有響聲等現象。這期間,遼寧省、鞍山地震辦的領導電話不斷。5個觀測員一眼不眨地守著土儀器。2月4日下午2時,土地電終於出現6次大幅實跳信號,自製的地傾斜儀向東南方向報警,經大家共同研究“大地震在海城東南”,並以書麵形式向縣裏報告:在海城東部今晚6時後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

觀測員喬昌滿說,“地震時我和其他幾個監測員仍在地震站監測儀器前觀測數據。窗外不停地閃著藍色的地光,在強烈的顛簸中屋子上的牆皮嘩嘩地往下掉,每個人身上都白花花的一片。雖然發生了劇烈的顛簸,但我們早就商量好了,堅守陣地,誰也不逃跑。為了保障電話的暢通,趙世海拿著電話提前躲到了石桌下麵。我麵前的土地電這時候已經跳到了最大。土傾斜、土地磁等儀器也都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強烈反應。我們幾個人都守在自己的儀器旁,誰也沒有說話,大家用目光進行著簡單的交流。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隻好聽天由命了。幸運的是我們地震站所在地的地震幅度較小,一陣劇烈的顛簸後房子沒有倒塌,牆壁也隻是掉下了些牆皮,我們幸運地躲過了這次劫難……”

時間緊迫,地震觀測站決定立即向東南14個重點公社發通知,做好預防。由觀測員王力華騎車到縣裏送書麵報告。在送報告途中,王力華也把地震的預警消息傳給路人。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當晚7時36分,突然一道藍光閃電劃破天際,緊接著悶雷般的響聲從天而降,地光在空中閃過,紅色火球從地麵升起,房屋隨之倒塌……那“地動山搖”的時刻也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印記。

2.成功預測挽救10萬生命

震後沒水沒電,工作人員仍堅持觀測了7天7夜

裏氏7.3級大地震可以說是一次滅頂之災,但因為預測準確,把更多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據如今已搬遷到王石鎮的海城地震觀測站的負責人介紹,當時極震區的海城牌樓鎮丁家溝生產大隊,由於震前發動群眾住進了防震棚,在全隊700多間民房倒塌了550間的情況下,878人無一傷亡。位於極震區的英落公社,也因為震前及時疏散了群眾,全社35786人,隻有44人遇難。

據薑成田回憶,為了詳細記錄觀測到的寶貴數據,地震來臨前,所有工作人員每人管一攤,管電話、看土地電、看地傾斜儀……震後,工作人員仍在沒水沒電的情況下,堅持觀測了7天7夜,收集了上百次餘震現象,為災後清除障礙物爭取時間,並為火車通過提供了安全保障。

據權威數字證明:由於這次無數個精確微觀監測數據、無數條宏觀信息收集及時地預報,以及采取的一係列應急防震措施,海城地震全區人員傷亡約1.8萬人,其中重傷4292人,輕傷12688人,死亡1085人。在遼寧省地震辦的指導下,海城地震觀測站震前6小時預報挽救10萬人的生命和40億元經濟損失,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海城地震作為“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預報的強烈地震”載入史冊,成為世界重大科技成就。

3.地震前最富傳奇景觀

冰天雪地中,上千萬人站著等大震

1966年邢台地震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中國地震高發的十年,也是中國探索地震預報最富傳奇的十年。有人說:“世界地震預報水平就是,一個海城的成功,一個唐山的失敗。”

1966年3月6日一個5.2級地震發生在邢台隴堯縣。由於當時在中國根本沒有地震局,因此周恩來總理迅速作出安排,決定通知中國科學院及地球物理研究所派人趕赴震區。3月8日淩晨5時29分時,邢台6.8級主震在人們睡夢中到來,有如天崩地裂般震撼。

當天,周總理趕到邢台,他對地震隊員們說:“希望能在你們這一代解決地震預報這一世界難題”。在總理的號召下,隊員們信心百倍,總結了很多發現地震異常的經驗,因此發明了很多檢測儀器。經過幾次更大的地震後,人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仿佛發現了地震的規律,這也許就是地震的玄機。1966年3月26日,人們嚐試著利用這一規律預報地震,竟然意外地成功了。這一規律就是“密集…平靜…大震”。於是從那以後這一規律就成為預報地震的重要依據。

1973年初,遼寧省發現大量前兆異常,所有地震專家認為兩年內遼寧省將要地震。1975年1月,國家地震局李誌勇等四名隊員被派到遼寧窩水庫展開調查。隨後因為震感減弱,隊員開始返京。2月初,遼寧南部小震頻繁。沈陽地震大隊隊長朱鳳鳴緊張萬分,連夜向上級打報告。

2月4日發生了一串小地震。這時正在營口探親的國家地震局的李誌勇正在吃早飯,心中一驚,馬上趕到營口市科技局幫助監測地震。

由於李誌勇曾經參加過邢台地震,了解“密集…平靜…大震”的規律,於是根據近期頻繁的小震,計算出後麵可能要發生大地震。當天黃昏收到一場報告,李誌勇驅車趕往調查。

這時在沈陽地震大隊的朱鳳鳴在辦公室裏用電話部署防震工作。

在中央政府和各級部門的共同協作下,遼寧省各地已全部動員起來防地震。野外,遼寧南部上千萬人口都站在冰天雪地中等待著大震。

晚上7時,正在野外調查的李誌勇看到車前白茫茫一片的異常景象,而且濃煙滾滾。停下車來,李誌勇親眼見到了令自己一生難忘的地光現象—一個個火球升上天空……

7時36分,7.3級海城地震發生。房屋破壞異常嚴重,而遼寧省的千萬人口幸免於難,海城地震的成功預報,成為了世界地震預報史上最輝煌的成績。而得以成功的秘訣就是“密集…平靜…大震”的規律。

2月10日,海城地震後第6天,正在準備接受大手術的周恩來總理在305醫院的電影放映室,抱病觀看了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與國家地震局合作拍攝的科教影片《地震》,並批示:“在國內多印拷貝,進行地震知識教育。”這部科教片是著名導演張清於1973年創作的,影片用生動形象的影視語言,向觀眾介紹了地震的成因、危害和怎樣進行預防的基本知識。影片在海城地震前,對社會進行防震、抗震科普宣傳起了重要作用。科教片《地震》也是建國以來,第一部普及地震科學知識的影片,打破了當時科教片在全國的發行紀錄。由於周恩來總理的批示和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全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群測群防和宣傳普及地震知識的高潮,並逐步建立起各級相應的機構。今天,防震減災行業的各級地方地震部門,基本上就是從那時建立發展起來的。

親曆者說

街上大喇叭講有大地震

如今海城40歲左右的居民,一提起那場大地震都記憶猶新。據當時在海城縣裏工作的劉世海大爺講,由於國家和省做了中短期預測,那時街裏很多大喇叭都在講有大地震,不要呆在家裏,縣裏的電影院也不放電影了,有時還用放露天電影的形式阻止大家進屋。原定在現海城賓館召開的一個大型會議,也在7月5日晚上6時接到緊急通知開始撤離,結果1個多小時後發生的大地震造成賓館的幾個地方坍塌,但傷亡的隻是部分沒有離開的住宿者。

當時正在馬風鎮二道大隊做幹事的王玲回憶,當年的2月4日正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中國傳統的“小年”。當天下午5時多,鎮裏人正在為第二天在學校搞聚餐做準備,後來接到通知說“晚上有大地震”,要求他們馬上下村到戶通知離開屋子。王玲立即往家返,並挨家挨戶通知,來到一戶婦女家時,她家裏還有兩個不到10歲的孩子,王玲剛說完要地震了,快跑,大地便開始顫動,屋外閃光不斷,隨之而來的是房子搖晃、塵土下落。兩人顧不得說啥,各抱一個孩子往外跑,可腿根本不聽使喚,好不容易從屋裏出來了,一側的山牆便倒了。

今年37歲的小侯告訴記者,地震後有傳言說海城要塌陷,變大海了,父母就用木輪車推著他和弟弟隨著人群往鞍山逃,走了近一夜。到鞍山後縣裏的幹部說,海城沒事兒了,他們被送了回來。地震後的幾天,各地群眾開始自救,自搭簡易棚,相互協助,隨後解放軍的救援隊也開了上來……

一個月拍光100多個膠卷

李學寶的家中藏著一張他親手拍攝的照片:一株高12米的楊樹隻在地表露出一點樹冠,剩下的部分都被大地吞噬。這幅圖片真實記錄了海城地震的巨大破壞力。李先生拍了一輩子照片,拍攝過很多藝術性遠遠超出這幅照片的作品,卻仍對這幅照片情有獨鍾。

李學寶今年71歲,1952年在部隊時就開始搞攝影。海城地震當晚,他和家人剛跑出屋,房子就塌掉了,四處是火光和哭喊聲。職業敏感使然,他第一個想法就是,用相機來記錄這一切。地震的第二天,李學寶顧不上家裏的損失,拿起相機,開始拍攝震後的情形。此後一個月間,他背著海鷗120型相機,奔走在地震的各個災區,岔溝、商家台、孤山,他用照片真實記錄了地震災情,斷壁殘垣,亂石廢墟,路上倒斃的牲畜,山體上的裂縫,都是他拍攝的對象。他還拍攝下人們的抗災自救情況。一個月裏,他拍光了100多個膠卷,現在成為海城檔案局裏關於海城地震最珍貴的資料之一。

當晚一家人睡在院子角落

親曆者阿兔當時年紀很小。他說,那時他們家已經搬離了工廠的家屬樓,住進了位於城郊的一座大雜院中,主要是為了照顧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婆外公。“地震發生的當天傍晚,我正在隔壁院子的表姨家裏玩,記得當時有好多人坐在她家的炕頭上嘮嗑,因為男人們有很多抽旱煙葉子的,所以屋子裏煙霧繚繞。”

忽然一陣陣沉悶的“轟隆”聲由遠而近地響起來,頭頂上的房土也開始“撲簌簌”地往下落,因為表姨家裏住的是典型的東北民居——土房。有人疑惑地問:今天鐵道上過的火車怎麽這麽大的動靜?話音未落,就感到腳下的土地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不知是誰驚呼起來:“是地震!地震來了!快跑啊!”於是大家一股腦兒地、沒命地向外擠。阿兔隨著驚慌失措的人群衝出屋子,拚命地向家裏奔去。

阿兔的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都已經來到了院子裏。幼小的妹妹包裹得嚴嚴實實正抱在媽媽的懷裏。弟弟也坐在爸爸的膝蓋上,腿上裹著一件棉大衣。原來地震時弟弟正在洗腳,聽說是地震就光著濕漉漉的雙腳跑了出來。二月的東北已是天寒地凍,赤足的弟弟被凍得直跳腳,爸爸怕弟弟凍壞雙腳,趕緊脫下自己的棉大衣,把弟弟的腳緊緊地包上了。

整整一夜大人們都沒有合眼,阿兔這些小孩子是無法抵抗“瞌睡蟲”的,盡管天氣十分寒冷,他們仍舊是睡眼惺忪。阿兔的爸爸媽媽到鄰居家裏討要了一些秫秸,鋪在院子的角落裏,又冒著生命危險衝進屋子,搬出全部的棉被、棉衣。阿兔和弟弟妹妹躺在厚厚的秫秸上,身上蓋著暖暖的棉被,甜甜地睡去了。

眾鄰居齊心搭建防震棚

海城地震給阿海帶來的除了當時的恐慌,更多的是快樂的回憶。當時正是寒假時節,小孩子們是不用上學了,大人們的單位基本上也都停工了。接下來的幾天裏,爸爸媽媽的主要任務就是搭建防震棚。為了降低成本,他家與兩戶同院的鄰居協商一致,共同搭建一個大防震棚。於是大人們一齊動手忙乎起來,每家每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材料的出材料,沒有人計較得與失,災難讓他們親如一家。幾個小孩子則在旁邊幫忙,更多的時候其實是在添亂。

大人們先是在院子裏的空地上打上幾個木樁,然後再用鐵絲將厚厚的油氈紙綁在木樁上,頂上除了油氈紙外,還鋪著一層層的秫秸用來禦寒。因為是冬季,不用擔心漏雨,隻要能禦寒就行了。由於故鄉小城瀕臨海濱,地震後一度傳言緊接著會發生“海嘯”。因而,大人們除了搭建防震棚,還要為即將到來的“海嘯”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當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上綁著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手電筒、電池、火柴、繩子、斧子、棉衣、棉被……

住進防震棚是阿海等小孩子最開心的事,因為三家七個孩子就可以日夜“滾”在一起了。因為是在冬季,大家都是和衣而眠,所以防震棚裏就沒有做出間隔來。晚上睡覺時,三家男人睡在一頭,三家女人睡在另一頭,中間就是小孩子作為“隔離區”。因為放寒假,第二天不需要早起上學,孩子們總是玩到很晚才會在家長的喝斥聲中睡去。這樣的開心日子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後才慢慢結束了。地震棚生活更是裝滿了快樂的回憶。地震過去很長時間,阿海竟然還感到十分懷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