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美展開"聖誕大辯論"

(2008-01-11 23:35:18) 下一個
ZT 宗教色彩日漸淡化 歐美展開"聖誕大辯論"

李宏偉

聖誕節本是一個平安祥和的節日,但最近兩年,每當聖誕將至,歐洲和美國都被一片辯論的硝煙所彌漫——世俗力量想方設法剔除聖誕節的宗教根源,傳統人士則奮力保護節日的原始意義。該不該擺聖誕樹,能不能祝別人“聖誕快樂”,聖誕卡上畫聖誕老人還是畫聖嬰耶穌,社會上辯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英國:今年聖誕特別“冷”

在有1000多年基督教傳統的英國,聖誕節一直是個隆重的大節日。今年,不少英國人卻提出了“你知道聖誕節快到了嗎”這樣的疑問,因為聖誕節的氣氛越來越淡了。

根據《約克郡郵報》的一份統計,今年有3/4的英國公司禁止在辦公室裏擺放聖誕樹和其他節日裝飾。或許實際情況不至於如此嚴重,但聖誕慶祝的確不再大張旗鼓了。公司管理人員擔心聖誕節慶祝引發不平等,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不安地說:“如果聖誕節開晚會,那印度教徒員工就會要求在排燈節也開晚會。”

排演再現耶穌誕生的聖誕劇是英國各學校12月的傳統。今年,很多學校把它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聖誕音樂會”,還規定不能突出基督教內容,一定要顯示“文化和宗教多樣性”。

越來越多的人將聖誕卡改稱“節日卡”,而且卡上印小耶穌聖誕馬槽圖樣的越來越少,還有人把聖誕彩燈改稱“冬燈”,甚至把聖誕節改叫“冬節”。

麵對這一切,天主教報紙《羅馬觀察家》17日刊文稱,這個節日本是信徒沉思反省的時刻,如今卻變成了輕鬆玩樂的一天,傳統的基督徒價值觀正在這個基督徒的節日裏蒸發,一場反對聖誕節的“戰爭”已經打響,在英國尤其如此。英國約克郡大主教約翰·森塔姆措辭更為激烈,他說“粗魯的無神論者和激進的世俗主義者”已向聖誕節發起了一場大討伐,目的是把基督從他的節日裏轟走,英國人應該奮起迎戰。

美國:聖誕節又回來了

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傳統人士今年感到有些欣慰。很多城市的小廣場上按照老風俗搭起了聖誕馬槽,“小耶穌”靜靜地躺在馬槽裏,牛和驢給耶穌哈氣取暖,來自東方的三名博士跪在馬槽前——一切都按照《聖經》來辦。周末電影院裏也開始放映聖經題材的影片。美國媒體本月頻頻刊文稱,“聖誕節回來了!”

不過,傳統人士對此並不滿足。他們說,這一切都是努力爭來的。在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市,官員原本不準在該市紀念碑廣場搭聖誕馬槽,結果遭到民間抗議和上訴,最終法庭判定,該廣場可以搭聖誕馬槽。另外,一場名為“朋友或者敵人”支持聖誕節的運動今年已經開展到第四年,該運動宣布,“一切抵製聖誕節的企業或組織都是我們的敵人”,因此他們提供的服務和商品都將遭到抵製。該運動的發起者說,聖誕節是美國的傳統,不容許任何人改變這一點。

多元化,聖誕戰爭的根源

有關聖誕節的爭論,其實是歐美社會多元化之後的必然現象。中國人常常抱怨“年味”越來越淡,但那基本上是對民俗與傳統消失的一種傷感,不會導致某種對抗。然而,歐美國家聖誕節的“聖味”是否變淡,則涉及各種價值觀、族群、信仰者團體利益的交鋒。

過去,在基督徒的單一社會中,聖誕節自然是所有人的節日。但是,現在情況在發生改變,以法國為例,這個曾經被稱為“天主教會長女”的國家已經非常世俗化,近年來穆斯林的人口比例上升至10%。英國的世俗化也非常明顯,來自南亞的移民在逐年增加,聖誕節引發的爭議必然浮出水麵。

今年最有戲劇效果的爭論發生在美國。本月初,西雅圖機場擺放了十幾棵聖誕樹。但一個猶太教拉比(神職人員)寫信給機場官員說,猶太教的光明節也在本月,希望機場的裝飾能反映社會多元化。機場接到信件後不知所措,幹脆撤走了聖誕樹,結果又引發一場口水戰。這位拉比不得不出來澄清說,他沒有讓機場撤走聖誕樹。12月11日,聖誕樹重新回到了西雅圖機場。不過可以確信,關於聖誕節的爭論,一時半會是結束不了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